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嫌少,不嫌多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A+A-


    “嗬嗬嗬,不隻是你啊,這紅顏情愛一事,是咱們讀書人修行之中,躲不過的一道坎。”
    陶淵輕笑一聲,言語間,眼中似是也現出幾分追憶之色。
    想來在過去尚年輕之時,他也曾經為某段情緣而亂過方寸吧。
    沈嶽聞言便是輕輕搖頭:“終究是我修行不到家,師尊,我現在已經無心再讀那些聖賢之書,隻想出去走走了。”
    “自然可以,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且行、且看、且感,亦是一場不可替代的修行。”
    陶淵緩緩點頭,隨後便目送沈嶽的身形一路遠走,直至消失在了東方的天際。
    片刻之後,一道人影無聲無息的降於此地,陶淵見狀,便施禮道:“見過統領大人。”
    賈懷仁擺手示意他免禮,隨後問道:“走了?”
    “走了。”
    “你也真是心大,怎得不提前與我說一聲,叫我給他留下保命劍氣也是好的。”
    賈懷仁搖搖頭:“現在也還來得及,可是需要這份手段?”
    “嗬嗬,多謝統領大人關心,此間之法,自然是多多益善的,一道不嫌少、兩道不嫌多、三道四道更是來者不拒。”
    “嘿喲,你這賊頭賊腦的老書生可真是不客氣,算盤珠子都要蹦到我頭上了。”
    賈懷仁笑罵一聲,隨後便也喚出那把孤鴻虛劍,從其上取下五道劍氣,順著那沈嶽遠走的方向,遞了出去。
    沒過多久,淩空禦風的沈嶽便是心有所感,止住了身形。
    回身之時,便見五道劍氣穿梭而來,停在了他的身周。
    “這是...”
    見得此物,他略感幾分詫異,隨後便是心頭一明,繼而朝著方才所在的方向遙遙施下一禮。
    接著,他便從懷中取出了一本巴掌大的小書,翻開之後,便將身周五道劍氣,如同書簽一般夾在了其中。
    “感念賈統領護道之恩,待再遠遊重歸之日,沈嶽定然攜重禮致謝。”
    心中輕念一聲,沈嶽便是不再停留,轉過身踏風而走。
    此前的青山之處,賈懷仁與陶淵站在原地,遠送這位土生土長的逐虎天驕離境而去。
    “沈嶽此番,可想好了去處?”
    “他行事向來縝密,今日做出這般決議,便不會是一時興起,而是早就有所謀劃了。”
    陶淵緩緩說道:“以他與那位風君的交情,在離開西北之地前,當是要前往楊氏拜會一番的,在那之後,應該也會如秋涵公主一般,踏入滄瀾中部之地。”
    “我這賢徒自幼便與眾不同,背負著大氣運在身,此前於地寶秘境一行,便是與那中部儒修聖地如意仙穀的前輩高修結下了緣分,想來此行也是少不得要去拜會一番的。”
    賈懷仁聞言輕輕點頭,隨後又看向陶淵本人,再問道:“徒弟的事情有了著落,那你呢,陶院主?”
    “我?”
    陶淵聞言微微一愣,隨後便是明白了賈懷仁話中意味:“嗬嗬嗬...統領大人真是看得起我這窮書生,朝中如今已有你與國師二人做支柱,便也夠了,哪裏還有我什麽事。”
    在賈懷仁證道真意之前,他便是逐虎王朝內國師之下的第一人。
    但同時,逐虎國內各方勢力也都很清楚,排在賈懷仁之後的第二人,就是這位一直保持著通靈圓滿修為,卻遲遲不曾摘取真人封號的承天院主。
    此前那武院院主司空殤,在得了真人封號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承天書院,找陶淵論道切磋。
    這番鬥法的結果不曾對外界公開,但從後來賈懷仁對司空殤的態度便可窺得一二。
    大概率,這位心性膨脹後的武院院主,是被陶淵好好敲打了一番了。
    所以如今賈懷仁自己證得真意之境,便該是要督促一番這位承天院主,叫他也將修為再進之事提上日程了。
    “陶院主此言可是說錯了,就如那我贈予沈嶽遠遊的五道劍氣一般,真意修士於我逐虎而言,那自然也是多多益善,三個四個都不嫌多的。”
    一聽這話,陶淵便是無奈的笑了笑,心間暗暗嘀咕這賈懷仁的老謀深算。
    誰曾想此事繞了一圈,結果反倒是將他自己給兜了進去。
    “唉...真意之境,談何容易,古今多少豪傑才俊,都倒在了這一道足以改變命途的關隘之上。”
    陶淵輕歎道:“我陶淵自詡讀了些書、懂了些道理,但這份學問究竟夠不夠叫我再進一步,也實是有些拿不準。”
    “這倒是不假,真意之事,非一日之功,也不可急於一時。”
    賈懷仁點點頭,隨後便抬手指向天邊的一方虛無之地道:“但在此事之前,陶院主不妨先去那真我洞天巡遊一圈,難道你就一點不好奇,自己的封號會是哪兩個字嗎?”
    陶淵順著他指的方向抬眼望去,便也張口道:“此事我大致心裏有數,當是‘養正’或‘弘文’兩個名號。”
    “哦?我看倒是未必。”
    “統領大人可有別的想法?”
    “不是我有,是陛下有。”
    聽到“陛下”二字,陶淵的麵色便也認真了起來:“陛下如何說?”
    “陛下托我傳話,想要與你作賭,就賭你即將取得的那份真人名號。”
    賈懷仁輕笑著看向陶淵。
    陶淵思量片刻,問道:“那陛下覺得,我這封號應該叫什麽呢?”
    “庸拙。”
    “庸拙...”
    陶淵跟著念叨一聲,隨即便是再一次露出苦笑:“中庸、守拙,陛下之言,還真是一語中的啊。”
    說罷,他便也不再做推脫,隻是幾步邁出,便已經登上了天穹,隨後在賈懷仁的注視下,走入了那片隱於虛無的洞天之中。
    這日之後,一份記載了諸多事宜的書卷傳回了文史館內。
    身為副館主的楊元柳,親自收納並梳理了這份文書材料。
    待她看完之後,便是取出一本厚厚的隨筆錄,在其上寫下了兩行字。
    “是日,逐虎太子慕容天陽與太子妃李清婉成婚,舉國同慶。”
    “同日,承天院主陶淵入真我洞天,渡劫功成而歸,取得封號‘庸拙’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