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內外黃庭

字數:29959   加入書籤

A+A-


    石中觀想參詳了《黃庭經》,知道這是一部道門上清派的主要經典,也被內丹修行者奉為內丹修煉的主要經典。
    《黃庭經》成書年代,大致介於東漢晚期到晉朝以前。又名《老子黃庭經》,是道門養生修仙專著。《黃庭經》主要的內容包括《黃庭外景玉經》和《黃庭內景玉經》。兩晉年間,又新增了《中景經》。
    《黃庭經》原作據說是聖人老子所著,也就是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所寫。後來由天師道魏華存新創,為道門傳道世人,而普傳於世。
    《黃庭經》多由七言歌訣組成,《外景經》一百九十七句,《內景經》四百三十二句,說的皆是道門存神養氣的修持之術。
    《黃庭經》的要義在於,其將世人之體的五髒六腑、骨節毛孔與天神一一對應。認為人身的每一個生死門戶都有主管之神,隻要存思諸神,使之返歸體內,便可得道成仙。
    《黃庭經》存思諸神的具體方法是“內觀”,或稱“內視”,凝神靜慮,使人的意念與天神相匯,便可達到天人合一的神仙境界。(此一點,與石中觀想參詳之法,大相徑庭,如出一轍)
    《黃庭經》在漢代流行的五髒神基礎上加以擴展,提出了三丹田、八景、十二真的人體身神論,清晰地描述了這些身神的名稱、外貌及功能。
    《黃庭經》為上清派重要經典,全真道功課之一,被道門內譽為“壽世長生之妙典”。
    《黃庭經》為曆代煉氣養生者所重視,不斷研習、繕寫、注釋者不乏其人。
    唐末五代的煉氣養生家,道門呂祖呂洞賓曾有一首《題宿州天慶觀詩》雲:“肘傳丹篆千年術,口誦黃庭兩卷經。”
    宋代時,詩人陸遊喜好養生之術,他在《道室雜興詩》中說:“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兩卷經。”足見後世養生家對《黃庭經》的重視。
    後來修道者,根據現有史料,略窺《黃庭經》年代之上下限,《外景經》之韻例似比《內景經》更古更早。
    《外景經》韻例可早到兩漢,晚不過三國時期。《內景經》韻例與東漢魏晉詩文用韻相合,而以魏晉尤為可能。立足於用韻烙印時代,重新審視史料,將會使修者得到新的啟示。
    《列仙傳·朱璜》有雲:“朱璜者,廣陵人也,少病毒瘕,就睢山上道士黃)阮丘丘與璜七物藥,日服九丸。
    百日,病下如肝脾者數鬥與《老君黃庭經》,令日讀三過,通之,能思其意,如此,至武帝末故在焉。”
    又《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九《黃庭真人傳》有雲:黃庭真人王探,字養伯,太原人也,常以朝元煉藏,吐故納新,為務仙人趙先生遂授以黃庭內修之訣及澤瀉丸方。依按累月,頓覺神異,年九十一歲,以漢武帝元朔六年戊午正月,西靈金母遣仙官下迎授書為太極真人。
    漢武帝好神仙,故皆托之於武帝之世。如拂去其飄忽無據的仙氣。
    聯係東漢以還黃老道的迅速傳播,以及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邊韶奉桓帝之命作《老子銘》已有“出入丹廬,上下黃庭”等語之史實。可見當時丹廬、黃庭、道教、老子早已緊密聯係在一起。
    緣此而來體味“黃庭內修訣”、“《老君黃庭經》”之名稱,似乎不應該感到不可思議。
    降及漢末曹魏,張魯統治漢中數十年,大行五鬥米道。張亡後,諸祭酒不能統一於一人領導,遂有人申飭戒令,此即今見《道藏》所收《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中的《大道家教令》,該教令作於公元255年,令有“何以《想爾》《妙真》,三靈七言”、“《妙真》自我所作,《黃庭》三靈七言,皆訓喻本經,為《道德》之光華”諸語,此已足探知由“黃庭內修訣”到《黃庭經》的發展曆程。
    由《大道家教令》所述可以確信,公元255年,《外經經》已定型,並已作為天師道內部的教書。
    而該年,被奉為上清第一代太師的魏夫人已三歲。夫人後為天師道祭酒,在上清派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黃庭經》有諸多名家臨本傳世,如智永、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等,他們均從中探究王書的路數,得到美的啟示。
    然而也有人認為小楷《黃庭經》筆法不類王羲之,因此亦有真偽之辨。《黃庭經》引,王羲之書,小楷,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朗之意態。
    關於黃庭經,曾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
    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
    原文載於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後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 因此又俗稱《換鵝帖》。
