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天命所歸

字數:8476   加入書籤

A+A-


    帝都洛陽。
    趙王府。
    北疆的兵卒生死見慣了,隻要不打仗,那大多都是不守規矩的。
    此刻黑色大殿外,上千個端著碗的丘八踮著腳,觀看中堂裏精彩的表演。
    一個衣著華貴的老婆子,杵著金杖,輪番嗬斥他們的統領將軍,不少人看得怒火中燒。
    但這些兵卒也懂分寸,不會給長官們找麻煩。
    就連那紅毯,雖然觀看位置絕佳,但他們一腳也不踩,
    一則是軍靴上都是泥巴,別弄髒了。
    二則是維護趙王府的體麵,周將軍可是北疆靈魂人物。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裏麵越來越過分了。
    北疆的兵卒不由自主的嘀咕起來,甚至有膽大者,對著太後和朝廷重臣評頭論足。
    “這大楚皇太後咋跟我們有仇似得,一直在駁斥統領們的意見。”
    “咱們統領什麽品級?金鑾殿都上不去,能不被駁斥嗎。”
    “要我說她身後兩個宮女跟天仙似得,尤其是那個嘴角有痣……不,我意思是,宮裏人都不是東西。”
    ……
    黑色大殿前,擠滿了北疆的兵卒,他們眼眸赤紅,大多含怒觀看。
    趙王中堂,此刻已經到了唇槍舌戰的地步。
    話已經說開,李保終於進入保爺的狀態,
    他頂著宗人府項槐,幾個工部、兵部的官員,口沫橫飛。
    李保說話的聲音比其他統領大一些。
    他是建安軍老字輩,論武力雖然不行,但天然比餘建山、王武等人更有份量。
    “我們綜合了兵馬數量、地形、戰力等因素,都認為可以作戰。”
    “皇太後跟宗老們若是不放心,李保願立軍令狀,若不勝,可取某項上頭顱!”
    ……
    大堂中央,周雲已經坐下,此刻作為趙王,他得先讓幾個統領衝鋒。
    李保跟餘建山一左一右,對著朝廷重臣據理力爭。
    他們久居戰陣,行步之間,舉手投足,自帶一股沙場之威。
    隻不過,大楚門閥林立,人分三六九等,貴賤有別。
    李保跟餘建山願意用項上人頭賭,太後跟項槐可不願意拿大楚王朝來冒險。
    在洛陽權貴眼裏,這些個丘八跟邊關軍戶隻能算下等人,他們的命也配和大楚國運對賭。
    主位上,霍太後情緒激動,言辭激烈,她數次堅決反對東征宋國。
    項槐更不用說,在他看來,大楚王朝穩紮穩打就行,何必冒這個險。
    其他一眾的朝廷大員自然也是傾向於西征,
    因為雍州、涼州地區基本在大楚王朝控製下。
    涼州節度使耿湯一直守著邊關,對朝廷影響不大。
    鹽城大軍就在關中,舊秦故地自然是遵河洛皇帝的命令。
    如此多的優勢,隻要能穩住,大楚將牢牢占據天下膏腴之地,何愁不能再複鼎盛。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是日頭正濃了。
    華夏自古喜好湊熱鬧,門外大楚各兵卒也不例外。
    大殿中在爭論,大殿外也在喧鬧。
    直到灶台前十八營統領,丁肆業一聲怒吼,揮鞭子抽地,北疆兵卒們才安靜下來。
    大殿之中,爭論已經沒有用了,
    很明顯,雙方都不會退讓。
    大楚王朝宗族力量強大,太後的勢力也不弱,但最關鍵的原因還是項濟帝位不穩,
    聖武皇帝登基才多久?短短幾個月而已。
    就算是正常交接的皇帝,在這個時間節點都是權力薄弱之時。
    更不要說項二愣子那是玄武門之變,殺兄囚父奪來的帝位。
    所以,曆史上才很多國家趁敵國皇位交接的動蕩期出兵。
    “當年,我們在馬邑黃達嶺雪地,隻有一萬四千餘人!”
    “羅浮山鐵力可汗擊破大楚北伐軍,足足有六十萬……”
    “那個時候,我們都敢跟他分個高低,今日有兵有將,何懼偽宋?”
