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要證明你父母的財產是你的
字數:11213 加入書籤
周朝是抄殷商的作業。
怎麽可能!
汙蔑,絕對是汙蔑。
大周乃是禮樂之邦,殷商是野蠻落後的暴政。
抄什麽作業,學著殷商的暴政嗎?
孔子氣息不穩,陰沉的著臉怒瞪天幕。
後世子孫怎麽能如此無知。
禮樂製度,明明都是周公製定的!
不要顛倒黑白。
............
大唐,
年僅5歲的李治扯著長孫皇後的裙子,諾諾的問:“阿娘,上麵說的都是真的嗎?”
長孫皇後笑而不語,而是讓人表演了一曲,秦王破陣曲!
李治看著激昂澎湃的歌舞,心裏突然明悟。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祖甲選擇了祭祀,而他父皇李世民選擇戰爭。
禮樂文化在大唐初期,都是歌頌李世民一統山河的偉業。
“祖甲好厲害,孩兒將來也要當祖甲好不好?”
李治萌萌的開口。
聞言,長孫皇後臉色一變。
你才5歲,就有了奪嫡之心。
夭壽啊!
難道大唐就逃不過兄弟相殘的命運。
尤其是看到了旁邊剛剛還一臉和善的李承乾,突然臉色變得無比陰冷。
長孫皇後暗道不妙,美眸一轉笑著問:“稚奴,你想要學祖甲什麽事情?”
李治睜著清澈而愚蠢的大眼睛回道:“當然是學祖甲讓位了。”
李承乾和長孫皇後都暗送一口氣,幸虧,這個是個蠢的。
“阿弟真乖,以後兄長給你娶一個美人,讓你享盡榮華富貴。”
.....
【除了禮樂製度外,祖甲對於曆史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確立了宗法製度!】
【什麽叫做宗法製度,簡單來說就是繼承法。】
【今天,你能夠繼承你爹娘的財產,不被你伯父,姑父,姨父,姐夫霸占,都要感謝祖甲。】
......
大宋
高居在龍椅上的官家趙構勃然大怒。
“放屁,放你娘的狗臭屁,宗法製度明明就是周公確立的!”
他忍很久,這一刻終於爆發了。
“禮樂製度的確立,是周朝的周公做的,隻要上過學堂都知道,周公做禮樂,天下興。”
“周公還確立了宗法製度,讓王位傳承有序。”
“怎麽全成了殷商的功勞?”
“諸位愛卿,此等妖言惑眾之輩,簡直在辱沒先祖。”
大宋朝堂上,一些大儒也是吹胡子瞪眼,指著天幕破口大罵。
這人要顛覆儒家的根基啊!
正是因為殷商殘暴,周公做禮樂,才有了儒家的興盛。
如果禮樂,宗法都是殷商做的。
周滅商,豈不是倒行逆施?
.........
大漢
劉邦也睜大了眼睛,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要顛覆了。
“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麽回事?”
“宗法製竟然是祖甲的功勞。”
“儒家還有什麽東西是自己的?”
“感情度跟我一樣,是搶來的,偷來的,奪來的,這麽一說,乃公才是儒家正統傳人。”
群臣:“......”
大可不必,儒家沒有你這個傳人。
一旁的太子太傅叔孫通站出來,疾言厲色的反駁:“陛下莫要聽信謠言,周公做宗法,行禮樂,都史書上寫著的!誰也改變不了。”
是嗎?
劉邦摸著下巴,一臉不信。
........
