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羅天仙之道(2)
字數:6267 加入書籤
紫霄宮中靈霧翻湧,鴻鈞老祖高坐七彩蓮台,周身光芒柔和而威嚴。
台下,三清、女媧、接引、準提等一眾強者分坐蒲團,三千紫霄客有序排列其後,眾人屏氣斂息,聆聽老祖講道。
“今日,需為爾等著重講講修心之要。”鴻鈞老祖聲音仿若洪鍾,在紫霄宮每個角落回蕩,“修行人第一大病,難去難整的,是個嗔字。不是著了我相,便是著了人相,這嗔字內,包著六欲七情,萬過千愆,都從嗔起。嗔心一動,喚作無明業火。三毒之中,嗔毒居一 。嗔心不解,內則燒已,嗔口出語,外則燒人。把一點靈關,森森燒化;一座法身,活活燒壞。六腑不能清泰,五髒不能安和。耳聽人罵我,嗔火自肝生,烈焰遇狂風,把一個能聞的耳根,忽如閉牖塞竅。目見人侮我,嗔火自腎生,烈焰遇狂風,把一個能視的眼根,忽如遮門蔽路,口不覺嗔言,心中衝出惱恨之火,膽中湧起毒害之謀。上不怕天地神明,中不怕死生身命,幽不怕油鍋劍樹,官不畏斬絞軍流,把一個能言舌根,造出千般罪業。這耳這目這口這舌,為何有這苦楚?隻因這肉團心,不能降伏,恃些兒氣血,作福作威。到過後平心之時,便冰冷可澹。大眾,世間眾生,此個身兒,均是血氣結成。”
太上老君率先起身,雙手抱拳,恭敬問道:“老師,既知嗔字為修行大患,那在日常修行中,究竟該如何降伏嗔心,不被其左右?”
鴻鈞老祖微微頷首,說道:“老君,要降伏嗔心,需先洞察自身念頭,時刻保持警覺。當嗔念初起時,以智慧觀照,明白嗔怒帶來的危害。通過修習慈悲喜舍之心,將對他人的嗔恨轉化為理解與寬容,久而久之,嗔心自會平息。”
元始天尊目光如炬,上前一步問道:“老師,修行途中,外界幹擾眾多,有時難免被激怒,瞬間嗔心大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迅速克製,不讓嗔火蔓延?”
鴻鈞老祖目光深邃,解釋道:“元始,此時當立刻反觀內心,以強大的定力守住道心。可運用呼吸法,讓身心平靜下來,不被一時的情緒衝昏頭腦。同時,要明白世間萬物皆為虛幻,他人的言行不過是過眼雲煙,不值得為之動怒。”
通天教主急切起身,問道:“老師,即便知曉這些方法,可嗔心頑固,反複出現,該如何徹底根除,證得大羅金仙?”
鴻鈞老祖神色平靜,說道:“通天,根除嗔心需從根本上轉變觀念,認識到嗔怒是修行的阻礙。平日裏,通過持戒、禪定,磨煉自己的意誌,淨化心靈。當你的心境達到一定境界,自然能斬斷嗔根,邁向大羅金仙之境。”
女媧娘娘輕移蓮步,柔聲問道:“老師,如今世間生靈嗔心熾盛,紛爭不斷。我等該如何引導他們化解嗔恨,走上修行正道?”
鴻鈞老祖目光柔和,說道:“女媧,你當以身作則,展現慈悲與寬容的力量。用言語開導眾生,讓他們認識到嗔怒的危害,引導他們學會控製情緒,培養平和的心態。通過傳播修行的方法,幫助他們擺脫嗔心的束縛,走向解脫。”
接引道人雙手合十,躬身問道:“老師,西方眾生根基各異,引導他們降伏嗔心,是否需采用不同的方法?”
鴻鈞老祖目光望向接引,緩緩道:“接引,正是如此。對於根基深厚者,可傳授高深的禪定之法,讓他們直接洞察嗔心的本質;對於根基淺薄者,先從培養善念入手,逐步引導他們克製嗔怒,待其心境成熟,再傳授更深的法門。”
準提道人緊接著問道:“老師,在引導眾生的過程中,若遇到冥頑不靈、嗔心難改者,又該如何應對?”
鴻鈞老祖長歎一聲,說道:“準提,對於這類眾生,不可急於求成。應以無盡的耐心和慈悲心,持續感化他們。通過講述因果輪回的因緣,讓他們明白嗔怒帶來的惡果,促使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逐漸改變。”
鴻鈞老祖目光掃視全場,語重心長道:“爾等務必牢記,嗔心不除,大羅金仙之道難成。唯有降伏嗔心,淨化心靈,方能體悟大道,證得無上正果。”
紫霄宮中,燭火搖曳,鴻鈞老祖的聲音如洪鍾般在大殿內久久回蕩:“這嗔根,自無始劫前,便深埋於眾生心間,成為輪回劫根。嗔念一生,善性漸失,致使六根難收,百害叢生。想要斷絕嗔根,需先降伏惡念 。”
常曦仙子身姿輕盈,蓮步輕移,恭敬問道:“老祖,我常於靜謐月宮修行,雖外界紛擾較少,但內心仍會無端生起嗔念。嗔念起時,修行受阻,心境大亂。究竟該如何在修行中觀照內心,及時察覺並消除嗔念,讓心境重歸澄澈?”
