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你有張良策,我有過牆梯

字數:6816   加入書籤

A+A-


    再說回大明遠征軍在本州島登陸時,發現不見倭軍抵抗,甚至連一個倭人都見不到,事情非常蹊蹺。
    於是,主帥譚綸便下令大軍先在海邊紮營,等待後續軍隊一起登陸。
    然後,他又派出大量蒙古騎軍作為斥候,深入周邊區域查探消息。
    萬戶巴特爾領命後,迅速挑選出一批精銳的蒙古騎軍。
    這些騎手騎術精湛,對偵察任務經驗豐富。皆是一人雙馬,分成數支小隊,朝著不同方向疾馳而去。
    要說蒙古騎軍的騎術,戰馬的充裕,肯定不是倭軍能比的。他們深入內陸的速度,也因此超出了倭軍的認知。
    第一批蒙古騎軍小隊出發第二天,便在內陸遭遇一小股倭軍巡邏隊。
    倭軍巡邏隊根本沒想到蒙古騎兵有這麽快的機動速度,意外之下,雙方短兵相接,加上蒙古騎軍的精湛騎術和箭術,迅速擊潰了倭軍巡邏隊,並生擒幾名倭軍士兵。
    每支偵查的騎隊中自然有配備懂倭語的人,一番拷打之下,哪怕這些底層士兵並不知曉,也還是被問出了一些東西,便迅速回報。
    和這一路差不多,其他小隊也陸續都有傳回消息。
    比如,有的小隊甚至發現離海岸線幾十裏遠的村莊都空無一人,糧食和牲畜都被轉移;
    還有的小隊,則察覺到內陸方向,一些險要地勢所在,有大規模防禦工事正在修築。
    然而,這些消息較為零散,難以拚湊出倭軍的完整計劃。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更多蒙古騎軍小隊返回,帶來更詳盡情報。
    終於,一支深入內陸較遠的小隊報告,倭軍正將大量軍民往內陸深處遷移,且在一些要道上設置了隱蔽觀察哨。還有小隊發現,倭軍似乎在集結兵力,意圖不明。
    一次次消息匯總後,譚綸與將領們對著地圖反複研究分析,終於弄明白倭軍的意圖——這是誘敵深入,堅壁清野,試圖拉長明軍補給線並伺機偷襲糧道的法子。
    可以說,這種法子在戰場上並不少見,但是卻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法子。
    譚綸非常重視,立刻召集各級將領至中軍大帳商議對策。
    眾多將領,原本興奮地登陸本州島,就準備殺倭寇立功,結果卻見不到倭寇的影子,不知道倭寇在搞什麽鬼。
    他們接到軍令趕到中軍帳,以為有倭寇的消息,可以殺倭寇了,一個個就又興奮了起來。
    可誰知,當他們看到主帥譚綸從後帳轉出來時,那一臉嚴肅的表情時,他們就知道,可能情況不是他們所想的那樣。
    於是,中軍帳內的氣氛,不由得有點凝重起來。
    譚綸目光掃過眾人,神色嚴肅,先讓中軍校尉把收集到的消息說了一遍,然後他才開口道:“諸位,如今我們已登陸本州島,倭軍這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計策已然明了。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法,大家暢所欲言。”
    聽到他的話,中軍帳內先是安靜了一會,而後參將王如龍率先站出隊列,抱拳道:“大人,倭軍此計陰狠,旨在消耗我軍戰力與補給。末將以為,我軍當務之急是確保糧道安全,不可冒進。”
    有人聽到,立刻附和,跟著說道:“想當年,曹操與袁紹對峙於官渡,袁紹糧草充足卻因烏巢糧草被燒而大敗。前車之鑒,不可不察。我們應停止深入,在沿海穩固防線,加固防禦工事,等待後續兵力與糧草輜重的支援。隻有根基穩固,方能穩步推進。”
    遊擊將軍胡守仁見他們都發言了,而譚綸並沒有表態,就立刻也出列,跟著說道:“王參將所言極是。糧道乃我軍命脈,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可增派重兵護送糧草,同時派出多支小股騎兵,在糧道周邊往複巡邏偵查。一旦發現倭軍蹤跡,即刻出擊,絕不給他們偷襲糧道的機會。”
    “此外,還需與後方保持密切聯絡,確保糧草能及時、安全地運達前線。”
    譚綸點點頭,還是沒說話,目光掃視其他人。
    都司李應詔見此,也大步出列,拱手道:“大人,倭軍既然企圖誘我深入,我們切不可輕易中計。我軍可在已占領區域廣修營寨,囤積糧草,待後續兵力全部抵達,兵力充實後,再圖進軍。如此一來,我們兵力充足,補給無憂,倭軍便難以施展其陰謀。”
    守備周遇仁見他們都有建議,不甘示弱,也出列抱拳說道:“大人,末將認為,除了加強糧道防禦與等待援兵,還需對周邊地形進行詳細勘察。倭軍熟悉本地情況,我們也需知己知彼。可派遣熟悉地形勘察的士兵,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深入內陸,繪製詳細地圖,了解倭軍可能設伏的地點與周邊山川地勢,為我軍後續行動提供有力支持。”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闡述著謹慎應對的觀點,一時間,大帳內議論聲此起彼伏。
    等他們說得都差不多時,譚綸注意到還有人沒說話,便看過去,問道:“元敬,你如何看之?”
