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開心過年

字數:6683   加入書籤

A+A-


    第428章 開心過年
    此時,被徐家上下羨慕的李文貴,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又一次過年了。
    京師這邊,瑞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給這座古老的都城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盛裝。
    雖然寒風呼嘯,冰冷刺骨,但是大街小巷上卻張燈結彩,還有紅燈籠在風中搖曳生姿,與皚皚白雪相互映襯,鞭炮聲,此起彼伏,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
    這一次的過年,李文貴沒有在自己家裏過,而是帶著老婆孩子去他爹李偉那邊。
    如今的李府門前,那是相當氣派了。兩個石獅子威風凜凜,朱紅色的大門上貼著嶄新的門神,而門楣上懸掛著寓意吉祥的紅燈籠,隨風輕輕擺動。
    那塊李府的牌匾,是隆慶帝禦賜的。任何人到李家,都要下馬下轎。
    再一個,武清侯的爵位,也算是高的了。
    劉福貴騎馬在前,先一步敲門知會。
    等到李文貴夫婦到府門前下馬車之時,大哥李文全便第一時間迎了出來。腿腳邊跟著他五歲的兒子,帶著一點好奇,也帶了一點生分,躲在他爹身邊喊“叔叔嬸嬸”。
    當李文貴兩歲多的女兒下車之時,他的臉上才露出了笑容,主動去攙扶了堂妹,一起向屋裏飛奔,後麵留下一串“小心,當心”的驚呼聲。
    李家沒有正式分家,但是自從到京師分開住之後,李文貴因為很忙,就很少過來他爹這邊。侄兒侄女什麽的,都對他有點生分。
    等到李文貴夫婦抱著還不到一歲的小女兒,和大哥有說有笑地進入正堂大院時,就發現李文全的幾個子女和李文貴的大女兒已經在院子裏玩上雪了,連李文全最小的嬰兒,都在乳母懷中好奇地張望,粉嘟嘟的小臉被寒風吹得紅撲撲的。
    李偉沒有再娶妻,隻是娶了個妾,如今也有了身孕,因此,李偉沒有第一時間出來,一直到這時,他才出來見二兒子,似乎有點生分,還有點……不自在。
    李文貴倒沒什麽,主動和他,以及大哥一邊看著院子裏玩耍的小孩,一邊說著話。
    而李文貴的媳婦,則去找嫂子說話去了。
    沒過多久,宮裏禦馬監掌印太監李文進也匆匆趕來了,他身著大紅緋色的太監服飾,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一進府便高聲喊道:“父親,大哥,二哥,我回來過年啦!”
    隆慶帝恩準,讓李家人團聚,一起過年。也就是小妹和大姐已經是外姓人了,就沒來一起過年。
    李偉站在正廳前,看著眼前齊聚一堂的家人,眼中滿是欣慰。他雖已年過半百,歲月在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此刻,這些皺紋都仿佛化作了幸福的紋路。
    “好,好啊!一家人都到齊了,這年才過得熱鬧,才叫團圓!”李偉的聲音中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邊上的李文貴聽到這話,忽然感覺自己前兩年在自己家過年,好像有點不應該。或許以後,還是一起過年更熱鬧一些。
    傍晚,正堂內,年夜飯的餐桌,很大,容納了十五六個人的,中間可以轉動那種,已被布置得滿滿當當。
    桌上擺滿了珍饈美饌,熱氣騰騰的餃子形似元寶,象征著團圓與財富;色澤紅亮的紅燒鯉魚,寓意著年年有餘;還有那外酥裏嫩的烤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在正堂的兩側廂房,以及外間兩側廂房,也都是一桌桌的年夜飯。
    這些是李府傭人的,按照身份高低,內外廂房有別。
    等到吃年夜飯時,李偉坐在主位,端起酒杯,環視著圍坐一桌的家人,忽然眼眶微微泛紅,很是感慨道:“今天,咱們一家人難得齊聚,這是咱家的福氣。來,一起幹杯!”
