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折騰吧!植物們
字數:3863 加入書籤
今川庭院中,錦鯉在波光粼粼的水池裏悠然遊動,假山錯落有致,與四周蒼勁的鬆柏相映成趣。
今川義真和武田信廉相對席地而坐,吃著午餐,午餐主要是之前武田家在善德寺會盟前,在駿府享用過的鰹魚飯,額外還有昆布段味增湯,還有兩瓣蒜——嗯,這時候小日子東海道地區的春播大蒜也成熟了。
為表對三舅的尊重以及兩家盟約的重視,因此今川義真和武田信廉,也能吃點除了鹹和淡以外,別的味道了……
武田信廉品味了一下大蒜後,附庸風雅,用甲斐口音的南京古話說道“蒜,味辛,溫,無毒,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溫中,除邪痹毒氣。五月五小蒜生葉時,可煮和食。至五月葉枯,取根名子,正爾啖之,亦甚熏臭。味辛,性熱,主亦主 溪毒。食之損人,不可長用之。〔謹案〕此蒜與胡蔥相得,主惡毒、山溪中沙虱水毒大效。山人、俚、獠時用之。”
今川義真對於三舅舅那亂七八糟的、他似乎好像能聽懂但實際上聽不太懂的話表示了疑惑“三舅,您在說什麽?”
“嘿嘿,品味到大蒜,所以想起了天朝唐國時的《新修本草》中對大蒜的詳解。”
“《新修本草》?明國的醫書?”今川義真想起了《本草綱目》,【我擦,我似乎還和李時珍一個朝代?】
“嗯,天朝唐國時期,大唐皇帝陛下匯集英國公李積、太尉長孫無忌、朝儀郎蘇敬等二三十位天朝精粹,編纂《唐本草》,後來經遣唐使來我日本,律令《延喜式》要求“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我武田家也有收藏,你今川家也絕不會沒有。”武田信廉作為泥轟的文化精英,對於天朝很多東西還是相當推崇的,因此看過天朝的醫書也很合理。
“原來如此。”今川義真點頭。
之後又見武田信廉賣弄道“不僅《唐本草》有記載,連《千金要方》中亦有記載,其癰腫毒方·丹毒第四中提到“治小兒骨火丹,其瘡見骨方,搗大小蒜厚封之,著足踝者是。”,還有……”
“等會兒!”今川義真攔下武田信廉的繼續賣弄,問道“三舅你剛才說……《千金要方》裏怎麽說大蒜的,可以外敷……?”
“治小兒骨火丹,其瘡見骨方,搗大小蒜厚封之,著足踝者是。”武田信廉複述道。
“oh~治小兒骨火丹,其瘡見骨……”今川義真低聲重複,【啊哈!想起來了!大蒜素啊!】
這幾天今川義真除了給三浦氏滿等今川家中高層奉行當人肉計算器、坑蒙拐騙兩個盟友以外,最牽扯他精力的的就是青黴素的研製,可惜……哪怕他這個穿越者親自參與還是沒多少進展,他有點後悔上輩子為什麽不學生化或者醫學——一想上輩子“生化環材”四大天坑,以及所謂“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專業處境,似乎比曆史學還慘,還是算了。
但是,但是,但是!
現在,他的便宜三舅、東夷泥轟向往天朝文化的半桶水文化型武士、為了寫作“附庸風雅”,讀作“zhuangbi”連明國醫書都讀,卻完全不懂治病的武田家一門三把手,裝逼之餘,讓他想起了大蒜素!
好吧,雖然這玩意兒和青黴素差了十萬八千裏,可是畢竟提取方便啊,而且日本本就有大量大蒜種植,原材料成本比故意放爛橘子要低得多!
“hahaha~好!外甥多謝三舅教育了,也算是一藥方之師了!”今川義真點頭致謝道。
飯後,送別武田信廉之後,今川義真立刻通知鬆平竹千代還有山本勘藏,下午在製鐵所會麵。
……
“龍王丸大哥!”
“上總介大人!”