鴻鈞老祖目光柔和,娓娓道來:“常曦,你於月宮修行,本就占得清淨之利。當嗔念萌生時,需靜下心來,反觀自心,探究嗔念從何而起。以月光般清冷的智慧,洞察嗔念的虛幻本質,不被其左右。每一次嗔念的生起,都是一次修行的契機,借此磨煉,心境自然會愈發澄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羲和仙子緊隨其後,嫋嫋起身,眼神中滿是虔誠:“老祖,我每日馭日巡天,目睹世間諸多紛爭,心中嗔怒常難以抑製。既肩負巡天重任,又要修行降嗔,二者之間該如何平衡?”
鴻鈞老祖微微頷首,解釋道:“羲和,你巡天之時,所見紛爭皆為世間因果循環。當嗔怒湧起,將其化作悲憫眾生的力量。把巡天當作修行,在目睹世間亂象時,保持內心的平靜,以慈悲之心化解嗔怒,如此便能二者兼顧。”
六翅金蟬蹦跳而出,尖聲問道:“老祖,我修行時日尚短,定力不足。每當與人發生爭執,嗔火瞬間爆發,難以自控。究竟怎樣才能增強定力,在衝動時刻克製嗔念?”
鴻鈞老祖神色平靜,耐心說道:“金蟬,定力需在日常修行中點滴積累。平日裏,多修習禪定之法,讓心專注一處。當與人爭執時,立刻默數呼吸,轉移注意力,以理智壓製衝動。隨著定力的增強,自然能克製嗔念。”
鎮元大仙捋著長須,穩步起身,拱手問道:“老祖,我看守人參果樹,肩負守護靈根重任。有時因外物侵擾靈根,心中嗔怒難平。在守護靈根的同時,如何化解這份嗔怒,做到護根與修行兩不誤?”
鴻鈞老祖目光深邃,緩緩道:“元大仙,人參果樹乃天地靈根,守護它亦是一場修行。當外物侵擾時,把這視為對心境的考驗。以平和之心應對,運用智慧解決問題,而非被嗔怒左右。將守護靈根的過程,當作淨化心靈的契機,如此便能兩不誤。”
鴻鈞老祖目光掃視全場,聲音愈發洪亮:“爾等需牢記,降伏嗔念是修行的必經之路。唯有斬斷嗔根,方能超脫輪回,證得大羅金仙之道!”
紫霄宮仙霧繚繞,鴻鈞老祖周身散發著柔和而威嚴的光芒,端坐在七彩蓮台之上,聲音如洪鍾般在大殿內回響:“執定戒刀,時時自殺無明火,刻刻身披忍字衣。聽人打罵,甘人欺侮,任人謗訕,隨人羞辱,皆不能破我一點戒心。以至無端連累,王法官刑,霹靂青天,火燒雷打,一切水淹賊劫、狼銜虎咬、病毒蛇傷、魔壓鬼迷、妖纏精害。世欲橫言曲語,敗壞聲名。仇人惡口詛咒,毀虐親屬。甚而不容逃避,割截肢體,無能躲閃,破敗此軀。總係往因定劫,難辭運限當頭。隻可安心承受,順合天心,償還夙債,報對前因。切莫動不服之意,害我戒規。惟宜回想,我受他欺者,畢竟我曾欺人。受他困者,我曾困他。以及遭魔遭難,遇害遇災,悉係前生造下,自作自受。從今受戒之後,一切惡業,隨心消散。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身心輕健,情性安和,苦惱痊平,冤仇和釋。大眾,自從無始以前之積怨,至今日當頓發天良。凡有冤愆債負,願甘承受,一一償還,損已利他,方為解脫。”
帝江身形混沌,率先開口,聲音嗡嗡作響:“老祖,按您所說,無論遭遇何種磨難,都要默默承受。可若這磨難危及性命,修行根基將毀,難道也不能反抗,任由命運擺布?”
鴻鈞老祖目光如炬,望向帝江,緩緩說道:“帝江,性命之危雖是大劫,但反抗與否,關鍵在於內心。若因反抗嗔念大起,違背戒規,即便保住性命,又有何益?當以智慧觀照,在生死之際,若能堅守本心,化解嗔怒,說不定能迎來轉機,突破劫數。”
句芒身形修長,手持木杖,恭敬問道:“老祖,世間因果循環,我等遭遇的苦難多是前世所致。可若他人故意尋釁,意圖破壞我修行,此時該如何運用戒刀,壓製內心嗔怒?”
