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監國長公主
字數:7009 加入書籤
京城已經第五日,城外的叛軍越來越多。
正當很多人都將視線放在東麵的封丘城的時候,西邊的臨江城同樣采取軍事行動,他們一路殺過來,而今同樣來到了京城下。
“殺!”
鐵蠻山帶領河西軍而來,此刻心裏湧起萬丈豪情,整個人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劍大喊道。
去年,他因為不滿朝廷的所作所為,甚至他們五軍營的兵餉還是李鋒幫助解決的,所以憤而選擇跟隨李鋒前往河西就藩
如今,他親自率領五萬河西大軍而歸,成為推倒朝廷統治的一大凶手,更是李鋒手下的最強將軍之一。
“殺!”
身後的五萬將士同樣有著他們的豪情,於是紛紛進行大聲響應。
一時間,這座看似固若金湯的曲沃城,隨著越來越多的兵馬匯集而來,整個夏國都城像是正在緩緩沉沒的巨輪。
夏國皇宮,觀景台上。
夜風撲打在長公主李榮春的臉上,於是攏了攏披風,望著遠處宮牆上搖曳的火把。從火把的移動速度來看,這份緊張已經傳導到皇宮的金衛吾身上。
誰能想到,一個被他們掃地出門的皇子,僅僅一年的時間便強勢歸來。哪怕李鋒至今都還沒有露麵,如今已經是滿城風雨,整個都城變得岌岌可危。
“殿下,陛下已經起駕了。”貼身宮女青衣匆匆走來,聲音壓得極低。
李榮春雖然已經得知父皇的決定,但看到父皇是真的要離開,還是忍不住歎息一聲。
堂堂夏國的帝王,數千萬百姓的主宰者,而今被自己兒子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圍城,結果連堅守都城的勇氣都沒有了。
不說夏國都城經過十幾代人的努力,而今的城池固若金湯,更是擁有精兵強將。哪怕退一萬步說,李鋒的叛軍真攻入都城,李鋒當真敢弑父不成?
“走吧!”
長公主李榮春微微頷首,轉身向宮門方向走去。
北安門,這是皇宮的北門。
禦駕已經準備就緒,金吾衛統領汪亮單膝跪地,向皇帝李允隆稟報著什麽。
李榮春遠遠地看見父皇疲憊的麵容在火把映照下顯得格外蒼老,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帝王,如今已是個鬢發斑白的老人。
雖然身上的道袍讓他越來越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修士,但此番的逃離,已經注定是一個亡國的君王。
李允隆遠遠瞧見自己的大女兒,於是主動招了招手道:“春兒,你來了!”
“兒臣參見父皇!”李春上前施禮,此刻的內心五味雜陳。
麵對自己父皇久違的稱呼,她的內心還是湧起小小的感動。隻是這份感情似乎來得晚了些,此次分別之後,他們有可能再也不相見。
“免禮!”李允隆歎了口氣,於是十分認真地詢問:“你當真決定留下?”
“叛軍雖至,但曲沃乃我大夏根本,豈能輕易放棄?”李榮春規規矩矩地起身,於是直視李允隆的眼睛:“兒臣願代父皇監國,誓死守衛都城。”
一旁的姬皇後攥緊了手中的帕子,眼中含淚:“春兒,你隨我們一起走吧。你一個女子,如何守得住這偌大的城池?”
此次離開的成員自然不限於皇帝李允隆,而是攜帶著皇室的成員,更是帶上了金吾衛,甚至還有追隨的大臣。
雖然誰都清楚是他們放棄了夏國的統治權,但對外宣布此次是“遷都”,前往新城試圖卷土重來。
“母後不必擔憂!兒臣雖為女子,卻也讀聖賢書,知忠孝大義。兒臣留下,定會替夏室守住都城,亦能正我李氏氣節!”李榮春的心意已決,顯得無所畏懼地道。
太子李賢站在姬皇後的身後,此刻靜靜地看著李榮春的表演。
按說,他才是夏國的太子,理應是由他留在都城主持大局。隻是跟李鋒打過幾次交道後,卻是比誰都明白李鋒的恐怖。
現在李鋒要兵馬有兵馬,要計謀有計謀,甚至比誰都更得民心。而今想要依靠這座都城的高牆固守不出,雖然可以跟李鋒周旋一時,但根本不是長久之計。
要知道,哪怕他們曲沃城的儲糧再如何充足,同樣有彈盡糧絕的那一天,而到時他們還能如此破局呢?
