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天降奇兵

字數:4478   加入書籤

A+A-


    張夢陽歎了口氣,接著說道:“前年斡離不帶兵攻到汴京城下的時候,大宋的內閣中樞的大才子們,全是一幫隻會鼓搗琴棋書畫的酒囊飯袋,麵對攻到城下的金兵除了束手無策就是主張逃跑。
    “道君皇帝也就是在那時候被嚇破了膽,匆匆傳位給了他的兒子趙桓,然後帶著一幫大臣和師師遠遠地逃離了京城。
    “趙桓雖說也是個昏君,可是迫於金人將要破城的危機,陰差陽錯地起用了一個既有本事又有氣節的人,這個人名叫李綱。
    “李綱原本的官職不大,是被臨危受命,破格提拔起來的一根中流砥柱。為了抵抗金兵,他把汴京城裏的禁軍、廂兵和百姓們全都給組織起來了,利用城牆、樓櫓、大炮嚴防死守,才沒有讓斡離不給攻進去。”
    說到這裏,他看了蕭太後一眼,心中默想:“可惜那時候我為了找你,帶了一支兵跑清河去了,錯把西門慶的吳大娘子當成是你給…給拿下了。
    “如若不然,否則的話,我一定有機會見一見李綱那位大名鼎鼎的傳奇人物的。說不定還會盡可能地給他提供些幫助,讓斡離不早點兒從汴京城下撤軍,也讓汴京城的軍民們少受些損失。”
    蕭太後道:“大宋朝廷裏的緊要的文武大員,我基本上都能叫的出名號。李綱這個人卻是從沒聽說,看來,這個人在道君皇帝當政的時候兒,果真不在被重用之列。”
    她見張夢陽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自己,莫名其妙地道:“你怎麽啦,發什麽呆啊?那個李綱後來怎麽了,怎麽不說啦?”
    張夢陽拍了拍腦門道:“李綱麽,因為指揮作戰有功,成功地保住了汴京皇城完好無缺,被趙桓那小皇帝給撤了職了!”
    蕭太後和小郡主聞聽此言,幾乎同時“啊?”了一聲。
    小郡主難以置信地道:“人家立了功了,不賞也就罷了,還把人家撤了職,憑什麽啊?”
    張夢陽道:“昏君的思維,這誰能說得清呢。可能是他眼見著李綱連連挫敗金兵,害怕金兵生氣,為了向金兵表現自己和談的誠意,所以就把他給擼了唄。”
    小郡主更是難以理解地道:“都打了勝仗了,還和談個屁呀!和四下裏的勤王之師裏應外合把金人包了餃子,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那樣才能保證自家江山的安穩無憂呢。居然想著什麽和談,中原人的皇帝,真的是讓人無法理解。”
    小郡主問:“喂,那個李綱被撤職以後,後來又怎麽樣了?趙家皇帝跟金人的和談,結果是怎麽樣的?”
    張夢陽道:“結果麽,肯定是有了結果了唄。趙家皇帝答應給金人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又同意把中山、真定和太原三鎮割讓給金人,斡離不就帶著人撤退了。
    “至於李綱麽,在和議達成之前好像官複原職了吧。因為那時候兒汴京的太學生和百姓們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把皇宮和衙門都給包圍了,要求朝廷必須起用李綱,否則就要發動暴亂把奸臣們全都捉住打死。
    “趙家皇帝害怕金人,但更害怕情緒失控的太學生和百姓們,所以他就在群情激憤的請命之下,恢複了李綱的職務,重新讓他擔負起汴京城防的責任。”
    蕭太後慨歎道:“我大遼若是有這樣的能臣,有這樣的子民,又何至淪落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啊!”
    小郡主道:“姨娘用不著自哀自怨。宋人有李綱,咱契丹人有大石啊!大石不就是咱契丹人當中的李綱麽?
    “這可敦城深處大漠的極北之地,金人再怎麽厲害都鞭長莫及,正好利於咱們在這兒臥薪嚐膽,從容布置。
    “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迎來中興大遼的一天的。”
    張夢陽冷笑道:“是啊,齊心協力,說說容易,做起來談何容易啊!你們可知道那李綱,被皇帝起用以後又怎樣啦?”
    “怎樣啦?”
    “斡離不勒索了金銀數千萬兩,與宋朝廷達成議和之後,那些酒囊飯袋的三公九卿們就開始嫉賢妒能起來啦。他們找了個借口把李綱排擠出了汴京,讓他到外地帶兵去了。
    “後來又不斷地找借口把他一貶再貶,他先是被貶做揚州知州,後又被安置到了江西的建昌郡。可還沒等他走到地方呢,一道聖旨下來,又把他貶到了四川的寧江縣。