    然《換鵝帖》無款末署不知其真假。“永和十二年356)五月”至今流傳隻是後世摹刻的一本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庭經》是道門重要的經典,它包括《黃庭外景經》和《黃庭內景經》,統稱《黃庭經》。傳說是西晉王朝公元265317年)時天師道著名的女道士魏華存創作的。
    另據考證,《黃庭經》應是為一男仙所著。其在華夏醫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了解剖學以及養生之道,是華夏醫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寶貴財產。
    然因其行文隱晦,多設喻,所以當時隻在上層士人中流傳。對後來的醫藥學,解剖學,養生學有著巨大的影響與發展推動。
    《黃庭經》重點論述的問題是,強調吐納行氣。勤於咽津滓海 時時保精、固精; 永持恬淡無欲。鞏固守一之法。
    論述了長生久世之道,述人體各主要器官的大略及其主要生理作用。為了修煉得法,又把人體分為上中下三部,每部有八景神鎮守,合稱二十四真神。人如果能調養真氣,就能消除疾病,長生不老。
    《黃庭經》還闡述了黃庭三宮及三丹田與養生的密切關係。存思黃庭,煉養丹田,積精累氣為宗旨,執行不殆為要訣。
    《黃庭內景玉經》者,一名《太上琴心文》,琴,和也。誦之可以和六腑,寧心神,使人得仙也。
    又名《大帝金書》,扶桑大帝君宮中盡誦此經。以金簡刻書之,故日金會。
    還有一名《束華玉篇》,東華者,東方諸宮名也,東海青童君所居。其中玉女仙人皆誦詠之。刻玉書之,故為玉篇也。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又名《上清黃庭內景玉經》、《黃庭內景經》、《黃庭經》。晉·魏華存撰。
    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參校版本有《道藏輯要》本,收入該書尾集第二冊簡稱輯要本)。清·董德寧有《太上一黃庭經發微》本簡稱董本》。
    宋金時期全真道高士,劉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是重陽真人的弟子之一。
    劉處玄曾被金章宗完顏璟召見,問以至道。據全真道史料記載,劉處玄對《道德經》、《陰符經》、《黃庭經》這三部道經均有精研。
    劉處玄以四言頌句的形式對《黃庭內景經》進行了注解,共分三十六章。
    上清章第一。上清紫霞虛皇前,九天之上,異景非常。上有三清,中有玉皇。
    太上大道玉晨君,超凡入聖,身外之身。海變桑田,玉貌常新。
    閑居蕊珠作七言,蕊珠富內,肘後飛金。慈通顛倒,物外清吟。
    散化五形變萬神,甲乙庚辛,丙丁壬癸。萬變神通,五形聚會。
    是為黃庭曰內篇,黃庭內景,聚會群仙。妙通法海,詩吟萬篇。
    琴心三疊舞胎仙。心琴內撫,韻透青霄。胎仙舞就,靈耀彰昭。
    九氣映明出霄間,九轉還陽,七返通靈。夜明光現,鬼駭神驚。
    神蓋童子生紫煙,紫霧紅光,結成華蓋。神通恍惚,無形不壞。
    是曰玉書可精研,萬經窮盡,玉訣精通。自然之道,聖德真功。
    詠之萬過升三天。無中詠出,萬化樞機。十方三界,接引愚迷。
    千災以消百病痊,一念無生,眾垢消除。性通杳邈,占得虛無。
    不憚虎狼之凶殘,抱道忘形,虎狼遠避。背道著身,見獸自畏。
    亦以卻老年永延。外容有老,有形有終。內貌無形,仙壽無窮。
    上有章第二上有魂靈下關元,地關緊閉,天門常開。神清氣爽,結就靈胎。
    左為少陽右太陰,左看甲龍,右看庚虎。交媾往來,自然真趣。
    後有密戶前生門。後戶藏金,前門隱玉。無中常有,妙通一流。
    出日入月呼吸存。陽降陰升,出火入水。逆順顛倒,先要達彼。
    元氣所合列宿分,乾坤相合,妙用衝和。天清光顯,萬象森羅。
    紫煙上下三素雲。瑞雲觀步,紫煙覆頂。三台護我,虛無聖境。
    灌溉五華植靈根,玉潤瓊芽,靜收白雪。五華宮內,銀蟾無缺。
    七液洞流衝廬間。玄武金飯,朱雀玉漿。坎男離女,捧與天皇。
    回紫抱黃入丹田,紫煙光嫋,妙慧相迎。覺花不謝,氣爽神清。
    幽室內明照陽門。要明神室,內闡陽門。東西相會,物外乾坤。
    口為章第三。口為玉池太和官,
    口杯玉液,知味熙熙。咽過重樓,始遇真人。
    漱咽靈液災不幹,瓊漿頻飲,九九相交。迸出霞彩,天地難保。
    體生光華氣香蘭,靈台軒豁,寶珠光瑩。探得鉛霜,汞通賢聖。
    去滅百邪玉煉顏,清靜無為,心如霜雪。圓耀當空,十方明徹。
    審能修之登廣寒。昆侖頂上,唯占清涼。明珠一顆,萬道霞光。
    晝夜不寢乃成真,陰盡陽純,無眠無夢。體若虛空,修成鉛汞。
    雷鳴電激神泯泯。霹靂一聲,衝和交泰。顯出至神,萬物之外。
    黃庭章第四。黃庭內人服錦衣,中央赤子,體掛六銖。作伴風月,為鄰虛無。
    紫華飛裙雲氣羅。天書紫詔,來召嬰嬌。大羅朝聖,速係雲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丹青綠條翠靈柯。藕花薌裏,風擺金絲。寶瓶之內,別有一枝。
    七蕤玉龠閉兩扉,七星宮內,常閉金扉。寶花台上,無相容儀。
