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朱元璋上課
字數:3978 加入書籤
朱允熥抿嘴一笑,又道:“第二,應天知府也上奏,說不少糧商在應天瘋狂掃糧,全往南方送,連應天的糧價都開始波動了。所有商人都往杭州運糧,再加上本地那些囤積居奇的大戶一看有錢可賺,也跟著開倉放糧。杭州的糧食一下子多了好幾倍,一千文一石根本賣不出去。有些商人急了,就開始降價,一個喊九百,一個喊八百,最後跟雪崩似的,價格一路跌到一百五十文才刹住車。”
他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像個小先生在給學生上課。
這話說得頭頭是道,可殿裏的大臣們大多聽得雲裏霧裏,個個像聽天書一樣。
朱允熥一看這架勢,知道不能太專業,幹脆換了個接地氣的說法:“皇爺爺,咱打個比方。您要是拿一百貫寶鈔去買一個饅頭,賣饅頭的商人還不蜂擁而至?到時候無數饅頭堆在您麵前,一百貫肯定賣不出去。一個商人就說,‘我九十九賣你!’另一個喊,‘我九十八!’價格就這麽一路跌下去,跌到饅頭的本價。可從外地運饅頭來是有成本的,賣不出去再運回去,饅頭都涼了,更沒人要。所以他們寧可少虧點,繼續降價,直到把饅頭甩出去為止。杭州的糧價,就是這麽跌下來的。”
朱元璋這回聽明白了,哈哈一笑,拍著大腿說:“照你這麽說,這知府不光沒虐民,還是個人才啊!咱剛剛差點錯怪了他。傳旨,等杭州水患過去,讓他進京麵聖,咱要加他為浙江參政,讓他把這腦子用在更大的地方!”
說完,他瞅了朱允熥一眼,忍不住逗他:“不過熥兒,下次舉例子注意點。咱可不會拿一百貫去買一個饅頭。咱聽說宋仁宗龍袍破了,縫個補丁都要五兩銀子,哼,咱可不是那種昏君!”
他這話說得半真半假,殿裏的大臣們憋著笑,誰也不敢接茬。
朱元璋正高興呢,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扭頭問:“誒,咱記得你剛剛說,這知府一開始也沒轍,是天使送了本書給他,他才想出這法子?”
朱允熥點點頭,“對!”
朱元璋追問:“那是啥書啊?快告訴咱!”
師爺趕緊接話,跪在地上苦思冥想:“好像叫……《農政全書》?”
他這話說得不太確定,聲音都帶著顫,可見是真怕說錯挨罵。
“《農政全書》?”朱元璋一聽,樂得眉開眼笑,“你確定是這名字?”
師爺又琢磨了一會兒,堅定地點點頭,“天使送來的,的確叫這個。草民瞅了幾眼,愣是沒看懂。”
朱元璋哈哈大笑:“咱也沒想到,熥兒這本《農政全書》還有這用處啊!”
旁邊的大臣劉三吾插嘴道:“陛下,微臣記得書裏有一篇荒政,講了曆朝曆代怎麽處理災荒,水患這事兒也差不多,想必他是從那兒得到的靈感。”
這話說得恰到好處,既捧了書,又沒搶了知府的風頭。
朱元璋一拍龍椅,眉飛色舞:“對對對!咱本來以為這書隻能教知府種地,沒想到還能這麽用,真是意外之喜啊!”
正說著,宋和小聲稟報:“陛下,鬆江知府夏元吉有奏折。”
朱元璋一愣,“怎麽了?”
宋和回道:“夏元吉說,他照著《農政全書》裏的水利篇,想開鑿吳淞江白茆河,讓水流排進海裏,水患就能解決,還能多開出六萬畝良田。他希望陛下批準。”
宋和這話說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擾了朱元璋的好心情。
朱元璋一聽,樂得合不攏嘴:“今兒是不是喜鵲報喜了,怎麽全是好消息?這種事兒還用上奏?咱能不準嗎?”
