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漠南之戰中藏著更大的秘密

字數:12159   加入書籤

A+A-


    天幕中,瞬間安靜,然後就是巨大的討論。
    不可能!不會的!匈奴小王和匈奴裨王,就是一字之差,他不可能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對對對,我們要相信衛青的名將實力,我們要相信漠南之戰的傳奇戰果。)
    相信你個頭啊,我們更相信史聖司馬遷的含金量,一個在任何時代都敢說真話的人,才是真的勇士!)
    評論區中早已炒翻了天,尤其是不喜歡硬吹將軍的,還有諸葛亮的粉絲們,他們就特別喜歡將軍無用論,因為諸葛亮就不是將軍。
    人家諸葛亮玩兒的就是廟算!
    .....
    在各種爭吵,陰陽,以及互相拆台中。
    天幕終於一暗,新的畫麵出現了。
    【很多人對於匈奴小王和匈奴裨王不太了解,認為一字之差,能有多大差別呢?】
    【那差別簡直是雲泥之別!】
    【先說一下匈奴裨王是個什麽玩意,這是一個匈奴正規編製!】
    【什麽叫正規編製,就是匈奴皇帝設置的官職,屬於官方的編製。】
    【他跟匈奴小王完全不同,匈奴小王等於部落族長,是民間非法稱謂。】
    【而匈奴裨王是幹什麽的呢?】
    【匈奴裨王是匈奴皇帝從自己的皇家子弟,或者其他匈奴貴族子弟中,挑選出那些完全沒用的廢物,把他們下派到匈奴小王的部落中。】
    【讓他們擔任匈奴小王的副手,也就是副族長!裨,就是副的意思。】
    【你一聽這個做法,你就知道這些人是去幹什麽了?】
    【匈奴裨王就是匈奴皇帝安插在匈奴小王身邊的奸細,以及耳目,起的作用就是用來監視匈奴小王的。】
    【所以裨王,也叫做裨小王。】
    【匈奴小王是匈奴部落族長,裨王就是匈奴部落副族長。】
    【但你不要因為他們是副族長,你就覺得他們權力很大,你要是身為一個部落族長,然後皇帝給你空降了一個人,過來分你的權力,你怎麽幹?】
    【這就相當於唐太宗給清河崔氏空降了一個副家主,你覺得清河崔氏他們會怎麽對待這個副家主呢?】
    【想必現在你們所有人腦子就隻有一個處理辦法:搞死,如果搞不死,那就架空!】
    【而且,誰要是跟這種人接觸,在家族中也會是被認為背叛者,所以,他們會跟躲瘟疫一樣,躲著他們。】
    【對的,匈奴裨王在匈奴部落中,如果用一個貼切的詞來形容,那就叫狗都不理!】
    【而且匈奴裨王最尷尬的事情就是,他手裏沒有任何的兵權,也沒有任何的政權,甚至連手下都沒有,就是活脫脫的一個光杆司令。】
    【匈奴裨王存在的意義,就是匈奴皇帝在告訴匈奴小王們,對他們說:我一直在視奸你們,一直在視奸你們,永遠在視奸你們!】
    【你們這些匈奴小王,不要給我搞小動作哦!我是對你們有采取措施的。】
    【那你覺得,這些匈奴裨王,他們有多重要呢?】
    哈哈哈哈,感情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工具人,這不就是人形攝像頭嗎?)
    人形攝像頭都高估他們了,這就是人形警示牌,告訴公路上的那種,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作用就是讓不喝酒的人不喝酒,讓喝酒的人不敢明目張膽的喝酒。)
    我也算是服了,匈奴皇帝還是有水平的,這種官職也能設置出來?)
    感覺都有了錦衣衛的影子,確定這不是從秦始皇的製度中,把黑冰台給搬了出來?)
    司馬遷就是厲害呀,一字之差,身份就是天地之別!這就叫做一字千金吧。)
    這匈奴裨王妥妥就是廢物,還不如匈奴中一個實權的裏正吧。)
    那肯定不如了,我就說嘛,博主一直在說有水分有水分,感情水分在這裏!)
    衛青在漠南之傳中俘虜的竟然連匈奴小王都不是,竟然是一些朝廷扔給匈奴小王的監視者,那麽匈奴小王必然也討厭這幫家夥,戰爭開啟之後,匈奴裨王就是真真正正的炮灰!)