    重扇金關密樞機。九重玄戶,玉鎖金關。妙通萬化,內結三丹。
    玄泉幽關高崔巍,三峰頂上,萬派飛泉。仙宮寶所,異景相連。
    三田之中精氣微。穩駕木牛,三田耕透。時兩頻潤,瓊芝靈秀。
    嬌女窈窕翳霄暉,月娥抱定,日裏飛鳥。交光燦燦,結就元初。
    重堂煥煥明八威。樓上月光,重堂性燭。內外俱明,八仙享福。
    天庭地關列斧斤,抱一強兵,外魔鬥敵。護法神人,慧斧常劈。
    靈台盤固永不衰。絳宮赤子,捧出神珠。光生萬道,晃耀空虛。
    中池章第五,中池內神服赤珠,華池清徹,上有飛鳥。不神而神,衣掛連珠。
    丹錦雲袍帶虎符。五方異錦,修成六銖。岩前騎虎,遣怪飛符。
    橫津三寸靈所居,吸盡西江,三重焰赤。現出真靈,太虛無極。
    隱芝翳鬱自相扶。內采靈芝,磨開寶鑒。白蓮出水,清香菡萏。
    天中章第六。天中之嶽精謹修,千朵奇峰,萬株鬆檜。寶殿金門,中明聖帝。
    靈宅既清玉帝遊,嵩嶽中天,上通玉帝。華嶽金方,巨靈神異。
    通利道路無終休,巨海明珠,昆侖美玉。運入中華,無窮仙福。
    眉號華蓋覆明珠,眉生瑞霞,化成寶蓋。輥出神珠,內明法海。
    九幽日月洞空無,九陽宮內,鳥兔交光。神機萬變,天地難量。
    宅中有真常衣丹,八境為鄰,太虛性宅。脫了雲衣,丹光赫赫。
    審能見之無疾患。丹霞照耀,萬病消除。性如秋月,體若虛無。
    赤珠靈裙華蒨粲,珠光迸出,焰似飛星。常餐芝草,花玉成形。
    舌下玄膺生死岸。樓上仙衣,功高體掛。換了凡軀,為調嬰姹。
    出青入玄二氣煥,祥耀無情,金飛玉走。顛倒明明,形神不朽。
    子若遇之升天漢。自然遭遇,玉性彰昭。便乘赤風,雲外飄飄。
    至道章第七。至道不煩決存真,真心不動,妙慧通靈。陰陽既濟,物外真形。
    泥丸百節皆有神。玉骨金筋,相連關節。一點神光,應物明徹。
    發神蒼華字太元,生而皓首,內貌無衰。悟字通神,妙達無為。
    腦神精根字泥丸,根固精飛,神通霞彩。透入泥丸,字明法海。
    眼神明上字英玄,至神慧眼,無上觀天。一明萬化,字達英玄。
    鼻神玉壟字靈堅,細鋤玉壟,勤種芝田。神書金字,上奏三天。
    耳神空閑字幽田,自然響亮,神聽潺湲。既明上善,應物方圓。
    舌神通命字正倫,舌湧甘津,醍醐灌頂。自覺神清,妙通內景。
    齒神鍔鋒字羅千,叩齒九九,庚甲交鋒。字傳萬古,羅錦千重。
    一麵之神宗泥丸。太虛之象,無影真神。九陽宮闕,玉戶通真。
    泥丸九真皆有房,玄武二戶,朱雀七門。內明開闔,唯現神道。
    方圓一寸處此中,中華神宅,瑩瑩方圓。下侵九地,上通九天。
    同服紫衣飛羅裳。紫雲覆體,號曰黃人。陽純陰盡,跨鶴朝真。
    但思一部壽無窮,聖經萬卷,法有三乘。上乘一步,悟者飛升。
    非個別住居腦中,上下三宮,混合一體。乾坤靈象,泥丸之中。
    列位次坐向外方,三十二天,中尊玉皇。聖明物外,光遍十方。
    所存在心自相當。中天玉帝,四方天主。每方八天,各有寶所。
    心神章第八。心神丹元字守靈,心藏於神,內明微奧。至象包含,汞鉛顛倒。
    肺神皓華字虛成,肺藏於魄,神光照耀。道合三才,自然明了。
    肝神龍煙字含明,肝藏於魂,神明牝戶。字通慧眼,闃然無阻。
    翳鬱導煙主濁清。離水上升,坎火下降。混合清濁,神通無鞅。
    腎神玄冥字育嬰,腎藏金精,神調胎息。字通聖妙,至明太極。
    脾神常在字魂停,脾藏於誌,抱道無離。神明樞要,用坎迎離。
    膽神龍曜字威名。魂清膽壯,神定衝和。既明大象,誰采人魔。
    六腑五藏神體精,六腑精通,五髒清澈。神丹煉就,脫殼飛升。
    皆在心內運天經,神明天道,理合聖經。妙通萬化,無愛無憎。
    晝夜存之自長生。周天十二,內顯神通。昏昏摸默,了達真空。
    肺部章第九。肺部之宮似華蓋,金經一部,絳宮三間。威儀法相,清靜修丹。
    下有童子坐玉闕,上清宮畔,下有玉闕。大悲童子,默傳金訣。
    七元之子主調氣,七竅通靈,中明赤子。如龜喘息,海枯心死。
    外應中嶽鼻齊位。華胥中嶽,上闡天門。內明五帝,眾聖齊尊。
    素錦衣裳黃雲帶,東西間隔,慧照中央。仙衣體掛,帶現金光。
    喘息呼吸體不快,妙非口喘,真非鼻息。赤鳳來呼,烏龜去吸。
    急存白元和液氣,白氣盈中,元神寂閑。玉液相傳,微妙無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神仙久視無災害,至真久視,佳趣觀天。常常清善,物外無愆。
    用之不已形不滯。神人無形,與道同體。萬物無拘,乘風而起。
    心部章第十。心部之宮蓮含華,
    大乘經內,至明道德。蓮宮蛙隱,含光無極。
    下有童子丹元家。聖凡兩路,天上地下。至性天人,幻形物化。
    主適寒熱榮衛和,性闡玄開,自然顛倒。三真混合,祥煙光嫋。
    丹錦飛裳披玉羅,丹台嬰姹,飛錦衣多。乘鸞跨鳳,同上大羅。
    金鈴朱帶坐婆娑。金聲響亮,玉汞全真。太陽舞出,物外形神。
    調血理命身不枯,骨筋血肉,道氣精神。內真外假,借假修真。
    外應口舌吐五華,口豈妄言,舌泯五味。天降神泉,不飲而醉。
    臨絕呼之亦登蘇,絕廬明虛,垂光朗照。顯出靈童,真歡真笑。
    久久行之飛太霞。絳宮非久,蓬島仙家。功成歸去,永伴煙霞。
    肝部章第十一。肝部之宮翠重裏,甲方聖教,隱在中宮。神光萬道,翠色千重。
