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善士列仙

字數:13040   加入書籤

A+A-


    石中在太虛靜地之中,那塊大石頭上,全神貫注地觀想了好幾部,蘊含著無盡奧秘和深邃智慧的玄門經典。
    他的心神從始至終,都是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無我無物仔細參詳觀想每一字句、每一章節處之內涵深意。
    經過漫長的時間線,又似頓悟一般的思索與領悟,石中終於將真我所解悟出的,部分玄門經典徹底融會貫通。
    然而,就算如此,他卻並未選擇立刻就起身離開太虛靜地。
    這處位麵寧靜而神秘,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讓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遊曆玄奧時空的腳步。
    石中靜靜地坐在太虛靜地那塊大石頭上,原地感受著周圍那純淨的靈動氣息。靈氣輕輕拂過他的身體,他聆聽著若有似無的微風,穿林過隙,所發出元神方能感受到的細微靈韻,其真我之心境愈發地寧靜與祥和。
    石中再一次睜開眼來,見著這太虛靜地中,靈光異彩紛呈,心神怡悅間卻是又緩緩閉上雙眼,將剛才所領悟到的真諦,在真我心神裏反複回味咀嚼,試圖從天道更深層次,去理解那些玄妙難言的道理。
    在這靜謐的環境中,時間似乎都失去了意義,他之真我成為永恒,唯有他那顆追求天道無盡法則的心,是越發堅定了起來。
    石中意識海中一部《列仙傳》(西漢劉向傳記作品)冉冉升起,放射出耀眼奪目的輝光。使他之心神又是沉浸其中。
    《列仙傳》乃是華夏第一部係統敘述神仙的傳記,存在古本與今本兩種版本,具體成書時間與作者爭議頗多,普遍認為是西漢史學家劉向所著。
    劉向在《列仙傳》中,主要記述了上古時及三代、秦、漢之間的七十餘位神仙的重要事跡,以及他們的成仙過程。(在東漢末年,王逸為《楚辭·天問》作注,同時應劭的《漢書音義》也首次談及這部作品。)
    這本古書,不僅為後世之人予以智慧啟發,更是構建出了一個上古修真體係,即古人眼中的修真世界。
    《列仙傳》共兩卷,記載了自三皇五帝時至漢代的神仙人物。卷上記載了四十一位,卷下記載了三十位。
    卷上記錄有,赤鬆子 ,馬師皇 ,赤將子輿 ,黃帝 ,方回 ,老子 ,關令尹,涓子 ,呂尚 ,嘯父 ,師門 ,務光 ,仇生 ,彭祖 ,邛疏,介子推 ,馬丹 ,平常生 ,陸通 ,葛由 ,江妃二女 ,範蠡 ,琴高,寇先 ,王子喬 ,幼伯子 ,安期先生 ,桂父 ,瑕丘仲 ,酒客 ,任光,蕭史 ,祝雞翁 ,朱仲 ,修羊公 ,稷丘君 ,崔文子。
    下卷有,赤須子 ,東方朔 ,鉤翼夫人 ,犢子 ,騎龍鳴 ,主柱 ,園客 ,鹿皮公,昌容 ,溪父 ,山圖 ,穀春 ,陰生 ,毛女 ,子英 ,服閭,文賓 ,商丘子胥 ,子主 ,陶安公 ,赤斧 ,呼子先 ,副局先生 ,朱璜,黃阮丘 ,女丸 ,陵陽子明 ,邗子 ,木羽 ,玄俗。
    其中所記述的每位神仙的形跡,所述之事多與長生、變化方術相關,大致講述了修道成仙的方法。
    一是通過服食丹藥可以成仙。比如服食神果仙花,靈丹妙藥就可以成仙,又如秦穆公時的赤須子、黃帝時期的赤將子輿等,便是通過服食一些果實和藥物得以成仙。
    二是通過服氣養氣可以成仙。《列仙傳》認為神仙是以氣為形,所以食氣也被視為修養的方法,服氣就是吐納之法,這方麵的代表人物是彭祖,從夏代至商代末年,活了八百餘歲,他“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又通過陰陽雙修之法,得以延年益壽。
    三是通過行善積德,也可以成就仙位,《列仙傳》記載木羽母親常做善事,幫助人們接產,木羽十五歲便得成仙,這就是上天為了報答其母的善行所賜。
