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神秘的老板
字數:4417 加入書籤
肖秉義問:
“是不是日諜已掌握了特訓班學員資料?”
石靜怡點點頭,解釋道:
“搜查時,從她牙膏裏搜出學員照片交卷。又從她被子裏搜出一張紙。她每拍照一個,記下編號和假名,還特注:均為假名。所幸特訓班戒備森嚴,她沒來得及將膠卷送走。”
肖秉義長歎一口氣,慨歎道:
“小鬼子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哎,石部長,你的學生,十年後,你還能認得嗎?”
石靜怡頗有信心的說:
“隻要是學員,見了麵,應該有印象,起碼感覺麵熟。你若需要,我可以提供三十多人給你。”
肖秉義疑惑得問:
“石部長,你經手辦了幾期?每期應該也有四五十人吧?怎麽才三十多人?”
石靜怡聲音低沉的說:
“不是我經手,我隻是代課。百十多人分配,大部分去了日占區,犧牲了一些。解放戰爭,俘虜了不少。也有不少分布在大西南。”
肖秉義理解的點點頭:
“也好,也許能碰上幾個呢。嘿嘿,我之前也給古鎮街上店老板偷偷照過相,包括你的,有十幾個哦。後來呢 ?”
石靜怡也笑道:
“我知道你是個鬼精靈。這樣吧,你問的事情,以後有工夫再說吧。我們現在轉入正題。”
肖秉義忙說:
“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記得你說過,陳奇四五年犧牲時,你問他是否知道誰是凶手?他隻說了半句。你又說,你們曾討論過這個人,這個人是誰啊?”
石靜怡點點頭說:
“我正要說這件事。陳奇四零年留下政府特使三張照片,事後他跟我回憶,說他看這人背影,感覺很熟悉,好像是南京一家德國經貿公司大老板。他三三年底,為蘇區鎢礦銷售,跟他打過交道,被他騙得血本無歸。”
肖秉義警覺起來:
“石部長,你確定他說的是南京嗎?他說過這個人姓什麽嗎?”
石靜怡隨口答道:
“他姓吳。但我懷疑他不姓吳,很像我記憶深處的一個人。尤其那天我進了他跟宮田惠子密談包間,他雖然捂著臉,但我看他眼神看我時很複雜。他那眼神深處,有一種……有一種……”
肖秉義替她描繪:
“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之感覺。眼神中有難以掩飾內心的驚訝、興奮。仿佛時光的河流衝刷了記憶,卻衝刷不掉邂逅之心中的驚喜和心靈的觸動。”
石靜怡點點頭,想了一會說:
“這種感覺很奇妙,我跟他對眼神時,差點脫口而出他的名字。但他畢竟捂著臉,不好唐突。”
她低頭沉思一會,抬頭告訴肖秉義:
“我跟陳奇看照片時爭論過,我說他不姓吳。陳奇言之鑿鑿,說他姓吳。他留學德國剛回來,跟德國很多公司有業務關係。因蘇區經費緊張,國民黨軍隊又封鎖得緊,聽他一頓海吹,說他和政府有關部門關係不錯。他看我不信,他介紹了那次被騙的經過……”
蘇區被國民黨封鎖的厲害,經費周轉十分困難。當時的情況下,銷售鎢礦,是解決蘇區財政收入之唯一途徑。
前期,為銷售鎢礦有成功,但代價也不小。蘇區決定設法突破封鎖,建立鎢礦銷售秘密通道。
陳奇被任命負責此項工作,帶了五人前去赴任。將其中三個同誌,分布在沿線做聯絡工作。
陳奇跟買家不見兔子不放鷹,堅持先打款再發貨。運轉幾個月,小有收獲,最主要的建立了銷售秘密通道。
但上級仍不滿意,指責陳奇束手束腳,跟著派來特派員監督。特派員剛從蘇聯回來,說他認識不少朋友。
他認為,蘇區資金緊張,小打小鬧,怎麽能滿足蘇區轟轟烈烈的革命需要?做半年小生意,不如做一筆大的。
他蘇聯、德國有不少朋友和同學,不信你們試試瞧。
這一天,他帶來同學的助手,帶他參觀鎢礦開采,包括堆積如山的鎢礦儲量。
助手說他老板在德國有很多業務關係,有多少銷多少。一開口,便是五百噸。
說實話,根據地鎢礦的開采,主要靠人工。一下子無法拿出這麽多的鎢礦。
陳奇本身對老板的助手就不太信任,堅持先考察對方實力,再談買賣。
助手當場嘲諷特派員,問他究竟哪個做主?特派員惱恨的瞅一眼陳奇,說他代表中央,他做主。
助手走後,特派員大發雷霆,要審查陳奇是不是國民黨特務。不然為何阻礙蘇區鎢礦的大生意?
責問他幹了半年,才銷售不到百噸。而他出麵,一筆生意就銷售五百噸。為何阻攔?
陳奇據理力爭,說對方實力如何?不得而知。僅憑特派員跟老板是德國同學,就給他五百噸?
這是蘇區人民的血汗錢啊!要談可以,必須派人去公司考察。如對方沒實力,寧肯不做。
特派員為這筆生意,仿佛著了魔。向中央匯報,說陳奇不想做大生意,動機不純,建議隔離審查。
中央做了妥協,陳奇不審查,但要端正態度,特派員代表中央,要多聽他的意見。
陳奇默默承受,無奈提議:,見一下對方老板,當場議定協議。他目的是想見對方老板,探聽虛實。
這一天,對方老板在助手的陪同下,見了特派員。雙方大談特談德國同學之誼,就是不談協議。
陳奇觀察他,頭戴一頂黑色禮帽,鼻梁架一副墨鏡,鼻下濃濃的胡子。身穿豎著衣領的黑色風衣。
咳嗽或偶然說話時,喜歡用手帕捂著麵部。聲音低沉,不苟言笑,頗有黑社會老大味道。
陳奇更不放心了,問他是否可以問老板幾個問題?老板對助手點點頭,助手說老板偶感風寒,問題由他回答。
陳奇便問老板的公司在哪兒?公司名稱叫什麽?老板是哪兒人,家住何處?可否賜一張名片?
就在這時,老板劇烈咳嗽,接著捂著嘴咳出門外。助手很不滿的瞥一眼陳奇,答道:
“老板公司在南京,上海有分公司。名稱叫南京國際經貿公司,專門做礦石生意。銷往德國、英國和美國等。監於這種生意有風險,老板那兒人,不便公開,名片更不能給。”
他答罷,轉問特派員:
“怎麽回事?你們不信任本公司?不信我們吳老板?做生意講究誠信,如不信任,不做也罷。”
特派員早在一邊淤積了無名之火,當場拍胸:
“陳經理,你之問題,我都知道。事後我跟你解釋,現在抓緊談生意吧。”
助手報價較高,但鑒於沿途風險較大,要求一次性交貨,貨到打款。
特派員忙點頭,吩咐陳奇照辦。陳奇最後提出,先打一半款,作為定金,貨到再付另一半。
對方臉色很難看,又看向特派員,意思是到底誰做主?特派員漲紅著臉,示意陳奇交貨。
陳奇猶豫一會,要向中央報告。特派員很惱火,當場嗬斥,言明如有問題,他負責。
好在當時隻有一百噸,對方無奈的接受。答應貨到付款,條件是今後不得跟其他客戶做此生意。
肖秉義聽到這兒,禁不住的問:
“一百噸就這樣交了?貨款給了嗎?特派員不會是跟他們裏應外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