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趙佶的難堪和氣悶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還在北國做俘虜的時候,趙佶就無數次的聽到了那位攝政王的傳說,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乃至於他之所以能從五國城被帶到燕雲前線,本質上也是因為那位攝政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連番大勝,攪弄的金國人心不安,想把他做個籌碼來運作的。
隻是後來被劉宴所救,算是意外。
而這從北國逃到宋境的一路上,關於那位攝政王的傳說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甚至於真假難辨。
斬殺天神,降服妖龍,奇襲西夏,威壓海外。乃至於金國四位護國真龍被他砍了三個,就剩下一個立國的分海君了。
而且與這些赫赫聞名的功績相伴的,則是各種各樣離譜的風流韻事。
比如什麽雷峰塔和青蛇白蛇的傳說,什麽收降了整個女兒國,還有在各地搜羅美女,甚至於靠著引誘人家女兒逼迫大將投降之類的傳聞。
當然,這些所有的傳聞中最勁爆的自然是攝政王圈禁皇家女眷,還一口氣娶了九個公主的事兒。
在民間,那些太後、皇後、公主和攝政王之間的傳說都被編排的不忍直視了。
不得不說一句,大宋民間的風氣還是很開放的。其他的不說,仁宗皇帝“狸貓換太子”的傳聞都能經久不衰,更何況攝政王把皇家女眷一網打盡的這種事兒?
民間粗鄙之人加上自己的各種想象,搞出來的傳聞越來越離譜,趙佶可是實打實的聽過不少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每當那些民間俗人說到這一點上,都必須得說一句,為何攝政王能把皇家女眷一網打盡,而那些相公、朝臣、官員、武將們都沒什麽話說呢?
也沒人去造反,沒人給趙宋皇家出一口惡氣,沒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怒斥攝政王貪色無度呢??
因為那些女人當初是被趕出來的!
被人趕出來的?
還用說嘛?明麵上是被當初的何粟、孫傅兩位相公趕出來的。但是皇宮的主事者不發話的話,兩個相公敢做這種事兒?
人都不是傻子,大宋朝的相公雖然位高權重,但也真沒高到這份上。
歸根結底還是皇帝!是兩位皇帝!一位太上道君皇帝,一位太上淵聖皇帝!
父子倆在國難之際把家裏的女人全都趕出來,要送給金人給自己擋災!
後來這群女人被攝政王救下,帶回了自己家裏。就算是玩出花兒來了,誰還能有什麽話說?
據說,淵聖皇帝剛剛回來那段時間,在涿郡趙氏老家,連個粗使丫鬟都招不到的!
後來到了東京明學宮裏當教書先生,也隻能招男仆,一個女仆都招不到。
連青樓裏的妓子都不做他的生意!
淵聖皇帝畢竟隻當了一年的皇帝,與之相比,道君皇帝的名聲更差。
每次攝政王的風流韻事傳說之中,都會伴隨著道君皇帝成為某種背景板或者反麵教材。
連帶著天下間當道士的都被連累了名聲,畢竟道君皇帝是道教教主,有這樣一個教主在,道教風評急轉直下。
現在很多人家裏做法事都隻找和尚不找道士了。有些沒辦法的招來道士做法事,都把家裏的女眷藏的嚴嚴實實,不讓人見。
道士們也真是無言以對。
沒辦法,宋人重名,名聲一旦臭了,想要再撈起來可就真難了。
攝政王好澀天下皆知,不過這並不是什麽大毛病。哪個男人不好澀?對於這一點,誰都沒臉說誰。
道君皇帝當年的風流韻事也是名滿天下,他和李師師之間的事兒甚至於成了某種模版了。
不過事到如今,道君皇帝跟攝政王比起來,就成了某種笑話。
跟了他的女人,到最後是要被趕出來,生死難料的。而跟了攝政王的女人,如今已然名動天下,呼嘯蒼宇,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了!
所以此時此刻,趙佶是真的破防了。乃至於一時間氣血鬱結,幾乎難以自製。
不過五國城那一遭到底是讓他有了長進,一路逃難而來,也讓他明白至少要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再大的憋屈和怒火,也得忍!
……
等到吃完了飯,羅汝楫便來到櫃台前結算了飯錢,倒是讓周家娘子鬆了一口氣。
這夥子人吃的菜又多又好,可貴了。要是不願意付錢,那可就真的虧大了。
一行人吃飽了飯,便漸次離開。老都啃著一個周掌櫃的專門給他做的醬肘子,轉頭瞥了一眼。
他從那夥子人中的一個高瘦的男子身上感覺到了一股殺氣,而這股殺氣的目標……是小慧娘?
怎麽回事?小慧娘說了什麽,讓那人竟然迸發出了殺機?
皺了皺眉頭,老都按下諸多心思,認真吃飯……無論如何,把肚子填飽才是最重要的。
等到這一夥子人走了,沒多久後,另一群“苦力”們也都吃飽了飯,漸次離開。他們已經付過錢了,倒也沒多耽誤什麽。
又過了一會兒,老都啃完了一隻醬肘子,吃了一碗鮮美的魚湯泡飯,也告辭離開。
他每天隻是來酒肆裏混一頓飯而已,自己有住的地方。吃飽了飯,自然不會多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到這群人都離開,店裏頓時安靜了下來。也過了飯點,不會有什麽人來了。周家娘子去收拾碗筷,周五郎便問道:
“陳二嬸現在可好?”
“挺好的,她改嫁了,剛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小慧娘一邊喝魚湯一邊應了一句。
阿這……
周五郎有些明白為何這丫頭會離家出走了,這年頭,生了兒子,對女兒自然就會少許多關照。
“陳二叔一直沒回來,你們也走了。後來朝廷來這裏土斷,重新分了田地。你們家的地也不知道能不能要回來……”
周五郎考慮的比較實在,不管這位小慧娘是不是真的攀附上了那位傳說中的攝政王,如今既然回來了,有些事兒當然是得說一下。
“那兩畝地便是要回來了,我們家也沒人種了,還是算了……”慧娘搖搖頭,隻是問道,
“五哥,那位都老爺子不是本地人,應該是從河南那邊過來的?”
“對,是河南那邊的,征戰許多年,受了些傷。家裏也沒人了,就在這裏住了下來。”周五郎點點頭,
“老爺子人不錯,也不知道他姓什麽,隻說自己以前做過都頭,我們便喊他老都頭。”
“鎮子裏有其他老兵來過嗎?”小慧娘想到什麽,問了一句。
“好像……沒見過多少。”周五郎思索了一下,“至少這兩年來沒見過什麽老兵過來。”
小慧娘沉默片刻,眼淚突然就掉了下來。
這倒是讓周五郎慌了:“如何就哭了?怎麽了?”
“我爹是咱們鎮子裏唯一一個當兵的,他離家那麽多年都沒法回來。現在一個老兵來到咱們鎮子裏,說不定……說不定便是和他一起從軍的。”
小慧娘冰雪聰明,眼淚吧嗒吧嗒的掉下來,“不管我爹是立了功還是犯了錯,怕是都回不來了……”
周五郎夫妻倆頓時怔住,乃至於一時茫然,卻委實不知道說什麽好。
……
喜歡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請大家收藏:()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