    戚繼光聽到,這才出列,神色鎮定,目光堅定地抱拳說道:“大人,末將以為不必懼怕倭軍這些措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這話一出,眾人皆望向戚繼光,麵露詫異之色。
    參將王如龍忍不住問道:“戚大帥,倭軍此舉來勢洶洶,意在困我於絕地,為何不必懼怕?還望戚大帥明示。”
    戚繼光聽得微微一笑,說道:“王參將,倭軍此計看似精妙,實則有其局限性。他們想拉長我軍補給線、斷我後路,前提是我軍攻打不下要攻打的城池,雙方形成僵持之勢。”
    “一如袁紹和曹操之官渡之戰,如若袁紹能一鼓而下曹操,糧道如何,會有什麽問題麽?”
    說到這裏,戚繼光轉頭看向譚綸,提高了聲音道:“我大明軍隊與別處不同,我們有重型火炮。”
    遊擊將軍胡守仁聽得疑惑,問道:“戚大帥,重型火炮雖威力巨大,可倭國城池堅固,且他們定會嚴加防範,火炮能起到關鍵作用嗎?”
    要說對火炮的認知,還是得戚繼光第一。
    這不,就見戚繼光自信地說道:“胡遊擊,倭國城池雖有防禦,但在我大明重型火炮麵前,卻並非堅不可摧。隻要運用得當,集中火力轟擊城門、城牆等關鍵部位,定能轟出缺口。一旦城牆被破,倭軍防禦體係大亂,我們便可趁勢攻入。”
    “如此一來,倭軍所謂的誘敵深入、斷我後路便失去了意義,因為我們不會給他們形成僵持的機會。”
    說到這裏,他想了下,又補上一句道:“倭國並無射程遠的重炮,我們的重炮可以抵近再開炮,威力更大!”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不由得點頭:對啊,忘記倭國軍隊就沒有重炮這事了!
    都司李應詔思索片刻後,跟著說道:“戚大帥所言有理,隻是若要以火炮攻城,必然需要大量彈藥,且搬運火炮也需耗費不少人力物力,還得防範倭軍突襲,這其中困難也不少啊。”
    戚繼光聽了,露出淡淡笑容道:“倭軍要是敢出城,那是最好不過了,就怕他不敢出城!”
    一聽這話,其他將領豪氣頓生,當即點頭附和,一個個都笑了起來。
    就那些猴子,還真怕他們不敢出戰!
    譚綸看到這一幕,微笑點頭,然後再看向下一個他信任的將領。
    俞大猷看到譚綸看向他,便主動站出來說道:“大人,末將以為,還可海路並進,直驅倭國都城。一路上,倭軍要是敢攔截偷襲便最好,先行殺傷他們。如果他們躲著像老鼠,那我們就打下倭國都城。”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又道:“倭國都城,他們不敢不救,我們也可以視情況,看是圍城打援還是先攻下城池,再清剿城外倭軍!”
    譚綸聽了,點點頭,不過他追問俞大猷道:“如果野外倭軍一直不露麵,像狼一樣,不看到我們的致命弱點不進攻呢?”
    聽到這話,中軍帳內的將領,都不由得愣了下。
    對啊,如果倭軍一直避免決戰怎麽辦?