    四則是獲得了高人的傾力相助。也可成仙。
    而這些高人,並非尋常泛泛之輩,乃是隱世不出、身懷絕世神通之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凡人世間苦難波及繁衍根本,方才顯露頭角,護衛天下。
    他們或許是在深山幽穀之中,清修多年的仙風道骨之士。又或者是於鬧市街頭看似平凡無奇,俗不可耐的販夫走卒,廣場大媽大爺,實則是深藏不露,身懷絕世功夫的異人。
    而高人之所以會出手相助,或是看中主角天賦異稟,認為其有成仙之資,是個可塑之材。
    亦有可能與這主角之間,有著某種特殊的緣分和羈絆。當主角陷入人生絕境之時,這位神秘的高人,才會如救世主一般現身而出,以其通天徹地之能,為主角排憂解難,指點迷津。在高人的悉心教導和全力扶持之下,主角得以踏上一條與眾不同的修仙之路。
    他不僅能夠學習到高深莫測的仙家法術,更能領悟到修行之道中的諸多玄妙之處。
    隨著時間的推移,主角不斷突破自我,修為日益精進,最終成功羽化登仙,成為眾人敬仰的仙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向《列仙傳》是華夏神仙誌怪小說的鼻祖,對後世影響深遠。它開創了神仙傳記的先河,為神仙作傳,建構了一個較完整的神仙譜係,在開創仙人題材小說、形成富有意義的文學母題、創作思維、仙道思想等方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列仙傳》之文章古雅簡潔,敘事細致生動,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在明清時代,文人墨客們以蕭史和弄玉的故事為靈感,創作出了諸如《秦樓蕭史引鳳》《吹簫引鳳》以及《跨龍乘鳳》等多部戲劇佳作。
    赤鬆子,又名赤誦子,號左聖。是上古時期非常出名的仙人。
    他是神農時期的雨師,能夠如火不焚,隨風雨上下,常住在昆侖山西王母的石室中。赤鬆子服用冰玉散等長生之藥,教神農氏祛病延年之術。炎帝的小女兒追隨他學道,最終也成為神仙?。
    赤鬆子不僅是雨師,更是教導炎帝、黃帝、帝嚳的三皇帝師。
    他教給炎帝祛病延年之術,教給黃帝修身宏道之法,教給帝嚳治世安民之道。
    此外,赤鬆子還化身為黃石公,收張良為徒,教授排兵布陣治理天下的本事,幫助劉邦統一天下。張良在輔助劉邦建立漢朝後,曾表示願意跟隨赤鬆子遊曆?。這些故事使得赤鬆子在民間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被視為自由奔放的仙人代表?。
    他既是華夏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亦是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萬世基業的中華帝師。
    記載其事之典籍,當以《淮南子·齊俗》為最早,繼以《列仙傳》而詳其事。
    《太平寰宇記》上說赤鬆子是在金華山以火自焚而化,其升天處為赤鬆澗,故山上有赤鬆祠,赤鬆澗。
    但《路史》又雲,金華赤鬆仙子本為東晉鹹和三年出生的黃初平飛升處,非是上古炎黃時期赤鬆子。
    炎帝時的赤鬆子遺跡,應在湘之襄陽。習鑿齒《襄陽耆舊傳》蔡陽界有赤鬆子亭,下有神陂,即南都賦所謂&34;鬆子神陂&34;者也!
    《赤鬆子中誡經》記載了黃帝向赤鬆子問道的言行,赤鬆子在這本道經裏給後世留下了很多他對道、對善惡的至理?名言。
    轅黃帝向赤鬆子請教,黃帝先是叩頭行禮,尊師而問赤鬆子道:“寡人見到眾多百姓稟受的生命,何等的不均勻!?有的富貴,有的貧賤,有的命長,有的命短,有的突遭枷鎖牢獄之災,有的久病纏身,有的沒有病卻突然死亡,有的長壽且有福氣,如此的不均等,請先生為寡人辨明是何原因。!?”