    李文貴和李文全等人聽了,全都一起站起來舉杯回應。
    那些小屁孩也想著湊熱鬧,一個個興高采烈地喊著“幹杯”,然後喝光他們手中的溫牛奶。
    也是李家才富貴起來,還沒什麽規矩。換了那些名門大戶,斷然不可能有這種熱鬧。
    已經喝完一杯的李偉坐回座位,沒管邊上的丫環倒酒,隻是掃視眼前熱鬧的一桌,忽然又是感慨地說道:“有的時候,就像做夢一樣,我就怕夢醒過來,又回到了通州老宅,家徒四壁時候!”
    李文全是老大,從小就跟著他爹幹泥水匠,見證了家裏的一切,此時聽到,也是感慨地說:“父親,那些年的苦,如今想來,仍像一場噩夢。您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被迫把大姐賣去陳府,又無奈將三弟送進宮裏。家裏窮得揭不開鍋,隻能吃糠咽菜,真得是……真的是每一口都是煎熬啊!”
    李文全說著,聲音都有些哽咽了,臉上滿是對往昔苦難的追憶。
    李文進聽到這話,默默無語,當年要不是太窮,都快餓死了,他也不至於被他爹狠心送進宮裏去。
    李偉的眼眶濕潤,掃視一桌子的家人,輕聲說:“如今日子好了,可那些苦不能忘。我看著孩子們如今無憂無慮的,真希望他們能明白,咱們家走到今天不容易,多虧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的話還沒說完,李文全五歲多的兒子仰著天真無邪的小臉,好奇地問:“爺爺,什麽是吃糠咽菜呀?糠好吃嗎?”
    李偉慈愛地看向他,眼中滿是疼愛,“傻孩子,糠啊,就是稻穀外麵的皮,又幹又澀,一點都不好吃。那時候家裏窮,沒別的吃的,隻能吃糠和野菜,勉強填飽肚子。哪像現在,你們想吃什麽就有什麽。”
    李文貴的大女兒聽了,奶聲奶氣地說:“爺爺,我不要吃糠,現在的肉肉好吃。”
    她的話引得眾人一陣哄笑,衝淡了些許傷感的氛圍。
    李文貴也是笑著說道:“我還記得小妹第一次去王府吃到好吃的菜時,哭鼻子了!”
    一聽這話,李偉和李文全兩人便笑了。因為隻有他們知道,李彩蓮哭鼻子,是因為李文貴把吃的讓給她,以至於她肚子不餓,吃不下多少好吃的,就急哭了!
    如今的李彩蓮,有李文貴送的一份產業當嫁妝,背後站著大明皇帝和皇貴妃,還有大明的財神爺,在夫家的日子過得很滋潤。
    在座的人,都對如今這種日子,感到非常滿意。
    就這樣,年夜飯在溫馨又感慨的氛圍中繼續進行著。大家一邊品嚐著美味的菜肴,一邊分享著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
    吃完年夜飯,到發紅包的環節時,便是一個歡樂小高潮。哪怕紅包其實沒有多少錢,意思一下而已,小孩們卻都很高興。
    隨後便是放鞭炮了,滿天雪花中乒乒乓乓,非常熱鬧。李家的小輩們,都是要看,卻又怕,玩得非常開心。
    李偉作為家主,又坐在正堂上,接受家裏仆人的恭賀,然後每人一個紅包。
    李文全,李文貴以及李文進,也都有給他們紅包。就隻是過年的這紅包,李家的仆人,就足以讓其他府上的羨慕了。
    而後,幾個男人,便坐在屋裏說著話,而小孩們,則大都在外麵玩,或者去他們母親那邊,總之,有仆人照顧著,也沒人來打擾幾個男人。
    沒有了外人,李偉便對李文貴,同時也說給其他人道:“去年一年,一共進項了四十多萬兩,你看,這錢怎麽處理?”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腦海中便回想起來,當初二兒子拿回家幾十兩銀子的時候,那手都是抖的。甚至為了那點銀子藏那裏,都失眠過!
    如今錢多了,多得數都數不過來,但是內心深處,卻已沒有當初的那種激動了!
