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銅鍾(四)
字數:5747 加入書籤
不過幸運的是,一直到模範表麵的溫度可以接觸,也沒有發生預想中可能爆模的情況——熊山和熊土對內範外範的製作還是非常合格的,尺寸很精準不說,處理的方式也完全達到了熊洪的預期。
時間在眾人焦急的等待中緩慢地流逝,為了保證不會因為開模太快引起裂紋,熊洪還是按捺住自己焦急的情緒,讓大家保持冷靜,直到熊巫也從部落趕來,這才決定開模。
“族長,這裏準備的差不多了,是不是……”
熊山拿著一柄“力量+10”的青銅錘,神色激動地來到熊洪身邊,期盼地看著熊洪,“已經晾了三天,應該冷卻下來了。”
“嗯,應該沒什麽問題了,開模吧!”熊洪又一次檢查了一遍外麵的模具,發現溫度已經涼了下來,便決定不再等待。
“好!”
興奮的熊山舉起銅錘,便朝著模範砸去,看得熊巫直心疼,這些模範,也是部落花了極大的代價和工夫製作成的,原本以為還可以繼續使用,沒想到居然是一次性的。
可泥範的價值跟銅鍾相比,就小了許多,熊巫知道泥範雖然也花費了很多心思,但畢竟是泥模,砸掉也不是難以接受。
很快,泥模外殼便被從頂部薄弱的地方敲掉一塊,露出一絲金黃色的金屬,這時,熊山也放下了青銅錘,轉而用一柄更小的鐵錘小心地敲擊旁邊幹燥的泥土,防止把銅鍾給敲壞——要真是敲壞,不用熊洪說,他自己就想躺到坩堝被送到高爐裏熔煉了。
“出來了出來了,都小心點。”
熊木站在坑邊,焦急而又興奮地說著,冶煉坊的事情,他並不是太熟練,隻能看著熊山熟練地拆著泥模,不過隨著打開了一道口子,泥模脫落的速度也越來也快,不到一刻,外模被全部拆下,露出一座“金光閃閃”的青銅鍾出來。
“成了!”
熊洪高興地捏起拳頭,在空中狠狠地揮了一下,而看到族長這樣的表情,周圍的工匠們也都明白了,這銅鍾已經鑄造成功了。
跟後世熊洪見到的灰黑色的青銅器顏色不同,剛剛出爐的青銅器,都是這種跟黃金一般的亮色,在周圍火光的照射下,更加光彩奪目。
熊巫走下地坑,小心地撫摸著銅鍾表麵凸起的文字和花紋,除了幾處澆注口需要打磨外,其餘的地方看起來都非常平滑。
站在高大的銅鍾麵前,看著上麵一排排整齊的文字,還有標誌著熊部落的一個“熊”字,熊巫隻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讓他鼻子一酸,激動的眼淚開始往下掉。
銅鍾頂部有兩個相鄰的拳頭大小的圓孔,是用來加裝鍾鈕的,此時也被用鐵鏈捆住,在眾人的拉動下,銅鍾緩慢地向上升,離開地坑,被吊到一米高的位置時,早有族人將準備好的石塊墊在兩邊,將鍾支起來,鑽到下方將內芯給掏出來。
內芯本身就有些鬆動,銅鍾吊起來之後,不需要費太大的力氣,內芯就斷成了好幾節,從裏麵掉了出來。
澆鑄鍾鈕就方便了很多,將銅鍾翻過來,清理幹淨裏麵殘存的泥土後,又倒入了一小坩堝的銅汁,穿過頂部兩個孔之後,又在更上方連接到一起,成為了一個整體。
這樣澆鑄出來的銅鈕,隻要綁上繩子或者鐵鏈,就能很牢固地懸掛在鍾樓上,就算用上很久,也不容易斷裂。
“很好,很好……”熊洪看著眼前一人多高的銅鍾,此刻也非常激動,甚至沒有理會周圍早已歡呼成一片的族人。
他徑直走到銅鍾麵前,手指在“熊”字上輕輕地摩挲著。整個銅鍾仿佛略帶一絲餘溫,摸起來並不冰涼。
得益於澆築前在內外模範裏塗抹的油脂和草木灰水,讓模範表麵顯得光滑,雖然摸上去還有一些顆粒感和凹凸不平的地方,但從稍遠一點來看,幾乎沒有什麽肉眼可見的瑕疵。
熊山指揮著族人用銼刀一點點地將一些模具縫隙裏溢出的銅汁給銼幹淨,並且裏裏外外,都用油脂給塗抹了一遍。
雖然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減緩氧化反應,但至少也要試一試,熊洪可不希望剛剛鑄造出來的金黃色的銅鍾,過不了幾天就變成那種灰黑色的青銅器。
“族長,這鍾?是不是成功了?”