    赤鬆子回道:“眾人孤孤單單,各人頂著一顆天上的星宿,星宿有大有小,分別主宰人的身體,決定其長短盛衰,貧富死生。做善事的人,善氣包裹著他,福祿恩惠跟隨著他,眾多邪惡離開他,神靈衛護他,人們都尊敬他,他就遠離了禍害。做惡習事的人,凶氣籠罩著他,災禍跟隨著他,祥和吉慶避開他,惡星高照著他,人們都厭惡他,衰敗憂患之事一齊集中到他身上。人每天用心行事,做了邪惡的事,暗中觸犯了天地禁忌,受到罪謫譴責的錯事積累起來,不止一件。朝夕做惡事的人,人的司命之神回奏天上星辰,就會奪去他的壽數,天上的陽氣離開他身邊,地上的陰氣附著他身上,所以說他已衰老了!&34;
    黃帝又問道:“人之一生壽命應當是多少歲!?”
    赤鬆子回答道:“人從落地出生,上天賜給的壽命,是四萬三千八百天,總共為一百二十歲,一年由一個歲星掌管,所以人稟受的壽命都應為一百二十歲,因為犯了天地的禁忌,被奪算紀,才會提前命終。”
    黃帝又問道:“有的胎死母腹,有的孩子幾歲就死了!他們什麽也沒做過,犯了什麽禁忌呢!?&34;
    赤鬆子回答說道:“這是祖宗的罪過,殃及子孫。自古以來的英哲賢人,在《佩經》中留下了教化,都勸告人做善事,使人了解諸多惡行,這樣才能萬古流芳,子孫有福。人生在天地之中,秉承陰陽二氣。皇天雖至高至尊,其作用卻表現在地下。後地雖低插,其作用的表現卻在天上。
    天不說話,而四季照樣運行。地不說話,而萬物照樣生長。人在其中,隨心所欲,凡人的動靜呼吸,天地皆知,所以說天有四知。人不說回報天地之恩,而說話埋怨天地。天生眾民,用天地代表父母,用日月代表眼睛,用星辰代表人體九竅,風吹動火力為暖氣,壽命終結時,全都歸還大地。
    天上的三台、北辰、司錄差使太一神君持符在頭上,察到誰有罪,就奪他的算紀。如果奪算一年,頭上的星辰就無光,這個人將會坎坷多事。如果多算十年,星辰漸漸變得破缺,這個人將會遭災衰敗得疾病。如果多算二十年,星隕落光消失,這個人病重垂危,或遭弄獄之災。
    如果多算三十年,星遊移流散,這個人就會死去。如果時運離去,算紀終了!沒活到自然的壽數,就會殃及後代子孫,子孫承傳的禍害沒完沒了,就會遭滅門之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過失,隻說自己壽短,所以上天不欺騙萬物,用隱晦的方式顯示自己的意圖。晝夜陰陽,雷電雨雪,彩虹光暈,日月剝蝕,彗星流動等等,來昭示世人,這是上天的預兆。
    大地不欺騙萬物,用回聲響應及生長萬物來顯示自己的意圖,江河流注又變得幹涸,山崩地動,大風拔權,飛沙走石,水澇蝗蟲,饑荒大旱,瘴羞災疫等來醒示世人,這是大地的預兆。
    鬼神不欺騙萬物,以禍福、怪異、災祥等來警示世人,這是鬼神的預兆。
    國君不欺騙萬物,以天地和諧,星辰順遂,災瑞消滅,四方歸附,百姓安定等來警示世人,這是人君的預兆。
    人的所作所為,言語用意,無不說天地如此如此,所以聖人說:‘上天沒有親疏,隻有德行為輔助。’敬服天神的意旨,敬服道德高尚的人,敬服聖人的話。
    世穀人每天私下的言行,做的好事和壞事,天地都知道其情況。偷偷殺死動物性命,天神看得見身形。心中的想法,口裏的話語,鬼神聽得見其聲音。觸犯禁忌達到百條,鬼收去他的精神。觸犯禁忌達到千條,大地收捕其形體。每天行諸多惡事,枷鎖立即修成,這就是陰陽的報應。上天已經警戒,而故意造作違犯,則鬼神天地就降災禍。”