天幕中。
出現了一張殷商王朝繼承表。
那是殷商的王表,從表中可以看出,殷商的很多王,都是繼承了自己哥哥的王位。
繼承順序相當混亂。
【為什麽祖甲要確立宗法製呢?其實就是為了解決當時存在的社會問題。】
【殷商在繼承權力財產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弊端,或者說,是從夏朝時期就存在,就是弟弟繼承哥哥的王位。】
【甚至祖甲自己就是繼承了哥哥祖庚的王位。】
【可這樣的傳承秩序太容易出亂子,殷商的九世之亂,就是因為這種繼承製度造成的惡果。】
【祖甲知道這種繼承製度非常不利於王朝的穩定,於是,他廢除了兄死弟繼的傳統,建立宗法製度,確立了父死子繼!】
【從之後,從禮法製度上,弟弟就無權繼承哥哥的王位。】
【很多人說宗法製是周公建立的,這就是胡說八道,純粹給周朝臉上貼金。】
【祖甲時期確立了父死子繼之後,在殷商後期,商紂王時期,已經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完善的宗法製度,甚至,這種宗法製度在諸侯中也在施行,周公隻是照抄了作業而已。】
【而且,祖甲確立的宗法製,可不是這麽簡單的父死子繼。】
【他把宗族分為了大宗小宗,就是咱們理解的直係和旁係。】
【父母,配偶,子女是直係,是大宗。】
【叔伯兄弟姐妹都是旁係,是小宗。】
【大宗才能繼承家族,小宗沒有權利繼承,從而保證了宗族的權利財產的集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什麽要確立這個,因為祭祀的規格不同,祖甲利用宗法製限製了小宗旁係的祭祀規模不能超過大宗,再一次的縮小了祭祀的範圍,讓很多奴隸再一次免受被當成祭品的悲慘命運。】
【祖甲的這一次改革,是把古代中的繼承製度,從禪讓製,繼承製,直接推向了最終的宗法製。】
【他的改革構成了之後炎黃社會傳承秩序,上到皇帝下到庶民,都因此而受益,從製度上確立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財產的安全的支配權。】
【所有宗族幾千年來都遵照這種傳承秩序。】
祖甲竟然證明了我爹媽的財產隻屬於我,而不屬於白眼狼親戚,感謝祖甲,我給他上墳,我上周才打了一個財產繼承的官司,差一點就被那些無良親戚給霸占了財產,【感恩,感恩,感恩!】)
一個對炎黃曆史有這麽大貢獻的人,竟然被評價為昏君,啊啊啊,史書的評價果然不能看了。)
周朝不但抹黑殷商,竟然還盜取了殷商的功業,這比李世民都狠啊!)
嗚嗚嗚,可憐我殷商人皇,竟然被黑的這麽慘。)
............
北宋,
司馬光憤怒的指著天幕大罵:
“祖甲混亂荒淫,可是史書都認定的事情。”
“不管你們如何說,我們儒家都不認的。”
周圍的讀書人突然覺得,這位有點不講道理了。
難道史書說的都是對的?
史官也幹脆別叫史官了,叫做史神算了。
言出法隨嗎。
...........
大秦,
秦始皇哈哈大笑。
“都說周朝製定了宗法製,卻不知道,這是我們老祖宗幹的。”
“儒家偷功勞這一手玩的是真專業,人家宗法製都成熟了,你說自己繼承發揚就算了,還來了一個是自己創造確立的,臉是真大啊!”
下方,淳於越等人哼哧了半天,想要反對,可是,人家有證據啊!
宗法製的創立的動機,宗法製的規定,以及宗法製後商王從兄終弟及逐漸變成了父死子繼,這不僅有邏輯,有事實,反駁都無從開口。
秦始皇不禁好奇:“祖甲還有什麽厲害之處?”
..........
【祖甲建立了宗法製,建立了周祭周度,完善了刑法,還把禮樂跟祭祀聯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基本上把古代大一統王朝製度的必要框架就給搭建完畢了。】
【在他手裏,才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傳承秩序,就算是秦始皇也得遵守。】
【因此,曆史學家把也祖甲稱之為:王朝之祖!】
這個厲害啊!)
古代王朝製度設計師?)
就跟變成一樣,發明了c語言?)
不對吧,吹得有點玄了,王朝製度不是人家姬周建立的嗎?)
你沒聽嗎?這是框架,這是骨架,姬周隻是完善,而並非初創。)
........
