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仇生無仇

字數:6425   加入書籤

A+A-


    《列仙傳》有雲:“仇生者,不知何所人也。當殷湯時,為木正三十餘年,而更壯。皆知其奇人也,鹹共師奉之。常食鬆脂,在屍鄉北山上,自作石室。至周武王,幸其室而祀之。
    異哉仇生,靡究其向。治身事君,老而更壯。灼灼容顏,怡怡德量。武王祠之,北山之上。”
    其意思是“仇生,不知是什麽地方人。在殷湯的時候,做了三十多年管理匠作的官,年老了卻變得更加健壯。人們都知道他是個奇異的人,一齊尊奉他為老師。他常吃鬆脂,在屍鄉的北山上,自己開鑿了一個石室居住。到周武王時,武王親臨石室察看,並奉祀仇生。
    仇生這人真奇異,一生行蹤從不定。修身養性事君王,年老精力更旺盛。神彩奕奕好容顏,和顏悅色有德行。武王尊崇親祭祀,屍鄉故地北山頂。”
    話說上古列仙仇生,他的籍貫,就如同隱藏在雲霧之中的神秘地界一般,無人知曉其來龍去脈。
    而他像那漂泊不定的流雲,自由自在地遊蕩在凡塵世間,讓人難以捉摸,無處覓其行蹤。
    那是在遙遠的殷湯時代,仇生似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一般,散發出其自身所具的獨特光芒。
    仇生本是一個管理匠作的臣工木正,他這個職位,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藝傍身,更需要卓越的領導才能,以及對木工技藝的深刻功底和理解。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三十餘載的光陰,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
    然,歲月於仇生身上,並未留下什麽滄桑與自然衰老,反而是給他留下了一種曆經風雨之後,又見彩虹的堅韌和成熟。
    他的身體不僅未曾衰弱,反是愈發的健壯,比之年輕人,更加的硬朗,肌肉線條仿佛是歲月精雕細琢的傑作,每一處肌肉,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如此返老還童般的成長狀態,自然使得眾人詫異不已。人們都曾聽聞過他的種種奇異之處,於是乎傳聞,在人群中口口相傳,更是神乎其神,使得他的名字變得越發神秘而令人崇拜向往。
    當時很多好事者紛紛慕名而來,想要一睹他這位傳奇人物的風采,並不管不顧地將他奉為自己的師長,對他尊崇備至,推崇有加。
    而仇生本人,似乎對這些凡塵世俗的讚譽和追捧,並不在意,且視為外界凡雜,不以理會。
    他依然堅定的過著自己獨特的生活,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詮釋著自我真然。而他的生活方式,充滿了奇思妙想,與常人迥然不同。
    最為引起他人所注意的,便是仇生對鬆脂的偏愛。
    鬆脂,這種本來來自大自然的平常之物,卻被他視為天地的饋贈,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仇生不喜吞食五穀雜糧,而是常常食用鬆脂,將鬆脂視為一種非常之珍貴的食物。或許正是因為他這種獨特的飲食習慣,賦予了他超乎常人的旺盛生命力量。
    現代科學發現,鬆脂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滋補身體、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然而,對於當時的大多數人來說,鬆脂的味道,可能並不那麽容易接受的!但仇生卻能從中品味出別樣的滋味,仿佛那就是大自然的味道,是天地對他獨有的特殊眷顧。
    那時在屍鄉的北山上(指洛陽),仇生獨自一人,手持開鑿工具,一錘一鑿地,開鑿著一塊巨大且堅硬的山石。
    他每一下敲擊,都會伴隨有石頭的碎裂聲和他輕微的喘息聲,顯見開鑿難度之巨。經過漫長的努力,北山上一間石室,終於是在他的手中誕生。
