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募兵瑣事

字數:4741   加入書籤

A+A-


    卻說,趙林攜仆婦往後宅,見鄧範母子。
    堂中以火盆、油燈照明,鄧範執卷而讀,其母在側,忙些針線活計。見林至,範母亟起相迎。
    趙林微笑拱手答禮,坐定,與母子閑話幾句,忽轉移話題,意欲試探母子對雲叔態度,語頗隱晦。
    林笑謂鄧母曰:“鄧夫人,吾叔父雲,久戰於外,性極忠直,待麾下士卒關懷備至,於百姓亦仁愛有加,未知夫人作何感也?”
    林目含探詢,視鄧母之色。
    鄧母微愕,旋即麵呈欽佩之色,溫言道:
    “趙將軍威名播於四方,諸多品行,令人敬重有加,誠當世之豪傑也。”
    林心喜,複顧鄧範而笑問曰:“吾弟,汝視趙將軍若何?”
    鄧範置卷,恭而對曰:“趙...哦....將軍武藝高強,範常聞其戰....安….戰場英勇之事,心甚敬之,若能效將軍一….一....一二,幸莫大焉。”
    林聞此,愈覺滿意,又敘他事數則,盡噓寒問暖之事,乃辭歸房。
    返前宅,入寢室,臥榻之上,思趙雲與鄧範母子之事,冀能成此美事,又思之諸葛孔明之計,不得要領,恍惚間漸入夢鄉。
    翌日,天色微亮,林即起身,盥洗畢,略進朝食,著武士袍服,率數親衛往城外流民營而去。
    時城門未開,趙林有皇叔親賜佩劍,劉備麾下鹹知之,予放行。
    出門向北約二裏,忽有一軍向西南而去,將旗上書:漢壽亭侯蕩寇將軍關。
    趙林好奇,遣親衛通傳大軍,勒韁駐馬,觀軍卒行軍。
    親衛趙雷於身側言道:“柏軒,二將軍這是要去剿匪?”
    趙林打了個哈欠,回道:“應當不是,主公早已遣三將軍剿匪,量些許賊寇,三將軍領兵已然是殺雞用牛刀,豈會又調二將軍同去?”
    趙雷點了點頭,又問道:“柏軒欲要麵見二將軍?”
    趙林豈不知雷叔言外之意?答曰:
    “二將軍與我叔父,兄弟也。
    二將軍於我,亦師亦伯,我前往拜見,有何不妥?
    主公寬厚,我又有任命在身,前往拜見二伯,欲請教軍師之策,主公必不相疑。”
    趙雷見趙林心中有數,便不複多言。
    他也是好心,畢竟二將軍淩晨行軍,想必是寅時拔營,如此避人耳目,或為隱秘之令,趙林若是莽撞相問,怕是不妥。
    須臾,親衛回轉,報曰:
    “少將軍,關將軍請。”
    趙林命親衛自往流民營地查探,又分二人去尋營吏,詢問預備營駐地擴建之事,自與趙雷跟隨親衛往見關羽。
    關羽所部,約有萬餘,四人為一排,綿延數裏,加上輜重車輛,怕不下十餘裏。
    趙林策馬行了三裏有餘,方才來到中軍處。
    關羽騎赤兔寶馬,頂盔摜甲,肩披綠袍,丹鳳眼微眯,長髯飄揚,威風凜凜。
    趙林來至近前,於馬上拱手行禮,口稱:
    “林拜見關二伯。”
    關羽手捋長髯,抬手言道:
    “柏軒所來何事?”
    趙林曰:“林恰巧出城,欲往流民營地再行募兵,見伯父領軍途徑此處,特來拜見。”
    關羽好笑的看了看趙林,揶揄道:
    “果真是來拜見於我?”
    趙林憨厚一笑,輕咳一聲,言道:
    “林蒙伯父教授武藝,既知伯父出征在即,怎能不前來拜見。”
    關羽手捋長髯,故作發怒,言道:
    “汝每逢有詐,必輕咳,此番前來,怕是惦記吾營寨。”
