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數死複生
字數:5238 加入書籤
《列仙傳》有雲:“穀城鄉平常生者,不知何所人也。數死複生,時人以為不然。後大水出,所害非一。
而平輒在缺門山頭大呼言:“平常生在此!”雲複水雨五日必止。止則上山求祠之,但見平衣帔革帶。後數十年,複為華陰門卒。
穀城妙匹,譎達奇逸。出生入死,不恒其質。玄化忘形,貴賤奚恤。暫降塵汙,終騰雲室。”
意思是“穀城鄉,有個叫平常生的人,不知是哪裏人。他死了好幾次又複活了來,當時的人們都不相信。
後來鄉間發大水,淹死了很多人,而平常生卻在缺門山上,大聲呼喊:平常生在這裏,請不要再下雨了!”。他還對眾人說,這雨再下五天,肯定會停。
果然五天後雨停了。人們要在山上為他建造生祠,要去他家祭拜於他,卻隻看見他的衣服、披風和革帶。
後來幾十年過去了,平常生卻又做了華陰縣的一個守城門卒。
這正是:穀城妙匹,譎達奇逸。出生入死,不恒其質。玄化忘形,貴賤奚恤。暫降塵汙,終騰雲室。”
《搜神記》上也說,他是神仙下凡,投胎轉世曆練,曆經多次轉世重生,隻為救助世人,積累功德來。
民間有故事說,在穀城鄉這個地方,曾有一個姓平名叫常生的人。由於時間太過久遠,關於他的生卒年份,已經無從去考證,甚至連他的出身來曆,也如同時間段裏的眾多玄奧秘藏一樣,是個不解之謎來。
而平常生這個人,就如同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謎團般,讓世人對他長期充滿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卻始終難以揭開他身上那層,神秘的麵紗,去深入地了解他的本來真實麵貌。
然而,也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人,卻讓世人總是摸不透。平常生在世時,會經常向鄉裏的人們宣稱,他曾經經曆過好幾次,死而複生的奇妙過程。
可惜的是,當時人們聽到他這番話,並沒有把他當成真的!反而覺得,他是在信口胡謅,大有可能是頭腦糊塗,或百無聊賴,才編造出一些荒誕不經的故事來,消遣大家。或者隻是,為了排解種種內心不可告人的情緒罷了!
可在這一年,州郡全域天降大雨,穀城鄉也是雨水綿綿不絕,竟似無有止期一般。
隨之而來的是一場百年罕見的大洪水。這場洪水來勢洶洶,凶猛異常,所到之處,無論是鄉野村落,還是鎮城集市,皆是一片哀鴻狼藉。
因鄉間受災的範圍,非常之廣泛,至無有多少立足之處。且不僅僅隻是穀城鄉一處地界,周邊的許多地區縣城,也都遭受了洶湧洪水的侵襲,許多地方,都被淹沒在滔滔洪澤之中。
洪水尚未退去,穀城鄉已經變成了一片汪洋廢墟,災民的屍體橫七豎八地漂流在洪水與山野穀地間,整個城鎮以及整個州郡地域,彌漫著死亡和哀傷的氣息,毫無生氣可言。正是一場人間煉獄一般的景象。
就在這樣的天災大禍情況下,平常生卻做出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那驚心動魄,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他宛如一顆孤獨的流星,劃破了黑暗的夜空,吸引著眾多劫後餘生者的目光。且帶領著這些鄉鄰人眾,迅速的逃到了缺門山上。
又在眾人的凝視中,以及對他如此神預的驚訝下,在內心敬畏與好奇之心滿填的驅使下,劫後餘生者仿若瞧見,一位來自另一世界的使者。
他的身影在晨曦中顯得格外高大。他那步伐堅定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在與命運抗爭。
平常生獨自一人,背負著過去的傷痛和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鄉鄰的悲憐,毅然決然踏上了穀城鄉,這座缺門山的山頂。
要知道,大雨傾盆而下,天雷滾滾而來,洪水泛濫成災在山腰之際,不好好躲藏於高處安全之地,反而衝出去,踏上隨時有可能傾覆或是塌方的山地,是個正常人,恐難有如此大毅力來行。
且這缺門山,顧名思義是沒有山門的高山大野。神秘而古老的山峰,宛如一道大地脊梁,高聳入雲。
山上的岩石因下雨浸濕,隨時有掉下滑落的危險,山坡上似有似無的野道,崎嶇而不平,山路看上去蜿蜒曲折,仿佛是通往另一未知世界的通道。
而平常生於此卻毫不畏懼,他奮力攀登上了山頂去,一步一步地,在泥爛滑溜的山野間打著滾,卻一直在向著山頂上邁進,邁進。
在他的腳下,是曾經經曆過的廢墟和死亡危險,是無數生命的消逝和希望破滅之地。
然而,他並沒有被這些陰影影響,或是所左右意誌,反而在其內心深處,燃起一團炙熱火焰,驅使著他,不斷向前,向前。
當他終於登上山頂那時,一陣狂風吹過,卻隻輕輕拂動了他的發絲。似乎他覺醒了某種特異能力,周身已然不再受惡劣勢局所左右。
平常生站在缺門山的山巔,如巨人般,俯瞰著腳下的這片哀鴻片野世界,心中湧起一股無盡的悲涼感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在這片本是廣袤的沃野大地上,生命是如此的渺小,真如沙粒螻蟻一般。一遇天災人禍,便是不得自由與周全!而他,卻在這渺小之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偉大意義。
平常生站在缺門山山頂上,任由狂風暴雨催逼得緊,卻是對著那黑雲壓頂的天空上,大聲呼喊道:“吾平常生在此,請不要再下雨了!”