    然而,俞大猷卻一點不慌,依舊不快不慢地回答道:“末將打聽過了,倭國這邊的雨季是七月左右,會持續一個月到一個半月。”
    “因此,如果倭軍一直拖著不和我們決戰的話,我們就多打下一些城池。到時候雨季到來,我們在城裏休養生息,看他們在野地裏能耗到什麽時候去!”
    戚繼光聽到這話,跟著補充道:“堅壁清野之策,本就是一把雙刃劍,既傷敵,也傷己。要末將看,如今才是四月中旬,未必需要等到雨季,倭軍那邊便會堅持不住,自己都會崩潰!”
    譚綸聽得連連點頭,見底下將領都不再有其他建議,便決定道:“諸位說得不錯,本官再補充三點!”
    聽到他說話,所有將領都認真聽了起來。
    “其一,水師一定要守好,不能讓倭軍有偷入九州島的可能……”
    大明的主力軍隊都出征本州島,在九州島的,都是朝鮮、琉球的仆從軍為主,戰鬥力要比倭軍差。一旦被倭軍投入九州島的話,後方就會不穩。
    不管是戚繼光、俞大猷,還是其他將領,都明白主帥的這個意思。
    “其二,水師也還要發揮出機動優勢,不需要海陸並進,海路可以先行突進,跳到倭國的後方去登陸作戰,打亂倭國軍隊的部署!”
    “其三,可行虛張聲勢,耗倭軍實力之計,第一階段的重點,是這裏……”
    “……”
    譚綸做了接下來的軍事部署,隨後軍隊便開始行動了起來。
    ………………
    時間一晃過去了半個月,這半個月裏,明軍主力一直在海邊紮營,並沒有開拔。有不少次,騎軍突然大舉出動,看似大軍要出征,但是最終,卻又沒動靜。
    倭軍這邊,終於有等不下去的,紛紛跑去盟軍主帥,織田信長這邊了。
    這不,淺井長政一見織田信長,就立刻抱怨說道:“信長公,大事不好了!已有不少賤民耐不住性子,偷偷逃跑了。這時間也拖的太久了,實在管不住了!”
    跟著一起來的朽木元綱,也跟著附和道:“是啊,信長公。不僅如此,我們為了堅壁清野,將大量糧草集中儲備,可這麽多軍民都撤到內陸,消耗巨大,如今糧草也快要支撐不住了。再這麽下去,恐怕未等與明軍交戰,我們自己就先亂了陣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狗日的明軍一直按兵不動,他們到底在謀劃什麽?我們卻被這不明不白的局勢拖得疲憊不堪,軍心、民心都開始不穩了。”
    織田信長麵色陰沉,心中也是煩躁不已。
    他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說道:“明軍此舉定然有詐,我甚至懷疑,他們的主力已經不在那裏了。”
    說到這裏,他眉頭緊鎖,又補充說道:“我多次派出人馬刺探,但是明國騎軍眾多,根本無法滲透過去刺探。”
    還有個原因,他沒說,就是倭人和明軍實在不同,根本沒法喬裝打扮,因為身高的差距太明顯了!哪怕有幾個不明顯的,語言不通,一問也會露餡。
    淺井長政聽了,惱火地說道:“信長公,既然明軍不動,我們便主動出擊。挑選精銳部隊,趁夜偷襲明軍營地,打亂他們的部署,或許能扭轉局勢。”
    織田信長邊上的黑田官兵衛聽到這話,立刻搖頭說道:“柴田大人,此舉太過冒險。明軍營地戒備森嚴,且他們既然敢按兵不動,想必早有防備。貿然偷襲,隻怕不但無法得手,還會損兵折將。”
    淺井長政真的很氣惱,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麽辦,坐以待斃?”
    織田信長心中歎了口氣,要是實力相當,也不需要這麽多事,直接打就是了。
    但是,從前期的交戰看,正麵對戰,哪怕倭軍兵力占優,要想取勝,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沉思片刻後,還是說道:“這樣,我再多派探子深入明軍營地附近,探查他們的虛實,看看他們究竟在搞什麽名堂。同時,要穩定軍心民心,對於逃跑的賤民,派人追捕,以儆效尤。至於糧草問題,讓山陰道那邊解決吧,等打贏了明軍,再論功勞!”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不過,事情很快就有了轉機。
    喜歡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