    趙林見果真如自己猜測,諸葛亮的計策真是利用軍營,隻不過沒想到是關羽的營盤。
    聞言尷尬訕笑,這一撒謊就咳嗽的毛病…不會讓自己成為大漢匹諾曹吧,怎麽人人都知曉?
    穩了穩心神,言道:
    “伯父也知軍師行事,昨夜我與大伯父議募兵之事,軍師已有妙計,卻隻道今日便見分曉,林魯鈍,既知伯父在此,便來拜見,順帶請教伯父。拜見伯父為主,順帶請教,順帶……”
    關羽手指趙林,啞然失笑,言道:
    “昨夜大哥送來軍令,調關某所部往缺月駐守,沿江而巡,提防曹軍南下。
    如今城北大營已空,營帳、鍋灶具有。
    如此,柏軒可知軍師之計?”
    趙林眼珠一轉,已知諸葛亮計策,拱手言道:“林已知矣,多謝伯父解惑。”
    關羽頷首,抬頭望了望天光,對趙林言道:“既如此,汝便依計而行,伯父去也。”
    趙林再拱手,拔馬讓開通路,言道:“伯父保重!”
    言畢,也不多留,打馬奔城北大營而去。
    時間尚早,且去看看關羽留下的大營情況,再去流民營地募兵不遲。
    關羽領大軍趕路,召來一斥候,言道:“吾柏軒賢侄已窺破孔明之計,汝去軍師府上通報,讓諸葛孔明將何休所著《春秋公羊解詁》送至缺月大營,不得有誤。”
    斥候得令,快馬而去。
    關羽手捋長髯,對左右笑道:“不想軍師寶書,竟是吾柏軒賢侄為吾贏得,哈哈哈,妙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左右一齊哄笑,誇讚關羽和趙林不提。
    且說趙林縱馬疾馳,至關羽留下的大營粗略查看一遍,見營帳、鍋灶俱全,隻是少了器械、甲胄,便問營吏。
    營吏答曰:“君侯率軍離營,留下營帳八百,鍋灶二百,糧草約兩千五百石,可供萬餘大軍吃用十日。”
    趙林計較一番,心中已有打算,遂告辭而去,複往流民營地而行。
    朝陽初升之時,趙林乃至流民營,催馬緩行,穿越星羅露營,行至中央,下馬安坐於木桌之後,命趙雷召親衛前來稟告。
    “稟少將軍,昨日所募之兵已集結待命。”
    “稟少將軍,新營尚需十日方能擴建完畢。”
    趙林頷首示意知曉,命親衛領新兵收拾行囊,往城北大營駐紮,又命親衛去劉備處討手令,向糜竺討要新兵糧草。
    待此時,趙林方知諸葛亮之計。
    調關羽所部往夏口老城缺月今湖北武漢,赤壁之戰時,為江夏郡治所夏口老城,另有一新城名曰魯山城),空出大營安置新兵,待預備營擴建完畢,再調回新營,空出大營待張飛得勝而歸。
    至於為何不就此命新兵在城北大營駐紮?
    曹軍在北,豈能以新兵觸其鋒芒?
    恐怕關羽淩晨調兵,亦是有迷惑曹軍之意。
    大營留了十日糧草,新營恰好也是十日擴建完畢,欽佩諸葛亮果真是智慧嚴謹,又懊惱自己竟想不到如此簡單合適的辦法。
    如此安排,本為粗淺之計,趙林卻身在局中而不知,枉為穿越者。
    一番布置之後,流民青壯已聚集在募兵所在。
    趙林長身而起,言道赴約而來,繼續募兵。
    百姓皆歡呼踴躍,排隊報名不絕。
    如此,趙林每日前往流民營地募兵,所募新兵皆遣往城北大營安置,或修繕拒馬,或伐木造訓練器械,如此接連七日方止,共募青壯一萬七千。
    第七日,傍晚,趙林既募兵完畢,往劉備處交令。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