    黃帝又道:“神佩對於善惡的表現,人蒙受福氣保佑,請再為我詳細講一講。”
    赤鬆子說道:“製命修身,治理自然本性之法,清晨常去做,吉祥之氣獨占於心,心記口念善良的語言,作善良的事情,看善良的行為。一天之內,三種惡業不產生,三年之內,上天下降福星,都得到神氣的報應。
    如果有人清晨經常說壞話,做惡事,看惡行,教導別人做惡,如果天天連續這樣做,三年之內,災禍疾病將涉及到自身,財產失去,家人死亡,土地連續出現不祥之氣,這個人必定衰敗。
    天上的九種異常現象,就是地下的九種不測之災。善是惡的符號,惡是善的征兆。”
    赤鬆子接著說道:“善人是惡人的老師,惡人是善人的借鑒。吉是凶的驗證,凶是吉的多餘。善人常遇到災難和衰敗,以及各種禍患,這是他的先人遺留下來的災殃。所以一生做善事的人,做事不必擇良辰吉日,凡他行事的時辰,自然化凶得吉,各位神會避開他。
    質樸的世人終日常修善行,自然上天給他添增福壽,氣色調和,如同霞光,這就是形影相隨的道理。
    要想得到不衰敗不消耗,與上天相安定,天地禁忌、人的得失、修身製命之道,現全都談一下。
    人做一件善事,身上沒有病害。做二十件善事,所求的都如己意。做四十件善事,殷實富足,歡娛快樂。做五十件善事,子孫昌盛。做六十件善事,不遭錯犯、惡人牽累。做七十件善事,學業顯赫高貴。做八十件善事,獲得地勢的好處。做九十件善事,天神保佑。做一百件善事,天賜予福祿,遇到聖賢。做二百件善事,揚名後世,子孫受祿。做三百件善事,三代子孫享受富貴、好處和快樂。做四百件善事,四代子孫寶貴,升遷官職,加受俸祿。做五百件善事,五代子孫加封進爵。做六百件善事,後世子孫代代忠孝富貴。做七百件善事,後世子孫代代出賢人哲人。做八百件善事,出有道德之人。做九百件善事,出聖人。做一千件善事,列入仙班,質樸的事跡,優異的政績,天遷都將記錄,此生此世就增添壽數,增進爵位,登天成仙,福運播及子孫,後代賢人聖人輩出。”
    如果人做一件惡事,心神不安定。做十件惡事,氣力虛弱。做二十件惡事,疾病纏身。做三十件惡事,企求不能如意。做四十件惡習事,坎坷不順,衰敗專職損,凡事乖張。做五十件惡事,終身沒有配偶。做六十件惡事,滅絕子嗣。做七十件惡事,陰間鬼魂來謀害。做八十件惡事,會有火災水災,意外地燒死溺死。做九十件惡事,貧寒困厄,體弱多病,生瘡長疥,患風癲病。
    做一百件惡事,惡劣天氣侵害,意外事件牽累,受弄法製裁,凶險死亡。做二百件惡事,惡劣地氣侵害,盜賊成災;做三百件惡事,代代出下賤人。做四百件惡事,世世代代子孫貧賤乞討。做五百件大事,子孫滅絕。做六百件惡事,代代子孫成為瞎子、聾子、啞巴、傻子、瘋子。做七百件惡事,就會生出忤逆不孝犯法的子孫。做八百件惡事,出叛臣逆子,株連滅掉親族。做九百件惡事,出妖孽之人,整個家庭被滅掉。
    做一千件惡事,代代子孫身體奇形怪狀,連禽獸樣子都不如,惡貫滿盈,殃及數代。這就是司命之神奪算,命運星辰隕落,人身夭亡,神差鬼吏還要在都城中拷問,災禍流及後世。”
    黃帝問道:“司命減少人的壽命,世人都是犯了什麽罪,才招致的呢!?”