    下有青童神公子,九陽門下,物外人同。既聞真理,立祖明宗。
    主諸關鏡聰明始。寶鑒磨開,九關明徹。法明慧眼,氣神相結。
    青錦披裳佩玉鈴,太和宮內,玉性玲瓏。瓊漿金飯,青錦重重。
    和製魂魄津液平,虛心清魂,實腹靜魄。玉潤金真,大丹光赫。
    外應眼目日月清。降日垂光,新月圓明。坎生二八,至妙虛清。
    百屙所鍾存無英,上懸金鍾,病氣常盈。廣貪難滿,存濁無英。
    同用七日自充盈。七光返照,慧日充盈。不分晝夜,晃耀水晶。
    垂絕念神死複生,垂慈念道,泯欲顧神。慧生於心,至妙金真。
    攝魂還魄永無情。煉成魂魄,物外飛形。氣散精竭,性沉幽冥。
    腎部章第十二。腎部之宮玄關圓,精通法海,妙隱蟾宮。天花亂墜,遍布虛空。
    中有童子冥上玄,大仙玉童,恍惚杳冥。功成蟬蛻,現出真形。
    主諸六府九液源。陽和精固,神調六腑。玉液既萌,中央淨土。
    外應兩耳百液津,耳聽雲雷,電閃龍降。逆順交通,性無愚憨。
    蒼錦雲衣舞龍幡,襯步金蓮,法身明大。瑞氣盈盈,結成華蓋。
    上致明霞日月煙。致虛極妙,兩耀交光。大丹九轉,體遍純陽。
    百病千災急當存,無情病除,至善災滅。察盡萬有,太虛明徹。
    兩部水王對生門,陽道修生,陰道修死。三清九幽,明暗奧致。
    使人長生升九天。仙升九天,鬼沉九地。聖凡生死,悟難迷易。
    脾部章第十三脾部之宮屬戊己,黃經妙法,藏在中宮。理明一訣,慧有萬通。
    中有明童黃裳裏,中仙羽衣,赤表黃裏。天圓七星,地方雲履。
    消穀散氣攝牙齒。齒消百物,內外濁清。大腸藏穢,腎海收精。
    是為太倉兩明童,運般黍米,總入太倉。常餐金粟,玉藏清涼。
    坐在金台城九重,金台之上,十二層樓。重城二九,光顯瀛洲。
    方圓一寸命門中。外方內圓,鶴引胎仙。命宮寶焰,上接三天。
    主調百穀五味香,地產百穀,天生五味。萬物生成,陰陽之氣。
    辟卻虛贏無病傷,殢色形羸,清神實腹。死生兩路,明明禍福。
    外應尺宅氣色芳,玄門開闡,妙通神宅。坎位清魂,離中靜魄。
    光華所生以表明。既通腎聖,內顯真榮。三陽照耀,八表俱明。
    黃錦玉衣帶虎章,赤青黑白,戊己兼黃。中藏萬錦,應化瓊章。
    注念三老子輕翔,佛老文宜,妙智難量。得一方知,體變真陽。
    長生高仙遠死殃。超凡入聖,物外無殃。大羅之上,朝現玉皇。
    膽部章第十四
    膽部之宮六府精,甲龍庚虎,壬男丙女。顛倒倒顛,膽神明祖。
    中有童子耀威明,太虛之中,物外靈童。柔若光生,妙用其雄。
    雷電八震揚玉旌,巨靈真異,雄振八方。玉旌唯撼,接刃交光。
    龍旗橫天擲火鈴,風颭龍旗,陰魔鬥敵。陽殺其陰,真雄無極。
    主主氣力攝虎兵。神明慧力,抱一堅貞。劍揮赫赫,從有強兵。
    外應眼童鼻柱間,天眼垂光,虛明玉柱。煉汞成形,至神遭遇。
    腦發相扶亦俱鮮。上闡陽門,妙通玉腦。七竅通明,毫光一道。
    九色錦衣綠華裙,體掛六銖,中係華裙。便乘鸞鳳,雲外朝真。
    佩金帶玉龍虎文,玉佩玎璫,威儀行步。無影真容,騎龍跨虎。
    能存威明乘慶雲,抱道忘塵,真性超群。欲朝金闕,穩駕祥雲。
    役使萬神朝三元。天元降福,中元赦罪。地元解厄,萬神朝會。
    脾長章第十五。脾長一尺掩太倉,五行脾祖,土穀之倉。中華上國,一者帝王。
    中部老君治明堂,中華聖教,治世修真。先天之象,明者老君。
    厥字靈元名混康,忘言抱道,六三混成。德歸無上,至大強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治人百病消穀糧。靈藥能治,妄念百邪。竊食充饑,粗布胡遮。
    黃衣紫帶龍虎章,金翁玉冠,黃婆紫帶。寶殿聖容,萬神齊拜。
    長精益命賴君王。北海飛金,南山鑿玉。赤帝通,無窮聖福。
    三呼我名神自通,喝散陰魔,呼聚陽神。神通萬一,方號金真。
    三老同坐各有朋。三老各朋,左文右武。無極天中,鸞迎鳳舞。
    或精或胎別執方,十方明處,一點靈明。胎仙養就,奪得真精。
    桃孩合延生華芒。桃臉嬰孩,報道延長。深根固蒂,吐出光芒。
    男女徊九有桃康,仙男仙女,世景徘徊。風前月下,至性希夷。
    道父道母對相望,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太虛含象,至人妙趣。
    師父師母丹玄鄉,至聖為父,至道為母。靈耀為子,密妙為度。
    可用存思登虛空,存思念道,絕慮泯俗。取舍俱忘,自然真福。
    殊途一回歸要終。物象窮通,靜情歸一。建德若投,聖功了畢。
    閉塞三關握固停,預塞金關,固守真精。氣神相見,得之圓成。
    含漱金醴吞玉英,會仙樓上,滿泛金漿。胎仙醉舞,回首仙鄉。
    遂至不饑三蟲亡,玉漿金飯,三咽忘饑。蟲屍既散,性顯光輝。
    心意常和致欣昌。心通意解,神氣衝和。內心歡笑,舞神婆娑。
    五嶽之雲氣彭亨,五嶽真形,中明玉京。金光萬道,紫霧千層。
    保灌玉廬以自償,天降瓊漿,盈滿玉器。醉了重生,八仙共醉。
    五形完堅無災殃。五方霞彩,煉就真形。既超三界,去似飛星。
    上睹章第十六上睹三元如連珠,上睹三光,中明本元。玉花香滿,結就金蓮。
    落落明景照九隅,天花飄落,光遍乾坤。碧虛陽耀,射透昆侖。
