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賦可以是田租的一千倍!
字數:6108 加入書籤
原來稅賦中的【賦】,是這個意思呀,它竟然就是人頭稅,而且還是廣義的人頭稅!)
我以前以為人頭稅,是在田租裏麵的,感情你是單獨收的?)
【賦】裏麵包括了人頭稅,我都不是驚訝,我最震驚的是徭役和兵役,竟然也是稅賦中的賦,而且還是人頭稅,竟然還叫更賦!)
現在再來看一看儒家史書上的稅率,隻看田租,不看其他稅賦,這簡直就是離了個大譜!)
稅賦中的【賦】,竟然可以高達上百種,這特麽都能做成菜單了吧,收稅之前先報個菜單,像不像過年宰肥豬的那種感覺,做一個殺豬菜?這些貴族就是坐在餐盤上的人,而百姓就是被那待宰的肥豬!)
以前看電視劇覺得雍正王朝中,對雍正的吹捧有點太過了,現在明白了稅賦中的【賦】到底有多離譜,我才知道雍正是真的配享太廟,值得史書上單開一頁,不管清朝如何,人家雍正就是yyds!)
那些抹黑秦始皇的人趕快出來呀,你們吹牛逼說誰誰誰的稅率比秦始皇低20倍,我就問一句,你們是不是記錯了,他的是不是,誰誰誰的稅種比秦始皇多了20個呢?)
樓上你真是笑死人了,你怎麽能這樣揭人家的老底呢?人家不就吹了個牛逼,你竟然還當真了,這樣是不對滴,你讓人家以後怎麽吹牛逼呢?)
黑子們趕緊出來,把你們那些讓秦始皇學習的,愛民如此的皇帝都拉出來,直接來一個公開處刑,我就看一看,他的稅率是不是比秦始皇低那麽多?)
.......
大唐,
正在跟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吵得不可開交的程咬金等人,這一下頓時來了底氣,我們是吵不贏你們,但我們有外援啊。
“吹呀,繼續吹呀,這就叫做人家博主胡說八道?”
“你們真以為,我們這些大老粗不懂稅賦,就算沒有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兵役和徭役俺老程還是知道的,就問你吹的那些皇帝,誰家沒有個兵役徭役的?”
原本還在爭吵的文臣和武將們都住了嘴,武將門嘿嘿直笑,一副你別把我們當傻子的表情。
文臣們灰頭土臉,就感覺像是進了青樓,被夫人當場抓住一樣。
這也太尷尬了!
李世民哼了聲,問道,“各位剛才不是能言善辯,怎麽全都啞巴了??”
房玄齡,杜如晦,褚遂良等人張了張嘴,但最終一個字也沒有說出來,這還說個錘子,都讓人把老底給掀了。
............
大明,
海瑞頹然的坐在了地上,嘴裏喃喃念叨著:我真蠢,我真蠢!
他海瑞可是在底層當過父母官的,百姓到底有多少負擔,他是一清二楚。
“為什麽我在大明看到了稅賦,就以為在大漢,隋唐時期沒有?”
這就屬於海瑞的問題了,主要是海瑞對於聖賢的濾鏡太深了,對史書太信了。
他總覺得現在做不成的事情,也許在古代,甚至在三代以前夏商周時代,在人人人均都是聖賢的時代,還是可以幹成的。
可清楚了,整個賦稅體係的解釋之後,他心裏最後一點念想也崩塌了。
大明做不到的事情,秦漢隋唐都做不到!
現在他就覺得自己當初罵嘉靖皇帝的那句話,是不是有點脫離實際呢?
嘉靖真的不如漢文帝遠矣嗎?
上位,嘉靖皇帝這次真的是舒坦,以前跟大臣們爭論,他就沒贏過,隻能背地裏下黑手,看誰玩的手段髒。
終於有一次,在正麵的爭論中,能讓對方大臣徹底閉嘴,這感覺怎一個爽字了不得!
嘉靖高興的給自己斟了一杯茶,美滋滋的品了一口,然後陰陽怪氣的說:
“看來儒家評審的暴君,暴不暴,朕不知道。”
“但儒家如果評選的聖君仁主,是真的髒!”
“幸虧朕沒有被評選為仁君,要不然朕都覺得自己髒了!”
徐階等人恨不得敲碎嘉靖的牙齒,這家夥怎麽有臉說出這種話呢?
可現在要他們去反駁嘉靖,卻沒有一個人能組織出有效的語言來。
.........
