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學,一定要好好學格物學

字數:7222   加入書籤

A+A-


    第427章 學,一定要好好學格物學
    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刮過鬆江府華亭縣,街頭巷尾一片銀白,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給這座古城增添了幾分靜謐與肅穆。
    這裏,是前內閣首輔徐階的老家,也是他告老還鄉之後的居所。
    此時的徐階,正坐在書房內,神情專注地翻閱著衍神公李文貴所著的《格物學》。
    他雖已年逾古稀,白發蒼蒼,但眼神依舊犀利而堅定。
    李文貴憑借格物之學發明玻璃、水泥等物,創造無數財富,徐階對此羨慕不已,因此,他不但在這悠哉養老的日子中,自己研究《格物學》,而且也讓家族子弟都投身於這門學問的研究,期望能為徐家尋得如同李文貴般的生財之道。
    半響之後,就見徐階輕輕合上書卷,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這格物學,李文貴能借此獲得如此成就,老夫鑽研已久,卻得不到什麽收獲,其中定有未被參透的玄機。也不知道他們學得如何?總不能,徐家之人,就沒有及的上李家那小子的吧?”
    這麽想著,徐階決定表麵上不動聲色,在暗中觀察兒子和孫子們對格物學的鑽研情況。
    這一日午後,徐階佯裝散步,悄然來到長子徐璠的院子。
    徐璠的書房門半掩著,徐階輕輕靠近,透過門縫向內望去。
    隻見徐璠坐在書桌前,麵前攤開著《格物學》,但他眼神遊離,手中的筆在紙上隨意亂畫,顯然心思並未放在書上。
    徐階心中一陣失望,眉頭不禁緊緊皺起,暗自歎息:“璠兒,你為何如此不珍惜這難得的機會,格物學若鑽研有成,對徐家意義重大,你怎可如此懈怠。”
    不過他並沒有進門去喝斥,而是悄然離去。
    離開徐璠的院子後,徐階又朝著次子徐琨的居所走去。
    徐琨的院子裏堆滿了雜物,顯得有些雜亂。他仔細看看,似乎都是《格物學》書上提到過的一些物件,不過院子裏這些都是殘次品。
    徐階依舊不動聲色,走進屋內,悄然觀察裏間的情況。
    他就看到徐琨正對著一堆實驗器具愁眉苦臉,桌上的紙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似乎是實驗記錄,但又顯得毫無條理。
    站了一會之後,他就聽到徐琨嘴裏嘟囔起來:“這格物學,實在是太難了,做了這麽多次實驗,都沒個結果。”
    得,又廢了一個兒子。
    徐階心中五味雜陳,既對徐琨的困難感到無奈,又失望於他的畏難情緒。
    默默地退出,帶著失望的心情,徐階來到三子徐瑛的工坊時,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見工坊內,徐瑛正全神貫注地對著一個自製的光學儀器進行調試。
    他時而眯著眼觀察,時而用工具微調鏡片的位置,完全沒有察覺到徐階的到來。
    地上堆滿了各種廢棄的鏡片和零件,看得出他經過了無數次的嚐試。
    徐階看著徐瑛專注的背影,心中暗自點頭:“瑛兒如此用心,他日定能有所建樹。徐家的財富,指不定就要靠他了!”
    隨後,徐階來到孫子徐元春的書房。
    書房內,徐元春正趴在地上,對著一個自製的水車模型冥思苦想。周圍擺放著各種工具和圖紙,上麵畫滿了水車的設計草圖和數據。
    徐階見此,又是欣慰了一分,他悄悄走近,就聽到徐元春自言自語道:“要是把這個齒輪再加大一點,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傳遞動力了?”
    徐階看著認真思考的孫子,心中滿是欣慰,這才是鑽研格物學應有的態度。
    回到書房,徐階心情複雜。
    長子不成才,以後這個家,怕是不能傳給他,要不然,非被他敗家完了也不一定!
