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各奔東西

字數:3480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那些蠻夷小國如同狼群,那晏朝的軍隊就像是有建製且全副武裝的軍隊,這軍隊強大且有紀律,對於那些散漫的軍隊來說簡直是神兵天降。
    也就最開始,這些蠻夷小國依靠著沿岸那些家族富商們建立起來的防禦抵抗了幾下,之後就是被橫推。
    那些從臨國逃到晏朝的人,再一次踏上故土時,已經是物是人非了。蠻夷小國不懂節製與可持續發展,要不是臨國早已經爛到根基,光憑借他們是不可能打進來的,打進來也後繼無力。
    當然蠻夷小國們隻是沒見識,不代表沒有常識。
    拿得走的拿,拿不走的砸,一番操作後便帶著搜刮的金銀珠寶後撤了。
    晏國的到來,他們一開始還以為如臨國那般,先是耀武揚威了一番。可當打了一兩場後便清醒了過來,明白這不是他們可以碰瓷的對手,於是便幹脆利落地後退了。
    這些蠻夷小國本身便沒有如此多軍隊。
    同樣的也沒有後勤能力。說實話,晏朝的將領怎麽也不明白,這樣一支三番軍隊是怎麽打進一個泱泱大國的國都的,還成功了,這簡直就是如同奇跡一般。
    可惜臨國的軍隊早已經死的死,逃的逃,那屹立在此的數百年的國度也在一把大火之下消失大半。而臨國的前王室也混在了逃難的百姓當中四散而逃。
    晏朝倒是不在意,征服天險,開疆擴土,此刻的晏國皇帝的聲望已經高到能和開國皇帝並肩的程度了。
    而晏國的到來,並沒有受到多少抵抗。
    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隻要有吃的都要死了,哪裏管那龍椅之上坐的到底是誰。這一刻魏明數年的努力有了作用。
    禦江關中,他選拔了不少人才,此刻正好派上用場。
    而王偉就是其中一個,他當初運氣不錯,讀過幾年書,在天下大亂之前便舉家遷移,最後兜兜轉轉的去到了晏國。
    在禦江關被人賞識,就被編入了遠征軍中。
    此刻坐船來到了闊別兩年的故土。
    雖然工作隻是布施的小吏,畢竟國破剛沒有多久,經曆過蠻夷小國的摧殘,百姓們早已經惶惶不安。他們需要熟悉的鄉音來安撫情緒,這便是他們這些小吏的作用。
    而且王偉長著一張十分有親和力的臉,在布粥時,同難民聊上兩句,不經意的將晏國的好灌輸到這些人腦子裏,什麽他們不是來占領他們的,他們是來拯救他們的話術。
    其實要說在臨國遇到最頑固的抵抗,不是百姓,也不是蠻夷軍隊,甚至都不是來自那些流落難民中的宗室,而是文人。
    蠻夷打上來時唯唯諾諾的。
    可一看到蠻夷走了,晏朝並不像蠻夷那般時,那股指點江山的氣勢便又回來了。不斷怒斥晏朝隔岸觀火,趁火打劫,一邊想要讓晏國將蠻夷打退後將國家還給宗室。
    不斷的煽動百姓,要討一個說法之類的,上躥下跳。
    對此,王偉覺得這些人當真是愚不可及。
    臨國在國都被破的時候就已經亡了,還擁立活下來的宗室?別說這些宗室沒有蠢到跳出來被這些文人利用,就說跳出來又如何,前朝餘孽罷了。
    還有這些自以為是的文人,現在晏朝的軍隊正在圍剿那些蠻夷軍隊和自認為王的叛軍,沒有空理他們。真要讓晏朝騰出手來,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
    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一副為國為民的樣子,大聲宣揚,仿佛他就是正確的,他是救世主一樣。這樣的救世主要是沒有布施的粥也得餓死。
    在他看來,這樣的人都不配浪費糧食。
    一開始這些文人還是收斂的,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並沒有人管他們的時候,就開始惡向膽邊生,越來越肆意妄為,什麽話都敢說,什麽事情都敢評論。
    唾沫星子亂飛。
    可他不知道,越是這樣,晏朝便越是喜歡。晏朝不怕這樣的又蠢又壞的人,怕的是那些又蠢又壞還膽小的人。
    這樣的人麵上不顯,但內心是不屑的。
    所以,這些蠢人的高調發言,沒少有斬妖司在推波助瀾,用意就是將那些隱藏在人群中的人挖出來。當然了,斬妖司也不會真的讓百姓煽動。
    這不,就有了這些小吏用聊天的口吻對這些人批判,大部分人還是不蠢的,誰好誰壞一目了然。
    就算蠢點也沒事,精準的篩選,有助於更好的管理。
    這些文人上躥下跳的蹦躂了一個多月。
    突然有一天全部都消失了,消失的一幹二淨。王偉才知道,晏國並不是不管,而是時候未到。
    臨國現在太亂了,數十萬的軍隊撒在這片廣袤土地之上,根本連個響聲都沒有。這是一個大工程,而且光憑借晏國,也吃不下如此龐大的麵積。
    隻能一點一點的蠶食。
    該殺的殺,該用的用,大刀闊斧。這些事情魏明就不摻和了,得以空閑了下來。這一次的開疆擴土起碼得讓晏朝消化數十年,至少在朝廷中,都盯著這一塊肥肉呢,不會出現多大的亂子。
    有時候他也不得不感歎,盛世真的來了。
    跟隨著軍隊前去的,還有許多的商會,極短的時間內便在臨國之上鋪開。物資的充盈,武力的鎮壓,是安定的前提。
    每一天臨國都在變好。
    無縫銜接,從地獄到天堂,對於百姓的感官是這樣的,所以抵抗的聲音很小,但不是沒有。人一多總有些妖魔鬼怪搗亂的。
    這些於都不關魏明什麽事情,他需要趁著那些盤根錯節的世家將目光移到臨國時,趁著這個空檔削弱他們。這些毒瘤魏明從來不曾忘記。
    隻是隱而不發而已。
    現在時機差不多了,也該實行他原本就定好的計劃了。
    而這一次魏明過來便是同蜃龍道別的。
    他要回京都去了,這些年闊別讓他很是想家,也有他應盡的使命要做。蜃龍並沒有離開,他在哪裏都一樣,況且蘇苜還在禦江關呢,所以這一下真的就隻剩下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