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養豬治沙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越野車顛簸在蜿蜒的沙路上,揚起一路煙塵,遠遠望見沙丘間浮動的灰黑色身影時,部長的墨鏡 “啪嗒” 一下滑到了鼻尖,他瞪大了眼睛,扯著嗓子喊道:“東仔,你莫不是把《西遊記》裏的豬八戒招來當治沙先鋒了?這白花花的沙地裏,怎的蹦躂著一群黑疙瘩?” 那語氣,仿佛看到了天方夜譚。
李文東握著方向盤的手輕顫,差點沒穩住車子,他強忍著笑意,伸手指向圍欄:“您老這眼神,比 gps 還準,正是咱精心改良的東北民豬。不過這群‘沙漠拓荒者’可不是來度假撒歡的,人家可是帶著‘生態武器庫’來搞大工程的!”
部長猛地拍了下大腿,發出 “啪” 的一聲脆響,滿臉恨鐵不成鋼:“胡鬧!上個月我頂著壓力批給你的三萬畝沙地,你倒好,轉頭搞成‘豬堅強’養殖基地了?我還以為你要在這沙窩裏種出金山銀山,結果是養出一群‘豬大爺’?” 說罷,還誇張地翻了個白眼。
車輪碾過沙礫,發出 “嘎吱嘎吱” 的聲響,李文東不慌不忙地從後座撈起平板電腦,遞到部長眼前:“您先消消氣,看這組數據 —— 未改良沙地的有機質含量低得可憐,隻有 0.8 ,簡直堪比月球表麵的貧瘠程度。但神奇的是,豬糞經過 70c高溫堆肥後,腐殖質含量能像坐火箭一樣,飆升至 45 ,這肥力,種啥長啥!”
部長眉頭擰成個 “川” 字,指尖劃過屏幕上的沼氣池模型,滿臉狐疑:“敢情你是讓豬當‘有機肥生產車間主任’?可豬那家夥,在沙地裏拱來拱去,不得把沙子掀個底朝天,到時候漫天黃沙,咱都得被活埋!”
“這您就有所不知啦!關鍵在‘分區輪牧 + 生物圍欄’!” 李文東來了興致,手指在屏幕上飛速點擊,調出衛星地圖。
“您瞧,每 50 畝劃作一個生態單元,就像給沙漠切蛋糕一樣,整整齊齊。外圍再種上沙棘、檸條這些帶刺的家夥做活籬笆,豬群就隻能在改良區裏乖乖活動。”
“它們踩實的沙土,不但不會起揚塵,反而還能給沙漠‘打地基’呢。您再仔細聞聞這空氣,是不是比養殖場清新多了,都能聞到泥土的芬芳了!”
車子緩緩停下,李文東跳下車,大步走向田邊,興奮地指著遠處那片在微風中搖曳的青貯玉米地,喊道:“您看那兒,部長!咱這豬可是‘吃沙吐綠’的神奇物種。它們嚼著沙地裏冒出頭的耐鹽牧草,拉出的糞便經過處理,就成了能讓沙地起死回生的‘黃金肥料’。”
“去年試種的苜蓿,那產量可不低,每畝穩穩達到 800 公斤 ,這就好比給沙漠蓋上了一層‘綠色棉被’,鎖住水分和養分。”
部長雙手抱胸,摸著下巴,沉吟片刻,突然一拍大腿,笑著說:“我明白了!這就像給沙漠來了個‘營養大餐’,喝著沼液‘飲料’,吃著沼渣‘點心’,再讓豬這‘生態小衛士’在裏頭搗鼓,把沙地變成綠色家園,對吧?” 那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逗得周圍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笑了。
“您這比喻,簡直絕了,比學術報告還通俗易懂!” 李文東豎起大拇指,從兜裏掏出一個密封袋,裏麵裝著黑黝黝的土壤樣本,遞過去。
“您瞧瞧,這是施加有機肥後的沙地樣本。現在保水率直接提升 40 ,哪怕半個月沒一滴雨,梭梭苗的成活率也能穩穩保持在 75 。更神奇的是,豬群平時愛到處溜達、踩踏,無意間形成的小坑小窪,正好成了草籽、樹苗的‘避風港’,紮根發芽可容易多了。”
兩人踏入智能豬舍,“嗡嗡” 的機器運作聲瞬間傳來。部長一抬頭,就被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噴淋裝置驚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張成 “o” 型:“好家夥,這豬住得比我那辦公室還高級!這是啥高科技玩意兒?”