    赤鬆子回道:“我認為世上之人,自己犯了罪、闖了禍,卻說天道不平,有了冤屈自己不去分辨洗刷,對天發怒咒罵。受到枷鎖監禁,對天發怒。遇到饑餓窮疾病,對天發怒。嚴寒酷暑霜雪,對天發怒。晝夜時間長短,對天發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己做下惡事,對天祈求詛咒,違背四季的規律,違背五行的運轉,對日月星三光赤身裸體,向三光、星辰和在土地廟前大小便,看見日月出現薄蝕要有危難之事而不去拯救,隻顧自己貪圖享樂,不敬天地鬼神,不孝順父母,嗬斥咒罵風雨,毀壞聖人的製度教化,破壞神社聖廟,挖掘墳墓,偷死人的財物,欺騙聾啞人、盲人,盜竊黃金絲帛,拿汙穢的東西潑向別人,房屋不法地向外擴展,用撕破的方法脫去身上的衣服,拿不幹淨的器物盛食物,詛咒不認識的人。
    在地下埋世故神符,妒賢嫉能,養各種毒蟲來殺害生命,送不具署名的文書狀子,誹謗損害正派人,窺探別人的隱私,堵塞道路,填埋水渠偷竊別人的東西,扔掉治病用的藥物,砍伐他人樹木、禾苗莊稼、花果、園林,損害六畜,汙穢井灶、宮觀、廟宇,身著孝服唱歌作樂,放火燒山,破除他人產業,放幹水塘池沼,捕捉水裏的動物如黿、鼉、龜、魚,與人結交而違背盟誓,輕視怠慢神道,奸詐猾汙蔑欺騙,口是心非,進饞言使他人相鬥,畜意挑起訴訟,教人打官司加重控告,裸露著身體麵對他人,披散著頭發吃喝,損害善事助長惡事,使自身獲益而損害他人利益,特別相信邪惡的教化。
    教人不守法,抨擊,指責或殺害無罪的人,執偽證認是為非,憑借勢力巧取,分量不足而偽冒充足,春天進行殺戮征伐,夏天誅殺各種生命,秋天發現惡事而不悔改,冬天挖掘埋於地下的東西,離間他人骨肉,喜歡殺戮憎惡生養,看重自己輕視別人,欺負孤兒淩侮寡婦,敗壞他人之事成全自己,置他人於危險之中使自己安全,借貸不還,讚美自己毀謗他人,與惡人惡事摻和而趨附權勢,賣弄別人的權勢,內心陰冷狠毒卻表麵仁慈。
    看見殺戮的事情而助威勢,知過不改,見善不從,背離親人而親近外人,對上怠慢而對下高傲,不接受父母、師友的教誨,傳妻妾之間的壞話而使之明爭暗鬥,聽取小人卑下的言語,輕率地拋棄至親骨肉,施恩於人卻又後悔,喜歡揭露他人的窘困之處,貪婪地窺探他人隱私。
    調戲奸淫他人妻或妾,不合情理地做事,搶奪別人恩愛之人,竊取他人所做善事說成是自己所做,因為犯了重罪而牽連無辜的人為自己擔保,輕視慢待上下左右之人,不管高低貴賤,借酒淩辱別人,使用東西不當,隨便拋棄飲食,輕視衣服,過分追求物欲,甚至不避危險死亡,得新忘舊,舍本逐末,知恩不報,欺騙蒙蔽他人。
    所敘過失,有八百多件,皆隻能大致敘述一二,不可一一羅列,然世人有所犯,必都會觸犯以上各條或其參照條。
    星辰向上奏聞天上尊神,七星、六律、四時、八風、九宮、五行先令司命神減損壽數,使人命短,並使各種禍害殃及子孫。”
    黃帝又問道:“人犯天地的禁忌,要奪去壽數,有幾人罪加在一人身,該怎麽辦呢!?&34;
    赤鬆子說道:“人為天地之根本,應當做善事。屈服於因緣的世人,外貌溫柔和順,內心暗世故妒忌,觸犯禁忌,罪過積累起來已不是一件,被司命神一一記下,回奏上天。
    世人中應受刑罰處死的,或是應在兩軍對峙的陣地上戰死的,一是自身有前世冤仇,二是五蘊交互作用,太一天神討代他,氣數正逢遷移的時候,命運該受湮滅的災殃。”
    黃帝又問赤鬆子道:“寡人聽聞先生所說,世人違背觸犯天意,坐臥不寧,罪過能解脫嗎!?”
