第27章 韋孝寬

字數:5928   加入書籤

A+A-


    王鷹見小皇帝收下元氏兄弟,心裏也很是高興。
    作為宇文衍的保鏢頭子,他一眼便看出了這兄弟倆武力非凡。
    有他們護衛皇帝左右,自己的壓力也小一些。
    李穆回去之後,便把李筠吊起來胖揍了一頓。
    警告他以後別去惹元氏兄弟。
    臨走前,小皇帝可是和他說了:
    “元氏兄弟很不錯,朕甚是喜歡。”
    他當然明白,這是讓他告訴自己的孫兒,以後別再找不痛快。
    宇文衍可不管他怎麽教訓後人,該說的話已經說了。
    李穆自然也聽出了宇文衍的意思,至於以後會怎麽做那就得看他自己的了。
    此時的小皇帝正帶著元氏兄弟,給他們講解駐地內的各種訓練設施。
    “陛下,這些都是您所想所設?”
    “呃,這個……確實是朕畫的圖紙,冬官府的工匠們打造的……”
    宇文衍感覺臉頰發燙,這可是照搬後世的那一套,和他半點關係都沒有。
    元胄和元威卻是震驚不已。
    且不論是不是真的有效,但一個七歲孩童能弄出這麽一套東西來,也是很唬人的。
    ……
    太上皇宇文贇自從東巡回來,一直呆在天宮,數天沒有出門半步。
    在舊都洛陽,他搜羅了不少當地的美人帶回宮。
    正按宇文衍送他的三十六式春宮圖,一式式地享受那飄飄欲仙的感覺。
    十天後。
    時間來到四月。
    墨言和另外九名內侍太監的傷勢已經痊愈。
    經過王鷹甄選後,他們暫時獲得了小皇帝的信任。
    其中兩人得以獲知肥皂配方,墨言則回到小皇帝身邊服侍。
    挑選了五十名私奴由這九名內侍小太監統領,負責肥皂的生產製作。
    “百寶閣”的玉皂日銷量已達上千塊,已為太上皇掙得近兩萬貫的收入。
    隨著銷量的上升,將來哪怕是日進萬貫也不足為奇。
    墨言等十名內侍太監得到了跟隨小皇帝晨練的賞賜。
    練習十禽戲和軍體拳。
    這可把他們激動壞了,十分珍惜小皇帝賞賜的這個機會,每個人都學得特別的認真。
    元胄兄弟倆成了宇文衍的貼身侍衛,全天十二個時辰,隨時都有一人留在他身邊。
    平時也是跟著一起晨練,軍訓。
    小皇帝甚至允許他們跟隨王鷹練習嶽王槍。
    不過兄弟二人似乎不太喜歡使槍。
    元胄的武器是雙錘,元威使的是狼牙棒。
    宇文衍也不會強求他們習槍,每個人都有自己趁手的兵器,以及一些家傳技法。
    駐地內。
    軍士們增加了軍體拳和搏擊對練的項目,每天都有喊殺聲傳出。
    對於搏擊之術,元氏兄弟那可是歡喜的緊。
    每天均要陪同軍士們玩命的練。
    不過受苦的可是那些軍士們,每次都被這兄弟倆揍得不輕。
    長安城。
    不少朝中官員和普通百姓都認為小皇帝在驅使軍士作樂。
    宇文衍著人追查了一下,發現這些言論的背後似乎有某些黑手在推動。
    就是想要敗壞宇文皇室的威德,在百姓心中產生一種宇文皇室已是江河日下的錯覺。
    這個時候,小皇帝隻能做好自己,對於這種流言蜚語暫且不管不顧。
    期間,他接見了大周第一武將,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
    韋孝寬比申國公李穆還大一歲,已是七十高齡。
    當下為徐州總管,統領徐州、兗州等十一州諸軍事。
    總管府原本是地方性軍事機構,統轄鄰近各州軍馬事。
    北周時總管一職兼任所駐州刺史,相當於軍政大權一把抓。
    重要地區則置大總管府,除所轄州外,還統轄鄰近若幹總管,像韋孝寬這種即是大總管。
    韋孝寬經曆了北魏、西魏、北周三朝。
    南征北戰,功勳卓著,武帝滅齊時更是獻上三策。
    或許他是漢人的緣故,韋孝寬盡管戰功顯赫,卻隻能長期鎮守邊城,無緣進入中樞。
    直到宣帝登基,才進位上柱國,卻已是古稀之年,垂垂老矣。
    曆史上。
    楊堅掌控軍政大權後,尉遲迥起兵,韋孝寬便站在了楊堅為首的“朝廷”一方。
