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道德所缺
字數:9365 加入書籤
?石中在太虛靜地觀想參詳《道德經》第六十五章,此一章節中,聖人老子提出,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並不是教導民眾變得智巧,而是希望他們保持淳樸。
老子認為,民眾之所以難以統禦治理,往往是因為智巧機謀過多。因此,想用智巧機謀來治國理政,隻會加速一個國家的衰敗滅亡。
而摒棄智巧機謀,回歸於自然與淳樸,才是一個家國皇朝的福祉?。
老子強調,深刻理解這兩種治國理念的差異,就把握住了治國的真諦,這種治國方式所體現的德行,深不可測,遠不可及,它超越了世俗人眾的認知,能引領一個國家走向和諧與大順?道途。
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本非主張用智巧和心機來治理國家,而是強調回歸於民眾本質,順應自然天道。
這其實也是在啟示修者,在紅塵世道中,無論是治理家國,亦或是管理組織個人之時,都應更注重於質樸和真誠,而不是過分依賴技巧和策略。
隻有真正做到順應自然,遵循大道,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與穩定?。這也提醒修者個人,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應保持純樸和善良,少用那投機取巧之心,方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曰:“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
其中之意是“古時候那些善於施行大道的能人,並不是使世人越來越聰明,而是使世人越來越歸於純樸乃至愚鈍。
因為世人之所以難得管理有效,乃是因為人的智慧存在,使人詭詐多端。所以若以個人的智慧治理國家,必然禍國殃民。若不以個人的智慧治理國家,則是國家的福氣。
要知道,這兩條是不變的法則。能永遠記住這個法則,就叫至高無上的恩德。這至高無上的恩德啊!是多麽的奧妙,多麽的深遠,與一般事理多麽的不協調,甚至於大相徑庭,然而,唯有如此,方才是通向大順的道途啊!”
時空長河中,大東方地界處。有那麽一座長長的、窄窄的獨木橋。
這獨木橋一端連著天柱峰山腰上的幾座小村莊,另一端便是車水馬龍的鎮子。
小橋身下,是數十丈深的山澗。有如彩虹橫跨般的天橋,極大地方便了兩山間人們的來來往往。
小橋這一端,一位身著青袍、麵容枯瘦的老人緩緩走來,身後跟著個十五六歲、打扮樸實的少年郎。
“咳咳……”老人發出一陣陣咳嗽。少年忙走上前來,為其輕捶著後背,且關心詢問道:“師父,您沒事吧!?”
老人止住咳嗽,兩眼死死地盯在那座小橋之上,像是發現了什麽一樣。
少年郎循著師父的目光望去,而那裏,不過是一座普通的小橋,並沒有什麽稀奇之處存在。
少年郎不禁問道“師父,您怎麽了!”。那老人並沒有回答他,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像是聞到了什麽特別的氣味,然後自顧自地點點頭,便徑直走到小橋邊,一手扶住那橋頭的木樁,傾斜下身子,用另一隻手去摸索橋板底麵。
少年郎對其師的舉動越發地覺得詫異起來,便是走上前去,問道:“師父,這橋有什麽古怪嗎!?”
那老人收回手來,站直起身子,像是回答少年郎的疑問,又像是喃喃自語道:“原來這‘普度橋’還在啊!”
“普度橋!?”少年郎眨著一雙大眼睛,顯然還是不大明白。
老人回過頭來,對少年郎說道:“咳咳……四十年前,我的師父,也就是你的師祖獨孤鴻,用自己鑄造的一把修羅刀,一舉擊敗了中原武林八大門派的掌門人,成為當時武林霸主。
然樹大招風,引來無數高手,不斷有人尋他挑戰,而他卻漸漸厭倦了這種無為的爭強鬥狠生活,於是便退出江湖,隱居起來。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那些欲打敗他的人,還是用各種方法找到了他,無非是為找他比武,又或是逼他交出修羅寶刀。
唉!終於有一天,你師祖不勝其煩,毅然將修羅刀給毀掉,自己也皈依佛門,他一度回首自己的前半生,自覺殺戮太多,罪孽深重,為了贖罪,便在這裏修了這座‘普度橋’。
然他皈依佛門之後,那些欲圖以他揚名立萬之人,仍就不斷去騷擾於...。”
少年郎聞聽師父之言,不禁問道“那師祖既已退隱江湖,又皈依了佛門,真就不得一時清靜嗎!?”。
“哪有那麽容易!”其師說道,“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修羅寶刀已毀的事實。江湖中仍舊有種種傳言,說那把已毀掉的修羅寶刀,乃是一把假的,而真正的寶刀,仍在我派傳人手中。所以...唉!咳咳...”
