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賦之可怕!

字數:9399   加入書籤

A+A-


    我曹,我曹,我人都麻了,稅賦體係原來這麽複雜?虧我以為稅賦就隻有一個田租!)
    天哪,光是我以為的田租,竟然都能多出5個稅種來,古代百姓到底過的什麽日子啊?)
    天爺呀!我真是不敢想象,我以前的知識有多麽的貧瘠,博主說的這些東西,我是一個字都沒有聽說過。)
    就這,還有人給我說,古代有的皇帝能把稅率做到3,6, 真是笑死我了,光是土地稅都沒有算完吧!)
    平民史觀,這才是平民史觀,我終於知道,為什麽博主的看到的曆史跟我們不一樣了,我們根本從來沒有從底層看過曆史,我們都是關心的是貴族的生活,根本不是底層百姓的生活。)
    啊啊啊啊,秦始皇簡直太委屈了,這些人噴秦始皇的時候,到底有沒有給秦始皇的稅率上麵亂加我不清楚,但肯定有一點,說秦始皇的稅率,絕對是把所有的稅賦都算上去了,但算別人的稅率,估計隻算了田租,所以才會造成秦始皇的稅率是其他人的20倍,這種恐怖的情況!)
    無恥啊,無恥,我終於知道博主為什麽反複強調有人在抹黑秦始皇了,這特麽的就是典型的雙標!光是說秦始皇太半之賦,其他人三十稅一,十五稅一,這屁股就已經歪的不能再歪了!)
    尤其是秦始皇之後,竟然有人在秦始皇的稅賦裏麵還要加稅種,他們竟然都能比秦始皇的稅率低那麽多,果然曆史是最能夠檢測智商的,但凡學過小學生的加減法,他也得不出這個結論啊!)
    …………
    大秦
    扶蘇,公子高,胡亥,贏陰嫚等人都義憤填膺,痛罵著儒家史書上胡說八道。
    但很快,心思細膩的贏陰嫚就反應過來了,她指著天幕上的一個名字問道:
    “漢文帝時期張蒼?”
    “這難道是咱們的法家巨子張蒼嗎?”
    張蒼一聽,渾身一個激靈,我啥時候成了漢朝的臣子了?
    我可是永遠忠於大秦的!
    他趕緊出來解釋:“臣都這麽老了,還要去給漢朝當臣子,而且還不是漢朝的開國之臣,得要跑到漢文帝時期,這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根據之前後世子孫的討論,這個所謂的漢朝,在漢文帝之前,還有一個漢高祖和呂後時期,那臣得活幾百歲才能夠活到那個時間啊?”
    扶蘇拍了拍贏陰嫚的肩膀:“陰嫚,你絕對是想差了,這就是同名同姓而已。”
    但坐在高位上的秦始皇卻龍軀一震,他心中有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想法,如果漢朝建立在秦朝二世的時候,張蒼是有可能活在那個時間點的!
    難道,大秦在二世的時候就會分裂嗎?
    難道是秦二世這個混蛋,又采取了分封製度嗎,所以才會分封了大漢?
    至於說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這可能嗎?
    無論是扶蘇上位,還是公子高上位,就算是胡亥上位,這麽強大的大秦帝國,隻要大秦的長城軍團還在,誰能夠推翻大秦呢?
    大秦的兵革之利,可以橫掃天下,就算有人叛亂,隨隨便便拉出幾萬囚徒,都可以把他們全部滅掉,再次橫掃六國!
    秦始皇都想不出,那些六國餘孽怎麽能滅掉秦國?
    秦國要滅,絕對不是出現在戰力上,一定是出現在了經濟上!
    經濟崩了,才可能導致軍隊跟著一起崩。
    而他的幾個兒子,除了扶蘇不太懂經濟之道,不懂輕重之術,公子高跟張蒼走的比較近,那經濟水平基本不用想。
    而胡亥從小也喜歡輕重之術,雖然不說學的有多深,但胡亥的水平雖然遠遠不如他嬴政和呂不韋,但起碼比李斯強,已經能夠看懂他的稅賦體係了。
    想要創造出新的經濟製度,胡亥沒那個本事,但要是運營使用他的稅賦體係,一點問題都沒有,這也是秦始皇會把胡亥列入繼承人名單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想了一陣後,最終想到的唯一可能的就是,他的兒子又進行分封了!
    大漢,就是扶蘇分封的諸侯國。
    而分封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誰了,扶蘇啊!因為扶蘇支持的就是分封製度!
    想到這裏,秦始皇決定,不應該選扶蘇為繼承人。
    他應該在公子高,胡亥,甚至贏陰嫚三人工選擇一個繼承者。
    想到這裏,秦秦始皇終於長出一口氣,這一次應該就不會出問題了!
    .........
    大明,
    海瑞現在已經渾身冒汗。
    而旁邊,嘉靖陰陽怪氣的問:“海青天,海大人,海筆架,是誰給朕說,朕不如漢文帝遠矣呢?”