    周雲在側位上,有些慍怒,他作為趙王,很少直接駁斥太後。
    但這次他忍不了了,朗聲嗬斥朝堂眾人,包括仁壽宮之主。
    霍太後數次言語中侮辱李保跟餘建山,似乎洛陽霍家高高在上。
    她已經忘記了,沒這群將領在北疆連續勝利,威懾了聖昌皇帝項乾,
    那項濟跟他在洛陽就會危險很多,局勢發展難以預計,甚至可能是死路一條。
    周雲身覆山文玄甲,聳立於大殿,環視朝堂諸位高官。
    今日請宗人府來,實際上隻是走個過場,
    太後竟然真的以為國策出自乾政殿,簡直愚不可及。
    兵馬在誰手裏,誰的話就是國策,隻要他跟聖武皇帝點頭,這件事基本就跑不了。
    趙王兵威,無敵天下。
    他言之鑿鑿的站出來,朝堂眾人自是不敢多言,
    霍太後眼裏全是怨恨,她第一次感覺到了周雲的威脅,
    此人真怒了,平日那些簇擁她的效忠之人,此刻竟然隻敢低頭瑟瑟發抖。
    大殿裏此情此景,項槐老眼閃過異色,最終歎息一聲,開口道。
    “趙王若是真想打宋國,也得等秋收啊,現在哪裏有糧食出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王周雲都帶頭了,北疆的弟兄們豈能落後,
    大殿中四個統領出列,他們單膝跪地,目光炯炯,皆願意賭上頭顱。
    “有!”一直沉默的兵司衙門丁至孝說話了。
    兵司大衙官自然不能讓弟兄們失望,隻見他不卑不亢,掏出了一卷楚冊。
    “突厥人在陰山,提供了些軍資,五萬隻羊、一萬頭牛,目前在伏牛山一帶養著。”
    “五萬兵卒入關,自帶了一個月軍糧,尤其是大奇關趙家主,舉族之物中,糧草頗豐。”
    “料想聖武皇帝開口,趙家主肯定會借糧的。”
    丁至孝此言一出,大殿中的楚國高層無不是麵麵相覷,恍然大悟。
    原來北疆早有準備!
    主位之上,宗人府六祖公環顧下方四位大楚勇將,不禁有些動容。
    好一股強悍的楚人兵威!
    他又看看外麵,伸長脖子的近千兵卒,一個個戰意濃烈,他更是無地自容啊。
    大楚兵卒若人人如此,江山哪裏還有這麽多麻煩。
    項槐在太師椅上,長歎一聲,他看了眼霍太後,輕輕的搖頭。
    沒了宗人府的支持,霍太後自然是獨木難支。
    她都沒有嫡係力量,論權威給過去的霍燕燕提鞋都不配。
    見大殿中,工部和戶部都開始商議攻城器械跟軍餉糧草之事了,
    霍太後臉部一陣滾燙,她感覺自己在趙王府沒了臉麵。
    下一刻,主位之上,項濟的母親惱羞成怒,冷冷的開口。
    “此番出戰,乃逆勢而為,既如此,除非蒼天庇佑,否則哀家不準。”
    眼看大局已定,母親出來阻礙,項二愣子不禁急了。
    他扶著自己的母親,開口道,“一國之事,豈可兒戲啊!”
    “項濟,你要忤逆母親,逼死哀家嗎?”
    大楚以孝道至上,霍太後這一招可謂完全拿捏項濟。
    於情於理聖武皇帝都不可能逼迫母親,隻是這會他也難辦。
    “馮成呢……方公公,去拿十個壺來,壺口捆紮在一起,九守一攻。”
    “趙王,你若能在屋外中壺,那就是天命,哀家無話可說。”
    “投壺?!”聖武皇帝本來已經很焦慮了,
    聽聞母親說的天命竟然是投壺,他當即悻悻的離去了。
    四個統領原先義憤填膺,這會也變成了無所謂,
    對眾位權貴行楚禮之後,退回座位。
    武川鎮誰不知道,敢跟周雲賭投壺,那就是直接送錢。
    趙王投壺!?
