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南河十八路諸侯表態
字數:4198 加入書籤
東籬。
四皇子徐璋固守籬城,八萬東征軍外加五萬衛南軍隻守不攻。
城外。
薑鶴、曹淳、韓築,三人帶兵七萬駐紮在外。
他們密切監視著籬城的動靜,卻遲遲沒有攻城。
不是他們不想,隻是他們根本就攻不下。
籬城本就易守難攻,徐璋又有張錦書率領的衛南軍馳援,兵馬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他們除了幹看著,別無他法。
城牆之上,徐璋凝視著擺在自己跟前的棋盤,左手拿著黑子,右手握著白子,雙手隨意擺弄。
一旁。
林若曦和張錦書兩人皆是麵露凝重之色。
她們兩人手握十三萬兵馬,而且全都是精兵強將,城中還有火炮加持。
在這樣優勢占盡的情況下,她們實在是想不明白,徐璋為何不趁此機會,帶兵殺回洛京?
林若曦心係父親林若鴻,“張將軍,你與殿下相熟,勸勸殿下吧!”
她是著急回洛京。
畢竟現在林若鴻一個人身處洛京漩渦中心。
以徐諭的脾性,隨時都有可能過河拆橋,就把林若鴻給清算了。
張錦書沉聲道:“我與他並不相熟,隻是當初抗擊胡夷的時候,一同作過戰而已,說實話,我並不喜歡四殿下的行事作風!”
林若曦輕歎:“殿下想要天下人站隊,眼下過去這麽久,該表態的諸侯都已經表態,我們占盡優勢,他卻按兵不動,我真的想不明白。”
“我更想不明白,父親為何要讓衛南軍相助四皇子!”
在張錦書的心中,就算是衛南軍要站隊,也是站在太子徐元那邊才是呀!
林若曦不住搖頭,她終是忍不住了。
“殿下,我們到底要等到什麽時候?”
林若曦上前,開口質問徐璋。
張錦書也跟著說道:“殿下,你整天對這棋盤發呆,如此消極懈怠的態度,如何領兵?”
麵對兩人的質問,徐璋並沒有著急言語。
他隻是將左手的黑子緩緩落下,然後又將右手的白子給放回到了棋簍之中。
片許,他才緩緩開口:“兵者,詭道也!連你們都沒有看懂本王在幹什麽,那敵人就更加看不懂了,不是麽?”
徐璋在兩人麵前賣著關子,這讓兩人心中的疑惑又加深了一層。
“殿下,你有什麽安排,直接明說,或者是你根本沒有把我們當自己人,什麽都藏著掖著,這讓我們如何心甘情願的幫你征戰?”
在戰場上,最重要的就是信任。
隻有相互信任彼此,才能將自己的後背交給對方。
徐璋輕笑,他朝著城牆下掃了一眼,緩緩道:“出去探查的斥候回來了,且先聽聽有什麽情報再說吧!”
林若曦和張錦書對視了一眼,應了下來。
“噠噠噠……”
斥候的腳步聲拉近。
很快就來到了徐璋的跟前。
“參見殿下!”
“直接說消息!”
徐璋雙手負於身後,嘴角帶著輕笑,斥候還沒有說,但他似乎已經知道了所有的事情。
斥候抱拳,問道:“殿下,先說哪一件?”
徐璋瞥了一眼林若曦和徐璟,道:“先說南河三域的事情!”
“是!”
斥候得令,“南河三域十八路諸侯,除了楚淮公和衛南伯,其他人皆已表態,他們欲奉監國之命,討伐籬城,美其名曰為國除害!”
徐璋聞聲而笑,“我就知道!”
林若曦和張錦書頓了一下。
她們猜到了南河三域的諸侯會有一部分站在徐諭那邊,卻沒有想到,這一部分竟然是大部分。
“等等,你說隻有楚淮公和衛南伯拒絕與徐諭為伍,那他們豈不是要成為眾矢之的?”
張錦書瞬間就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一股不好的預感,猛然湧上心頭。
斥候如實相告:“沒錯,衛南伯府已經被抄家,我們的人去時, 不見一人,隻見滿院箭矢……”
“什麽?”
張錦書急了。
她一把揪住斥候,“你把話說清楚,衛南伯府怎麽了?”
斥候惶恐,不甘懈怠:“衛南伯府……”
徐璋把斥候的話打斷:“張將軍莫急,不見衛南伯屍身,就說明他性命無憂,當初衛南伯讓你帶兵來援,應該就想到了今天的結果,想來他應該是有對策或者後手的!”
徐璋安慰著張錦書。
她手上可是有著五萬衛南軍,要是張錦書心急之下帶兵回南河川域,那徐璋可就變的被動了。
張錦書麵露擔憂,她鬆開了斥候,然後朝著徐璋說道:“殿下,家父身死未卜,恕末將不能在此逗留,要帶兵回南河川域了。”
果然。
張錦書要準備走了。
徐璋自然不會就這樣讓她離開:“張將軍,現在的南河三域已經被諸侯掌控,你現在回去,無異於自投羅網,本王還是剛才那句話,衛南伯未必有事!”
張錦書低頭思索,她也覺得徐璋言之有理。
“殿下,不管怎麽樣,南河十八路諸侯都已經表態,你要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今日你必須要有所行動,否則就請恕衛南軍無法再為殿下賣命了,我不想讓衛南軍的弟兄們死的不明不白!”
這是張錦書最後的底線。
徐璋頷首,道:“張將軍放心,今日本王必有所動作,且靜下來心,聽聽其他的消息!”
斥侯會意,立馬接話:“除了衛南伯之外,楚淮公表示要二皇子殿下監國,實為竊國之賊,欲帶親兵與殿下站在一條戰線上。”
“甚好,現在就派人去接應楚淮公!”
“是!”
“說說太子殿下的事情!”
徐璋吩咐斥候,他最想聽的就是關於徐元的事情。
自己在籬城看似死守,卻傳達了很多信號給徐元。
他要看看徐元是否給予他相應的回應。
斥候忙道:“西北兵馬未動,但消息傳出,太子殿下帶兵入齊,與西境橫渡,穿行齊國境內,齊國公主呼延映月為殺太子殿下,自甕城調派兵馬追擊,以至於甕城防守薄弱。
二皇子殿下在得知情況之後,不知道從何處調派十萬龍甲軍,強攻甕城,不多時,甕城那便的戰況便會有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