熊巫有些不可置信,雖然周圍的族人都興奮地手舞足蹈,但直到熊洪笑著走到他的麵前,他才從這種奇妙的感覺中“醒”了過來。
“沒錯,成功了,非常成功!”
熊洪高興地點著頭,這幾天的辛苦沒有白費,以這座銅鍾為界,熊部落終於掌握了更大、更複雜器具的澆鑄方法。
並非是熊洪好大喜功,將幾千斤的金屬用來鑄造這樣一個東西,他是想通過對大型器具的鑄造,來提升部落的冶煉、鑄造水平。
現在的熊部落,不管是農具、武器或者生活用品,用到金屬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勢必會對技術有更高的要求。要想提升冶煉技術,就必須不斷地嚐試不斷地鑄造,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舉全族之力來鑄造這樣一個“大家夥”,隻要參與的匠人,都能獲得很大的提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部落對於這些匠人,可是非常重視的,熊木、熊山、熊傑這些人,幾乎現在都成了部落獨當一麵的人才,還有更多的村長、隊長們,也都是從部落各項工坊裏“進修”過的。
從計劃鑄造開始,到造成的二十來天裏,熊洪和部落的匠人們,幾乎就沒有閑下來過。
首先就是繪製圖紙、設計鍾身的文字花紋,這部分相對簡單,但要求也高,畢竟是熊部落第一件大型的器具,就算熊洪想要簡單一些,但熊巫等人卻非要追求完美,經常是隻要有哪些筆畫或者圖案有瑕疵,就換掉重新寫。。
而除了熊洪之外,部落繪圖最好看的幾個巫,也都被“抓”到冶煉坊院子裏的住宅內,整日地關在裏麵,畫出最符合熊巫要求的圖樣——熊洪無所謂,隻要是製作出來,能用就行。
其次是計算銅錠的重量、比例,這些由熊黑帶著幾名“第五段”的族人們一同計算。並且設計製作的導軌、吊裝工具,也需要這些人進行更精確的計算。
然後是對冶煉現場的人員分工,要說這次鑄造成功,熊木無疑功勞最大。在現場,將高爐、保溫爐、導軌導流槽等工作,以及把熔煉、澆鑄、封堵等流程安排的井井有條,每組之間互相配合、銜接流暢,整個鑄造過程顯得順利無比,避免了很多可能發生的問題。
原本熊洪最擔心的澆鑄中斷或者模範移位的事情,也根本沒有發生,這些細節上的東西,也是族人們一步步地檢查、不厭其煩地調整,才得到的結果。
……
銅鍾鑄成,打磨完畢之後,就要往部落裏運送了。
在這二十天裏,被選為建造“鍾鼓樓”的位置,已經用石塊和磚瓦堆砌了起來,粗大的木架搭在建築物旁邊,上麵捆綁著鐵製的滑輪,就等著將“熊山鍾”給吊裝到上麵。
兩條互相垂直的道路,也從鍾鼓樓出發,延伸向四個方位。
如何將銅鍾運過去,倒是讓熊洪有些頭疼。
畢竟近五千斤的重量,普通的馬車和牛車根本承受不住,別說運走了,不被壓散架就說明車子質量非常好。
為了解決運送的問題,熊洪等人隻能另辟蹊徑,利用路上的積雪,製作了一個比爬犁大上很多的雪橇,前麵由幾匹馬一同拉著,緩緩地向部落走去。