李文東笑著解釋:“這可是現代化養殖的關鍵法寶。” 說著,他走到監控台前,屏幕上各種數據閃爍跳動,“您看,漏糞地板自動收集糞便,通過傳送帶直接‘一鍵送達’沼氣池,全程機械化,幹淨又高效。再瞧瞧這組對比數據,傳統散養時,每頭豬每天得排出 2 公斤的糞便,處理不好就汙染環境;但咱們這兒,轉化率高達 98 ,真正做到‘零汙染治沙’,把廢棄物變成治沙寶貝。”
部長一邊點頭,一邊在豬舍裏踱步,忽然瞥見牆角堆著一捆捆秸稈,好奇地問:“這些幹巴巴的秸稈,難不成也是治沙秘密武器?”
“您可算問到點子上了!” 李文東眼睛一亮,撿起一把粉碎的秸稈,在空中揮舞了一下,“這就是變廢為寶的‘魔術棒’!玉米稈打碎後,和沼渣一混合,就成了超強保水基質。”
“去年種的沙打旺,根係比普通培育的長了 15 厘米 ,抓地力超強。咱們現在的目標,是讓每頭豬每年‘承包’改良 10 畝沙地,未來這沙漠,說不定都得被這群‘豬大俠’征服!”
沙地上的風呼呼地吹著,肆意掀起李文東的衣角,他大步向前,抬手堅定地指向遠處正在搭建的氣象站,聲音裏滿是自信與豪邁:“三年內,這片沙地就是我們的‘戰場’,目標是讓 2 萬畝流沙徹底‘繳械投降’,風沙天氣減少 40 。”
“您瞧這土壤有機質含量曲線,現在隻有 0.8 ,但我們的目標是 2.5 ,這就好比給沙漠換上一層‘肥沃皮膚’,到時候它想不綠都難!”
部長被他的激情感染,也來了興致,掏出手機對著遠處嬉戲的豬群 “哢哢” 拍照,一邊拍一邊笑著調侃:“要是讓老百姓知道豬能治沙,怕是得驚掉下巴,重新認識這‘二師兄’了。不過說真的,萬一咱這‘豬司令’計劃失敗了咋辦?總不能真把豬都燉了吧!”
李文東聞言,蹲下身子,任由細沙從指縫間緩緩滑落,眼神堅定:“您還記得敦煌的月牙泉嗎?生態治理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鬥,靠的是大家齊心協力。”
“這些豬、這些牧草、這些沼氣池,都是生態係統裏不可或缺的‘螺絲釘’。我們算過經濟賬,豬糞轉化的有機肥每畝能節省 300 元成本,等綠洲形成,還能發展生態旅遊。”
“到時候,遊客一來,看著豬群在綠洲裏撒歡,聽著導遊講豬治沙的故事,那場麵,多熱鬧!說不定豬倌真能搖身一變,成了導遊呢!”
暮色漸漸籠罩了沙丘,給沙地染上一層金黃。
部長望著眼前的景象,忽然忍不住笑出聲來:“你這小子,把‘豬拱門’的俗語玩出了新花樣,變成‘豬改沙’的科學了。當年焦祿種泡桐治沙,如今你養生態豬治沙,治沙人的思路倒是一脈相承,都是為了給這沙地披上綠裝啊!”
李文東望著逐漸歸圈的豬群,眼中映著天邊絢麗的霞光,感慨道:“老輩人靠鐵鍬和汗水,一鍬一鍬地與沙地較量;我們靠科技和創新,用智慧和知識為沙地謀生機。”
“等三年後您再來,這兒說不定能看見豬群在綠洲裏愜意地打滾,沙丘上開滿紫色的苜蓿花,那才是真正的‘豬光寶氣’,到時候您可別被驚豔到!”
部長抬手輕輕捶了下他肩膀,半開玩笑地說:“少貧嘴,我可等著看你把‘豬司令’的牌子穩穩地掛到治沙成果展上。對了,給你的項目起個啥名?總不能真叫‘豬治沙工程’吧!”
“就叫‘沙豬共生生態工程’如何?” 李文東挑了挑眉,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既接地氣,又精準點明核心,一聽就知道是豬和沙漠的‘合作項目’,多有意思!”
“得,回去我就給你申請專項課題。” 部長轉身走向越野車,忽然又回頭補了句,“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要是讓我發現你偷偷燉了試驗豬,我可饒不了你!”
“放心!” 李文東笑著揮手,“這些‘治沙功臣’享受的可是‘院士級待遇’,吃得好、住得好,比您的專車還金貴呢!”
引擎聲打破沙地的寂靜,車轍印裏留下的,是關於沙漠、豬群與綠洲的新希望。
當傳統治沙遇見現代科技,當畜牧業與生態保護碰撞出火花,這片曾經荒蕪的沙地,正孕育著一場別開生麵的綠色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