    但是,不傳給長子的話,又會多一些是非,就如同朝堂上為裕王、景王之爭一樣。
    想到這,徐階就歎氣,還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考慮良久之後,徐階便有了決定,還是再挽救一下看看。
    於是,他便喚來管家,吩咐道:“去告知幾位少爺和小少爺,半個時辰後,到正廳商議格物學一事。”
    管家聽了,立刻領命而去。
    半個時辰後,徐階的三個兒子,長子徐璠、次子徐琨、三子徐瑛,以及孫子徐元春齊聚正廳。
    眾人神色各異,徐璠一臉凝重,似乎察覺到了父親的不滿;徐琨微微皺眉,眼中透著些許無奈;徐瑛則目光堅定,帶著躍躍欲試的神情;徐元春年紀雖小,卻滿臉興奮,對接下來的討論充滿期待。
    徐階端坐在主位上,目光緩緩掃過眾人,開口道:“如今我徐家鑽研格物學已有一段時日,不知你們可有何心得?”
    長子徐璠率先起身,恭敬說道:“父親,孩兒研讀這格物學,深感其博大精深,然其中諸多原理晦澀難懂,孩兒雖日夜鑽研,卻仍覺進展緩慢。”
    徐璠身材修長,麵容清瘦,說話時微微低頭,盡顯恭敬。
    徐階聽了,卻是內心失望。不過表麵上,他還是微微點頭,說道:“格物學本就深奧,不可急於求成。你需耐心研讀,多動手實踐,方能領會其中要義。但為父今日見你在書房的狀態,心思並未完全放在格物學上,你要明白,機會難得,切不可浪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璠沒想到被他爹偷窺了,不由得麵露羞愧之色,低頭不語。
    次子徐琨見大哥退下,臉上閃過一絲猶豫,還是起身說道:“父親,孩兒以為,這格物學雖奇妙,但要投入大量精力,且成效未卜。年關將近,家中諸多事務纏身,孩兒恐難以兼顧。”
    徐琨體態微胖,平日裏喜好安逸,對這耗費心力的格物學本就興趣缺缺。
    徐階臉色一沉,目光如炬地看向徐琨,厲聲道:“琨兒,你此言差矣!李文貴僅憑格物之學,便成就非凡,為家族帶來無盡榮耀與財富。我徐家世代為官,如今歸鄉,更應另辟蹊徑。這格物學便是我徐家再度興盛的契機,你怎能如此懈怠?家中事務可安排他人打理,你需全身心投入到格物學的鑽研中。”
    徐琨被父親一頓嗬斥,心中雖有不滿,但也不敢再多言,隻得低頭應道:“父親教誨,孩兒謹記。”
    三子徐瑛沒等徐階目光掃過去,就主動站起身來,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說道:“父親,孩兒在研究格物學的過程中,深感樂趣無窮。孩兒按照書中所述,嚐試了一些簡單的物理實驗,雖曆經失敗,但每一次都有所收獲。孩兒堅信,隻要堅持不懈,定能有所成就。”
    徐階聽到這話,麵露欣慰之色,說道:“瑛兒,你能有此信念,甚好。這格物學,需有堅定之心,反複實踐,方能有所突破。為父今日看到你在工坊的專注,深感欣慰,望你繼續保持。”
    這時,孫子徐元春也站起身來,稚嫩的臉上滿是自信,說道:“爺爺,孫兒覺得這格物學就像一個神奇的寶庫,每一次探索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孫兒在製作一個簡易的水車模型,希望能通過格物學的原理,讓它更加高效。”
    徐階笑著點頭,說道:“元春,你年紀雖小,卻有如此誌向,實乃我徐家之幸。但切記,做學問要腳踏實地,不可好高騖遠。為父看到你認真鑽研的模樣,很是欣慰,繼續努力。”
    說完之後,他又掃視幾個兒子,嚴肅了臉說道:“如今朝廷革新了科舉內容,除四書五經之外,也要考這格物學。故,不管是科舉出仕,還是想走衍神公之路,這格物學便是重中之重。不管你們心中如何想,都給為父努力學好格物學!”
    “是!”他的幾個兒子和孫子聽了,不敢怠慢,一起起身行禮,同時回應。
    徐階又強調了幾句之後,才揮手讓他們走了。
    徐琨回到自己的院子,望著桌上的《格物學》和實驗器具,心中一陣無奈。“誰不知道格物學的好,可是,我知道格物學的好,格物學卻不認我,有什麽辦法?”
    心中抱怨了一會,他還是不敢不聽他爹的話,就隻能深吸一口氣,坐下來,重新翻開書本,開始認真研讀。
    讀著讀著,他又睡著了!