吊裝是在下午,吃過飯,幾乎所有的族人都從圍牆裏出來,聚集到了曠野上,圍觀安裝銅鍾的場景。
鍾鼓樓所在的位置,隻是一個還沒有打地基的院子,目前才把樓的主體建設完工。
樓體底部是個正方形,邊長六米,高度在八米左右,因為要承受銅鍾和上層建築的重量,底部全部用堅硬的石頭和泥漿等砌成,牆體厚度則按照熊部落的建築標準,達到了一米二厚;
鍾樓分為三層加一層,底部是安放滴漏的地方,用於計時;院子裏規劃了一處放置日晷和圭臬的地方,用於校正時間是否有偏差;
第二層則是敲鍾人休息的地方,同樣有個滴漏放在中間,用於早晨和晚間的敲鍾時間參考。
第三層就是放置牛皮大鼓的地方了,大鼓的聲音也可以傳很遠,而且配合著鍾聲,也能傳遞更多的信息給遠方的族人;
而在三層往上,則是一處類似亭台的地方,以房間的四棱為柱,做成了四麵開窗的閣樓樣式,平時窗戶都開著,到天氣不好或者夜晚的時候,就會把窗戶關上,延緩銅鍾的鏽蝕。
有了銅鍾如果不放上去,熊洪總覺得有些遺憾。所以當銅鍾運送到部落的時候,他便沒有怎麽耽誤,直接讓人把銅鍾運送到了鍾樓這邊。
巨大粗壯的木架,在族人們的搭建下,形成了一個簡易而有效的吊裝設施,通過頂部安裝的滑輪,十幾個強壯的族人一起用力,一點點地把銅鍾給吊了上去。
還好頂部的空間夠大,雖然鍾樓越往上修麵積越小,但在四樓也有個三米五寬,足夠站下十幾個族人,早已等候在此的族人們,將銅鍾身上綁著的繩子使勁拉住,在底下族人的配合下,將銅鍾放置在木板上,木板下麵則鋪了一層圓木杆,在木杆的滑動下,將銅鍾移到了吊鉤下方。
吊鉤並不是壓在牆體上,而是兩側都有一個厚實的磚柱,把用鐵棍包裹一圈的栗木橫在兩座磚柱中間,栗木已經用鐵箍箍緊,非常結實,而在栗木中間,一個巨大的鐵鉤掛在上麵,等著掛住銅鍾的種鈕。
十幾個族人一起使勁,抬起厚實的鍾裙,把銅鍾往上舉,其中一名族人則將圓木開始調整,當鐵鉤掛住鍾鈕的那一刻,便讓周圍的族人放下。
圓木與兩側的磚柱擠壓,發出“吱呀”一聲。
“族長,掛上了!”
族人們探出頭,小心地跟樓下的熊洪等人揮著手,熊洪聽聞,立馬上前,幾步走上樓梯到達四層。
撞木在銅鍾北麵,用兩根繩子掛著,與地麵平行,撞擊的一端,用一塊獸皮包裹著,防止將鍾身撞變形。而在鍾身身上,專門預留了一塊用來撞擊的地方。
熊洪難掩內心的激動,前世在各個景點,都沒有體驗過撞鍾的感覺,讓他頗為遺憾,沒想到在這裏,敲響熊部落第一聲的“殊榮”,就這樣得到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咚~咚~咚~”
站在四層的族人們隻覺得一股巨大的聲音傳來,讓他們耳朵裏麵震的生疼,熊洪也不例外,便放棄了繼續敲鍾的念頭,往樓下走去。
鍾聲悠揚,樓下的族人們聽到的聲音就小了很多,但傳的更遠,就如同遠處的驚雷,越過無垠的曠野,傳到熊部落這裏來。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