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伐宋檄文

字數:7359   加入書籤

A+A-


    聖武元年,四月十二日。
    帝都洛陽昭告天下,發布了討宋檄文,
    一時間,隨著商賈傳遍大江南北,此文令大楚無數豪強側目。
    北疆殺出的鐵血皇帝果然非同凡響,洛陽也不藏著掖著,
    就是擺明車馬,河洛正統皇帝即將討伐偽宋與偽楚。
    這是一個極為狂妄也極為冒險的決定。
    太平道宋國,雖說出自河南亂民,但其政權已經相當穩固。
    武力上有十二方跟五虎大將軍,精銳兵馬十幾萬。
    文治上沿襲了以民為重,依法治國,依教治人的策略。
    內河貿易時代,開封是唯一媲美洛陽,奪天地造化的城池。
    其於黃河之上,便利東西,溝通南北,
    此半年來,商賈之利,讓開封城可謂繁榮昌盛。
    加之太平道早對河洛大楚有防備,先後將東北南三個戰場兵力收回,
    陽城與巨野一帶,宋國集結了幾乎舉國之兵。
    五虎大將軍更是讓玄武軍跟霍同不敢冒頭,
    楚軍一路被壓著打,可見戰場之上,大楚官軍並沒有優勢。
    無論從那個角度看,攻打宋國都是不合時宜的。
    河洛聖武皇帝決心征討宋國,無疑是政治軍事上的雙冒險。
    不過有失必有得,河洛的北疆軍事集團如此銳利,自是令其麾下州郡信心大增。
    自古有怕死的,當然也有不怕死的。
    皇帝冒險輸了那自是國破家亡,但要是贏了,那就是統一之君。
    這個過程中,無數底層人士能通過此戰脫穎而出,甚至成為豪門。
    武川鎮周雲,不就是在大楚跟突厥的戰場中崛起,如今都成趙王了。
    懷揣著軍功封侯的楚人無數,他們從四麵八方而來,匯聚到了洛陽附近的軍營。
    從天下大勢上來看。
    聖武皇帝如果苟且偷安,占著關中、河洛、並州不出去,
    那以現在的軍力,確實能存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但這就等於河洛讓出了正統之位,
    自古天下,泱泱正統,豈可不以重塑九州為己任。
    涼州耿湯就是忠義國家之人。
    他在獲悉檄文的第一時間,就派遣其長子來河洛述職,
    本人因西突厥戰事,實在無法離境。
    類似於耿家這種宗族不少,隻要皇帝奔著一統天下去,自會有豪強來投效。
    隨著討伐檄文的發酵,一時間,大楚各地,
    洛陽皇帝再次成為天下矚目的焦點。
    不過河洛地區以外,大多是譏笑者、嘲諷者居多。
    大楚無數門閥豪強駐足觀望,他們希望聖武皇帝跟宋國最好是兩敗俱傷,
    那麽天下局勢,就撲朔迷離了。
    雍州。
    長安。
    秦時明月漢時關,涇河與渭水孕育過無數強大的勢力。
    這裏乃大楚膏腴之地,金城千裏,農業發達,
    城池密度,不遜色於河洛地區。
    長安城外三十裏,白家口。
    黃土官道坑窪,偶爾有馬車走過,卷起塵土。
    一名挑著擔子的老貨郎,佝僂著走來,手裏撥浪鼓響動,走街串巷。
    “小鼓、話本……孩童物件哦!”
    “小鼓、話本……孩童物件哦!”
    白家口不大,一裏見方,隻有丈高的土圍子,不算城池。
    路上行人匆匆,看得人也不少,但就是無人花費銀錢。
    老貨郎轉入小巷中,他左瞧瞧右看看,一邊叫賣,一邊仔細觀察。
    行走江湖,自然是要小心謹慎的。
    幾個院落的中間,有個不大的籬笆小院,
    門是虛掩著的,老貨郎敲敲門柱,笑著對裏麵,漿洗衣物的婦人道。
    “老人家,能不能行個方便,給咱來口水唄。”
    這個籬笆小院雖然不大,但絕對是最好的。
    自帶水井的院子,在大楚可是不多見。
    婦人沒有理會,隻是自顧自的漿洗衣物。
    老貨郎不禁有些生氣,他伸長了脖子,看見那個婦人雖是農戶,但卻有種莫名的貴氣。
    難道是……找到了?
    老貨郎環顧四周,眼神一寒,渾身散發武者氣息。
    他一腳跨過門檻,企圖迅速接近老婦人。
    三丈、二丈、三尺……
    就在老貨郎眼中不免興奮時,一道白光一閃而過。
    老婦人身邊站著一位黑衣老者,此人年紀雖大,但周身的筋骨氣血卻強的可怕。
    貨郎的喉嚨似乎卡住了,他想開口,但叫不出來,脖子上慢慢出現一條血線,
    下一刻,撲通一聲悶響。
    院子裏,貨郎的腿抽搐幾下,沒了氣息。
    老者麵容枯槁,環顧四周的土屋,冷笑道。
    “鬼手太監,既然來了,何不現身一見!”
    “哈哈哈……”