正是如此,在看到李榮春的野心後,他毫無猶豫讓出監國權,隻希望可以平平安安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李允隆看到李榮春已經打定主意,於是將虎符交給李榮春:“既如此,朕命你為監國長公主,總領朝政。此虎符可調動京軍,望你能守住夏室的基業。”
在說到最後的時候,他的語氣明顯沉重了一些,同時對眼前的大長公生起了幾分期待。相較於李鋒殺進夏國都城,他更希望李榮春能夠創造奇跡,亦或許跟李鋒在這裏僵持一年半載。
“兒臣謝父皇!”李榮春的眼睛微亮,於是雙手小心翼翼地接過虎符藏於袖中。
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塊虎符,更是父皇交給她的權力與責任。現在擁有監國長公主的身份,手裏擁有京營的虎符,她此刻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監國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夜風更勁,吹得旗幟獵獵作響。
李允隆最後看了一眼自己居住了二十年的皇宮,於是轉身登上禦輦。
姬皇後一步三回頭地跟了上去,眼睛同樣透著一抹不舍。
按說,她是李鋒的母後,即便留下來亦不會有性命之憂。隻是這皇室的水比外人想得要深得多,她從來都不喜歡將性命交到他人手中。
李榮春站在原地,目送禦駕緩緩駛出北安門。
直到最後一輛馬車消失在夜色中,她才轉身對身邊的太監陳安淡淡地吩咐道:“召集六部尚書,即刻議事。”
陳安的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領命而去。
他沒想到這位平日裏十分低調的長公主,行事竟如此雷厲風行。如此看來,那些認為她守不住都城的人,恐怕是要失望了。
議事殿內,燭火通明。
在京城的六部尚書已到其四,唯有刑部尚書孫繼宗遲遲未至。
“孫大人何在?”李榮春端坐於龍椅左側的監國座上,聲音不怒自威地質問道。
禮部尚書周禮擦了擦額頭的汗,顯得緊張地匯報道:“回殿下,孫大人稱病告假……”
其實在場的官員心裏都宛如明鏡一般,此刻告假在家,必定已經打起小算盤,甚至已經選擇投“敵”了。
“病了?”李榮春冷笑一聲,於是提高聲調:“即刻傳本宮口諭,抬也要把他抬來。一個時辰內不到,以抗旨論處。”
殿中眾臣麵麵相覷,臉上都湧起凝重之色。
誰也沒想到這位看似柔弱的長公主竟有如此威勢的一麵,亦或者是他們此前都忽略這位熱衷於騎馬射箭的長公主,她如今是準備將軍旅的那一套帶到朝堂之上。
“喏!”青鸞軍的副將武勝燕身披黑甲,顯得殺氣騰騰地拱手道。
僅僅不到半個時辰,刑部尚書孫繼宗便匆匆趕來。
他年近六歲,麵容蒼白,身上的官袍穿得並不算整齊,隻是此刻的眼睛充滿著怒火,進殿時甚至沒有向李榮春行禮。
“孫大人病得可真巧呀!正好叛軍圍城,你這位刑部主官就臥病在床?”長公主李榮春知道她手下行事魯莽,但還是略帶嘲諷地道。
孫繼宗想到剛剛被殺的忠仆,亦是強壓心頭的怒火:“殿下何必咄咄逼人?老臣近日確實身體不適。況且,守城之事自有京軍負責,刑部不過是……”
“住口!”李榮春突然拍案而起,聲音如冰:“孫繼宗,你身為六部尚書,不思守土之責,反而推諉搪塞,該當何罪?”
此話一出,殿內一片死寂。
孫繼宗臉色鐵青,顯然沒料到會被當眾訓斥。
其實他並不是沒有報國之心,但他終究隻是一個刑部尚書。此前他倒是數次上疏勸諫,更是阻止向偽齊割地賠款賣公主,但最後的結果呢?