    那在北疆是出了名的,最邪門的是,他就是蒙著眼睛也能中。
    大殿中堂,十個壺中間,一支箭穩穩命中,毫無懸念。
    下一刻,校場之中爆發了山呼海嘯的怒吼。
    “天命所歸!”
    “天命所歸!”
    “天命所歸!”
    趙王府。
    北院。
    雖然項濟已經是聖武皇帝了,但梅貴妃跟項茹還是喜歡經常來北院住。
    宮裏規矩多,尤其是還有皇太後在,天天得請安,她們不適應。
    聖武元年,上元節後。
    隨著北疆諸多商貿的恢複,明空手裏的銀錢越來越龐大。
    過去的北院,周李氏硬逼著她騰出手,裝飾了一番。
    左跨院的東廂房鏟掉了陳舊的老木,重新鋪設黑漆木,
    牆壁等都被漆木包裹,房屋倒騰後,那是一塵不染,看著都喜歡。
    今日,東廂房水榭裏,來了個英姿颯爽的女將軍,
    她眉宇冷厲,俊朗不凡,一身黑甲將身姿襯托的恰到好處。
    隻是一眼,十六公主被驚豔到了,立刻成了此人的小迷妹。
    她身後還跟著一個小孩,那小孩跟周雲兩個孝子可不一樣,
    小小年紀就會行禮打招呼,嘴巴還甜,聽說已經開始學識字了。
    周李氏對李貞滿意著呢!
    這黑衣媳婦比大婦知書達禮多了,來趙王府給她帶了幾車,足足幾車的禮物。
    潔白的雪貂皮、整張熊皮、最好的武川美酒、還有孩子用的錦衣,
    藥材更多,人參鹿茸、雪蓮靈芝、冬蟲夏草等等等。
    說給老人家補身子,這哪個婆婆看了不迷糊。
    周李氏現在隻念叨二婦好,不愧是世家子弟,那就是比山寨女子懂事多了。
    隻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木漆地板的羊皮上,周李氏正吐槽李娘子,後者就身覆戎衣,踏馬而至。
    “快,給大母問安!”
    周雲的第三個兒子快兩歲了,他小眼睛望了望母親,隨後有模有樣,對著李娘子,嘟嘴道。
    “李家山……狼,給大母問安。”
    黑漆木的小榭亭擱裏,李娘子嬉笑著抱起黑衣小寶。
    她與李貞兩姐妹沙場同生共死,久未見麵,自然有說不完的話。
    但女子為母後,聊著聊著就到育兒上了。
    得知這黑衣小不點李定,竟然有五個師父,李娘子當場驚掉了下巴。
    武道師父是南華道尊,文道師父是山東大儒,棋道師父是關中袁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有音律跟政法,都是當世名家,這聽的李娘子都迷糊了。
    “妹妹哪裏比得上姐姐,安兒是嫡子,姐姐又一直遺憾沒教好李信,想必在洛陽都是請的各道魁首吧。”
    春夏交際,北院小榭一點風都沒有,
    李娘子秀臉帶著胭脂紅,逗弄李定,悻悻的道,“相公說,孩童少年時光珍貴,就……”
    趙王府中,正當李娘子有些尷尬,她還未說完時,
    她就看見了長廊盡頭,出現一堆頑劣的孩童。
    “嚐……嚐山招子隴來也……哈哈哈!”
    隻見遠方有個紅衣小屁孩,路都走不穩,
    手裏拿著木矛,不停追著前方拿盾的七八歲孩童揮舞。
    他邊跑邊蹦,笑的樂不可支,偶爾摔倒滾兩圈,
    拍拍屁股爬起來,就跟沒事一樣,繼續追人。
    十幾步外,孩童們身後跟著一個頭盔顯小,一臉囂張的少年漢子,
    下一瞬間,東廂小榭的空氣似乎很安靜。
    大孝子愣愣的看了貞師父跟母老虎兩眼,隨後急急忙忙的追了上去。
    “叫你讀書你不讀,就知道帶壞大哥……”
    趙王府的下人都是軍中退役的輔兵,黑漆木被擦的一塵不染,
    李娘子臉色鐵青,拳頭捏的咯吱作響,悻悻的笑道,“哈哈……孩子嘛,今個好像是……休學對吧,小綠!”
    “是的,大娘子,今日太院不學。”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