    小院二十幾步,茅屋頂之上,
    一位輕功高絕的皇城司武太監陰笑連連,蜻蜓點水自茅屋頂而過。
    高一平,他既是皇城司又是護龍司,不過對外來說,他就是皇城司三品武太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他的出現,無數手持弓弩的皇城司武者將小院團團圍住。
    武監軍,弓弩營!
    魏孝賢緩緩揮動銀蛇劍,劍身抖動,嗡鳴之聲不絕。
    他笑了,自嘲的笑了。
    弓弩營乃是當年聖昌皇帝花費巨資組建的部隊,
    且此事還是紅頂大太監魏公公親手操辦。
    做夢都沒想到,今日會成為奪走自己生命的利器。
    水井不遠處,老石板上全是青苔,
    霍家嫡女眼裏閃過絕望,無數黑皂衣弓弩手團團圍住了他們,
    頭巾下,雍容華貴的老太太心中一鬆,仿佛這樣解脫也不錯吧。
    她笑了笑,對魏公公道。
    “賢哥,你走吧。沒人攔得住你,今後不要替我報仇。”
    “王朝興衰,帝位搏鬥,不可避免之事爾。”
    “不!燕燕,要死老夫陪你,當年老夫就該殺了聖元那個書生。”
    小院枯樹,老井流水。
    幾十年時光匆匆而過,當年的玉人已經成了老者。
    霍太後哭著抱住魏公公,兩人緊緊相依,她淚流滿麵道。
    “榮華富貴,過眼雲煙,老身最開心的日子,就是這幾個月,”
    “皇城的宮牆太過冰冷,讓人看不清是非!”
    斜陽之下,古樹似乎開出了新枝。
    緊緊相依的兩人似乎回到了少年時光。
    那年遊曆江湖的劍仙龍甲,對古靈精怪的霍家女一見傾心,
    苦苦守候,最終女子還是選擇了仰慕她的大楚皇子。
    完了!魏公公怎麽不逃跑?
    高一平額頭上全是冷汗,這會幾百個皇城司手下在,他想放也放不了啊。
    這一路他根本就不想追,無奈這些個武太監,聽聞高公公武藝不在魏孝賢之下,
    一個個害怕高公公的毒手,拚命的碾著太後跑。
    高公公可是精明之人,聖昌皇帝沒死,霍家三侯也在。
    這太後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追責起來,
    他高一平輕功再好,也隻有死的份。
    正當高公公不知所措之際,忽然看見白家莊大門煙塵滾滾。
    騎兵!
    有大量的騎兵來了。
    馬蹄如雷,旗幟連綿,鐵甲長槍。
    不到片刻,方圓幾百步都是朱紅甲胄的兵卒。
    一個佝僂的老人,在年輕後生的攙扶下,進了院子。
    那個年輕後生武者氣息強大無比,氣血之力迸發,恐怖至極。
    他手持長槍,眼眸冰冷,死死望著高公公。
    院子中,佝僂的老人已經來到了霍太後身前。
    “哈哈,姐姐,阿雄來了,您跟龍甲都死不了。”
    看著眼前佝僂的表弟,霍燕燕不禁熱淚盈眶,
    她一直打壓的霍家,卻成了她最後的保障。
    “阿雄,你……忤逆聖武皇帝,可能……”
    “哈哈……”霍雄笑著示意魏公公收回劍,無所謂的道,“咱霍家還有陽城、長安,項濟又不傻,動咱們幹啥。”
    說完這些,佝僂的霍雄杵著拐杖,踏前幾步,來到小院西側,
    他對著高一平,朗聲道。
    “高公公,您武藝雖高,但今日老夫騎兵上千,您就是大宗師也得死。”
    “不如給老夫一個薄麵,帶回龍甲的銀蛇劍,就這麽算了吧。”
    茅屋上,高一平眼眸呆滯,那是無法言喻的喜悅,
    可這麽多皇城司太監在,他也不敢表現出來。
    為了交差,高公公扯著嗓子,象征性的說了一句。
    “定國侯,你雖位高,但高某隻帶回銀蛇劍,可交不了皇差。”
    “放心,老夫給你準備了。”
    霍雄從身後的兵卒手裏拿過一卷楚冊,故意隨手一丟,就想看看高一平的本事。
    隻見小院茅屋上,高公公騰空而起,接住之後,
    左腳踩右腳,淩空轉身,竟然直接回去了。
    騰如大鵬,回如燕雀。
    這身手,太可怕了!
    同來的皇城司太監們不禁頭皮發麻,倒吸了一口冷氣。
    之前還懷疑高公公的實力,這回是真的心服口服。
    皇家底蘊,果然厲害,隨便出手,都是大宗師。
    高一平穩穩落在茅屋上,攤開楚冊一看。
    他不禁麵色大變,差點沒站穩,摔下去了。
    如此潑天大功,隨手拈來,他都覺得有點不真實。
    “聖武皇帝金安!”
    “臣霍守易願遵洛陽皇帝令,以關中數郡糧草,帶精兵一萬,支援西軍。”
    “破叛賊吳元昊後,臣自當來洛陽麵聖……”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