“我明白了!”少年郎恍然大悟,“所以這一個月來,師父您不分晝夜,將畢生所學盡數傳授於我,為的就是要讓我去迎戰他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師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別說我老了!不中用了!就算我能勝過他們,他們還是會繼續找你討要修羅刀。為師觀你悟性極高,又肯於吃苦,這一個月來,你的武功修為已大有增進,幾乎超越了為師。我本可以放心讓你出手,可是,咳咳……”老人話到此處,有些激動不已,咳嗽聲越來越是重喘起來,幾欲傾倒。
少年郎忙扶住其師,關切地問道:“師父,您的肺病又犯了,我扶您去前邊鎮子上的店中休息一下吧!”
其師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唉!沒有了修羅寶刀,我還是擔心這一戰你……咳咳...”
少年郎忙道:“師父不必擔心,咱們這幾天不是正在鑄造那把寶刀嗎,您老不是也說,它有著修羅寶刀一般的威力嘛!師父不必為我擔心的!”
其師點點頭,目光又盯著那小橋,眼裏閃過一絲不可名狀的悵然之色。
這老人姓段名九齡,乃是修羅門第二代傳人,也是江湖前任武林霸主獨孤鴻的親傳弟子。
自獨孤鴻看破紅塵皈依佛門之後,這段九齡便依照師父的囑托,隱居了起來。後來,他無意間收留了這個叫阿鍾的孤兒,便把自己從師父那裏學到的修羅刀法一股腦全傳授給了他。以至少年朗阿鍾,雖年紀輕輕,卻已是江湖上少有的絕世高手。
隨著獨孤鴻的隱退,段九齡歸隱,修羅門也於江湖消失無蹤,本以為江湖從此不會再起波瀾。
可就在一個月之前,來自西北關外大漠之上的“西域雙煞”突然踏足中原,且接連打死打傷了中原武林八大門派掌門人,奪走了他們賴以成名的兵器。
“西域雙煞”聽說昔日武林霸主獨孤鴻仍有傳人在世,非要從這傳人身上找到修羅寶刀,連同其他中原武林的武學至寶,統統一起帶回他們西域去。
西域雙煞狂妄放言“若是敵不過修羅寶刀,他們便向中原武林認輸,並歸還各派兵器,且立即返回西域,從此不再涉足中原半步。”
要說這“西域雙煞”,倒還是兩個狠角色。他們一個叫做“斬天劍武尋風”,素以劍法精明,為人毒辣著稱,另一個叫做“絕命槍陳霸天”雖隻有一隻眼睛,但一杆鐵槍,使得是剛猛狠毒,打傷了不少武林豪傑。
這二人,本也是中原人士,卻在二十年前,因作惡多端,而被中原武林高手聯?隨個驅趕至關外,從此隱居於西域大漠中。
沒曾想到,二十年之後,他們憑借多年的埋頭苦練,功成大就,竟又回到中原來,一路打敗了八大門派的掌門人,斬殺了不少武林豪傑,而且奪走了他們的兵器,這對整個中原武林來說,不僅是劫難,更是奇恥大辱。
段九齡早已隱退江湖,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原本深藏於胸間的英雄豪傑氣概,便被激發了出來,他怒發衝冠,拍案而起,誓要為中原武林找回顏麵。
他知道,作為武林絕學修羅刀的傳人,他不能繼續沉默下去了!便與“西域雙煞”約定,本月初八,在這天柱峰上來一場生死比試。
可是,四十年前,他便已經答應了師父,從那時起不再涉足江湖,不再與人動刀比試,況且如今那威力無窮的修羅刀,早已被師傅毀掉,他自覺左右為難。
所以,他便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徒弟阿鍾的身上。然,若沒了修羅寶刀,要想戰勝凶殘暴虐的“西域雙煞”,阿鍾不定有十足的把握!
