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中原兩淮進軍緩慢
字數:6620 加入書籤
陳留郡。
東口縣官道。
雨水過後,本就不好的路麵大量泡水,留下無數窪坑。
河南戰亂幾年,路官體係崩壞,自然無法管理。
除了靠近東口縣的十幾裏,被大營修繕了一下,其它路段都是很難走。
冬日暖陽,一支數千人的後勤部隊,在陳留郡艱難行軍。
這是一支紀律強大、且能克服各種困難的軍團。
隊伍旗幟連綿,兵卒精神飽滿,幹勁十足,
跟其它中原州郡的徭役民夫,麻木的眼神,形成鮮明對比。
陳留戰場,急需糧食,不管路多難走,哪怕是刀山火海,
趙王軍令一到,他們義無反顧的從巨野大營出發了。
這支楚兵組織力強大,行軍路上,他們總能找到辦法,
有些坑窪大,他們就拐過去。
有些路麵不好走,幾鏟子能解決,他們也填一下。
實在不行,牛車陷進路麵,還有專門成立的拉車壯漢隊,
他們喊起響徹原野的口號,以北疆軍人獨有的雄武,將牛車拉出路麵。
梁寬是個跛子,以前雪林受了重傷,落了上下肩。
盡管他一再整理甲胄,但還是歪歪斜斜,
東口縣官道上,梁旅官掃視部隊後,他麵容嚴肅,大聲怒吼。
”速度,速度給老子拉起來,趙王軍令,午時之前必須抵達。“
“阿江,阿江!你這個穀糧口的聾子,快馬去聯係,讓火頭營準備三千人飯。”
東口縣地處中原,一馬平川,隻有楚軍大營附近,才有一些連續的矮山。
就這種山林,在梁寬看來,擱北疆那地方,最多也就算個土坡。
雖然是小山包,但在持續陰雨下,卻是紮營最好的選擇。
越靠近東口縣大營,地勢雖然有起伏,但路卻好走很多,部隊的速度依舊不減反增。
梁寬有一匹漠北矮馬,這是少將軍給他的,
這匹馬年歲大了,還受了傷,經不起騎兵作戰。
北疆旅官輕輕撫摸矮馬鬃毛,這匹馬別看不起眼,像個呆子,
這可是踩過突厥部落的功勳戰馬,此二貨走泥踏水,特別平穩。
梁寬身旁,楚軍旗幟連綿,一路數裏。
山坡上,馬蹄聲、腳步聲、車軸聲,不絕於耳。
巳時,隊伍走過一座山坡後,梁寬眼前豁然開朗。
前方山林邊緣,楚軍營地龐大無比,遮蔽了數裏山坡。
遠遠的,梁寬看見了湛金十字槍,陽光下,金光熠熠。
在金光旁邊,還有一杆高聳的趙王大纛。
對麵的山坡上,出現數條煙塵,梁寬知道,交接的騎兵來了。
正當梁寬從馬鞍旁,拿出楚冊賬目時,
東口大軍的號角響起,蒼涼而古老的號角聲,響徹這方天際。
“嗡!!”
“嗡!!”
“巨野大營三萬石糧食抵達,”
“巨野大營三萬石糧食抵達……”
東口縣,高坡營地,老樹不遠,青磚營房。
梁寬身前是李義,他一路走來,驚歎之餘,臉色越來越難看。
東口縣軍營條件太差了,到處都是遺留的水窪溝壑,
趙王營房前,這個土坡都坍塌了,竟然就隻有一個簡陋的木頭樓梯。
北疆之雄,大楚趙王,行軍打仗,難道就走這樣的舊木樓梯?
營房門口,梁寬很生氣,他臉色鐵青,埋怨李義沒照顧好二當家,
咱們武川鎮多富庶,北疆五郡的老大,憑什麽過這種日子。
更重要的是,為什麽南線野戰軍這種情況,還要支援北線?
宋國登封戰場,比這裏條件好多了。
梁寬越說越上頭,正當他還想動跛腳踹時,
青磚營房裏忽然響起大吼,趙王周雲在咆哮,
那洪鍾之音,讓營房外的兩人麵麵相覷,不禁激靈了一下。
“二十五天的糧草?怎麽會隻有二十五天的糧草呢?”