今川館製鐵所,山本勘藏和鬆平竹千代向今川義真行禮道。
今川義真一手提溜著一籃子約摸四五斤春蒜,一手擺手道“沒必要行禮,走,進去說。”
然後今川義真就發現失策了……
\\o\\\o\\\o\\\o\\\o\\\o\\\o\\\o\\\o\
西三河的武家在幾個月前攝於今川義真的威脅而表示,他們心中隻有今川治部大輔義元一個太陽,但是就這個地方的老弱病殘武士家眷們,他們心中的太陽,那還是隻有今川上總介義真的……
在交給小夜姬差不多兩斤大蒜說是改善大家夥食夠,他才從人群中鑽出,走進製鐵所內部負責“研發”的院子。
“大哥,你帶著幾斤大蒜到底是要做什麽?”鬆平竹千代很疑惑,這是要幹嘛?
“是這樣的,我原本想的那個青黴素,我們短期內看是搞不定了,隻能慢慢來,但是,今天,我想到了一個可能更容易實現的東西,大蒜素!”說著今川義真從籃子裏取出了一個大蒜。
“啪!”竹千代一巴掌拍自己腦門上“大哥啊!你可別再說這個“素”了,真的怕了!”
“沒啥好怕的!這次絕對不難!竹千代,山本大人,我給你說說怎麽做這個蒜汁哈。首先得挑足量大蒜,把大蒜皮剝了,洗幹淨後,搗成那種黏糊糊的蒜泥。
接著,找個粗陶甕,把蒜泥放進去,倒點雪水或者深井水,還是井水吧,製鐵所這邊淬火或者別的工藝,本來就有深井水。密封好,讓它泡上整整三天三夜,這樣大蒜裏有用的東西,就那個大蒜素就能泡出來了。
泡完之後,拿細麻布或者好幾層紗布,把泡出來的蒜汁反複過濾幾遍,把裏麵的蒜渣都濾掉,最後得到那種清清的淡黃色液體。
然後,把這蒜汁倒進銅鍋或者陶鍋裏,用鬆樹枝慢慢小火熬。熬的時候得一直攪拌,等上麵的白沫沒了,蒜的那股衝鼻子的味道也淡了,湯汁變成黏黏的琥珀色就差不多了。不過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火不能太大,不然會破壞裏麵的東西,甚至可能產生毒素。
最後一步,得試試這蒜汁有沒有毒。可以拿根銀針放進去,看看銀針會不會變黑。確定沒毒之後,把蒜汁裝到瓷瓶裏,蓋緊蓋子,放在沒有光的地方存著就行。”
竹千代一臉苦相,而山本勘藏已經拿出木板和碳條,琢磨怎麽使用之前打造的那些有些奇形怪狀的器具達到今川義真說的效果了……
……
四國島南海岸線往南約半公裏的洋麵上,一艘約摸30米長,8米寬,型深3米左右的卡拉維爾帆船,趁著海風和洋流,向東偏北方向航行。
在今川義真跟義弟還有匠頭商量怎麽折騰大蒜的時候,一老一年輕兩位葡萄牙學者模樣的人,也在這艘卡拉維爾帆船上,侍弄著幾個盆栽,盆栽裏的植物,也都是二三十年前才從西印度流傳到歐羅巴的……
“老師,我們接下來是還要繼續向東嗎?不向北去這個國家的人口中的那個什麽繁榮的堺港嗎?”看起來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放下一個盆栽後,向50多歲的老人問道。
“你的消息有些落後了,我聽教會的人說,那裏附近在發生著一場副王和那什麽……大將軍之間的戰爭,所以還是太危險了,你可是去年才從孟加拉那裏逃出來的,可不能再被卷入東方人的戰爭了,所以不如去他們口裏相對和平的東國看看……怎麽樣,願不願意和我一起,成為最早踏入這個國度東部地區的葡萄牙人?”老人笑著對年輕人說道。
兩人算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都對西歐以外的植物、藥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隻不過,他們的異域之旅,會順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