段九齡便決定為其鑄造一把刀。可修羅寶刀不是一把普通的刀可比,其材其質都十分難尋難得。
於是,段九齡用盡一切辦法,七拚八湊,於十日前,基本上算是找齊了當年被毀掉後的修羅刀殘骸,並開始了煆造修複。
這月初八,天柱峰下。風和日麗,豔陽高照。圍觀一戰的江湖人士聚集在此。
段九齡與徒弟阿鍾走了過來。但見兩個異域打扮的大漢模樣人物,早已等候在了那裏。
其中一個,隻一隻眼。另一個滿身煞氣,他們便是江湖傳言的兩個凶人,“西域雙煞”。
見師徒倆走來,獨眼的陳霸天開口道:“哦!等了這許久,你們終於是來了!可否把修羅寶刀帶來呀!?”而斬天劍武尋風一臉傲慢,一言不發。
少年郎阿鍾聞言,回他道“當然帶來了!若沒有修羅寶刀,怎讓你們死心塌地的滾回西域去!?”段九齡也是點頭應和。
那陳霸天道:“段九齡老匹夫,你們嘴硬是沒有用的!廢話少說,快些亮出兵器,受死吧!”
接著“西域雙煞”便一起擺開了陣勢。打算先下手為強。
但聞段九齡說道“你二人莫慌,老夫這年事已高,就讓我這徒兒先來領教領教兩位的高招吧!”而後,段九齡扭頭衝阿鍾點頭示意,讓他出刀。
“西域雙煞”異口同聲道:“那好,可別怪我們以大欺小了!”
阿鍾麵對西域雙煞二人,不禁有些緊張,不知所措。畢竟,自己所麵對的,不是一般的武林高手,而是打敗了中原多位武林前輩的“西域雙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師父剛為自己鑄造修複好了這把修羅刀,自又給他補充了勇氣。
師父說過,此一把刀之威力,曾經讓整個中原武林為之轟動,談之變色。自己已經學會了修羅門全篇修羅刀法,隻要全力以赴,勝算還是不小的。
想到這裏,阿鍾伸一手,“刷”地一聲,從背後拔出了一把似刀非刀,似劍非劍的兵器來。
為何說它是刀非刀呢!因其身兩側皆是一樣厚重,沒有刀刃,那為何說它是劍非劍呢!因其看上去粗笨無鋒,毫無劍之靈利鋒刃。
這時,武尋風兩眼盯著那把兵器,大聲問道:“慢著!這,這...就是修羅寶刀嗎?!”
阿鍾回答道:“對頭,這就是修羅寶刀”。
“西域雙煞”將信將疑地對望了一眼,互相小聲說道:“管它是不是吧!先結果了這小子,拿到手再說!”
但聽“唰唰”兩聲,兩人的鐵劍長槍,便如旋風急失一般,向著阿鍾疾攻而來!
武尋風使的是“斬天劍”裏的一招“暗無天日”,陳霸天使的則是“絕命槍”中的一招“風卷殘雲”!兩人同時發招,誌在一招拿下阿鍾,得到修羅寶刀。
見一劍一槍迎麵急速襲來,阿鍾慌忙提起手中的無刃刀,以修羅刀法中的一招“千鈞一發”奮力抵擋。
隻聽“哐啷當當”的一聲巨響,“西域雙煞”的槍劍一並刺在了阿鍾手中的刀身之上,一股強大的勁力,震得阿鍾整條右臂都是發麻顫抖。
“西域雙煞”卻毫無知覺似的,見一招無功,便是又揮槍提劍,再度攻出第二招。
這一次,兩人分別使出了更凶狠的招數。武尋風抬手“嗖”的一聲,直直刺出一劍,劍帶勁氣,直衝阿鍾麵門,而不待阿鍾招架,他卻又瞬間將劍鋒斜轉,使出一招“扭轉乾坤”,向著阿鍾左臂削了下來!
阿鍾剛要應對來自正麵的一劍,不想那劍卻瞬間改了方向,於是慌忙將手中的無刃刀收回到左下方,瞬間猛提上來,“當”的一聲,堪堪抵住了這陰毒的一劍。
隨即使出一招“橫掃千軍”,反手揮刀而出,又是“當”的一聲巨響,這一刀正巧遇上了陳霸天疾馳施展而來的一招“餓虎出林”!
