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餌術涓老

字數:3897   加入書籤

A+A-


    《列仙傳》有雲:“涓子者齊人也,好餌術,皆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見於齊,著《天人經》四十八篇。後釣於荷澤。得鯉魚腹中有符,隱於宕山,能致風雨。受伯陽《九仙法》。淮南山安,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旨也。其《琴心》三篇,有條理焉。
    涓老餌術,享茲遐紀。九仙既傳,三才乃理。赤鯉投符,風雨是使。拊琴幽岩,高棲遐峙。”
    “涓子”是華夏上古神話傳說中的一位人物,其事跡主要記載於道教典籍和誌怪文獻中,尤其在《列仙傳》《列子》等古籍中被提及。
    涓子本是個隱士仙人?(又被稱為“涓彭祖”)。相傳為戰國時期的齊國方士。他隱居山林,精通養生之術,擅長煉丹製藥,追求長生不老。
    傳說,涓子師從於老子一說為彭祖),因修習道家秘法,最終得道成仙,位列仙班。
    ?據《列仙傳》中記載,涓子曾經隱居於宕山一說為雲陽山),常常垂釣於溪畔。
    某日,他釣到一條奇異的大鯉魚,剖開魚腹後,竟發現魚腹之中藏有一卷“靈符”。
    他將這卷靈符籙研讀修習精通,領悟了其中的修仙法門。
    後來,他又煉製丹藥,服食後,得以飛升成仙,駕雲而去。涓子不僅精通丹道,還擅長音律,他曾著有《琴書》三篇一說為《涓子天地經》),將仙術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以琴聲通天地之靈韻。後世道門中人認為,他的琴音能調和陰陽,驅邪避災。
    涓子與另一位仙人“琴高”並稱。琴高以乘鯉升仙聞名,而涓子則以煉丹垂釣得道,兩人常被視作同修或師徒,象征道家隱逸與修煉的不同路徑。
    後來涓子被道門奉為“太清仙人”,在道教典籍中,他常是作為煉丹術和隱修的傑出代表人物。
    ?唐代詩人李白,曾在《古風》中提及“涓子駐紅顏”,借其傳說,表達對長生不老的逍遙與向往。
    在民間信仰?中,華夏部分地區,將涓子視為漁獵和醫藥的保護神,認為他能庇佑漁民豐收、祛除疾病。
    涓子的故事,融合了隱逸文化、煉丹術和音樂藝術,反映出了古人對於自然奧秘的探索與超越生死的追求。
    涓子的形象,雖不如“八仙過海”中的八仙等神話人物廣為世人所知,但在道教修仙體係中,他絕對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是研究修習華夏仙道文化的重要符號。
    涓子,本是齊國一位神秘隱世之人,他醉心於餌術(服食蒼術。傳說久服可以成仙。 指服藥養身﹐修仙學道。即汲取日月之精華。所謂日月精華,其概念源自古代人類對日月的崇拜。
    古人認為日月蘊含的能量是無比強大的,能夠為人類所用。這種概念在曆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影響了現代科技的發展,如太陽能發電和潮汐發電等技術?。
    在道教文化中,汲取日月精華不僅是修煉的一部分,還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汲取日月精華的具體方法,包括沐浴、服氣、導引等。道教強調個人衛生的重要性,認為淨口、淨手等儀式性的清潔行為有助於吸收天地靈氣。
    此外,特定的修煉功法如《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中記載的沐浴方法,也是汲取日月精華的一種方式?。這些方法不僅體現了道教的修煉理念,也象征著人與自然的緊密聯係和相互影響?)
    一日,涓子悠然於荷澤垂釣,豈料竟於鯉魚腹中獲得一符咒,宛如天賜神物。此符咒仿若擁有魔力一般,賦予了他呼風喚雨之神奇威力。涓子遂遁入宕山中,自此過上了與世隔絕、仿若仙人般的生活。
    那時,涓子曾受教於老子之《九仙法》,據說淮南有一山安的年輕人,亦曾得此過書,然其未能悟到其中深意。涓子所著之《琴心》三篇,卻條理分明,令人欽佩。顯是得了《九仙法》真諦。
    涓子以餌術為生,享長生不老之福祉。九仙法傳承之後,三才之道方得研究。
    《天人經》上有載:“赤鯉投符,風雨是使。”此似預示涓子能隨心駕馭自然之力。
    涓子常於幽靜之岩壁彈琴,享高居深山之巔之寧靜生活。其故事充滿神秘與傳奇色彩,為後人所傳頌。
    因涓子長期服食雲母一種礦物,道教認為其有延年益壽之效),又結合了呼吸吐納的道家功法,他逐漸脫離了肉體凡胎境,達到了“身輕如羽”的飛升境界。
    他本就深諳煉丹之道,曾煉製出“九鼎丹”等一幹仙藥。道門修士皆是認為,丹藥,能幫助修煉者洗筋伐髓,脫胎換骨,突破陰陽生死之界限。
    除了煉製外丹服用,涓子還注重內修功夫,他通過導引術類似氣功)調和自身氣血,並通過靜坐冥想等一係列道門修行手段,來淨化真我心神,使真我達到“形神俱妙”的玄妙狀態。
    涓子曆經三百年之潛心修煉,終在齊國飛升上界,並留下《天人經》四十八篇
    當時,涓子在琅琊山中修行了數百年,某日福臨心致,他“乘雲駕龍,白日升天”而去。此一場景,正是道教飛升之典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要知道,仙人經世修行,脫離自身肉體凡胎,乘雲氣、禦飛龍,遨遊於天地之間,成為逍遙自在的神仙。(據《列仙傳》描述)乃是飛升得道的最佳狀態。
    要不然,得道飛升需要經曆的天劫數量和種類?那是不可想象之難!
    在華夏仙人得道飛升,需要經曆多種劫。而這多種劫,可以分為天劫和地劫兩大類。
    其中天劫?,也稱為“雷劫”,是指天上降下雷電,劈擊修煉者。
    而天劫的具體種類包括,?天風劫?:挑戰者需抵抗名為天煞罡風的可怕風煞。
    ?天火劫?:修煉者必須承受普通天火的考驗。天水劫?:修煉者需經受玄水的考驗天雷劫?:挑戰者要經受天雷的考驗,天雷中蘊含紫極天火,比前三重更加厲害。
    ?浩然雷劫?:充滿浩然正氣,考驗修煉者的心性。?玄陰雷劫?:比浩然雷劫更加厲害,蘊含天下至寒之氣形成的雷劫。
    ?玄陽雷劫?:由可怕的炫天火形成,威力與玄陰雷劫相當,但持續時間最長。
    ?混沌雷劫?:由宇宙中神秘的力量形成,是玄仙真正的考驗開始。
    ?寂滅雷劫?:九重天劫中最神秘的一重,度過了寂滅雷劫的神人一般都會成為神界有名的高手?12。
    ?地劫?又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大劫。即,金劫?:被人用斧頭砍死。?木劫?:死於房屋坍塌。?水劫?:被大水淹死。?火劫?:被熊熊大火燒死。?土劫?:被人活埋致死?34。
    這些天劫與地劫的種類以及難度,各不相同,修煉者,需要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經曆種種劫難,才能最終修成正果,飛升上界,或是陸地行仙。
    涓子老人善服食,享有如此高年紀。
    九仙經既已傳授,天地人自可調理。
    紅色鯉魚送神符,風雲亦能來驅使。
    彈琴幽靜青岩上,傲然隱居久立峙。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