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出兵海外,南宮太子

字數:4912   加入書籤

A+A-


    這個發現,讓丞相又欣喜,又嫌惡,又惶恐,又激動。
    他覺得現在的自己讓人惡心。
    作為一國丞相,自己應該及時向武帝舉報“國師”的用心險惡。
    但他就是其中的一員,而且還是今日江東盛世的締造者之一。
    最終,丞相選擇了沉默。
    他這個締造者,也將親手終結這個盛世。
    ……
    江東方麵立刻集結大軍,遠渡重洋。
    這意思再明顯不過。
    他們進攻的方向是海外三島。
    這消息立刻傳回三島。
    海外的三尊果位罕見的集合到了一起。
    這場麵看起來也有些奇妙。
    畢竟,他們三人在這件事情的立場都比較特殊。
    方丈和瀛洲前陣子剛打了一架。
    他們兩個,也是促成江東崛起的一大因素。
    而蓬萊。
    她統領的道士一脈,與江東國師關係親厚,按理說不應該跟他們站在一起。
    可就是這樣的三人,在麵對江東的問題上竟然達成了一致。
    抵抗到底!
    這不止是基於保全自身地盤的考慮。
    更因為他們三人是同一批的果位。
    對於前麵的果位而言,三人就是用來湊數的。
    他們的處境天然處於劣勢。
    這要是再減員了,每個人的生存條件與在果位中的生態環境都會惡化。
    因為他們將失去共擔這種壓力的盟友。
    三人迅速達成一致,指揮底下的修士進行駐防。
    他們本人則準備迎接江東的三尊果位。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
    江東這次作為進攻方,而且遠渡重洋,即便是武帝也沒法在海外借用江東的國運之力。
    這是他們最有希望擊潰敵軍的一次。
    反觀另一方。
    武帝對於沒法借用國運這點,仍然有些介懷。
    可站在他如今的高度。
    武帝實在拉不下臉臨場提出要“緩慢侵吞”的計劃。
    放在往日,丞相和國師立刻就能為君分憂。
    但今天這兩人好像都傻了一樣。
    武帝雖然心有不滿,卻也沒有多少懷疑。
    畢竟,自己如果不是在各方麵都碾壓他們兩人,也坐不上這帝王之位。
    好在江東海軍的浩蕩場麵,給了武帝莫大的安慰。
    他們先一步進入到了海外的三座島嶼。
    隻見三人已經等候於此。
    武帝說了幾句招降的場麵話,沒有得到回應,立刻出手鎮壓。
    就在這時,他忽然有種心神不寧的感覺。
    武帝的瞳孔之內,出現了一幅畫麵。
    “廣聞”僧人組織了江西佛眾,開始反撲大武占領的江西之土。
    同時,南疆的苗王也直接越過了江東的邊境。
    武帝大為惱火。
    他先前決定了放這兩家一馬,沒想到反而遭遇了他們的背刺。
    連帶著,武帝也遷怒到了丞相的頭上。
    如果不是他,自己怎麽會選擇進攻海外?
    丞相沒有猶豫,直接跪倒認錯。
    “老臣有罪,願意自請辭去丞相之位。”
    聞言,武帝當真生出了要剝奪他位置的想法,但這肯定不能是現在。
    畢竟江東的精銳已經到海上了。
    若是不能將這三島打下,他們大武今日不僅丟了麵子,還失了裏子。
    想到這,武帝忍下怒火,開口道:“你即刻回到京師,控製局麵。”
    “老臣遵命!”
    丞相一臉惶恐,然後飛奔離去。
    就在離開了武帝的感知範圍後,丞相麵上的惶恐不見,反倒多了幾分如釋重負的喜悅。
    他快速抵達了江東的港口。
    在這裏,已經駐紮了不少來自舊派的精銳。
    他們全部等候著丞相的差遣。
    丞相大手一揮:“本相親自前往南宮,確保太子的周全,你等盡快將京師占下,不容有誤。”
    “是!”
    丞相與底下的兵馬分別,來到了大武太子的宮室。
    如今的大武太子住在“南宮”。
    他們大武算是武天有記載以來,第一個將“南宮”作為太子居所的朝廷。
    這與武帝的個性有關。
    他登基之前,還能做到禮賢下士,可在登基之後就表露出了病態的一麵。
    其他的帝王,頂多就是“避諱”。
    可是武帝卻要旁人“避字”。
    他的本名蕭劍。
    所以,皇族“蕭家”要把用了幾千年的姓氏改掉,隻能姓“肖”。
    至於“劍”,大武範圍內的“劍”字被禁用,換成了“刃”。
    不止如此。
    武帝為了防止太子謀逆,直接讓他把“江東”的“東”字也給避掉了。
    此外,“江北”和“江西”也不可。
    因為那裏都有江東的基業。
    所以,他隻留下了“江南”的“南”字給太子。
    丞相將這一切看在眼裏。
    武帝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但是他一旦衰落了,這些破講究,都將成為他身上的汙點,將來要被後人嘲笑。
    太子本名“蕭莊”,到後麵因為“大一統”的概念,就被武帝改成了蕭統,寫作肖統。
    他也已經年過百歲,而且膝下有了兒孫。
    這個年紀突然被剝奪了名號,這讓太子心裏不太熟練,連帶著對提出“大一統”概念的新派也不喜。
    但他極其擅長隱忍。
    丞相昔日還兼顧了教習太子的任務,清楚這個學生的本性。
    因此,當他主動找上太子的時候,太子的眼神中透著一種興奮。
    “老師,孤真的可以登位嗎?”
    “殿下當然可以。”
    丞相麵帶笑容:“老臣也不瞞太子。對我而言,假如融合了‘帝王’之位,不僅不會讓我的實力增加,反而會讓我的實力暴跌。”
    “隻是,今後老臣希望能夠主理國政,殿下可能接受?”
    太子沒有任何意見。
    他現在隻想獲得果位,然後盡可能多活一些年頭。
    不然,就以他父皇這些年愈發暴躁的脾氣,太子都擔心自己活不到登基的那天了。
    師徒倆達成一致,談笑之間已經決定了江東的未來。
    就在這時,有舊派的統領急切趕回。
    他稟告道:“丞相大人,外麵有一位自稱山君的人,希望能與您見上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