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京城暗流湧動
字數:4561 加入書籤
冰棱墜碎在青磚上的聲響驚得小荷掀簾子,正撞見蘇婉指尖捏著枚帶冰碴的玉連環立在階前。
簷角燈籠將碎冰映成血色,照得她側臉青白交加。
"小姐當心凍著。"小荷解了鬥篷要披,卻被蘇婉反手扣住腕子。
玉連環硌得丫鬟生疼,這才看清環扣內側的纏枝紋竟在冰霜裏滲出淡淡胭脂色。
"這是姨娘生前最愛的薔薇硝。"蘇婉碾碎冰碴嗅了嗅,喉間發出聲冷笑,"當年她總說這香能通靈,如今倒真招來些魑魅魍魎。"
正廳裏鎏金令的嗡鳴震得茶盞輕顫。
林恒屈指叩了叩印著半張地契的桌麵,三少爺係鬥篷的銀扣應聲崩開,骨碌碌滾到趙大人官靴旁。
"司禮監的棋譜當真這般有趣?"林恒用劍鞘挑起那粒銀扣,燭火映出扣麵細若發絲的司禮監暗紋,"韓祭酒當年嫌你頑劣,如今倒肯把命門遞到三少爺手裏。"
三少爺接過銀扣往窗欞一擲,外頭立時傳來重物墜地的悶響。
他撣了撣袖口暗袋沾的雪沫:"韓公上月贈我的《爛柯譜》裏夾著張藥方,正巧能解趙大人同窗查驗軍馬時的疑症。"
趙大人聞言將拜帖往炭盆邊烘烤,藥香混著墨香蒸騰起來,竟在宣紙洇出幅殘缺的輿圖。
蘇婉俯身細看,指尖沿著西北角水印輕劃:"太仆寺查釘掌,司禮監送棋譜,再加上這拜帖齒痕..."她突然抓起林恒佩劍割破掌心,將血珠甩在輿圖空缺處。
"錯了。"林恒擒住她手腕舔去血痕,鎏金令突然暴起金光。
地契朱砂印與輿圖血痕相撞,竟拚出個銜著金環的貔貅圖騰——正是相府祠堂族譜封泥的圖案。
三少爺突然笑出聲:"難怪祠堂供著的族譜總少三頁,原來早被人撕去裱了地契。"他袖中玉連環叮當相擊,纏枝紋裏滲出更多胭脂色,"姨娘生前常說,薔薇硝遇熱顯形,諸位不妨細看。"
小荷適時遞來火折,躍動的火苗裏,玉連環表麵浮出密密麻麻的賬目。
蘇婉瞳孔微縮:"這是三年前江南水患的賑災銀流向!"
"有人要翻舊賬。"林恒突然甩劍釘住窗外黑影,劍鋒穿過半截斷指紮進梁柱,"救災糧裏摻觀音土的手段,倒和當年如出一轍。"
更漏聲催得急,蘇婉將玉連環按進雪水。
胭脂色遇冷凝結成薄冰,顯出"太倉"二字。"明日啟程。"她碾碎冰片吩咐小荷,"你留在災區盯著米糧發放,但凡有摻沙土的,直接拿我的名帖去見漕幫掌事。"
趙大人摸著官帽欲言又止,忽從夾層抖落半卷泛黃公文。
林恒用劍尖挑開,竟是蓋著司禮監紅戳的釘掌記錄。"下官同窗說..."趙大人突然壓低聲音,"上月有批軍馬釘的是雙麵掌。"
梆子敲到第九響時,三少爺往炭盆擲了個鐵盒。
青煙騰起化作信鴿,爪上金環刻著韓祭酒私印。"京郊八十裏驛站的掌勺娘子,最擅長做貔貅模樣的棗泥酥。"他邊說邊往蘇婉掌心塞了枚棗核,"聽聞她女兒在相府漿洗房當差時,最愛攢些薔薇硝。"
五更天飄起細雪,林恒將鎏金令按進蘇婉傷口。
血肉與金器相觸竟無痛感,反而沁出縷縷藥香。"當年你姨娘..."他話音被馬蹄聲截斷,蘇婉翻身上馬時,瞥見車轅暗格滲出胭脂色的冰水。
鋪墊懸念的結尾)
官道上的雪粒子打得車簾啪啪作響,蘇婉摩挲著結冰的傷口忽覺掌心發燙。
林恒解大氅的手頓了頓,鎏金令在黑暗裏發出幼獸般的嗚咽,車外忽傳來驛馬受驚的嘶鳴。
車轅在結冰的路麵上發出細碎的崩裂聲,蘇婉掀簾的瞬間被林恒扣住手腕。
鎏金令在她掌心跳動如活物,燙得冰痂簌簌掉落。
"當心餌線。"林恒用劍尖挑開簾角,月光映出官道兩側密密麻麻的銀絲,每根都綴著指甲蓋大小的青銅鈴。
