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務光之念

字數:6039   加入書籤

A+A-


    務光,夏時人。耳長七寸,好服蒲韭根。湯伐桀,以天下讓於光,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乃負石自沉蓼水。後四百餘年,至武丁時複見。武丁欲以為相,遂遊尚父山,不出。
    務光,古代隱士。別名,瞀光。根據《莊子·讓王》的記載,湯伐桀前,曾請務光出謀劃策,但是務光認為這不是他應該做的事,拒絕參與。湯請他推薦其他人,他也拒絕回答。湯建立商朝後,想讓位給務光,務光認為“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不但推辭不受,並且因為覺得羞恥,負石而自沉於廬水。
    《韓非子·說林上》有雲:“湯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為貪也,因乃讓天下於務光。
    而恐務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說務光曰:“湯殺君而欲傳惡聲於子,故讓天下於子。”
    務光自投於河。由於務光才德過高,而被商湯設計害死。
    《列仙傳》有雲:“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韭根。殷湯將伐(纖)[桀],因光而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湯曰“伊尹何如?”曰“強力忍詬,吾不知其它。”
    湯既克桀,以天下讓於光,日“智者謀之,武者逐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請相吾子。”
    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非義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位。況於尊我,我不忍久見也。”遂負石自沉於蓼水。
    後四百餘歲,至武丁時,複見。武丁欲以為相,不從。武丁以輿迎而從過,不以為禮。遂投浮梁山。後遊尚父山。
    時空長河中,幾多故事流傳,有世人覺得的好,也有世人公認的壞,隻是好壞於人,當對事不對人。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務光便是這樣一個純粹的人。
    每一個朝代末年,帝王大多荒淫無道,致使民怨沸騰,反抗者頻生,最終導致整個王者崩潰,王室被推翻。
    在世人眼中,推翻一個舊時代,怎麽也好過在舊時代裏,受奴役受壓迫的好!可是,即使到了這種時候,仍有一些對舊王朝充滿懷念的人,認為帝王雖然不對,但是推翻他們,且殺掉他們,也是不對的行為!
    這些人,雖然思想保守,但他們往往行為舉止高潔,並且能堅持做自己,堅持思想既定,因而被認為是義士一個。務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傳說夏末那年,夏朝有一對要好的朋友,一名卞隨,一名務光,他們本都是隱居山林之士。
    二人相約隱居在一青山綠水間,過著自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清閑日子,從不願出世去做什麽官來。他們二人的隱士名氣當時是有很大影響力的,以至於商湯滅,聽說了他們的能力,都很是欽佩,想要收入帳下聽用。
    商湯在準備討伐夏桀的時候,曾經去拜訪了卞隨,希望他能幫助自己,出謀劃策,做一名謀士。
    不料卞隨卻冷冷答道:“這不是我的事,另請高明。”
    商湯又問他道:“那您覺得,當今天下,有沒有哪一位才能出眾的人,可以幫助我呀?先生您給我推薦一下吧!”
    卞隨仍然冷冷回道:“我不知道。”商湯自討沒趣,便又去向卞隨的好朋友務光詢問,不料,務光的回答竟和卞隨一模一樣。真是臭味相投的兩塊茅石板。
    商湯極不甘心,強忍著不滿與憤怒,繼續耐心地問務光道:“那您覺得,伊尹這個人怎麽樣?”
    務光恰好知道伊尹這個人的品性,這回他沒法推脫了!便直率地回答商湯道:“這個人,有很強的毅力,能忍辱負重,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商湯認為,這就是務光肯定了伊尹的態度,從此便重用伊尹,後來他們君臣配合,果然一起完成了伐夏大業,滅了夏桀暴政。
    商湯滅掉夏朝後,一時還不敢登上帝王寶座,因為怕天下人說他,是貪圖帝王之位才臣奪君位的。
    商湯知道,要想破除世人這種看法,最好的辦法,莫如選擇一個天下人都認同的賢士來繼承帝位。
    於是,商湯提出,要把帝王之位,讓給卞隨。卞隨卻回答商湯道:“大王,你討伐夏桀的時候,就跑來與我合謀一處,顯然是認為,我是個喜歡殺人的殘暴賊子。現在你戰勝了夏桀,又想著要把帝王之位讓給我坐,顯然是認為,我是個貪圖名利的人。
    我雖生於這亂世之中,卻隻求苟全性命而已,不料些沒有道德的人指商湯),卻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可恥的行為,來玷汙我的清白,我實在是不能再聽下去了!”
    說罷,卞隨就跑到一條名叫洞水的大河旁,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這條河河水湍急、波濤洶湧,卞隨一跳下去,就沒了蹤影。
    商湯跑到河邊時,哪裏還有卞隨的蹤影!他痛哭了一場,向隨從人等哭訴道:“這不是我的本意啊!我是真的想讓卞隨先生來做天下的帝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商湯回去後,左思右想,他想著繼續讓位給務光,讓務光做帝王。
