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一直都是盟友

字數:4460   加入書籤

A+A-


    徐諭再起國戰。
    這倒是讓徐璋有些始料未及。
    他眉間一挑,不由驚歎:“老六不愧是老六,竟然將天下這場棋局下成這般局麵。”
    徐璋在籬城一直固守,目的就是在等徐元那邊的消息。
    “太子殿下現身在何處?”
    徐璋目光回轉,目光重新落在斥侯的身上。
    斥候忙道:“已與雁牢關歸武,現在應該身在北邙,其他的暫無消息!”
    徐璋聞言,低頭沉思起來。
    良久。
    他才朝著斥候擺了擺手,示意其可以直接退下。
    待斥候退去,徐璋又看向了林若曦和張錦書:“兩位將軍,你們不是在這籬城悶壞了麽?眼下正是動身的時候了。”
    林若曦和張錦書對視一眼,同時開口:“去哪?”
    “難道要準備回京了?”
    林若曦心係林若鴻,她第一想法就是回洛京。
    如果可以,她想讓整個林家抽身事外,不再參與這一場奪位的戰爭。
    因為這一場局一旦走錯一步,那便是身死道消,被徹底清算。
    徐璋露出一個頗有深意的笑容,緩緩說道:“陛下生前就下過旨意,讓本王和林將軍東征琉櫻,我們該奉旨行事了。”
    去琉櫻?
    兩人皆是愣了一下。
    天子已經殯天,大武內亂,二皇子徐諭霸權。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東征什麽琉櫻?
    再者。
    張錦書帶著衛南軍入局,衛南伯府都被抄家了。
    徐璋卻要帶著五萬衛南軍去東海琉櫻?
    這置張錦書於何地呀?
    “四殿下,你這是什麽意思?讓我衛南軍跟你去東海?你……過分了。”
    張錦書本就不喜徐璋。
    現在徐璋做出這樣的決策,就跟過河拆橋沒太大的區別。
    如果說。
    徐璋要帶兵殺回洛京,奪一奪這天下大位,她或許還能全力相助一番。
    徐璋一笑:“張將軍勿急,東征琉櫻隻是順道,琉櫻一破,東海疆域將任我馳騁,何處都可去得。”
    林若曦默默點頭,表示讚同。
    她隨林若鴻遠赴東海,對於東海的情況非常了解。
    “東海琉櫻雖然是個小國,但是他們有龐大的海航運輸,四麵海域都可行水路,攻占琉櫻的確是好處頗多!”
    這件事情上,林若曦似乎站在徐璋這一邊。
    張錦書麵色凝重。
    她是奉父命來此。
    雖不懂張山為何如此行事,但父命難違。
    張山這麽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箭開弓,無回頭路。
    張錦書以及五萬衛南軍現在是騎虎難下。
    要麽跟著徐璋奪得這天下,或者穩定大局。
    要麽就是被徹底清算,她別無選擇。
    張錦書深吸一口氣,質問徐璋道:“四殿下,攻占琉櫻之後呢?你又當如何行事?我可不想讓衛南軍的弟兄們成為被人當槍使,至少要讓我們知道是為什麽而戰吧?”
    徐璋不緊不慢,他走到自己之前擺的棋局麵前,然後伸手將棋盤上的黑白棋子盡數分開。
    白子一團,黑子一團。
    “兵力分散難以成事,若是能如這黑白棋子各自匯聚在一起,便可發揮強大的效用。”
    徐璋的話,張錦書還是不太明白。
    倒是一旁的林若曦,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張將軍,殿下所言,意在兵馬,我們雖有十三萬兵力,但想要殺回洛京並非易事,徐諭籌謀多年,手段絕不止明麵上的這些,所以我們必須做出取舍,弱者當抱團,積弱便可成強。”
    徐璋嘴角一揚,道:“若曦妹妹聰慧,看來已經明白了本王的心思了。”
    張錦書追問:“你們意思是要尋求盟友?東海之上,何來盟友?”
    在張錦書看來,徐璋固守籬城,是想要等待南河三域的諸侯來相助。
    結果發現南河三域十八路諸侯原意幫他的除了衛南伯,剩下的楚淮公現在都沒有動靜。
    所以徐璋才要趕緊放棄籬城前往東海。
    否則南河三域的諸侯一旦逮著親兵齊聚籬城之外,徐璋想要走就不太可能了。
    徐璋露出輕笑,他昂首回應:“從始至終,本王都有盟友呀!”
    “誰?”
    “自然是……太子殿下呀!”
    張錦書愣了一下。
    腦子似乎瞬間就通了。
    家父衛南伯,和太子殿下關係匪淺。
    如果衛南伯真的要站隊,也隻會是站在太子殿下的身後,又怎麽千裏迢迢來籬城相助徐璋呢?
    能夠解釋這一情況的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徐璋和太子徐元是一夥的。
    林若曦見張錦書臉上仍有疑慮,她不由開口了,“奪下琉櫻,以其水路運輸為媒介,可去往很多地方。
    比如……北邙東邊的海岸、齊國東洋,甚至是他們的西境,最重要的是,我大武境內的洛水河,是連通東海海域的!”
    話說到這裏,張錦書要是還不明白,那就真的就是她愚笨了。
    難怪當初徐璋帶著東征軍這番籬城的時候,要留下一支小隊在琉櫻海域周邊遊蕩。
    原來那個時候,徐璋就已經開始謀劃這一切了。
    高明呀!
    張錦書深吸一口氣,被徐璋的謀略給驚到了。
    “原來如此,殿下之謀,前無古人呐!隻是現在薑鶴和曹淳一眾合圍籬城,我們十三萬兵馬要如此離城?如若明目張膽的離開,對方死咬不放,我們豈不是會顯得很被動?”
    徐璋嘴角微微一揚:“本王有一計,可解此憂。”
    林若曦和張錦書豎起耳朵,想要聽聽徐璋的高招。
    徐璋緩了口氣,這才說道:“此計為空城,明日清晨,將籬城城門大開,迎薑鶴曹淳一眾入城,他們如若入城,便圍殺之,若不入城,我們的兵馬就從另一處城門行出。
    十三萬人馬,分四次離城,讓薑鶴一眾認為我們是在演戲,真真假假,讓他們無法作出決策。”
    徐璋這哪是計謀?分明就是陽謀。
    他要告訴敵人,我們要棄城了。
    你們要是有膽子就入城來看看,要是沒膽子,那我就在你眼皮子底下撤離。
    等你有膽子入城,我就安排殿後的人馬將你們圍殺。
    要是到最後都不入城。
    那不好意思,我們就全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