    “那愛卿不妨猜一猜,博主說的,給秦始皇的稅賦體係裏麵加了兩個稅種的人,那個在史書上被稱為愛民如子的皇帝。”
    “那個發明了,戶芻稅,戶稿稅的仁君聖主,”
    “他會不會是你嘴裏的漢文帝呢?”
    此刻的嘉靖皇帝,就像是偷到了雞的黃鼠狼,那笑的叫一個得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海瑞踉踉蹌蹌的倒退幾步,把嘉靖的丹爐差點都給撞翻了。
    但海瑞卻渾然不覺,從地上爬起來,雙眼的瞳孔逐漸失去了焦距,嘴裏隻有一句話:“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但在這一刻,海瑞的信仰都開始搖搖欲墜了。
    雖然他嘴裏說著不可能,但心中已經有一個聲音在呼喊,你睜大眼睛看一看,你好好的睜大眼睛看一看,海瑞啊海瑞,你難道真是瞎了眼嗎,你識人不明嗎?
    丹房內,所有人神情詭異。
    徐階現在一句話都不敢說,因為作為大明的內閣首府,主管著大明一切事物的人,他知道博主說的全都是真的。
    稅賦裏麵的貓膩,沒有誰比丞相更明白!
    雖然他不懂秦漢時期的稅賦,但是,想必跟大明時期大差不差。
    怎麽有人會覺得,所謂的稅賦,隻是收一個小小的田租呢?
    就是當年明太祖朱元璋,都不敢這麽收稅,就隻收一個田租,不是官吏窮不窮的問題,那是官吏得全部餓死的問題啊!
    你都等不到農民起義,官吏就會起義了。
    .......
    大唐,
    程咬金一把揪住了魏征的脖領,唾沫星子都噴在了他的臉上,咬牙切齒的怒吼:
    “這就是你這個老匹夫說的,讓我們學習那些仁君聖主?”
    “來來來,你給老程好好說一說,這些所謂的仁君聖主,他真的可以把稅率降到秦始皇的二十分之一嗎?”
    “如果不能的話,那你們全他娘的在放屁!”
    “你們竟然如此惡意抹黑是皇帝,竟然如此吹捧,不如秦始皇的人,你們居心何在?”
    魏征漲紅著臉,他也沒有想到,有人竟然把稅賦體係研究的這麽細致。
    更沒想到的是,史書上明明寫著隻收取是田租,為什麽田租裏麵還多出了4個稅種呢?
    魏征梗著脖子,雙目赤紅:
    “假的一定是假的!”
    “史書上可明明寫著秦始皇之後,東漢西漢,隻收田租啊!”
    “難道司馬遷會騙人嗎?”
    去你娘的!
    程咬金一個大耳光子就抽在了魏征的嘴上。
    “又要碰瓷兒人家司馬遷了?”
    “你信不信,司馬遷絕對給你寫了,漢朝的稅賦不止這一點,絕對是你們瞎眼看不見!”
    “程咬金,司馬遷寫沒寫我們豈能不知道?你莫要血口噴人。”
    朝堂上的其其他官吏,如房,玄齡,杜如慧,楚隨良等人,都開始跟程咬金對罵。
    一時間朝堂亂成了一鍋粥,比菜市場大媽吵架還要誇張。
    李世民揉著眉心,心裏早就把魏征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就魏征還想騙他李世民?
    真以為他嬴姓李氏,不知道上古辛秘嗎?
    他嬴姓李氏不光在於秦朝是屬於超級貴族,在漢朝也是超級權貴,什麽事情他能不知道呢?
    這就是他李世民,為什麽聽魏征的話,聽他勸誡,隻聽不改呢?
    因為在他的認知中,魏征的話跟放屁沒什麽區別,因為基本上全部脫離了現實!
    而他李世民是知道真相的!
    照著魏征那麽說的話,大唐可能早就亡國了!
    .........
    大漢
    皇太子劉啟小心翼翼的看向了漢文帝劉恒。
    “阿父,天幕上說的,博主嘴裏愛民如子的皇帝,他陰陽的那個史書聖君明主,給百姓加稅的無恥之徒,不會是你吧?”
    “難道你真的給百姓加了兩個稅種?”
    現在的劉啟還未接觸到政務,甚至還喜歡飆車強闖宮門,正是貪玩的年紀,國事,他還真的沒有資格插手,漢文帝現在也不可能給他放權,所以劉啟根本不懂。
    可劉啟不傻啊,聽過彈幕,他知道了漢文帝就是他爹,而且史書上把他老爹已經吹成了神。
    這麽沒品的事?難道真是他老爹幹的?
    漢文帝劉恒,神態並無半點變化,根本不像被人拆穿後,惱羞成怒的樣子,他從容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自己打著補丁的袖口。
    淡然的看向了自己的兒子,問道:
    “博主說的是,是史書上吹的愛民如子的皇帝,那你覺得他有沒有可能是,你的伯父漢惠帝劉盈呢?”
    劉啟一愣。
    這麽說的話,那就是呂後幹的惡事了!
    他不確定的問:“阿父,你不會是甩鍋給呂後吧?”