    赤鬆子回答說道:“罪過有能解脫的,有不能解脫的。世人偶爾做一次錯事,心中能悔過,罪就可以解脫。如果聽到勸告說而不想念,知道錯誤而不改正,做的惡事反而變多,內心狠毒且炎勢甚盛,這樣罪就不能解脫了!”
    赤鬆子接著說道:“人行善道,天地鬼神賜予福氣,幫助延長生命使之高壽,不遇到各種惡事。為什麽不行善道呢?!
    但世人尊敬天地、三光,不犯任何禁忌,孝順愛戴父母,與弟兄姊妹和順相處,同情那些孤苦零丁的人,救助接濟貧病者,敬重師長、古來聖賢和鄉裏老人,不違背他們的教示,謙卑恭敬,每逢風雨寒熱、凶星怪異、日暈月暈、日蝕月蝕,心裏都想著善,敬重而遠離鬼神,祭祀天地,上天記錄其菌,增加他的福祿,延長他的壽命。
    看見別人做惡事,勸告人要修善,若遇到善人,就敬而從之。
    遇到凶險危難之時,誠心去救護。艱難困苦留給自己,安全方便讓與他人。繁重的事留給自己,輕便的事讓與他人。勸告人不要為了打官司而過費口舌,相互控告。
    修葺公用的水井,理順溝渠填平道路,不因小善事而不去做大善事,也不因大善事而不去做小善事。
    見人有所失誤,為他悲痛之至。見人有所收獲,為他發自內心地高興。扶持愛護弱者,施恩惠救助孤貧,恭敬謹慎謙遜,讓利祿給他人,上天記下中等功德,也增加長久的壽數,使子孫獲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心中崇尚道德,不避危險,在江河湖海中勇救溺水的人,不近一如既往子以外的女色,不侵害他人的房屋產業,不沒道理的傷害生命,愛好生養憎惡殺戮;禮儀薛敬沒有欠缺,常讀經書,受恩不忘加報,施予別人恩惠不後悔,胸懷寬大忍辱負重,盡忠盡孝,不炫耀威儀,不白費財物,不喜歡華麗的服飾,安排飲食時不過分殺生。
    自己要求自己作一個古道熱腸的人,無不親善他人,不自認為是賢人,不自認為是善人,不為自己做辯解,不自以為富有,不自傲,不獨斷獨行,不稱譽自己,不自以為很重要,不過分自尊,不自高自大,不憑自己主觀意圖行事,不要為自己開脫,全麵記錄下級功德,都可增算添壽。
    又加算成倍增多的人,事奉君主盡忠,事奉父母親盡孝,不傲慢,尊敬師長,啟發開悟幼稚無知的孩童,榮耀讚美師傅長輩,修身養性,做事謙讓,與上下級和睦相處,撫愛平均,不聽饞言邪語,行事心地正直。
    婦人孝順公婆,敬順夫婿,行為操守純潔,忍氣吞聲,晨昏反省,和顏悅色,無私侍奉長輩,也會承蒙加算延壽增添福祿,不測災禍消除,生男育女聰慧。
    有損壽減福的人,臣殺君,子殺父,事奉老師卻背叛教師,學業有成而忘記老師,逆亂無禮不識親疏,任意放縱自己。
    婦人背叛父母,不孝順公婆,輕視夫婿,說人壞話,爭鬥擾亂六親,偷拿東西,好吃懶做,近鄰結仇,都會奪去福壽,惡病纏身,活著時遭人憎,死後下地獄。”
    黃帝又問道:“還有人間最妙的道理,能聽先生講一講嗎!?”