    以平定叛亂的名義向尉遲迥開戰。
    搞笑的是,兩軍決戰之時,竟有數萬百姓現場觀戰看熱鬧。
    韋孝寬統領的軍隊久攻不下,楊堅的謀臣高熲獻上一毒計,向百姓射箭,造成戰場混亂。
    百姓四處亂竄,竟然衝散了尉遲迥軍隊的陣型。
    韋孝寬抓住機會,強勢擊敗尉遲迥。
    最後,尉遲迥“清君側,還政於宇文氏”的軍事行動宣告失敗。
    大多的因素綜合在一起,成就了楊堅的奪權篡位。
    和之前見過的李穆一樣,韋孝寬也是其中關鍵性人物。
    要不是他擊敗尉遲迥,楊堅想要“以隋代周”絕對沒有那麽輕鬆。
    可以說,韋孝寬站隊楊堅,和他在北周不得誌有很大的關係。
    加上宇文皇室再難出一個像武帝一般的君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楊堅又是一個極為推崇漢文化的人。
    作為胡漢融合下成長起來的崇漢人士,拋開當時本就不被怎麽看重的忠君思想。
    在家族利益、政治前途麵前,奪權篡位就成了改變家族命運的冒險選擇。
    兩對比下,韋孝寬選擇了“崇漢”的楊堅,助其輕而易舉地取得成功!
    宇文衍可不想他走上曆史的老路。
    臨死前還幫楊堅掃清“尉遲迥兵變”那麽大的阻礙,豈不是便宜了那老小子。
    所以在見他的時候,小皇帝極力吹捧了他一番。
    什麽神功蓋世,謀略無雙,實乃天神下凡,戰神轉世……
    什麽為國為民,忠勇有嘉,定然青史留名……
    最後誇到這老頭臉都紅了。
    以前受過的所有委屈,似乎在這一刻消失殆盡。
    接著,小皇帝又對當今天下大勢進行了不同一般的預測。
    同時表達希望快些長大,以承武帝“平突厥,定江南”的遺誌。
    更重要的是。
    體現出自己對漢文化的推崇備至,明確表示應該重用有才能的漢臣。
    並展望了一番在漢文化治理下,國家迅速發展,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繁榮景象。
    打造一個國富民強,萬邦來朝的盛世王朝!
    小皇帝一番長篇大論,讓七十歲的韋孝寬驚呆了!
    不可置信地盯著眼前這個年僅七歲的傀儡皇帝。
    在他看來,這些真知灼見,就算是武帝在世,也不一定能看得這麽遠。
    武帝雖然也推動漢文化,但同時又得兼顧鮮卑貴族的利益,漢化得不夠徹底。
    北周的很多大臣都曾用過鮮卑姓,比如普茹六堅,大野淵。
    但按照小皇帝的論述,卻是要全盤融合。
    如果真是這樣,幾十年後,鮮卑將會完全被同化。
    最後。
    宇文衍還給他看了當初他所勾畫出的大周疆域圖。
    告訴他神州大地很廣闊,但卻不是全部。
    域外仍有大量無主之地、野蠻之地等著大周去開拓與征服。
    “鄖國公,朕之誌:再現大漢神威,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此話一出,韋孝寬震驚到嘴巴能塞下一顆雞蛋。
    死死地盯著小皇帝堅毅又清澈的雙眸,自己眼中迸發出熾熱的光芒。
    那是一朵劇烈跳動的火焰!
    那是一腔發自血液的豪情!
    那是他畢生渴望重現的夙願!
    自強漢以後,五六百年來,這是多少中原兒女念念不忘的豪言壯語。
    談話在韋孝寬一句:“老臣願為陛下之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中結束。
    小皇帝龍顏大悅。
    他就是要憑借自己弱小的身軀,扛起恢複宇文皇室威德之重任。
    隻要朝中重臣對宇文皇室的未來重拾信心,那楊堅就算是三頭六臂也翻不起大浪來!
    喜歡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請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