    “寧江是特麽的什麽鬼地方,老子我連聽都沒聽說過。從汴京到揚州,再從揚州到建昌,又從建昌到寧江,這一大圈兜下來都能趕上紅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了。
    “直到隔年斡離不和粘罕帶領著東西兩路金兵卷土重來,又一次打到了汴京城下,朝堂上的那些酒囊飯袋和混蛋皇帝才又重新想起了李綱來,皇帝匆匆忙忙下了一道聖旨,起複李綱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尹。”
    小郡主道:“臨急抱佛腳,也未見得全無用處。隻要防守得當,別再讓那些酒囊飯袋們指手畫腳,守住那麽大的城池還是有可能的啊。
    “畢竟在中原腹地,宋人的禁軍、廂兵、民兵加起來得有兩三百萬,一人一口唾沫也夠把金人給淹死的了。這等實力天底下除了漢人別人都不具備,怎麽…他們就把城池給丟了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夢陽道:“是啊。他們怎麽就把城池給丟了呢?問得好!你猜猜,他們的皇帝最後一次下達起用李綱的聖旨之時,李綱在什麽地方?”
    小郡主想了想道:“你不是說在…在一個叫什麽寧州的地方嗎?”
    “寧江!”張夢陽給她糾正道:“不過他當時還沒有到寧江,正由建昌前往寧江的路上,應該是道經湖廣一帶吧!反正那地兒離汴京特麽的賊遠。
    “趙家皇帝雖然起用他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尹了,可所在的地方距離汴京兩千多裏地,一時半會兒的哪裏趕得回來?
    “據大石得來的情報說,沒有李綱的汴京城裏,亂哄哄地沒有個主心骨,對金兵的防禦毫無章法,好幾次都險險地被金兵打破城池,攻進城去。
    “萬般無奈之下,趙家皇帝請來了一位神仙助他保家衛國,這位神仙也帶來了許多天兵天將一起對抗金兵,你們說厲害不厲害?”
    這話一說出來,把蕭太後和小郡主都說得笑了。
    小郡主道:“又來胡說八道了,什麽神仙啦天兵天將啦向來隻在戲文裏聽到過,可從來沒有人親眼見過的。那趙家官兒何德何能,能請的動天上的神仙來幫他們打金兵?”
    張夢陽正色道:“我還真不是開玩笑,趙家皇帝向來有崇奉道教的傳統,在汴京內外和全國各地,修的道宮道觀多了去了。他們那位退了位的太上皇當政的時候兒,就自稱是教主道君皇帝。
    “現在的這位小皇帝,也跟他的老子爹一個德行,癡迷於內外兼修之術。他們好這玩意兒,手下的那幫大臣們自然就更有出類拔萃的了。
    “他們的宰相中間有個叫何?的,就是這麽個玩意兒,這家夥對修仙煉道的癡迷,跟兩位皇帝比起來絲毫不相上下。
    “為了抵抗金兵,何?把汴京城一帶招搖撞騙、聲稱懂得奇門遁甲、修仙煉道的家夥們全都聚攏到了一塊兒,把他們編成部伍,起了個響亮的名號,叫做——奇兵。
    “這幫奇兵的頭兒,是一個名叫郭京的家夥。”
    “這哥們兒本就是個好吃懶做的地痞無賴,據說曾跟妖道林靈素學過幾天法術,自詡精通六甲兵法,做起法來,役使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可以生擒金兵東西兩路的元帥粘罕和斡離不,把入侵的金兵直驅出中原,直趕到陰山腳下。”
    小郡主笑道:“這家夥,是挺能吹的,就不知道他的法術靈不靈。”
    張夢陽道:“他要真能把金兵打敗,這曆史上也就沒有李綱嶽飛他們什麽事兒了!”
    “嶽飛,嶽飛又是誰?也是汴京城防的大將麽?”小郡主問。
    張夢陽道:“嶽飛麽,比李綱還厲害得多呢,隻不過這會兒還沒有嶄露頭角。等他將來登上曆史舞台的時候兒啊,金人的鐵浮屠、拐子馬那麽厲害的玩意兒,都得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裏去了。
    “嶽飛的事跡後來還被寫成了白話,編進了戲文,拍成了電影,傳頌得廣為人知。我記得有一艘巡洋艦還是護衛艦來著,艦名就叫做嶽飛號。嶽飛後來還被……”
    不等他繼續說下去,蕭太後便打斷了他道:“別說這些個沒用的,撿要緊的說,金人究竟是如何把汴京給拿下的!”
    喜歡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請大家收藏:()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