鴻鈞老祖微微點頭,解釋道:“句芒,他人尋釁時,你當視其為修行的磨礪。以戒刀斬斷心中嗔念,明白尋釁者亦是受因果驅使。若能以德報怨,化幹戈為玉帛,不僅能消除自身嗔怒,還能化解往昔恩怨,積累功德。”
祝融周身火焰升騰,性急地問道:“老祖,我生性火爆,遇到不平之事,怒火容易瞬間燃起。即便知曉要持戒,可衝動之下,難以自控,這該如何是好?”
鴻鈞老祖神色平靜,說道:“祝融,這正是你修行的關鍵所在。當怒火湧起時,立刻觀照內心,以忍字衣包裹身心。平日裏多修習靜心之法,讓浮躁的性子沉穩下來,如此方能在衝動時刻,克製怒火。”
蓐收雙手抱胸,冷冷問道:“老祖,若遭遇魔壓鬼迷、妖纏精害,這些邪祟意圖吞噬我等修為,危及道途,難道也要忍受,不做反擊?”
鴻鈞老祖目光深邃,緩緩道:“蓐收,反擊並非不可,但需把握分寸,不可因反擊陷入嗔怒。當以降妖除魔之心,而非嗔恨報複之意。在反擊過程中,保持內心平靜,如此方能既鏟除邪祟,又不違背戒規。”
共工脾氣暴躁,大聲質問道:“老祖,若有人毀虐我親屬,傷害我在乎之人,我怎能咽下這口氣,安心承受?”
鴻鈞老祖長歎一聲,說道:“共工,親人受傷害,痛心在所難免。但此時更需冷靜,若因憤怒衝動行事,隻會讓局麵更糟。你可運用智慧,在不違背戒規的前提下,保護親人,化解恩怨。同時,反思往昔因果,或許這也是前世業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冥周身寒氣繚繞,輕聲問道:“老祖,受戒之後,真能讓一切惡業隨心消散,六欲不生,三毒消滅嗎?”
鴻鈞老祖目光堅定,說道:“玄冥,受戒隻是開始,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時刻踐行。當你能真正做到忍辱負重,斬斷嗔念,惡業自然消散,身心也將得到淨化。”
後土神色凝重,問道:“老祖,若償還夙債的過程,導致修行停滯,難以證道,該如何抉擇?”
鴻鈞老祖目光平和,說道:“後土,修行並非一蹴而就。償還夙債也是修行的一部分,通過承受苦難,磨煉心境,積累福報。當心境達到一定境界,修行自然會迎來突破。”
強良身形魁梧,甕聲甕氣地問道:“老祖,若遭遇無端連累,被卷入是非之中,該如何保持戒心,不被外界幹擾?”
鴻鈞老祖語重心長地說:“強良,無端連累是考驗你定力的時候。當身處是非之中,以戒刀守護內心,不被外界言論和行為左右。把這當作提升修行的契機,在困境中堅守本心。”
燭九陰睜開巨大的眼睛,問道:“老祖,若遇到無法逃避的割截肢體之禍,如何在劇痛中保持正念,不生嗔怒?”
鴻鈞老祖神色莊嚴,說道:“燭九陰,劇痛之時,正是考驗道心的關鍵時刻。你需以強大的意誌力,觀想自身業障隨疼痛消散。把痛苦當作修行的助緣,在磨難中堅定信念。”
天吳身形巨大,水波環繞,問道:“老祖,若因償還前因,導致自身實力受損,難以抵禦外敵,該如何是好?”
鴻鈞老祖緩緩道:“天吳,實力並非修行的唯一標準。在償還前因的過程中,你能收獲心境的提升,這遠比實力更重要。當心境提升,自能找到應對外敵的方法。”
翕茲周身雷光閃爍,問道:“老祖,如何在遭受霹靂青天、火燒雷打等天災時,不心生怨恨,堅守戒心?”
鴻鈞老祖目光如淵,說道:“翕茲,天災亦是因果循環的一部分。當遭受天災時,反思自身過錯,以平和之心接受懲罰。在災難中,保持對大道的敬畏,堅守戒心。”
奢比屍摸了摸麵具,問道:“老祖,若有人用橫言曲語敗壞我聲名,該如何應對,維護自身清譽?”
鴻鈞老祖平靜地說:“奢比屍,聲名如浮雲,不必太過在意。若因他人詆毀而心生嗔怒,反而中了他人圈套。你隻需做好自己,時間自會證明一切。當你內心足夠強大,外界的詆毀便無法傷害到你。”
鴻鈞老祖目光掃視全場,語重心長地說:“爾等需牢記,持戒降嗔是修行的根本。隻有曆經磨難,堅守本心,方能證得大羅金仙之道。”
喜歡洪荒:六翅金蟬從吞噬開始請大家收藏:()洪荒:六翅金蟬從吞噬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