    這間石室,雖然不算太大,但卻布置得十分簡潔明淨。牆壁四周被打磨得光滑平整如鏡,地麵上也鋪就上了一層層厚厚的幹草,讓人身在其中,隻覺溫暖而舒適,不覺粗鄙簡陋。
    石室一角擺放著一張看似簡陋的木床,實為仇生親自用檀香木打造的休息臥榻,上麵鋪著一條薄薄的被子,是用烏拉草與天蠶絲所編織,這便是仇生為自己開鑿的修煉棲息之所。
    石室的采光很好,因四壁光滑如鏡,隻要一縷微弱的陽光,便能透過石縫,灑滿整個石室,形成光亮明淨的一個洞府。
    然而,似乎這並不在仇生的考慮範圍,他其實更喜歡在這昏暗的環境中,靜靜地思考和冥想,於安寧平靜中解悟道法自然。
    石室中沒有外界的喧囂和紛擾,隻有他個人和他內心的一片大世界。
    他可以在這裏麵,忘卻一切塵世煩惱和無聊憂慮,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世界中。這間石室,仿佛就像是他內心世界的一個縮影,簡單而純粹,沒有絲毫的雜質。
    仇生在這石室中,過著一種與世無爭的隱士生活。
    每天清晨,雞鳴五更天,他便會早早地起床,迎著第一縷陽光,在石室前的山間空地上,打上一套五禽戲拳法,活動一下周身筋骨。然後,他便會回到石室中,靜靜地閱讀一些經典書籍,或者是閉目養神,調整自己的心境,爾後盤坐冥想,進入忘我真境,感悟道法自然,調息運行內在力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仇生的生活雖然很簡單,幾近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卻充滿了寧靜和自在。
    他與塵世隔絕,卻又與自然融為一體。從未有過什麽孤寂寞落感來。在這北山之上的石室中,他尋到了一片屬於自己的清靜天地。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朝代更迭,王權易手,走馬燈一般不斷。
    周武王時,武王以其卓越的處世才能,和英明的領導能力,用子牙,帥群英,統一了天下,封神演義後,建立起了一個輝煌的周王朝。
    這一日,武王偶然聽聞了仇生避世修行的事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好奇之心。
    周武王尋思,這個仇生,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竟然對天下大勢可以不屑一顧,對居神奉仙不置一意,隻專注於自己的內在修行,且為何他的名聲還如此響亮?!帶著這些不解和疑問,周武王決定親自前往屍鄉北山,那傳說中的石室,去一探究竟。
    當武王來到屍鄉北山上,踏進那石室山間空地時,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氣息就撲麵而來。
    石室中光線明亮如晝,幾縷微弱的陽光從石縫中透了進去,便映照在四壁之上,呈現出一片白亮的景象,有如明珠閃亮山巔。就在這片光影中,武王看到了一個身影,正是仇生盤坐在那。
    仇生端坐在石室的一角,神采奕奕,容顏煥發,仿佛歲月並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跡,而是為他塑造出了一團隔絕塵世的光罩。
    再看仇生的眉宇之間,隱隱透露出一種超凡入聖的德行印記,他和顏悅色,讓所見之人,不禁由心而生出敬意種種。
    武王凝視了仇生好一會兒,心中的好奇,漸漸被這種敬畏所取代。
    他緩緩走上前去,雖是君王,卻向仇生施了大禮,然後輕聲問道:“先生,久聞您的大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不知先生在此石室中,有何感悟?!可否相告一二!?”
    仇生已然收功寧息,他聞武王之言,微微一笑,緩緩說道:“這世間萬物,皆有其自然定數。生在此石室中,隻是個順應自然生息,修身養性人罷了!哪裏有什麽心得體會教授。”他的聲音清澈而溫和,宛如天籟之音。
    武王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思“也對,若是他一來,便有頗多言論教化與自己講,那豈不是早已悟道仙去,何談什麽存世高人來!”