他的聲音平淡而冷靜。狂風聲、大雨傾盆聲、洪水之聲響徹四周,卻壓不住他向上天的請令聲。
然,天空之上,行雲布雨的仙家們,並沒有因為他的呼喊而停止了降雨。受命於天,豈敢隨意增減!雨水依舊無情地傾瀉而下,仿佛在嘲笑他的無力,在顯示天道的無情。
平常生請令完畢之後,靜靜地看著那黑壓壓的天空,懷揣著悲天憫人的心情,等待著上天的回應。然而,天空依舊沉默,依舊黑雲滾滾,沒有絲毫的變化。
見此情景,平常生便是不在多留,他下了山來,走到淋著大雨,期盼奇跡發生而圍觀而來的人群麵前。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沮喪,反而顯得十分鎮定自若。他對那些眼裏滿是期盼向往之神色,正正正看著他的人們說道:“五天之後,這大雨將會停歇,洪水也會自然退去。”
人們此刻幾近了麻木,淋著大雨,圍在他身邊,卻又似對他的話半信半疑,畢竟在他們的眼中,平常生此刻也隻是一個普通的人,怎麽可能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呢?!而對他上山請令天神,要雨停風和之舉,多是充滿一種期望成功,與災厄早消的急怯心情罷了!
然而,事實證明,平常生的話並非虛妄假說。五天之後,正如他所預言的那樣,大雨戛然而止,狂風怒號瞬停,仿佛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硬生生地給截斷了來路。
而肆虐的洪水,也如被水給吸收走了一般,迅速地減退了去,穀城鄉以及州郡間漸漸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當人們重新迎來生的希望之時,經過當時在缺門山上,圍觀祈盼的那些人們一說,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平常生平日裏所說的話,竟然沒有一句是假的!全是真言,且無論早晚,他之真言,必定應驗。
於是,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出錢出力,打算在缺門山上,為平常生建造一座生祠,以此供後人祭祀他,訖求他這位活神仙,能護佑此間鄉民,不再遭受天災人禍之苦。
然而,當鄉裏人們興高采烈地抬著八抬大轎,趕著三牲,端著供品,到平常生家中時,卻驚訝地發現,他早已不知了所蹤,隻留下了一套他平時穿著的衣服和所用過的手杖、皮帶等一些舊物件。
盡管如此,人們對平常生的敬仰崇拜之情並未因此而減少,生祠照建不誤,三牲祭祀,供品常新,真把他當作了活生仙對待。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數十年轉瞬即逝。有一天,幾個久經風霜人事的同鄉老者,偶然在華陰縣的市集上,意外地見到了他們心記著的,那個熟悉偉岸的身影——平常生!
而令他們驚訝的是,幾十年過去了!他們都已從半大孩子,長成了白胡子老頭,平常生竟然還是和他年輕時一模一樣,一點沒變,且絲毫沒有顯露示出那種老態龍鍾的模樣。
更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此時的平常生正在華陰縣上,擔任著縣城門官小吏的職務,雖是不認識他們此刻的樣貌了!但一以他攀說起來處,他們一個個是誰,平常生卻是想得起來,認得清楚。
從此以後,人們也不叫他平常生了!皆是改口稱他為卒常生,對其更加敬重有加。
卒常生的故事,宛如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的神話傳說。他就像是那從九天之上,被貶謫,而降臨到凡塵世間的神秘仙人,曆經數世輪回,投胎轉世,仍繼續著他漫長久遠的修行之旅。
或許是因為他多次轉世,每一次都能巧妙地避開了孟婆湯的功效藥力,使得前世的記憶得以保留。亦或是他的道法已經高深到,足以抵禦孟婆湯和忘情水的影響,傳說中的忘憂之水,對他已然失去了作用來。
反正,無論是原因如何,卒常生每次轉世重生,都會攜帶著他前數世的記憶,繼續生活於凡塵世間。
這使得他在塵世中的經曆變得與眾不同,厚重而神秘。他的人生軌跡,亦因此充滿了無盡的可能性和謎團。從幾多細節中,修者有可能推斷出,卒常生的某種身份地位,必定非同小可。
想來,他在天庭仙神界裏,必是一位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大能之士。否則,他又怎能登上那時,險高危難的缺門山,威嚴而平靜地命令天界上位者,讓傾盆大雨停止下來,讓洶湧的洪水退去了事,使這方所處世道,歸於平靜來呢!?
穀城玄妙的男子,詭譎放達而奇逸。
從生到死許多次,並無固定之形質。
變化玄妙忘形體,貴賤又何須憫恤。
隻是暫時降汙塵,終究騰飛入雲室。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