宋和又說:“他還提了,若有水泥會更方便。可他去揚州找秦達,人家忙著修淮河,沒水泥給他。他想請陛下賜個水泥工匠,讓他自己燒製。”
朱元璋大手一揮:“準了!這事兒交給蒯祥去辦。宋和啊,給咱拿本《農政全書》來,咱得好好看看,這書在能人手裏,簡直是施政秘籍啊!”
他這話說得豪氣幹雲,手一揮差點把龍椅扶手拍裂了。
朱元璋捧著書,愛不釋手,又道:“這夏元吉這麽快就能把書裏的東西用上,也是個難得的人才。傳旨,招他進京,咱要見見他!”
可話音剛落,他臉色突然一冷,“不過杭州水患是解決了,可中間暴露的問題,咱不能忍!那些本地商人和大戶,囤積居奇,想發國難財,咱豈能饒他們?”
這老頭兒的情緒轉得比翻書還快,前一秒還笑嗬嗬,後一秒就殺氣騰騰。殿裏的大臣們心裏一咯噔,剛鬆口氣,又被這回馬槍殺得冷汗直冒。
“著令錦衣衛,把那些商人大戶全抓起來,押回應天!蔣瓛,你拿著杭州知府的賑災賬本,一個個查,咱要活劈了他們!”
說完,他大手一揮,“退朝!”
這聲“退朝”喊得中氣十足,震得殿頂的灰塵都撲簌簌往下掉。大臣們如蒙大赦,趕緊低頭退下,生怕慢一步就被留下來挨訓。
退朝後,朱元璋帶著朱允熥溜達到應天街頭。這老頭兒心情好得不得了,左瞧瞧右看看,找了個小攤坐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二,來碗鴨血湯,多放辣子,熬得鮮活點!”
小二笑嗬嗬地應道:“您放心,咱這鴨血湯可是應天一絕!”
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鴨血湯端上來,紅油飄香,辣椒嗆得人鼻頭發癢。
朱元璋端著碗,喝得滿頭大汗,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笑得合不攏嘴,露出一口被歲月磨得不太齊整的牙。
“皇爺爺,您咋這麽高興啊?”朱允熥好奇地問,眼睛亮晶晶的,像個求知欲爆棚的小學生。
朱元璋放下碗,抹了把嘴,感慨道:“咱就喜歡看這市井場麵。你瞧瞧百姓臉上的滿足勁兒,這都跟咱息息相關。應天是大明的國都,要是這兒的人都窮酸兮兮的,其他地方還得了?讀書人是曆史的見證者,可這些來來往往的老百姓,才是曆史的創造者啊!”
他這話說得情真意切,帶著點粗糲的溫柔,像個操心了一輩子的老農。
朱允熥點點頭,認真聽著。
朱元璋接著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可百姓一旦流離失所鬧起來,那就是天下的浩劫。唐太宗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理兒。”
他頓了頓,又道:“讀書人老喜歡把‘仁’掛嘴上,孔夫子儒家的核心就是仁。可啥是仁?沒人說得清。他們總拿一堆例子證明,可有些例子還自相矛盾,咱看得煩透了。在咱這兒,簡單一句話:能讓百姓過得好,你就是仁。不然他說得天花亂墜,咱也覺得他是廢物!”
這話糙得像砂紙,可理兒卻透亮得像剛打磨好的銅鏡。
說完,他拍拍朱允熥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熥兒,記住,有夢別光動心,得行動。你之前說咱七天處理了一千三百多件事兒,這就是咱的行動啊!”
朱允熥笑著點頭,心想這皇爺爺,真是走到哪兒都能給他上一課。
他看著朱元璋那張被風霜刻滿溝壑的臉,突然覺得這老頭兒雖然脾氣火爆,罵起人來像點了炮仗,可心裏裝的,卻是大明這萬裏江山和無數黎民百姓。
喜歡大明:我天天擺爛,卻被老朱拉去加班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擺爛,卻被老朱拉去加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