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禁閉百年,最大贏家

字數:4959   加入書籤

A+A-


    陳景安看向他,開口道。
    “念你初犯,準許保留自身果位,削去三世輪回,百年之內不得出世。”
    “你可服氣?”
    廣智當即合十行禮:“多謝天道寬宥。”
    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不比魔主要小。
    天道的裁決是基於他們做過的事情,而不是以他們當前的狀態作為考量。
    這麽一想,廣智已經做好了被削掉雙倍輪回的準備。
    九世輪回,他削掉六世,換取保全當前果位。
    可是,最終天道隻削掉了三世,將其換成了百年禁閉。
    這個懲罰比較中性。
    百年的時間,對於他們八個最初果位而言,肯定是致命的。
    他與魔主今日雙雙受罰,變相是給了旁人趕超的機會。
    放在以前,廣智肯定見不得這點。
    直至他今日被魔主以弱換強,這般強行拖下水了。
    廣智開始反省自己的過去。
    他自詡運籌帷幄,但是作為“武天第一人”的名頭,確實讓他有些飄飄然。
    假如,自己不是直接對江北動手,而是選擇讓江東主動分肉,結果興許就不一樣了。
    這百年的時間,正好用來檢討。
    下次出世。
    他不會再給旁人機會。
    廣智深深一禮,很快化作一抹金光,飛入了江西的某處佛窟之內。
    百年不到,他不會現身。
    眼下,江西佛門就隻剩“廣聞”這樣一個半殘的聖人。
    她看著即將抽身的陳景安,全然沒有了此前的跋扈,一臉狼狽。
    “還請天道救我。”
    陳景安看向她,搖了搖頭:“你沒有功德,今日若是破例,賞罰就不明了。”
    說完,陳景安直接離開。
    隻留下廣聞站在那一片廢墟之中。
    就在這時,一縷金光從遠處而來,化作了一位披著袈裟的僧人。
    正是遲遲沒有出現的廣明。
    他口宣佛號,來到廣聞的身旁,一臉沉痛:“瀛洲道友用心險惡,將我困在途中,方才聞知大師兄被罰,他這才放我過來。”
    “師弟有罪,沒能在佛門最需要我的時候挺身而出。”
    廣聞轉過頭。
    她冷冷看著廣明這不要臉的禿子,臉上竟然還流下兩排長淚。
    這家夥明知假哭無用,還要在自己麵前演。
    這不就是挑釁麽!
    若在先前,有師兄給她撐腰,自己直接開打了。
    但現在江西佛門隻剩自己。
    她能保住多少地盤還是未知數。
    廣明的出現,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江西佛門需要廣明站隊,才能保證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裏,他們不至於被江東給吃幹抹淨了。
    想到這,廣聞隻能以一個她自己都覺得惡心的假笑,應和著對方的說辭。
    “三師弟能來就已經不易了,那瀛洲膽敢壞我佛門好事,將來我與師兄一起替你出氣!”
    廣明當然知道這是畫餅,但廣聞這種又恨他,卻又不得不哄他的表情,著實讓廣明舒服得不行!
    他故作惶恐:“二師姐,可我沒有名分,當不得師兄和師姐的抬愛。”
    曾幾何時,廣聞想讓廣明喊自己“師姐”,可對方不給麵子。
    但他今天真的這麽喊了。
    瞬間讓廣聞徹底厭惡了這個稱呼。
    她假意笑著:“三師弟怎麽會沒有名分?如今師兄閉關,佛門之事皆由我料理,師弟與我並列,共同擔任我佛門的副門主。”
    廣明終於達成目的:“師姐抬愛,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
    江東方麵,蕭劍自是第一時間得知了“魔主失位”,“廣智受罰”的消息。
    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時機。
    蕭劍立刻點齊兵馬,將國師和丞相都喊上,直接越過了江西之境。
    他們一路攻城掠地,沒有受到多少反抗。
    直至,蕭劍遇到了在某處關隘等待他的廣聞和廣明。
    先前的隻是開胃菜。
    談判桌上的,才是正餐。
    以佛門如今的實力,已經守不住今日的地盤了。
    即便“方丈”從海外趕來也是一樣。
    江東作為大陸海防線的掌控者。
    他們完全有能力對海外進行封鎖。
    方丈若是不識趣,那他們就自己玩去,蕭劍大可將人踢下桌。
    另一邊。
    對於魔主離開後留下的江北之地。
    蕭劍也不打算放過。
    即便,這樣必定會得罪“輪回”的魔主,但他若是被一個轉世身嚇倒,那就別想著成事了。
    半個月之後。
    江西佛門割讓了三分之一的領土,交由江東接管,並且還保證了不會再參與到江北的事務中。
    蕭劍當即進駐江北。
    這時,國師毛遂自薦,表示自己熟悉江北,願意替他效勞。
    但蕭劍又不傻。
    真讓這家夥經手,沒準他就敢給自己搞“恢複江北”的那一套。
    恰巧,丞相“王鶴”也出言反對,並且爭取江北利益。
    蕭劍自然把這個機會給他。
    這也有讓雙方相互製衡的考量。
    蕭劍如今麵對底下兩尊果位,他竟也生出了像天道一樣的感覺。
    他穩坐中庭,任由底下人鬥狠。
    唯有不可決斷之事,才會由自己出麵一錘定音。
    國師對於自己被拒並不意外。
    這不見得是壞事。
    因為當丞相的重心倒向江北的時候,他在朝堂的影響力就不容易兼顧了。
    蕭劍明擺著已經打算玩平衡術了。
    國師心中暗諷,此人隻可共患難而不可同富貴。
    蕭劍作為大武的開國帝王。
    丞相之位,本來就是為了附和他這位帝王的。
    別的國師不敢說。
    但隻要蕭劍活著,丞相就不可能生出貳心。
    想來,以蕭劍的性子,也不覺得他自己會是短命鬼,沒準還一直想著要千秋萬代統治江東。
    這樣一個自信又自負的人,卻在這種關鍵問題上拎不清。
    他把不可能背叛的丞相推出去,反而將自己這個陌生人拉進來打擂台。
    自斷臂膀,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不過,國師作為既得利益者,他肯定是不會進言糾錯的。
    蕭劍既然想要平衡他們雙方的勢力。
    那麽當丞相在江北培養心腹,這朝中就會空出更多的位置留給他們儒生。
    國師已經做好了韜光養晦的準備。
    他隻等著君權和相權產生矛盾,再下場分潤利益。
    在此之前,自己隻會比丞相更加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