    不是劉啟不相信漢文帝,而是劉啟看了天幕之後,作為一代棋聖,他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
    漢文帝就如同看傻子一樣,淡淡的看著自己的兒子,一句話也不說。
    他行得正,坐得端,節衣縮食,下地耕田,體諒民生之疾苦,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
    他劉恒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自己,曆史會給他一個公允的評判!
    劉啟見到漢文帝如此鎮定,劉啟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了,難道是自己錯怪了阿父了?
    阿父可是出了名的愛民,節儉,是真正知道民間疾苦的皇帝,這是他親眼看到的東西,錯不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且百姓也是這麽說的,在漢朝的口碑比誰都好,在後世更是了不得,好像是所有帝王之師!
    虐民加稅這種事,阿父絕對是幹不出來的。
    對了,咱們大漢誰最不要臉呢?
    那就是漢高祖劉邦啊,也許還真是劉邦夫妻倆幹的事情。
    劉邦的口碑在後世,貌似也是很好的,也是愛民如子,對應該是劉邦幹的。
    而他阿父是減免稅賦的人啊,這可是下了聖旨的。
    對!一定是這樣的。
    確切的說是加稅的是呂後,因為劉邦絕對不會自己幹這種事,必須有人給他背黑鍋,而這個人隻能是呂後了。
    想通了這裏,劉啟決定,他要當劉邦!
    他絕對不會當自己老爹這樣的人,自己下地耕田,穿打著補丁的衣服,女人都不能穿華麗的裙子,節衣縮食,減免稅賦,被人冤枉了還沒辦法反還嘴,他要成為祖父那樣的人,自己不當人,厚臉皮,別人還得誇他幹得漂亮!
    .........
    南宋,
    朱熹盯著自己的兒媳婦,發現他用極度鄙夷的目光盯著自己。
    朱熹冷哼一聲。
    “怎麽了?”
    “兒媳竟不知道,阿翁你們果然是人麵獸心,慣會把黑的說成白的,可笑我們這些女兒家,還在稱頌什麽仁君,把自己的兒子也給教壞了。”
    朱熹氣惱的砸掉了手中的茶盞,上手就給了兒媳婦一個嘴巴。
    但他還是不解恨,尤其是看到兒媳婦嘲諷的冷笑,他更是氣炸了肺腑。
    於是,他在彈幕中瘋狂質疑:“假的,都是,假的,土地稅隻有始皇帝才會這麽收,而所謂的賦,又能重多少呢?”
    .........
    這時候,不喜歡秦始皇的人,也緩了過來,幾個有點水平的人,開始吐槽。
    博主,你這個明明是吹秦始皇啊!故意把稅賦分開說,顯得賦好像真有那麽回事一樣。)
    有些人就是誇大其詞,搞一下不存在東西出來,)
    不要用暴君碰瓷我們仁君,謝謝。)
    陳勇看著他們的彈幕,歎了口氣,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那我現在就告訴你們,稅賦中的賦,是什麽東西。】
    【賦】是什麽?】
    【賦】是指人頭稅,在曆史學中,也被叫做廣義人頭稅。】
    【什麽叫做廣義呢?】
    【就是不單單隻按人頭收稅的稅種,而是所有以人頭多少,來成為征稅多寡的標準,進而而產生的一係列苛捐雜稅,都叫人頭稅。】
    【包括了,狹義人頭稅中的:口賦,算賦,戶賦,獻賦...】
    【甚至,徭役,兵役,都是廣義人頭稅的一種,因為徭役,兵役的征收標準,是按照人頭統計的,在古代,叫做:更賦。】
    【最可怕的還有雜賦,這就是說的苛捐雜稅,包括但不限於,獵稅,漁稅,糞稅....等等,你都無法想象出征收名目的奇葩稅種...】
    【所有,賦,包括但不限於:徭役,兵役,口賦,算賦,戶賦等等一係列的稅種。】
    【是一係列!】
    【一係列是什麽意思?就是稅種多的時候啊,不是幾個,也不是十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
    【你就想想上百個稅種,你的稅收能低嗎?】
    【所以,你以為的古代稅率,隻有田租,可能隻算了百分之一的稅種,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稅種,你都沒算呢!】
    【來來來,給我說,誰敢說,他認為的仁君聖主的稅賦一定能比秦始皇的低?】
    【秦始皇的泰半之賦,我先不說是真是假,就說,泰半之賦,你吹捧的皇帝,愛民如子的皇帝,仁君明君聖君,他們都可能做不到這麽低。】
    【更別說,碰瓷秦始皇的真實稅率。】
    【你先搞清楚,稅賦,在你吹捧的皇帝手中,他到底征收了底層百姓有多少個稅種再說,分幾個大類,幾個小類,一張紙寫不寫的完。】
    ..........
    ps:
    賦,這個玩意,有沒有讓你們開眼界呢?
    下一章給你們說一下,賦能比稅重多少。
    古代到底靠什麽征稅。
    求一波數據啊,這章可是近乎五千字。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