南宋,
朱熹的兒媳婦冷冷的盯著上手主座上的公爹。
她那豐盈紅唇裏,說出的都是刮骨的寒刀:
“看來公爹的學問跟公爹的私德一樣,真是令兒媳汗顏。”
朱熹要瘋了,自從天幕開啟,他的兒媳婦就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不想再當他手中的一隻囚鳥。
女人怎麽能有這麽危險的思想呢?
跟其朝代的聖賢不一樣,那些大臣需要跟同等水平的人爭論,但他朱熹隻需要對付一個女人即可。
“別看他們把稅賦中的【賦】說的這麽花裏胡哨。”
“但其實加起來根本就不多,兒媳可知道,土地才是百姓的命根子,對命根子中征稅,才能征到稅……”
“有人不對土地征重稅,反而對人頭征稅,這注定是賺不了錢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我可以斷定,稅賦中的【賦】,那一定比【稅】要輕得多。”
是嗎?
朱熹的兒媳冷冷一笑,現在他姑爹說的話,他是一個字兒都不會信的。
男人的嘴那絕對是騙人的鬼。
朱熹見到自己堂堂的儒學宗師,竟然還得不到一個小女子的認可,他當時就很生氣。
於是在彈幕上公開了自己的判斷。
…………
北宋,
司馬光看到有人總算發表出了一些可圈可點的言論,感覺自身壓力小了很多。
他於是對眾人說道:“大抵就是如此,光認為,也是這樣。”
這一次,很多跟司馬光同一個派係的人,立刻為他站隊搖旗呐喊。
有人聲援道:“俺也一樣!”
一時間聲勢浩大。
讀書人們都半信半疑,因為從來沒有人算過【稅】和【賦】,到底哪個輕哪個重。
但既然稅賦稅賦,稅在前,那應該稅是比較重的,讀書人覺得,這點文化傳統還是要講的。
.......
彈幕中,那些仁君聖主的支持者,也開始坐不住了。
他們包括但不限於漢文帝,宋仁宗,等一些皇帝的擁躉。
咱們就一說二,稅賦,稅賦,有些人總把【賦】的那麽重,卻不知道,古代主要是說的是稅,我就不信,這個【賦】能比稅重多少?)
對呀,對呀,我覺得土地是古代最稀缺的資源,沒有之一,對土地征稅才是大頭,我就不相信,他們不對土地中重稅,反而跑去征賦,這不就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其實有些人就是喜歡搞出一些概念性的東西,然後危言聳聽。)
有本事你就告訴我,【賦】到底比【稅】能夠重多少?)
我盲猜一波,稅賦中的【賦】可是對比稅來說,隻有十分之一,甚至是二十分之一。)
哈哈哈,這麽輕的【賦】,還用計算嗎?算了,又能對稅率有多大影響呢?)
陳勇看著這些人圈地自萌,隻能說,高興就好。
【這麽說吧,很多人以為,田租才是古代稅收的大頭,這就是一個完全外行的概念。】
【別看古代的土地是最稀缺的資源,但以土地來收稅,是收不上來多少稅的,所以古代稅收的大頭從來不是田租,而是人頭稅!】
【人頭稅有多重呢?】
【我給你說一個大概的數據,你們就清楚了。】
【普通情況下,人頭稅能比田租重多少呢?】
【一些人可能認為就是會比田租多個一成兩成?】
【我隻能說,而你們對古人的了解太少了,】
【人頭稅,也就是【賦】,如果是田租的0倍—1倍,你連看都不用看這個皇帝的其他政策,直接就可以宣布,他是千古一帝。】
【因為他是真的做到了給百姓減負。】
【而普通情況下,人頭稅,也就是【賦】如果可以做到田租的1倍—5倍。
這種皇帝,至少也是聖君。】
【比聖君弱一點的明君呢?
他們的賦有多重呢?
就是田租的5倍—10倍!】
【那麽昏君呢?
人頭稅,也就是【賦】,可以是田租的10倍——100倍!】
【更變態的情況,就是暴君,暴君人頭稅可以做到田租的100倍到1000倍。】
【那麽,大多數情況,曆史中百分之九十的君王是什麽水平呢?】
【就拿明朝崇禎來舉例,他就是【賦】是田租的100倍——1000倍的水平。】
【而曆史中,百分九十以上的皇帝,他們的【賦】維持在了昏君和暴君的水平,也就是10倍——1000倍之間。】
【現在,你還認為田租重要嗎?】
【這麽告你說吧,每一個皇帝,都可以免田租,對於國庫收入來說,基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因為古代,收稅,主要是收的是【賦】,也就是收人頭稅,田租可有可無。】
..........
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明天告訴你們為什麽田租不收也可以,而必須要收人頭稅。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