    此時,李文貴聽到李偉的話,略微一沉吟之後,便開口說道:“錢多其實也不是好事,在外可能會讓人嫉妒,在內可能會讓子孫坐享其成而不再努力。別的不說,那些世襲勳貴,就沒有一個能超過他們祖先的。因此,我的想法是……”
    說到這裏,他看向其他人,發現他們都看著自己,便接著說道:“……拿出一部分錢,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說起來,這錢其實都是李文貴賺的,因此,其他人對於李文貴的話,都沒有異議。
    李偉聽了之後,便帶著一點好奇問道:“做什麽有意義的事情?”
    李文貴已經有想法,當即便回答道:“就以我們李家的名義,再設立一些獎學金。具體做法是,把錢用來投資,再用每年投資得來的錢,獎賞一些有才華的人。”
    “比如說,可以設立通俗小說獎!”他說到這裏,想起當年的第一桶金,便接著說道,“我們李家賺錢,起步的第一筆錢,便是寫書所得。因此,就叫起點小說獎好了,獎勵當年評選出來的優秀通俗小說。”
    聽到這話,李偉等人,自然沒有意見。
    然後,李文貴便接著說道:“格物學其實還有好多細分的,比如物理,化學,生物,還有醫學這些。以前設立的格物學獎勵金,從目前來看,效果並不理想,都幾年過去了,也沒什麽像樣的成就可以獎勵。”
    “我覺得,可能是以前的格物學太籠統的原因,因此,我會在明年進行細分。醫學這塊,我想留給我們自家,用李家的名義來獎勵。如此一來,不管多少年過去了,不管是什麽朝代,我們李家的名聲,依舊會被後世所記得!”
    對於李家來說,最值錢的不是這四十來萬的分紅,而是那些股份。
    錢對他們來說,哪怕是以前非常吝嗇的李偉,也已經有些麻木了。
    因此,這個時候,哪怕是李偉,也比較在意身後名了。聽到李文貴的話,他是讚成的。
    李文全平時就是個老實人,自然是他爹和弟弟說了算的。
    至於李文進,都沒後人,自然最圖名聲了。
    於是,一家人的意見便統一了,就按照李文貴所說那樣,設立一個通俗小說的獎勵金,再設立一個醫學方麵的獎勵金,為李家揚名,留名。
    李文貴的這些想法,其實並不是他爹問了之後,他才有的想法,而是這些天來,他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一如他剛才所說,格物學獎勵金在早幾年就設立了,雖然申請的人也多,但是基本上都沒什麽好的成就,甚至很多都是空談,想當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此,李文貴也進行了反思。
    他覺得隻是叫格物學,有點太籠統了,沒有指明方向,因此大部分人就像沒頭蒼蠅,亂格物。甚至他還聽到,有人對著山,水,樹,木等等坐在那裏空想,然後就試圖想出點什麽。
    因此,他準備再細分下格物學。
    另外,李文貴覺得如今還沒有讓他看的過眼的申請,也和格物學興起時間過短有關。
    以前的讀書人,動手能力很弱;而動手能力強的匠人,卻大都不識字,沒法正確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有體係地探索。或許等再過幾年,讀書人的動手能力變強了,匠人們也都識字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就有讓他欣賞的成就出來了!
    一家人說著這些事,最終由李文貴規劃起李家命名的這個獎勵金,然後再由李偉出麵去奏請朝廷說這事,真正做這個事情,就交給李文全。
    與此同時,宮裏麵也是非常熱鬧。
    要說分紅最多的人,誰都不能和隆慶帝比。
    當年屬於裕王府的股份,還有當年嘉靖皇帝搞到的股份,全部都歸了隆慶帝,隻是一年的分紅,就差不多有百萬之多了。
    這大過年除夕之夜,隆慶帝也非常大方,拿出了二十萬兩銀子,在宮裏派發紅包。
    這或許也和他性子有關,要是換了他父皇嘉靖皇帝的話,就不可能如此,所有的錢,都會用來煉丹,這可是一個無底洞,光是龍誕香,就是個天文數字。
    宮裏麵還有不少人,還有寫書、紡織的副業,哪怕要和皇帝對半分成,他們的一年收入,也比一般人要多多了。
    如此種種之下,完全可以說,宮裏麵的祥和氣氛,估計洪武時期都不能比,更不用說其他時候了。
    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有錢,真得能讓很多事情變得非常和諧!
    喜歡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