    赤鬆子說道:“人修行善惡,自然起於內心。心是五賊的禾苗、萬惡的根本,人的心中準備做善事,善事雖還未完成而善神已經感應。起心動念為惡,惡行雖還未發生,凶神已經知道。
    所以君子千日行善,善還未能修足,片刻作惡,罪惡便有餘。
    至於超越本分奪取吞並,也是始於內盡。有得有失,一定在天道。
    又有起心思害人,未必就能得手,於是產生生死、沉浮,也全由命運決定。
    經書上說:‘上天有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認識到的人昌盛,失掉的人來亡。教化效法五德,遵奉的人昌盛,失掉的人滅亡。教化效法五德,遵扡的人昌盛,背棄的人滅亡。
    親守五德,就要做到漫良薛儉讓、仁義禮智信,背棄的人就會犯惡逆、貪妒、殺凶、暴亂、欺誑、詐佞。
    世人多做五輩,心中常有九種念頭‘看到他人榮耀顯貴,就說他往日失魂落魄窘相,發願希望人家遭流放黜貶。看到他人豪貴富有,就笑他往日的貧窮,希望人家家破財散。看到他人錢財豐盈,就發願希望讓別人去劫斥搶奪。看到他人妻妾美麗,就想做奸淫的非禮之事。看到他人屋宅宏偉,就發願準備焚燒。拖欠他人債務,就發願債主身亡。借貸他人財物不成,就發願懊惱怨恨人家。見到他人偶然有危難的事情,就說他以前的不是。即使是親生父母,也希望他們早早死掉,好繼承財物和屋宅。這就是愚人的九種念頭,所以天地鬼神憎惡他,賜予他災殃禍患,奪去他的壽數’。
    心中遵循五德的人常懷有九種心思‘看到他人榮耀顯貴,想到自己福業緣分淺薄。看到他人穀米滿倉,想到自己沒有盡力盡管勤勞耕種。看到他人黃金善玉資財,想到這些不是我東西。看到他人美貌一如既往妾,想到家中的妻子,不生非分之心。看到他人屋宅宏偉,想到自家的弊屋陋室,而且心中安寧。看到他人過去雖曾對不起自己,現遭官司,仍動接濟之心;拖欠他人的債務,目前沒有償還的能力,常常想著要努力償還。有時想向他人借貸財物,想到自己舊日對人沒有恩惠。看到他人侍奉國家,供養雙親,常常想到自己沒有對國家、父母辛勤報答。
    世人能終日實行善九思,舍棄前麵的九惡念,就會成為上上無害曉達智者,看到世人獲得福佑,福及子孫,意外災禍卻降不到他身上。”
    黃帝又問赤鬆子先生道:“智者分為哪幾等!?&34;
    赤鬆子回答說道:“有三等,都是仁愛的人。上等的智者通曉天文,明察地理,不用學就明白,不用教就理解,暗記而不忘,能辨別音律,鑒別賢人和愚人,心地慈悲憐憫,不輕視別人,懂得成功失敗的契機,知道進退,區別存亡。這種人即便貧窮,最終也會富有。即使暫時卑微,最終也會高貴,這就是上等的智者。
    中等的智者,對經書融會貫通,常保持恭敬的禮儀,見賢思齊,扶危救弱,施予恩惠不後悔,忠孝大義上不欠缺,言語不傷害人,溫遜卑。這種人不用學,最終也會覺悟,即便沒顯貴,最終也會通達,這就是中等的智者。
    下等的智者,改掉以往的過失好好修持未來,聽到自己不會的,見到該當的學業,就想學習,深信善惡報應之事,不侵犯他人的財物,保護性命,愛惜身體,懂道理,通文法,自己能力強卻能體恤能力差的人,自然就會害怕災變衰敗。這樣小心謹慎沒有過失,不會遭意外的災禍,這就是下等的智者。”
    黃帝聞言說道:“善哉!善哉!這些話語對於立功立德的指導意義不可估量。”
    當即謹依赤鬆子所說,將臣工所記錄下來的對話言語,以宣示眾人,以此引渡眾生。群臣叩頭退下,依照教化奉行。
    鬆子棲金華,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如流電,倏忽變光彩。
    天地無凋換,容顏有遷改。
    對酒不肯飲,含情與誰待?
    (《對酒行》唐·李白)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