“西域雙煞”此時顯得有些慌亂起來。他們見識過諸多種刀法、劍法。可如今遇上這刀不像刀劍不像劍的兵器,該當如何應對、破解,他們實在難以捉摸出個頭緒。
而此時,阿鍾手中的無刃刀配合修羅刀法,越來越顯神秘莫測。來來回回,上上下下,旋展起來橫看像在用劍,側看又似武刀,一時間把“西域雙煞”兩個看得頭暈目眩,漸漸地,他們的氣勢越來越弱,招法越來越是淩亂無章。
段九齡在一旁看得眉笑顏開,不停為徒兒喝彩叫好。
“西域雙煞”敗相已明,卻仍不肯就認輸,兩人對視一眼,似乎心領神會,隨即各自使出了看家的招數,凶狠殺招一齊向阿鍾攻來!
阿鍾看準時機,單手握緊無刃刀,一躍而起,使出了一招“鐵索橫江”,自左而右,向“西域雙煞”揮砍過來!
“當當”兩聲巨響,幾乎激起氣勁煙塵,“西域雙煞”不禁連連後退,站立不穩。就在此時,阿鍾再次躍起,來在“西域雙煞”麵前,幹淨利落地揮出了一刀。
而這看似不經意的一刀,卻讓“雙煞”一時亂了陣腳,再無一戰之力,驚恐之下,兩人不得不打了個趔趄,爾後翻滾向後,慌忙退倒,把自己手中的長槍與鐵劍一起丟在了一旁。
阿鍾這最後一刀,正是其師在修羅刀法中新加進的一招“仁者無敵”。見“西域雙煞”兵器已丟,阿鍾瞬間收住臂力,收回無刃刀,向他們一抱拳:“承讓!”
“咳咳...”段九齡自笑著走了過來,對“西域雙煞”說道:“勝負已分。按照咱們之前的約定,你倆是不是該滾了!”
“西域雙煞”滿麵羞愧。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這樣一把其貌不揚的醜刀,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郎,竟然讓他們兩個老江湖,在即將稱霸中原武林之際,功虧一簣,麵皮盡失,顏麵掃地。
西域雙煞隻得道:“看來中原武林確實是臥虎藏龍!我二人認輸了!明日便奉還各門派之兵器,然後即刻回歸大漠,再也不涉足中原之地!”兩人說完,拾起兵器,悻悻而去。
再回說比武之前,鑄刀坊,火爐旁。阿鍾說道:“師父,看來用這修羅寶刀的殘骸,已然鑄就成刀了!不知是否仍舊威力無窮呀!?”
修羅刀鑄成修複,阿鍾心喜的撫摸著刀身,興奮地說道“師父,寶刀雖成,可是,當時您老鑄造它的時候,為什麽沒有留刃呢!?”
段九齡輕笑回道:“徒兒呀!最好的鐵,才能用在刀刃。而修羅刀上,用作刀刃的那一塊玄鐵,不可用來”。
阿鍾聞言問道“您沒有找到那塊玄鐵嗎!?”“找到了,”段九齡師回道“但我沒有用它。也萬萬不可用。”
阿鍾疑惑問道:“為什麽!為什麽您將那最好的鋒刃玄鐵棄而不用呢!?那塊玄鐵不能用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段九齡回道:“那塊玄鐵,在四十年前,便被你的師祖打造成了幾十顆鐵釘,釘在了普度橋上的橋板中,普度橋四十年來依然堅固如初的原因,便在於此。”
阿鍾想起那天師父在普度橋邊的舉動,頓時恍然大悟,連連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您為了這座橋不受損傷,能夠長存下去,以普度眾生,才舍棄了這寶刀刀刃。刀無刃,心為刃,何懼之有,所以無敵!”
“哈哈!就是這個道理!”段九齡欣慰地大笑著,卻又突然揮手,將那無刃之刀扔進了爐火中。
阿鍾見狀“啊!師父!”大叫著跳了起來,忙問道:“師父,您這是幹什麽呀!?”
段九齡拍著阿鍾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重劍無鋒,寶刀無刃,心中有刃,便是無敵。那無刀在手呢!?”說完,便向門外走去。
阿鍾喃喃自語“那,那,那就是刀劍歸墟,天下便太平了!”
熊熊烈火的映襯下,阿鍾發現遠去的師父身影,越來越是高大健碩,便是抱拳執禮,躬身相送。心中自也堅定了不敗的信念。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
右擎蒼,
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
又何妨!
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蘇軾)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