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大漢的將軍們
字數:2658 加入書籤
文官的主要職務其實也就這些了,剩下的“三台六司”還有四個司,分別是“官吏司、刑罰司、工商司和祭禮司”,分別對應後世的吏部、刑部、工部和禮部。
這些任職人員屬於袁熙信任的,但是並非袁熙近臣的那些,還有些是袁熙妥協的結果。例如,孔融之所以在這宣讀官員任職情況,就是因為孔融自己就是“祭禮司”的尚書,主要負責祭祀和外交禮節等事務,孔聖人的後人正適合這個;“官吏司”其實很重要,但是主要是負責中低層官員的任命,至於高級官員都是袁熙親自任命的,因此袁熙選擇了荀攸任尚書,荀家在人才管理上還是很有威望的,而且袁熙把袁家書院的男子分院也交給“官吏司”管理,女子分院則是由皇後伏壽和魏國公夫人甄宓二人管理,伏壽管理許都的,甄宓管理鄴城的;“刑罰司”必須是個公正且對司法熟絡的人,袁熙瞅了一圈發現還就是陳群最合適,隻能任命陳群這個降臣當尚書,陳群的個人能力自然沒話說;而“工商司”有點麻煩,工業和商業的人才袁熙了解的不多,而且這個時代工業還能讓文人們略微重視一下,商業基本上是被鄙視的,本來甄堯是最佳人選,可惜他之前沒有官身,直接提拔不方便,然而,劉曄關於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議,最近送到了袁熙的桌案上,袁熙看了以後驚為天人,可以說是未來京杭大運河的前身,疏通了南北的各個水係,除了燒錢和燒人力以外,堪稱完美,因此,袁熙任命劉曄為“工商司”尚書,同意了劉曄部分水利設施的開發,先保證潁川、河南、陳留、南陽四個郡的水係貫通。
剩下的“三台六司”各級官員任職,大部分都是“三台六司”的長官們自己任命了,袁熙隻是知道,然後有個印象就行。
孔融的宣讀當然還沒完結,因為武將或者說將軍們的任職還沒宣讀。
“河間張氏,名頜,字儁乂,作戰勇猛,忠義無雙,今進封為前將軍,暫駐守安邑城;封爵鄚侯。”張合不在這,袁熙所有有營令的將軍都不在這,包括馬振,馬振在許都,袁熙現在在許都西邊的一處皇陵。張合的並州刺史沒有繼續留任了,袁熙隻給了他一個前將軍這類的稱號將軍,還加封了侯,就是要跟所有將領們明確,他們以後隻能負責軍事,不可染指政事,並州刺史給了高柔,主要是並州的官員確實支持他,高柔也確實表現不錯,張合也同意此事。張合是河間國鄚縣人。
“常山趙氏,名雲,字子龍,今進封為後將軍,暫駐守宛縣城;封真定侯。”趙雲的後將軍是袁熙定的,雖然考慮過三公級的驃騎、車騎和衛將軍,被趙雲拒絕了,因為張合才前將軍,趙雲說什麽都不願意比張合高,而且驃騎將軍實際上現在還是張濟的侄子張繡名義上領著的;袁譚曾經自任過車騎將軍;而衛將軍是袁熙之前的官職。這導致趙雲不好直接任職這些名號,袁熙也沒法過於勉強趙雲,幹脆給了前將軍之下的後將軍一職,而趙雲的幽州刺史自然是由韓珩接任,別駕由田豫兼任,治中由鮮於輔兼任。趙雲是常山國真定縣人。
“西平麴氏,名耀,字路悟,今進封為左將軍,暫駐守陳留城;封蒲陰侯。”要說人家孔融是孔聖人的後裔,家底淵源,鞠義這一家也是夠了,自己姓什麽都能搞錯,主要是涼州西平郡就沒有“鞠”這個姓,隻有“麴”這個姓,鞠義這幫家夥一直都把自己的姓搞錯了,人家孔融硬是給考證出來了,而且當時的涼州西平郡仍然有一戶“麴”家是不小的家族,因此這次給鞠耀登記官身的時候,孔融嚴格查找身份來源的時候,硬是給鞠耀這一家找到了家族源頭,而且還幫他們家重新登記了姓氏,就是“麴”。雖然麴耀這次沒來,可是麴義來了,反正他樂嗬嗬地接受了這個結果,讓一族人員,全部改回了“麴”姓。至於兗州刺史,由王修擔任,別駕由董訪擔任,而蒲陰侯是因為涼州西平郡現在是韓遂管理著,袁熙可不好讓麴耀去那向韓遂要供奉,隻好從冀州找個富庶的地方中山國蒲陰縣給麴耀封侯。
“巴郡甘氏,名寧,字興霸,今進封為右將軍,暫駐守彭城;封海西侯。”右將軍這個職務,袁熙本來準備給馬振的,不過甘寧通過甘婷婷使了點勁,讓袁熙過於舒適,隻好幫甘婷婷一把,將軍中第五人的位置給了甘寧,而海西侯的職務除了巴郡不在袁熙手上的原因,還有袁熙希望甘寧重建海西城的要求,甘寧當然得聽著,而且還滿臉的樂意。至於袁熙的水軍主力又跑到彭城去了,也是因為袁熙擔心孫權那邊搞事情。而青州刺史現在是董昭,徐州刺史則是管寧。
“扶風馬氏,名振,字樹戈,今進封為征南將軍,暫駐守臨潁城;封高安鄉侯。”征南將軍這個稱號其實就是為了之後袁熙南下的時候讓馬振跟著一起去,馬振的營令也增加到了四個營,但是他的功績暫時不夠封縣侯,隻能先給個鄉侯,袁熙把夏侯惇生前的高安鄉侯給了馬振。
“上穀寇氏,名封,字備甾,今進封為征西將軍,暫駐守潼關;封安平亭侯。”寇封其實這次戰場的功績不夠的,封侯夠嗆,但是當初他運氣比較好,跟著司馬懿把河內郡打下來,幫助袁熙在黃河以北轉守為攻,袁熙必須把這些功績給他補上,而且他雖然後來沒有大功績,至少沒有犯大錯,讓袁熙能夠在南下河南諸州郡的時候放心西線的防守。因此給了個征西將軍加亭侯,這個亭侯是已死去的曹仁的。
“常山褚氏,名燕,字飛燕,今進封為征北將軍,暫駐守昌平;封都亭侯。”褚燕這個改動主要是對幽州進行一次兵力的調動,這次褚燕的營令和馬振一樣都增加到了四個營;而田豫的營令則是變成了一個營,鮮於輔也獲得了袁熙的營令,作為第十一個營令,也是一個營。都亭侯屬於安慰獎,主要是褚燕的功績確實不夠。
“河間朱氏,名蓋,字益之,今進封為征東將軍,暫駐守柳城;封都亭侯。”朱蓋的遼西郡太守,是唯一一個沒被拿掉的地方官職,要知道凡是封將軍的都被袁熙拿掉了地方官職,隻保留將軍身份,以及明確駐地,而且要按照營令領兵的,這是袁熙這個大將軍的最新命令。
喜歡袁燕請大家收藏:()袁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