    五靈夜燭煥八區。升霞萬象,大極爭光。古今賢聖,位列八方。
    子存內皇與我遊,子能見母,道合其真。胎神養久,內貌常新。
    身披鳳衣銜虎符,性開金訣,體掛衣珠。妖魔侵境,天降虎符。
    一至不久升虛無。心亡意滅,我本大無。神丹煉就,與聖同居。
    方寸之中念深藏,自然真道,妙慧深藏。夜明光耀,方寸清涼。
    不方不圓閉牖窗,耳不邪聽,口不妄言。鼻不聞香,法眼觀天。
    三神還精老方壯,三陽照體,鳳引龜精。自然報道,返老還童。
    魂魄內守不爭競。魂居杳邈,魄靜朝元。陰變為陽,蓬島為仙。
    神生腹中銜玉璫,神生清瑩,龜吸日光。鑿開靈竅,美玉玎璫。
    靈注幽闕那得喪,陽降神通,性朝玉闕。九霄之上,無生無滅。
    琳條萬尋可蔭仗,玉條垂芳,嫋浸波心。枯幹北海,瓊樹無陰。
    三魂自寧帝書命。魂朝赤帝,寶光如鏡。治國安民,聖宣敕命。
    靈台章第十七靈台鬱藹望黃野,靈芝一段,黃野相侵。昆山隱玉,巨海藏金。
    三寸異室有上下,中央三耀,聚而成形。陽逢壬癸,陰遇丙丁。
    間關營衛高玄受,天人護法,聖度無執。慧能之後,無師不立。
    洞房紫極靈明戶,水晶龍宮,煙霞虎洞。內明九房,外明九孔。
    是昔太上告我者。自然萬通,名為太上。無我之雄,法明至象。
    左神公子發神語,甲位神公,蟾宮赤子。默默相傳,無違於旨。
    右有白元並立處,白氣充盈,天元一並。既悟希夷,理通賢聖。
    明堂金匱玉房間,雲堂寂寂,開闡陽門。神明萬化,永永長生。
    上清真人當吾前。太上西升,悟真徐尹。入聖超凡,人人有份。
    黃裳子丹氣頻繁,中元羽衣,朱帶黃裳。神明慧眼,滿目金光。
    借問何在兩眉端。借假全真,本真無相。眼耀如星,白毫靈象。
    內俠日月列宿陳,天光燦燦,鬥轉星移。虛空斡運,暗合天機。
    七曜九元冠生門。七返通真,元神吐耀。開闡九門,心香嫋嫋。
    三關章第十八。三關之中精氣深,陽關常開,陰門永閉。中明顛倒,水火既濟。
    九微之中幽且陰。九光微妙,道氣幽深。氣神清爽,水裏生金。
    口為天關精神機,口為聰辯,心為智慧。至妙忘言,崇真無偽。
    足為地關生命棐,金蓮襯步,像個嬰兒。蓬萊咫尺,內禮明師。
    手為人關把盛衰。手擎宇宙,妙有雙關。真靈出世,豈羨人間。
    若得章第十九。若得三宮存玄丹,往來升降,不離三宮。靈丹一粒,服了神通。
    太一流珠安昆侖,神光迸出,萬顆玄珠。衝和一點,體洽太虛。
    重中樓閣十二環,重樓十二,上接雲煙。鸞迎鳳吹,聚會神仙。
    自高自下皆真人。真仙厭世,雲步朝元。地去高天,八萬四千。
    玉堂絳宇盡玄宮,大羅眾仙,各居賓所。鳳閣龍宮,祥光罩霧。
    璿璣玉衡色闌玕,摘星樓上,憑玉闌玕。慧觀八極,日赴千壇。
    瞻望童子坐盤桓,物外靈童,坐者雄武。滿張弓射,九重鐵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問誰家子在我身,見道明子,得永全真。聖賢為伴,風月為鄰。
    此人何去入泥丸。千辭萬慮,氣運神搬。金光兩道,上至泥丸。
    千千百百自相連,千千百百,玉女金童。時時天樂,聒透仙翁。
    一一十十似重山。
    一明星耀,十分狡潔。表裏俱通,重重明徹。
    雲儀玉華俠耳門,無影雲儀,晝夜真歡。玉穿靈竅,光隱泥丸。
    赤帝黃老與我魂,赤宮大帝,中位天人。帝天相合,與我陽魂。
    三真扶胥共房津,無為真性,有相假身。調和真假,共飲香津。
    五鬥煥明是七元。五明霞彩,光射七元。自然聖妙,養就胎仙。
    日月飛行六合間,鳥飛兔走,運轉乾坤。陰陽顛倒,蛇把龜吞。
    帝鄉天中地戶端,大一仙宮,中明上帝。朝聖真人,蓬萊一會。
    麵部魂神皆相存。魂通杳冥,神達虛無。無中明徹,賢聖之書。
    呼吸章第二十。呼吸元氣以求仙,養就胎神,非外呼吸。妙用抽添,霞光出入。
    仙公公子已可前,真明杳邈,象帝之先。無表無朽,號曰神仙。
    朱鳥吐縮白石源。天鳥銜花,石湧飛泉。鬆峰之畔,吟笑忘言。
    結精育胞化生身,氣和神定,性停精固。育成七寶,大羅歸去。
    留胎止精可長生。恍神護胎,清神保精。衝和交媾,煉氣成形。
    三氣右徊九道明,
    天之一氣,其用不勤。中超三界,密酬四恩。
    正一舍華乃充盈。大一明妙,瓊蕊含光。神通異變,萬怪潛藏。
    遙望一心如羅星,虛心慧視,內外清澄。回光燦燦,月上殘星。
    金室之下不可傾,
    海藏龍宮,事雄抱雌。巨海謙下,萬派歸之。
    延我白首反孩嬰。生而皓首,美貌無衰。出有入無,至妙無為。
    瓊室章第二十一。瓊室之中八素集,三山宮室,八仙會集。過海乘風,各有妙術。
    泥丸夫人當中立。祥光萬道,慧眼頻觀。中明姹女,內性真歡。
    長穀玄鄉繞郊邑,顧神至闃,物外仙鄉。放開靈耀,應物無妨。
    六龍散飛難分別。龍蟠離穴,虎繞坎宮。甲庚交位,道顯神通。
    長生至慎房中急,萬通真戒,物物無為。壺天靈象,兔走鳥飛。
    何為死作令神泣?大乘聖教,廣度眾生。若遣天道,永墮幽冥。
    忽之禍鄉三靈沒恩中生害,性沉禍鄉。三魂難保,七魄消亡。
    但當吸氣錄子精。氣歸元海,密護真精。虛無恍惚,出世通靈。
    寸田尺宅可治生,上達八方,中明寸宅。夜明光耀,天寬地窄。