    而徐瑛回到自己的實驗場地,也就是他特意在院子裏搭建的簡易工坊。就見工坊內擺滿了各種玻璃儀器、木塊、金屬零件等。
    他今天打算繼續研究透鏡成像的奧秘,希望能製作出放大倍數更高的透鏡。
    寒風透過工坊的縫隙灌進來,凍得人手腳發麻,但徐瑛渾然不覺。
    他拿起一塊打磨好的玻璃鏡片,仔細地調整著實驗裝置。在一張桌子上,他固定好蠟燭作為光源,將鏡片放置在合適的位置,然後在另一側移動著光屏,試圖找到最清晰的成像。
    過了一會之後,就見徐瑛眉頭緊鎖,自言自語道:“奇怪,為何這次的成像依舊不夠清晰?是鏡片的弧度不夠精準,還是距離的問題?”
    他反複回憶著書中關於透鏡成像的原理,仔細檢查著每一個細節。經過一番思考,他覺得可能是鏡片的打磨不夠精細,導致光線折射出現偏差。
    於是,徐瑛拿起工具,開始重新打磨鏡片。
    他全神貫注,手中的工具在鏡片上輕輕滑動,每一下都小心翼翼,力求達到最完美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鏡片逐漸變得更加光滑,弧度也愈發精準。
    再次進行實驗時,當光屏上出現清晰且放大倍數更高的成像時,徐瑛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成功了!”他興奮地喊道,這一刻,所有的寒冷與疲憊都被他拋諸腦後。
    隨後,徐瑛連忙記錄這次的心得。
    而徐元春回到書房,繼續擺弄他的水車模型。他看著手中的模型,心中思索著如何改進。
    “按照格物學中關於力學和水利的原理,若將水車的葉片角度再調整一下,或許能更好地利用水流的力量。”他自言自語道。
    他拿起工具,開始對水車模型進行改造。
    就見徐元春先將水車的葉片拆卸下來,然後用尺子仔細測量角度,在葉片上做好標記,再用工具小心翼翼地調整葉片的角度。
    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整個模型損壞。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完成了葉片角度的調整。
    然後,他將水車模型放置在一個模擬水流的裝置中進行測試。當水流衝擊水車時,水車開始轉動,速度比之前明顯加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好了,看來這個方向是對的!”徐元春興奮地拍手,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等明年開春,就按照這經驗,用於田間地頭試試,如果沒問題的話,就申請格物學獎勵金,該是可以吧?”
    他帶著一些憧憬,也趕緊寫下心得。
    徐階這邊,他也是在書房繼續看《格物學》。
    不知道什麽時候,有管事匆匆走進徐階的書房,稟報道:“老爺,門外有衍神公派來的使者,說是有重要物件要呈給老爺。”
    徐階心中一動,說道:“快請進來。”
    那可是財神爺,估計不可能是壞事!
    不多時,使者步入書房,恭敬地呈上一個紅封,說道:“徐大人,這是我家老爺讓小人送來的,乃是您名下的分紅明細與銀票。”
    徐階打開紅封,仔細查看,隻見上麵清晰地記錄著此次分紅共計兩萬三千兩。
    頓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特意讓人送來分紅,那小子還真是不錯!”
    在讓人送走使者之後,徐階看著手中的分紅明細,忽然想到這是一個激勵家人的好機會。
    於是,他便命管事再次將兒子和孫子們召集到正廳。
    眾人到齊後,徐階舉起手中的紅封,說道:“你們看看,這是李文貴送來的分紅,兩萬三千兩!”
    以前一年的田租收入,都不可能這麽多的!
    他的這些兒子一聽,一個個都露出了興奮之色。
    而徐階,卻是馬上又說道:“我們還隻是出錢分紅,得到這麽多錢。你們想想,衍神公自己不用出錢,隻是用格物出來的東西入股,你們能想出,他會有多少分紅麽?”
    聽到這話,他的這些兒子頓時就呆住了。
    衍神公的分紅,絕對是他們難以想象的數字!
    最為關鍵的是,他還不用賣掉田地去參股,而是從格物學中悟出的學問而已。
    這一刻,哪怕看到格物學的書會睡覺的徐琨,也一下振作了起來。
    學,一定要好好學《格物學》!
    喜歡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