南宋。
朱熹目眥欲裂。
後世的所謂什麽曆史學者,算什麽,竟然敢篡改儒家已經定論的東西。
王朝之祖,設計了王朝製度的人,那必須是周公旦啊。
“你們都沒有學過周禮的嗎?”
“連孔子都得說,他的學問都是周公旦給他托夢的。”
“你們這是要推翻我們的寫的史書嗎?”
........
大唐,
李世民摸著下巴,眼神疑惑。
“諸位愛卿,到底這個王朝製度框架,是祖甲時期就設計成型的,還是周公旦時期才完成的,你們得給朕一個準信!”
魏征他們怒了,一個個出來扞衛儒家的尊嚴。
“史書上說的周公旦。”
“必須是周公旦。”
“對,他有什麽證據,說這功勞是祖甲的?”
一時間,群情激憤,都要聲討博主。
不,是聲討所謂的曆史學者。
你們研究曆史,都不信史書,還研究什麽?
...........
大明,
朱元璋問旁邊的朱允炆:“你說,作為一個儲君,你該信誰?”
朱允炆很想說,我必須擁護周公旦,因為複周禮就是我的夢想。
可是他明白,朱元璋對儒家不感冒,於是隻能違心的說:“誰說的有理我信誰。”
...........
【咱們談曆史,不能光輸出觀點,搞宏大敘事,站在所謂最高點批判這個,批判哪個,完全脫離事實。】
【曆史,就得有理,有據,最關鍵的是,不能脫離時代大背景。
比如說一些人批判世家文臣威脅論,說隋唐專家說世家很厲害,威脅皇權,是誇大了世家文臣的作用,好像是很有道理!
但,世家跟世家能一樣嗎?東漢的世家,兩晉的世家,隋朝的世家,唐朝的世家,還有被黃巢閹割之後的世家,這是一個水平嗎?你用宋明時期世家的實力評估隋唐兩晉的世家,是不是有點脫離了實際呢?
如果拋開曆史環境,你給我說李世民對付的世家,跟宋朝對付的是一個檔次,簡直也太兒戲了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麽祖甲到底是不是曆史學者,尤其是專門研究殷商的學者嘴裏說的,王朝之祖呢?】
【咱們看事實。】
【看看王朝製度的框架,在祖甲時期是否形成了。】
【咱們來看看,王朝製度中,每一個製度的的成型時間。】
【第一,關於封地領土的管理方式,分封製,很多人以為分封製是周朝建立的,我就想說一句,看看史書吧,分封製在大禹時期就有了明確記載,裏麵有大禹分封的很多人,比如大禹分封伯益,大禹分封薑姓等等,夏朝就是分封製了,更別說殷商了,周朝建立分封製這個觀點,真就是一點常識都沒有,你這是把咱們炎黃的製度倒退了一千年。】
【第二,官吏製度,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人口百姓的管轄方式,在殷商,就已經建立起了中央到地方的二級官製,叫做內外服製度!
中央的官吏叫做內服官,管理王畿地區,地方的諸侯會被授予外服官,就相當於後世的封疆大吏,什麽巡撫知府知縣,這在殷商叫做外服官。
周朝,也一樣!也是采用了內外服的官製。
甚至,漢朝都是內外服官製。
分封製,是領土管理方式,對應的是郡縣製。
而內外服製,是官製,對應的是三公九卿製,三省六部製,這是兩回事啊!】
原來是這樣啊!分封製對應郡縣製,管的是領土,內外服製度是官製,管的子民人口,以前就聽那些吹大周的人說,什麽周朝建立的分封製,這不是笑話嗎?)
何止是笑話,他們根本就沒有搞清楚,分封製和內外服官製的區別,就像是很多人搞不清楚,郡縣製和三公九卿製度一樣,以為是一個呢,人家是兩個配套的製度而已。)
(殷商也太慘了吧,有人連基本常識都搞不清楚,就無腦黑。)
..........