    若當決海百瀆傾,巨海謙虛,百瀆歸之。三天內有,無上元始。
    葉去樹枯失青青,寶樹一株,金枝玉葉。無影靈童,時時攀折。
    氣亡液漏非己形。坎中煉汞,離內烹鉛。丹成九轉,脫殼升仙。
    專閉禦景乃長寧,中華聖境,常閉金門。民豐國泰,一者帝尊。
    保我泥丸三奇靈,泥丸之內,護我三台。煉丹成真,雲步蓬萊。
    恬淡閉視內自明,至性恬然,坎宮緊閉。開闡當中,晨光照體。
    物物不幹泰而平。無物之象,自然交泰。虎嘯龍吟,號殺邪怪。
    愨矣匪事老複丁,方圓曲直,上善清澄。中明甲乙,豈問丙丁。
    思詠玉書入上清。龍篆玉書,神奏上清。崇真達德,天上功名。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達,連峰宮室,內隱雲房。癸丁相見,內有炎涼。
    洞得視見無內外,一顆圓珠,明照內外。洞達真光,永永無壞。
    存漱五牙不饑渴。胎仙沐浴,金漱玉芽。內無饑渴,常飲煙霞。
    神華執巾六丁謁,神通毫發,離女捧巾。六丁來謁,功奏上陣。
    急守精室勿妄泄。抱元守道,精固神靈。無中生有,現出真形。
    閉而寶之可長活,骨堅髓實,精竭人亡。至慎保真,益壽年長。
    起自形中初不闊,雲衢通聖,間隔不闊。乾坤內合,巨靈一撮。
    三宮近在易隱括。宮塵種種,神妙頻括。七曜通靈,無為大達。
    虛無寂寂空中素,大道非空,體同太虛。自然至妙,輥出明珠。
    使形如是不當汙。身如野鶴,性似閑雲。碧虛空外,飄飄認真。
    九室正虛神明舍,九宮之內,瑞氣盈盈。神明正慧,果證圓成。
    存思百年視節度,物物深窮,得意忘言。性明道眼,妙用觀天。
    六府修治勿令故,六府調泰,法體安然。周天烹煉,金汞玉鉛。
    行自翱翔入天路。碧霄雲外,鸞鳳翱翔。得道真仙,朝現玉皇。
    治生章第二十三。治生之道了不煩,理達慧生,明徹仙經。衝和之妙,內視無形。
    但修洞玄玉玉篇,洞玄靈寶,能明玉篇。崇真了達,異日升仙。
    兼行形中八景神,無為之妙,鉛汞成形。神明八表,應物通靈。
    二十四真出自然。八渠流轉,二八生成。自然之妙,大大超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拱無為魂魄安,抱道守真,魂清魄靜。既達聖妙,坦然大定。
    清靜神見與我言。至神護法,聖道默傳。治國修真,太上妙言。
    安在紫房幃幕間,祥光萬道,射透瓊幃。胎仙進道,常□此處原缺一字)刀圭
    立坐室外三五玄。天男天女,立侍天皇。五明宮內,日月星光。
    燒香接手玉華前,
    禱聖焚香,道明至友。了達無為,蓬瀛攜手。
    共入太室璿璣門。璿璣七門,內隱天真。妙擎宇宙,身外有神。
    高研恬淡道之園,磨開古鑒,應物明通。三陽相會,七寶園中。
    內視密眄盡睹真,天眼明道,慧眼明真。法眼通聖,始顯化身。
    真人在己莫問鄰,大玄境內,唯道明真。參羅光照,至闃為鄰。
    何處遠索求因緣。既離火院,棄世全真。剔開道眼,窺妙良因。
    隱景章第二十四。隱景藏形與世殊,嵩陽勝景,隱在中華。既忘世夢,高臥煙霞。
    含氣養精口如朱。太極含光,陰變純陽。神丹一粒,傳遍十方。
    帶執性命守虛無,執天行道,至通顛倒。煉就重純,十洲三島。
    名入上清死錄除。殢著物我,死墮幽冥。神超三界,玉帝之名。
    三神之樂由隱居,修成七魄,煉就三魂。至神密隱,物外超群。
    倏歘遊遨無遺憂,至趣超凡,萬緣了畢。道德無為,始終無失。
    羽服一整八風驅。一整羽衣,碧霄進貢。不夜天中,攜雲跨鳳。
    控駕三素乘晨霞,青鸞前引,穩步雲軒。異香風送,升入三天。
    金輦正立從玉輿,聖坐金輦,真乘玉輿。天人侍立,共赴仙都。
    何不登山誦我書。火坑跳出,三峰隱居。明今妙道,聖人之書。
    鬱鬱窈窕真人墟,深種靈芝,神泉澆溉。丁看烏龜,癸觀翡翠。
    入山何難故躊躇,對景如山,至性無疑。頓明聖理,妙達希夷。
    人間紛紛臭如帑。世事紛紛,皆造福業。不殢中邊,大道明徹。
    五行章第二十五。五行相推反歸一,金闡離宮,玉封坎戶。神明霞彩,自然開悟。
    三五氣合九九節。三神報道,五彩飛光。大和明內,體變重陽。
    可用隱地回八術,內隱泥丸,蛻形顯質。八仙會上,各有藝術。
    伏牛幽闕羅品列。牛駕雲車,聖歸金闕。天樂齊迎,群仙總列。
    三明出華生死際,三光朗照,菡萏清香。自然目視,真景非常。
    洞房靈象鬥日月。內鎖顛猿,法塵泯絕。妙達虛無,象擎日月。
    父曰泥丸母雌一,金翁抱真,黃婆守道。行滿功圓,仙歸蓬島。
    三光煥照入子室,天光照耀,仙宮深密。護法神尊,盜賊怎敵。
    能存玄真萬事畢,至明大象,妙達玄真。孰知壺內,別有乾坤。
    一身精神不可失。清誌抱一,性命無失。迸出神光,香津如蜜。
    高奔章第二十六。高奔日月吾上道,聖妙無上,烏兔交光。妙明八極,細如毫芒。
    鬱儀結璘善相保,嬰子抱真,鬱母為鄰。母養其子,煉氣成神。
    乃見玉清虛無老,上達玉清,中明黃老。體同太虛,手擎芝草。
    可以回顏填血腦。和血固精,調氣順神。煉真合道,乃可全真。
    口銜靈芒攜五皇,鳳銜玉藥,獻與天皇。離宮陰返,物外之鄉。
    腰帶虎籙佩金璫,星冠月帔,金玉玎璫。末朝玉帝,性執珪璋。
    駕歘接生宴東蒙。蟾宮瓊宴,癸母丁翁。天廚造膳,仙樂東蒙。