    商湯到了務光隱居處,對務光說道:“有智謀的人進行籌劃,有武力的人進行攻奪,有仁義道德的人居帝王之位,這是自古以來通行的道理。先生,您道德高尚,正是所謂仁者,您何不登上帝王之位呢?!”
    務光這時已然知道,是商湯逼死了他的好友卞隨,便是對商湯處於一種十分痛恨的狀態,他豪不客氣地指責商湯道:“你們謀天下,廢黜君主,乃是不義的行為。發動戰爭,殺害民眾,乃是不仁的行為。
    別人舍生忘死,奪來的利益,而讓我坐享其利,乃是不廉潔的行為。
    我曾聽說‘不義之君,不能在他手下做官拿俸祿。不講道德的國家,根本不能進入其國土。’
    更何況現在,你竟然要尊我為那不義的帝王!我實在是不忍心,再看到這個世界被各種不義之人玷汙了!”
    話才說罷,務光就如卞隨一般,跑到一條叫廬水河的河邊,懷抱一塊大石“撲通”跳進了那河裏,和卞隨一樣自殺了!
    然而,務光並沒有死。當他沉入河底,懷中大石脫落,他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卷入了一個奇異的空間世界。
    在這裏,流光溢彩,祥雲和瑞,到處生機勃勃,仿佛是另一個美好世界。
    這時一個聲音,在他的耳邊響起:“務光,你乃是個高潔之士,卻因俗世紛爭,而自尋短見,若就此死了,實是可惜。今給你一個機會,重入紅塵世間,以你的信念,去影響這天下,為世人打開一道堅定的信念之門。”
    務光此刻驚愕不已,他本以為自己已然死了!沒想到,竟有如此奇遇等著自己。思索了片刻,他決定順應這神秘未知的力量安排,重返世間,堅定世人的信念。
    當務光再次出現在世間時,已然過了數百年。此時商朝局勢雖穩,但仍有不少亂象來。
    要知道,商朝的興起,始於商湯的革命(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當時為天下萬民計,推翻了夏朝的暴君夏桀,建立了商朝。
    時光荏苒,到了(公元前1250年)武丁繼位時,商朝的國力達到了巔峰。
    然而,五十年前,盤庚將國都遷至殷地今河南安陽)進行了一係列政治改革,使得商朝,在一段時間內,重新煥發了生機。
    但盤庚去世後,繼位的弟弟小辛和小乙,均因短命,而未能施展出抱負,商朝再次陷入低穀。
    小乙在生前,極為重視對兒子武丁的培養,鼓勵他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疾苦,並讓賢臣甘盤悉心教導,使武丁逐漸成長為一位德才兼備的君主。
    武丁即位之初,麵臨著巨大的壓力。為了治理國家,他希望能夠效仿先王商湯的治國理念。
    然初登大寶的武丁,在三年守孝期間,痛失了良師甘盤,內心的焦慮與孤獨,使他沉默不語,竟長達三年之久。
    就在武丁感到無助時,他做了一個奇妙的夢,夢中遇到了一位身穿麻衣的神秘人。
    這位夢中人,正忙於修補因洪水受損的道路,武丁被他的智慧所吸引,渴望與他深入交流。
    可惜,夢境被早朝的鍾聲打斷,武丁醒來後,對這個夢念念不忘,決定尋找夢中人。
    經過努力,武丁終於找到了夢中人,這人名叫傅說,原是一名築路的奴隸。
    兩人相見恨晚,傅說迅速展現出過人的才智,武丁欣喜若狂,認為他是上天賜予的賢者。
    傅說的到來,帶來了許多有效的治國政策,武丁采納了他的建議,逐漸將商朝的政治局麵扭轉了過來。
    武丁的長子祖己,在治國過程中,也給予了父親極大的支持。
    一次祭祀商湯時,武丁因空中飛來的野雞感到不安,祖己安慰他,認為這隻是上天的使者,提醒他繼續努力治理國家。
    武丁聽從了祖己的建議,專心致誌於治國,民生逐漸改善。
    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武丁的王後婦好,也是他治理國家的重要助手。
    婦好不僅是史時第一位女將軍,還曾多次隨武丁征戰,展現出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
    在一次重大戰役中,婦好帶領一萬三千人奮勇作戰,攻克羌敵,成為武丁時期軍事成就的重要象征。
    婦好的智慧和勇氣,使得商朝在對外戰爭中屢次獲勝,鞏固了大商王朝國家的地位。
    務光重出於世,仍未接受武丁誠邀入朝,而是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四處宣揚仁義道德,勸誡世人莫要行不義之事。
    他的言行逐漸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隨於他,他的理念也在世間慢慢傳播開來“拒斥權力、回歸自然”。
    務光之念仿佛給這混沌的世界,帶來了一絲理性的清明之光。事了拂衣去,他傳播信念力量完畢,自又入了尚父山,隱居不出。
    武丁執政五十九年,成功地將商朝治理得如日中天,國力強盛,文化繁榮。
    他通過征戰,將商朝的影響力擴展到了今長江流域一帶,且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當時的冶鐵技術提升,使青銅器的產量大幅增加。
    然而,正如所有封建王朝,盛極必衰的宿命,商王朝盛世的背後,也沉澱了不少亡國之危。
    到了商朝的後期,因殷商紂王的暴政,比之夏桀有過之而無不及,民不聊生,致民怨沸騰,周文王領軍反朝哥,各路諸侯紛紛舉起義期響應,唱響封神大戲,殷商亦走向了衰亡,最終商朝滅亡。
    這由兩個倔強的隱士,為堅持自己的理念原則而死,所留下的千古辯題,讓世人自辨真廖,判別正邪好壞。卻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直沒個完了!
    務光自仁,服食養真。
    冥遊方外,獨步常均。
    武丁雖高,讓位不臣。
    負石自沉,虛無其身。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