    武王繼續與仇生交談起來。兩人相談甚歡,武王從仇生的話語中,領悟到了許多人生的哲理和治國之道。
    不知不覺間,時間悄然流逝,武王這才發覺天色已晚,他不舍地與仇生道別,離開了屍鄉北山這石室。
    這次與仇生的會麵,讓武王受益匪淺。他不僅對仇生的德行和智慧深感欽佩,更從中習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周武王回到宮中後,將這些感悟融入到治國理政之中,使得周朝越發繁榮昌盛起來。
    自然,武王對仇生的尊崇之情溢於言表,周王朝推翻殷紂暴政不久,百廢待興,渴求人材,他決定在這屍鄉的故地,北山頂上,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以表達對仇生的敬意和感激,以誠相邀他下山相助。
    在那場祭祀舉行的時刻,屍鄉北山上香火繚繞,鍾鼓齊鳴,仇生的名字被唱響,在山間回蕩,經久不息。仿佛這是對他一生奇異經曆的最好見證。
    祭祀結束後,仇生卻並未因武王的尊崇而改變自己的修煉生活。他依舊留在屍鄉北山上,每日食用鬆脂,在那石室中修身養性。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蘇妲己與石磯娘娘的流毒又起。
    這一日,一股邪惡的氣息悄然籠罩了屍鄉北山。原來是一群信奉石磯的邪修,聽聞了仇生的神奇故事,妄圖搶奪到他的修行秘訣。他們闖入石室中,凶神惡煞地逼問仇生,讓他交出秘訣。
    仇生卻不慌不忙,神色鎮定自若。他隻輕輕一揮衣袖,一股強大的靈力由袖中散發而出,將邪修們震退數步。
    邪修們見狀,惱羞成怒,紛紛施展血咒之術攻向仇生。
    仇生巧妙地閃躲開去,同時以鬆脂化靈之力,化出道道金色光芒,反擊向邪修。
    雙方激烈交鋒,一時間,石室內光芒四射。最終,仇生憑借著深厚的修為和獨特的鬆脂功法,將邪修們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仇生卻沒打算放過這幫窮凶極惡的邪修,但見他大袖再揮起,一道道至剛至陽的金光四射開去,正狼狽逃竄的邪修,瞬間煙飛消散不見。
    經此一役,仇生的名聲更加遠揚,而他依舊守著那間簡陋的石室,繼續過著與自然相融、修身養性的生活。
    隨著仇生擊退邪修的消息傳開,引起了仙界一位嫉妒心極強的仙人注意。
    這位仙人自恃清高,見仇生一介凡人,竟有如此名聲,竟壓過他們這些成仙得道的能人,便是心生不滿,決定下凡懲治仇生一番。
    這仙人,化作凡人的模樣,來到屍鄉北山上,尋到仇生所居石室。他出言譏諷仇生“不過是個依靠奇巧之法,博取名聲之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仇生聞言淡淡一笑,並不與他一般計較。仙人見仇生如此輕蔑態度,更是惱怒,直接施展仙法攻擊向仇生。
    仇生早有感應,知他會動手。當即以鬆脂化靈力,布下防禦陣法。
    雙方僵持不下,仇生雖修為不及那仙人,但鬆脂化靈力乃是他獨創奇異功法,竟也能夠與仙人之仙力周旋不下。
    就在此時,武王得知此事,率領一眾修真高手趕來相助。
    那仙人見武王等人到來,又驚又怒,卻不敢再行造次,他也怕太公手裏的打神鞭來。
    仇生見仙人退怯,趁機勸說仙人放下嫉妒之心,潛心修行,才是正道。
    仙人在眾人的壓力麵前,又在仇生的一番勸說下,漸漸冷靜下來。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狹隘處。
    仙人收起法術,行大禮,向仇生賠罪,爾後自返回了仙界,閉門不出,省修真我。
    此後,仇生依舊在屍鄉北山那石室中,伴著鬆脂香,過著平靜而自在的修行生活。
    那一日,屍鄉北山上香風四起,祥雲飄飛,瑞獸接引,仇生知道自己功德圓滿,即將飛升上界。
    他環顧自己居住多年的石室,心中滿是平靜。在瑞獸的引領下,仇生緩緩升空,前往了仙界。
    神異奇怪的仇生,無人知道他來向。
    調養身體事國君,年齡已老更健壯。
    明亮鮮豔的容顏,和順安然的氣量。
    武王親往祭祀他,屍鄉北山石室上。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