“建安軍自出戰來,哪怕北疆一窮二白,也從沒被糧草掣肘過啊……”
不大的青磚營房裏,有一杉木長桌,
趙王周雲在主位,此刻,他為大軍後勤糧草的事感到驚奇。
李娘子跟李貞,一紅一黑,護住周雲身邊,
兩員女將都蒙了布巾,隻留下兩雙絕美的眼眸。
這是一場正式軍議,女子的容貌會產生不必要的精力分散。
在建安軍中,女卒女將不少,她們參與軍議,必須覆麵青紗,以定軍心。
這沒有歧視女將的意思,畢竟上場打仗,很多軍隊都配了麵甲,這在軍中也是常見裝扮。
某一刻,娘子軍的兩個統領互視一眼,皆是秀眉緊皺,擔憂不已。
相公周雲這段時間的火氣,比這幾年還多。
自從兩淮戰場陷入困境後,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出現了,
糧食案牽扯越來越大,這使得兩淮權貴對楚軍抗拒也越來越重。
長桌兩側,南線野戰軍各大將領低著頭,不敢言語。
東口縣簡陋的青磚帥營,各戰場統領級別的武官都回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戰局事態嚴重,兩淮戰事,必須要拿出有效的對策。
李保坐在周雲下首左側,他是第一個從壽春郡趕回來的。
保爺眼袋浮腫,掃視了一圈,發現眾將領都是低頭不語,
他咬了咬牙,兵油子般的開口道。
“主公,實在不行,把那些宗族的糧食抄了,隨隨便便幾十萬石。軍糧問題,迎刃而解嘛!”
營房裏,李保的話,讓周雲臉色冰冷,甚至都不屑回答。
劉黑豹等幾個北疆將領,皆是轉頭使眼色,叫保爺別說了。
很明顯,他們反對李保的意見,這是常識性的錯誤了。
後方,上官宏、上官彪等徐州降將和地方郡兵將官,欲言又止。
現階段,李保這種搶劫大族的做法,是絕不可取。
南線楚軍北疆嫡係不多,隻有三個營,
就算把王台村的精兵帶上,不過兩萬出頭。
南線兩萬楚軍嫡係,要控製十多萬兵馬,壓力並不小。
這些兵馬裏,宗族權貴占了六七萬,此刻因為糧稅之事,這些宗族將領,無不是人人自危。
他們都是大族出身,這糧食賦稅偷雞摸狗,那個不沾點邊。
小沛糧案,大楚趙王的行動,還停留在打擊貪腐的層麵,一不抄家,二不牽連。
這種有憑有據的事情,中原大族豪門雖然恐慌,但也無話可說。
若是直接洗劫糧食,那就變成了楚軍搶劫大族,
兩淮地區宗族林立,河洛地區如果因搶劫失去了大義,就會寸步難行了。
宗族可不管楚軍是那個皇帝的兵,自古皇權不下鄉。
皇帝的兵來搶劫他們,他們必然奮起反抗。
拿人錢財,如殺人父母。
如今隻抓首惡宗族,兩淮權貴就已經無法容忍了。
中原南線戰場,宗族將領之間,頻頻暗流湧動,導致軍心戰力急速衰退。
甚至於,南線大都督李保,都不得不暫時停止進軍。
若是再行搶劫之事,那兩淮戰場就會出現激烈的反抗。
如果一個個郡縣的攻打,全變成攻堅戰,那淮南將是另一個戰爭烈度!
青磚營房裏,漸漸喧囂起來,上官弘跟一些將領也發表了言論。
他們希望停止查處糧食案,至少要暫時停止。
趙王周雲麵容嚴肅,隻聽不語。
他懶得理會,也不屑於理會。
倒不是懷疑徐州降將的忠心,
自古利益決定行為,上官弘等人在聖武皇帝手下好不容易上岸,他們自然是為河洛楚軍的利益考慮。
隻是,官場有勢,疆場也有勢,
大楚趙王赫赫兵威,斬北狄奪洛陽,豈可懼怕小小宗族之禍?
南線也戰軍,必須拿出無敵的氣魄,
就算兩淮宗族皆反,殺得血流成河,建安軍也能全取中原。
青磚營房,李貞小心的貼在周郎耳邊,
她吐氣如蘭,將糧草的事情敘述清楚。
原本東口縣楚軍大營,因為連續陰雨,糧食本就不是很多。
加上天剛放晴,楚軍抓住機會,一路猛攻,這又帶走了不少糧食。
歲首後,趙王周雲又讓後營兵跟輔兵,帶兩萬石糧食入小沛等地,先救濟流民。
多番情況下,導致東口縣楚軍的糧草不多了。
新來的三萬石糧食,主簿團要求,至少發兩萬石去前線各營,
所以,此刻東口縣,才隻有二十五天的預計糧。
但北疆軍團計算糧草,都是算了返程的,也就是說,糧食還能支撐五十天左右。
一支東征大軍主力,存糧如此低,是遠遠不夠的。
大規模軍事行動上,中軍低於四個月糧草,那就進入後勤紅線了。
封建時代,道路難行,一般講究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大楚北伐漠南,物資在運河上,晝夜不停,持續數月。
楚興倉原本預計儲備糧食過百萬石,可見糧草在軍事行動中的地位。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