    玄元章第二十七。玄元上一魂魄煉,虛空微妙,安魂定魄。功要三千,行修八百。
    一之為物叵卒見,道象無形,陰陽有變。造化聖功,慧眼唯見。
    須得至真始顧眄。至明顛倒,木金相間。無物之真,天眼顧盻。
    至忌死氣諸穢賤,媱聲美色,喪真死氣。凡夫總愛,聖人見穢。
    六神合集虛中宴。達道陽神,出世真仙。蓬萊赴宴,閑訪桃園。
    結珠固精養神根,神珠光耀,固守金精。結成三寶,內現真形。
    玉匙金龠常完堅。虛中橐龠,價酬千金。玉吹靈竅,神鬼皆驚。
    閉口屈舌食胎津,忘言妙道,恬淡修真。潭清龍現,下湧甘津。
    使我遂煉獲飛仙。聖人妙訣,烈火烹鉛。大丹煉就,體化飛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仙人道士非有神,知神非我,不神乃神。恐生斷見,應物明真。
    積精累氣乃成真。性通三耀,命達三田。氣結三寶,功滿三千。
    黃童妙音難可聞,黃庭上有,赤宅靈明。光光相射,各聽無聲。
    玉書絳簡赤丹文。神篆金簡,奏聖靈文。有功無妄,行滿騰雲。
    字曰真人巾金巾,至理金真,華陽妙巾。六銖光顯,二八金身。
    負甲持符開七門。元神護法,天降飛符。七門返照,升入仙都。
    火兵符圖備靈關,強兵善勝,常在丙壬。內雄不出,外賊無侵。
    前昂後卑高下陳,要先必後,欲下而高。海心萬丈,滌藏巨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執劍百丈舞錦幡,臣靈神劍,慧刃如鋒。混元海內,活捉蛟龍。
    十絕盤空扇紛紛,十極之中,銀盤無缺。羽扇紛紛,晴空皎潔。
    火鈴冠霄隊落煙,九天神鳳,清聲火鈴。百禽隊隊,從似飛星。
    安在黃闕兩眉間,眉間毫象,應顯靈通。金容玉體,光耀中宮。
    此非枝葉實是根。春夏萬木,壯極則衰。深根至性,潛隱無隳。
    紫清章第二十九。紫清上皇大道君,中天至聖,上達三清。人天了道,真朝玉京。
    太玄太和俠侍端。上帝天皇,中華帝王。尊尊敬貴,萬代名揚。
    化生萬物使我仙,自然妙道,無中有靈。陰陽相貫,萬化生成。
    飛升十天駕玉輪。太陽之君,飆駕玉輪。碧虛明徹,萬裏無雲。
    晝夜七日思勿眠,七曜通神,晝夜昆侖。陽純無夢,號曰真人。
    子能行此可長存。默行天道,性命長存。古今興廢,豈可言論。
    積功成煉非自然,自然靈耀,空舞胎仙。抽添沐浴,全賴周天。
    是由精誠亦由專。因師奧旨,道上精勤。聖功全德,物外良因。
    內守堅固真之真,忘言守道,棄物全真。慧明中顯,無相真形。
    虛中恬淡自致神。至神無形,與道合真。碧霄雲外,明耀常新。
    百穀章第三十。百穀之實土地精,百穀陰精,實腹通靈。九陽烹煉,變化真形。
    五味外美邪魔腥。意遠腥膻,真通道味。天降霞漿,重樓一醉。
    臭亂神明胎氣零,殺害群生,臭濁養形。昏神喪慧,業報非輕。
    那從返老得還嬰?皓然太上,玉貌如嬰。神明萬化,顯達西升。
    三魂忽忽魄糜傾,汞鉛顛倒,水火相交。丹爐陽焰,煉成白膏。
    何不食氣太和精?九陽照體,白覺神靈。夜明光照,北海龜靜。
    故能不死入黃寧。用慧明真,實相無形。先天妙景,隱在黃庭。
    心典章第三十一心典一體五藏王,悟一惺蘇,采得蟠桃。山頭顯現,物外之交。
    動靜念之道德行。眼迸萬珠,戊己千拜。六賊須歸,陰陽交泰。
    清潔善氣自明光,絕利忘名,恩牢跳出。坦蕩無憂,始明悟一。
    坐起吾俱共棟梁。大物謙下,欲後必先。處窪得盈,能曲道全。
    晝日曜景暮閉藏,三陽照耀,內景佳祥。神通法象,百怪潛藏。
    通利華精調陰陽。腎海精金,昆山美玉。盈滿中宮,真人洪福。
    經曆章第三十二。經曆六合陰卯酉,周天六度,陰陽相合。倒顛卯酉,逆順庚甲。
    兩腎之神主延壽。命宮兩道,上接泥丸。清神爽氣,晝夜真歡。
    轉降適鬥藏初九,運轉參星,照侵北鬥。一陽起火,妙通九九。
    知雄守雌可無老,玄門牝戶,開闔明悟。既達聖機,真師來度。
    知白見黑急坐守。澄光顯黑,神明眼碧。內視通天,妙觀太極。
    肝氣章第三十三。肝氣鬱勃清且長,甲方寶樹,枝聳根邃。上接三天,下侵九地。
    羅列六府生三光。調和六腑,內運三光。神明霞彩,永占清涼。
    心精意專內不傾,神清意泯,虛無自然。不空不色,聖妙心傳。
    上合三焦下玉漿。貪嗔癡滅,至性彰昭。黃芽嫋嫋,玉液頻澆。
    玄液雲行去臭香,洗心滌垢,垢盡光生。圓明應物,光耀無情。
    治蕩發齒煉五方,理發萬通,神開j金口。妙發無衰,金齒不朽。
    取津玄膺入明堂。異景堂中,內隱深淵。澄清照軀,號曰龍泉。
    下溉喉嚨神明通,上湧靈泉,胎神沐浴。法體清澄,自然真福。
    坐侍華蓋遊貴京,含元咫尺,通明水晶。朱雀玄武,密護神京。
    飄颯三帝席清涼。三皇之始,有道為王。無爭善勝,豈用刀槍。
    五色雲氣紛青蔥,順光芝草,逆氣青蔥。芝香蔥臭,道俗豈同。
    閉目內眄自相望,鳳眼龜睛,中華相望。離坎交宮,德明無上。
    使心諸神還相崇。道妙虛心,煉玉烹金。性通天意,神鬼皆欽。
    七玄英華開命門,七珠返照,內視天真。龜吸霞彩,走上昆侖。
    通利天道存玄根。內返陽天,氣結靈鉛。大丹光頭,三島真仙。
    百二十年猶可還,百二長安,蟾宮明徹。七返明元,九還丹結。