【那麽接下來,再看王朝的其他製度。】
【第三,用人製度也就是選舉誰來當官的製度),世襲製,世襲製夏朝就有了,這個不會有人還說沒聽過吧,從禪讓製變成了世襲製,要是連這個都不清楚,回去重新讀一遍九年義務教育。
而且,殷商除了世襲製,還有商王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製度,這是大周沒有的。】
【第四,朝貢製度,諸侯給天子上貢,夏朝就有了,這是有了分封製後,誕生的伴生製度,也是諸侯歸屬天子管轄的有力證據和措施。】
【第五,王朝的土地賦稅製度,也就是井田製,很多人是不是以為是周朝建立的,尤其是什麽古代最愛喊的口號:複井田行周禮,感覺這是周公旦搞出來的。
但是呢,你就想錯了。
井田製的萌芽出現在夏朝,井田製的正式出現在殷商,就是殷商的先祖商王成湯和伊尹幹出來的,因為他們改良了土地稅賦製度,推動了生產關係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殷商這個小部落才突然爆發式增長國力,以小邑商取代了大古夏。
井田製在殷商一直在不斷的改進和推廣,最終是在大周達到了鼎盛並走向了滅亡。
所以呢,井田製在祖甲時期,已經成型了,而且推廣的範圍不小了。】
天啊!井田製,竟然是殷商先祖成湯發明的?)
你不會以為是姬昌發明的吧。)
開什麽玩笑,土地賦稅製度,要真是大周發明的,怎麽可能在西周就走向了滅亡,一個土地賦稅製度,至少也要經過兩三個朝代,千餘年才能走向衰弱和滅亡。)
這絕對是冷知識了。)
..............
【接下來就更簡單了。】
【第六,祭祀製度,周祭,一整套的祭天祭祖製度,都是祖甲建立的。】
【第七,禮樂製度,還是祖甲建立的,就是配合周祭製度,這個跟周禮不同,但人家也是禮樂。】
【第八,宗法製,這是繼承製度,也是祖甲建立的,以後父死子繼,就是王朝的傳承順序,你周朝還不是這一套嗎。】
【現在看看,一個王朝的基本框架,其中,領地管理製度,官製,用人選拔製度,朝貢製度,土地賦稅製度,祭祀製度,禮樂製度,宗法製度,一切的一切,在祖甲手中已經完美建立起來了。】
【就問,你周朝發明創造了什麽製度?是殷商祖甲時期沒有的?】
對啊,這才叫用事實說話,而不是傲慢的說,我說啥就是啥。)
相反對,用證據。)
不是張口就是誰誰誰在吹商朝,這是吹嗎?這不是擺事實,如果把人家存在的製度說一遍,都叫做吹,那麽我隻能吹了。)
所以,有人史書都不看,閉著眼睛都開始亂吹周朝,這是完全無視了殷商,不,他們連夏朝的貢獻都給抹殺了。)
..........
南宋,
朱熹嘴巴張大,想要反駁,可惜的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因為他吹的那些周朝建立的東西,比如,什麽宗法製,井田製,禮樂製,分封製,都是人家殷商早就有了的,甚至夏朝就有了的。
他鬱悶的指著天幕,我我我了半天,也沒有能說出一句有分量的話來。
..........
【既然事實已經擺清楚了,那麽對於曆史學者的稱呼,你同意嗎?】
【認為祖甲應該獲得哪一個稱號。】
【選擇一:禮樂之祖。】
【選擇二:王朝之祖。】
博主是腦子不清楚了吧,小孩子才選呢,大人當然是全都要。)
祖甲既是禮樂之祖,又是王朝之祖,在他手裏,禮樂文化興盛繁榮,家族秩序傳承有度,最關鍵的是,他做的這些事情,最底層的奴隸竟然也能照顧到,可憐我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
怎麽感覺我學的曆史常識都是錯的呢。)
殷商的王腦子都是怎麽長的?改革一出接著一出,幹錯也別叫王朝之祖了,叫改革之祖算了【佩服】)
祖甲的政策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了,這不比隋煬帝強一萬倍?)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