小荷臨行前縫在蘇婉領口的薔薇硝突然發燙,在狐裘領口洇出胭脂色的貔貅輪廓。
蘇婉將鎏金令貼在頸側,藥香混著血腥氣漫過齒關:"司禮監的纏絲陣,倒舍得用百煉鋼做引線。"她突然扯斷兩枚盤扣擲向車頂,鎏金令暴起的金光裏,銅鈴竟化作冰屑簌簌而落。
林恒突然攬住她腰身躍出馬車,玄色大氅裹著兩人滾進路旁雪窩。
原地炸開的車廂裏飛出十二枚鐵蒺藜,每顆都刻著太仆寺的釘掌紋。
蘇婉翻身時袖中玉連環滑落,纏枝紋吸了雪水,竟在地麵映出半幅相府祠堂的星象圖。
"你姨娘當年..."林恒突然噤聲,劍鋒掃過蘇婉耳畔,削斷三根淬毒的銀針。
針尾係著的紅繩打著司禮監特有的雙環結,繩結裏還卡著半粒發黴的薏米。
蘇婉就著雪地碾碎薏米,黴斑裏滲出與薔薇硝如出一轍的胭脂色。"三年前江南運來的賑災糧。"她將染色的雪團塞進玉連環,"韓祭酒贈棋譜,三少爺得藥方,倒是環環相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暗處傳來弩機絞動的聲響,林恒突然將鎏金令按進她掌心傷口。
血肉與金器相融的灼痛中,蘇婉瞥見百步外的柏樹上晃著半截棗木發簪——正是漿洗房丫鬟常戴的樣式。
"抓緊。"林恒咬開腕間皮甲,血珠濺在鎏金令上竟化作青煙。
蘇婉隻覺天地倒懸,再睜眼已立在掛著"八十裏驛"牌匾的草棚前,棚內蒸騰的熱氣裏浮著棗泥酥的甜香。
賣酥的娘子鬢角別著褪色的薔薇硝,案板下壓著的賬本露出"太倉"二字。
林恒劍鞘壓住她要抽刀的手:"韓祭酒可說過,棗核要吐在東南角?"
草棚突然劇烈晃動,蘇婉袖中玉連環自動飛向梁柱缺口。
胭脂色的冰晶在月光下拚出半張京城布防圖,圖中糧倉位置赫然釘著三枚雙麵掌鐵釘。
"蘇姑娘且看。"娘子突然扯開衣領,鎖骨處烙著與鎏金令相同的貔貅印記,"三年前我替貴人押送那批摻了觀音土的米糧,每袋都係著這種紅繩結。"
更鼓聲自官道盡頭傳來,林恒劍尖挑起塊棗泥酥。
貔貅模樣的點心在盤中裂成兩半,露出裹著金箔的密信。
蘇婉就著燭火烘烤信紙,水印裏浮出相府祠堂的梁柱結構圖。
"祠堂第三根柏木柱。"她指尖拂過圖中被朱砂圈住的位置,"姨娘停靈那夜,我聽見瓦片下有玉連環相擊之聲。"
林恒突然吹熄蠟燭,將蘇婉推向灶台後的暗格。
蒸籠掀開的瞬間,十二名黑衣死士自梁上墜下,每人靴底都沾著太仆寺馬場特有的紅粘土。
領頭者腕間銀鈴輕響,鈴舌竟是枚刻著司禮監暗紋的銀扣。
"三少爺的扣子。"蘇婉將鎏金令貼在暗格縫隙,金光映出死士後頸的刺青——半朵被鐵鏈鎖住的木薔薇,與祠堂族譜封泥的圖案嚴絲合縫。
灶膛突然炸開火星,林恒拽著蘇婉從煙道躍出時,整座草棚已淹沒在胭脂色的毒霧裏。
兩人落在拴馬樁後的瞬間,聽見驛丞嗬斥馬夫的聲音裏混著玉連環的叮咚聲。
"明日辰時。"蘇婉攤開掌心,被鎏金令燙出的傷口結著冰霜,霜花裏凝著半枚帶血的銀扣,"祠堂柏木柱要換新梁,趙大人的拜帖該送去司禮監了。"
五更天的梆子撞碎薄霧,林恒忽然將蘇婉拽上西側矮牆。
城牆根下晃著盞描貔貅的燈籠,提燈人官靴沾著新鮮的紅粘土,腰間玉墜擊打出祠堂祭祀時的特定節奏。
蘇婉摸到袖中玉連環正在發燙,纏枝紋裏滲出的胭脂色竟與三少爺那枚銀扣的鏽跡如出一轍。
喜歡庶女的權力逆襲請大家收藏:()庶女的權力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