    過此守道誠獨難。萬景之中,心意如山。頓明開悟,獨立非難。
    唯待九轉八瓊丹,八仙物外,常伴紅霞。神丹九轉,蓬島為家。
    要複精思存七元。賢達精思,聖智無慮。聖賢出世,凡人遭遇。
    日月之華救老殘,月滿無虧,日耀古壇。太虛之內,永結神丹。
    肝氣周流終無端。東方甲乙,明朝赤帝。玉戶常開,金關自閉。
    肺之章第三十四。肺之為氣三焦起,三魂既清,三毒盡滅。善采黃芽,真收白雪。
    視聽幽冥侯童子,慧明恍惚,內聽潺湲。玉童來報,功滿三田。
    調理五華精發齒。太和之中,玉女金童。披襟散發,各顯神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十六咽玉池裏,重明九九,九氣三通。陽神聚會,霞友雲朋。
    開通百脈血液始。性通陽脈,精化為胎。形神俱妙,永住蓬萊。
    顏色生光金玉澤,豆初靈顯,內寶盈中。太極妙有,至行真功。
    齒堅發黑不知白。叩齒神通,皓發幽冥。內容不老,無影真形。
    存此真神勿落落,有形有盡,無物常存。既明真道,妙慧通神。
    當憶此宮有座席,上清宮畔,九夏炎炎。響泉怪竹,座席冰簟。
    眾神合會轉相索。千神聚會,同赴天壇。臨風對月,自在清閑。
    隱藏章第三十五。隱藏羽蓋看天舍,內隱祥輝,結成華蓋。羽化真人,九霄之外。
    朝拜太陽樂相呼,黃庭真景,蓬島相鄰。嬰兒姹女,跨鳳朝真。
    明神八威正辟邪。氣結神靈,威儀闃靜。法眼通天,辟邪歸正。
    脾神還歸是胃家,土穀盈倉,脾還胃糧。神明九眼,上顯三光。
    耽養靈根不複枯,至靜歸真,保命常存。神明慧朗,照耀昆侖。
    閉塞命門保玉都。既明門闔,汞鉛相合。七寶玲瓏,化成寶塔。
    萬神方胙壽有餘,七寶壇上,眾聖非無。焚香酌酒,洪禧有餘。
    是謂脾建在中宮。忘言妙理,黃老中明。煉神合道,永住蓬瀛。
    五藏六府神明王,寸宅神光,五行之主。實腹存三,真通六腑。
    上合天門入明堂,天門闡開,金關鎖閉。內有神尊,此處原缺一字)仙聚會。
    守雌存雄頂三光,酉上金烏,卯中玉兔。兩耀交輝,萬神光聚。
    外方內圓神在中,神明一圓,妙達先天。居塵不染,火裏生蓮。
    通利血脈五藏豐。三耀和衝,五髒神豐。珠如黍米,光遍虛空。
    骨青筋赤髓如霜,神清體健,骨堅髓實。六賊難存,三屍自出。
    脾救七竅去不祥。清誌如山,內汞長安。大羅聖降,常赴天壇。
    日月列布設陰陽,萬化生成,皆稟陰陽。照臨法界,日月之光。
    兩神相會化玉漿,內神精光,外容形影。明真悟假,六銖平整。
    淡然無味天人糧。恬淡靈泉,能濟饑渴。潔盡凡情,自然了達。
    子丹進饌肴正黃,玉體金容,黃庭內看。渴飲瓊漿,饑餐珍饌。
    乃曰琅膏及玉霜。煉成玉膏,修就金汞。龜吸夜光,蛇穿七孔。
    太上隱環八素瓊,珠數金聲,九九隱環。至神內係,一撞三關。
    溉益八液腎受精,八渠瓊水,澆溉靈芽。炎收白雪,可稱仙家。
    伏於太陰見我形。天如秋水,夜顯圓光。真無掛染,性月昭彰。
    揚風三玄出始青,道玄觀天,天玄明象。象玄通真,真元坦蕩。
    恍惚之間至清靈。微妙祥明,慧視無形。用之可妙,恍惚通靈。
    戲於飆台見赤生,嬰弄風飆,汞結陰消。閑來赤鳳,唯上青霄。
    逸域熙真養華榮。一棹神舟,三島瀛洲。回觀世夢,吟笑無休。
    內盼沉默煉五形,華胥異景,至性觀天。三陽相會,二氣朝元。
    三氣徘徊得神明。三耀明真,其用不勤。神仙也厭,世事紛紛。
    隱龍遁芝雲琅英,仙擎寶芝,引虎調龍。行圓出世,妙隱三峰。
    可以充饑使萬靈,勤服靈芝,道養嬰兒。元神唯顯,內禮真師。
    上蓋玄玄下虎章。祥煙成蓋,至性澄觀。龍蟠元海,虎繞靈山。
    沐浴章第三十六。沐浴盛潔棄肥薰,洗開道眼,體掛銖衣。水雲信任,不羨輕肥。
    入室東向誦玉篇,閑居宮室,至德真一。悟徹千經,忘言了畢。
    約得萬遍義自鮮。玉訣金聲,萬遍通靈。功成九轉,跨鶴飛升。
    散發無欲以長存,真心坦蕩,放曠林泉。玉壺之內,別有陽天。
    五味皆去正氣還,意遠肥甘,自通道味。內養元神,衝和一氣。
    夷心寂悶勿煩冤。絕慮忘言,自然大定。住世居山,內無動靜。
    過數已畢體神精,日往月來,陰陽有數。道顯神明,全憑開悟。
    黃華玉女告子情。黃婆匹配,嬰姹團圓。靜清祥耀,產個胎仙。
    真人既至使六丁,力士天丁,常護真靈。陰魔奔散,陽耀成形。
    即授隱芝大洞經。真仙之授,太上之經。人間闡度,悟者超升。
    十讀四拜朝太上,十極誦經,四方禮拜。賢聖虛空,眾生苦海。
    先謁太帝後北向,後有金真,來朝大帝。蓬島瀛洲,群仙列位。
    黃庭內經玉書暢。黃庭聖降,玉訣真經。理明萬化,妙道無形。
    授者曰師受者盟,默傳聖道,玄祖盟約。聖達頓明,賢悟漸博。
    雲錦鳳羅金鈕纏,仙裳體掛,鳳繞龍蟠。金纏九九,降闕清歡。
    以代割發肌膚全。太上古貌,玉體冰肌。顏如童稚,皓發眉齊。
    攜手登山歃液丹,煉成七返,修就九還。形神妙達,霞友登山。
    金書玉景乃可宣。聖人金訣,妙達真景。雲散天青,蟾光如鏡。
    傳得可授告三官,三元功畢,上達三官。真同聖意,名列仙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