現在的都城根本不是他一個刑部尚書是不是盡責的問題,而是這個朝廷早已經腐爛不堪,誰來了都擋不住李鋒的腳步。
李榮春不等他回應,於是繼續道:“傳本宮令,即日起,十八至五十歲男子皆需登記在冊,隨時準備征召入伍。十六至三十的女子,全都編入青鸞軍,明日到新營訓練。各坊市儲備糧草統一調配,私藏者以通敵論處。”
作為軍旅出身的她,比誰都明白兵員的重要性。之所以她敢於監國,除了擁有固若金湯般的都城,便是這裏擁有她夢寐以求的兵源。
隻要將京城的女子抓起來,不到三個月,她必定擁有一支十分強勁的青鸞軍。
“這……”兵部尚書薑無涯萬萬沒有想到長公主唱這麽一出,於是忍不住開口阻止:“殿下,如此強製征兵,恐引起民變啊!”
“民變?”李榮春冷哼一聲,目光如刀地掃視在場的重臣道:“等叛軍破城,就不是民變那麽簡單了。諸位大人若怕擔責,現在就可辭官離去,本宮絕不阻攔。”
刑部尚書孫繼宗等重臣默默交換眼神,最後達成一致。
事情到了這一步,與其跟眼前這位長公主唱反調,還不如繼續侍在位置上,好好瞧一瞧這位長公主是真有本事還是草包一個?
李榮春看著無人再敢出聲,嘴角不經意上揚:“既然大家都不肯辭官,那麽你們就得聽從本宮的安排了!薑大人,你負責征兵事宜。孫大人,你務必要做好刑罰工作,一旦發現私通叛軍者,殺……”
這一場議事是晚上深夜時分進行的,直到東方泛白才結束。
眾臣退下後,李榮春終於顯露出一絲疲憊。
她揉了揉太陽穴,對一直守在殿角的副將武勝燕道:“武勝燕,陪本宮去城牆上看看。”
“喏!”武勝燕不明所以,但還是規規矩矩地拱手道。
晨光中的曲沃城牆巍峨高聳,李榮春看著這座固若金湯的城牆,眼睛透著一抹自信。隻要她好好利用這一點,必定可以扭轉乾坤。
李榮春的眼睛深邃,亦是瞧著城裏城外。
城外,叛軍的營帳如烏雲般蔓延至天際,此刻正在那裏跑馬叫囂著。城內,百姓們惶恐不安,不知明日命運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榮春的目光落在遠處的高山,顯得滿臉鄭重地詢問道:“你可知本宮因何會重用於你?”
“卑職愚笨,請殿下明示!”副將武勝燕雖然隱隱知道答案,但還是裝著糊塗地道。
李榮春這才轉過身子,認真地打量著武勝燕道:“因為你跟你姐姐武勝男很像!”
雖然世人對武勝男殺良冒功的行為不恥,但經曆這麽多後,她反而覺得武勝男才是真正的良將。趙金木倒是厲害,但現在還不是已經成為李鋒的人?
“謝殿下誇獎,卑職一直以姐姐為榜樣!”副將武勝燕的心裏一暖,當即鄭重地表態道。
李榮春的嘴角微微上揚,於是滿意地點頭道:“本宮決定由你來擔任青鸞軍的統領,望你不負本宮所望!”
“殿下,卑職願為您效死!”副將武勝燕壓抑著心中的狂喜,即刻進行表忠道。
李榮春要的正是武勝男二號,臉上帶著微笑道:“起來吧!”
“殿下,昨晚我們的人殺了孫府的人,刑部尚書孫繼宗恐怕不會善罷甘休。”武勝燕起身,而後低聲道:“卑職聽聞,他與李鋒有所往來……”
李榮春知道李鋒跟孫繼宗有所交集,於是冷笑地道:“本宮知道!李鋒謀反,朝中必有內應。你派人盯緊孫府,若是有所異動,立即拿下!”
現在這個時間節點,其實她亦是需要抓一二個重臣來立威。即便刑部尚書孫繼宗不上道,那麽他不介意給他扣點罪名,而後用他的血來宣泄自己的權威。
“喏!”武勝燕是一個聰明人,於是知曉孫繼宗哪怕沒有罪,亦得成為長公主的祭旗者。
其實他知道大理寺卿李鴻是長公主的人,若是將這位刑部尚書除掉,正為可以給長公主的心腹讓路,可謂是一舉兩得。
喜歡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請大家收藏:()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