    那些吹噓漠南之戰,戰果有多大的,趕緊出來說一說,這叫戰果大?這種匈奴中不入流的家夥都能拿出來充當戰果了,可見俘虜中是真沒有上得了台麵的人存在。)
    …………
    大唐,
    李泰的嘴巴張大,手裏捧著的史記掉落在地,腦袋是嗡嗡直響。
    匈奴裨王竟然是這種不入流的家夥。
    衛青出動了十幾萬人,就抓回了這些玩意?
    那你漢武帝還搞出了那麽大的陣仗幹什麽?
    你是在開國際玩笑嗎?
    李泰真想抽自己兩個嘴巴子,沒事瞎湊什麽熱鬧,這一下非但沒有出風頭,抱下房玄齡和杜如晦幾人,
    把人情沒賣出去倒也好了,可問題是把程咬金給得罪死了。
    就看程咬金此刻殺人的眼神,李泰就覺得以後程咬金肯定要在奪嫡之戰中給自己搞事。
    李泰幾乎用哀求的目光看向了世家門閥之人,意思在說:你們要給點力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世家門閥的人都擦著冷汗,他們也沒有想到,匈奴裨王和匈奴小王的差距有這麽大。
    有人就幹巴巴的說:
    “就算衛青俘虜的是匈奴裨王,而不是匈奴小王。”
    “人家好歹也是部落副族長,就相當於世家副家主。”
    “你要說他們一點權力都沒有,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呢?”
    李承乾眼睛一亮,笑著說:
    “原來你們認為,從中央下派給世家一個副家主,他就有多大的權力,那這樣好了,孤給你們每一個家族下派一個副家主如何?你們也把權力交出來,隻要你們交出來,孤就認你們的說法。”
    世家門閥瞬間啞火了,就感覺像是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李世民卻眼睛一亮,你別說,你還真別說,這些副家族空降下去,雖然成事不足,但敗事絕對有餘!
    當一個攪屎棍那是沒問題的。
    要不要真給這些世家派一個副家主?
    .......
    【其實,明眼人此刻應該都清楚了,這些匈奴裨王的價值了吧!】
    【他們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在部落中,是被絕對架空的存在。】
    【手上既無兵權,也無民政權力,連一個手下都沒有,幾乎就是光杆司令。】
    【他們唯一的權利,也就是寫封小作文,向匈奴中央吐槽一下這些匈奴小王的不臣之心。】
    【但匈奴小王隻要不幹兩件事,那真是不用鳥他們,第1件事就是叛亂造反,第2件事就是,背叛匈奴投靠漢朝。】
    【當然人家幹了這兩件事,這個所謂的部落副族長,匈奴裨王,他也不可能知道。】
    【因為他一進部落,他別說想監視人家匈奴小王,匈奴小王先把他給監視起來,他的一舉一動,吃喝拉撒,甚至哪天鑽到了那個牧民的帳篷裏,幹了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人家都一清二楚。】
    【因此,這種匈奴裨王,就是處於整個匈奴鄙視鏈的最低端,屬於那種狗都不理的家夥。】
    【如果非要給他的身份下一個定義,在匈奴左右賢王以及各個匈奴大人物的眼中,這種匈奴裨王,他的價值,甚至都不如匈奴一個精銳騎兵。】
    【更確切的說,都不如匈奴精銳騎兵胯下的那匹精銳戰馬值錢。】
    【所以,人家右賢王逃跑的時候,就把這種廢物扔出去的吸引火力。】
    【匈奴裨王身上,甚至你都榨不出一點有用的情報,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匈奴紈絝,廢物中的廢物,弱雞中的弱雞,但凡會一點專業技能,有些上進心,他們也不會幹這個差事。
    匈奴皇帝不過是把廢物再利用一下,本著用爛的廁籌也不能扔的原則,不想浪費一點東西而已,就設置了這個一個官職。】
    我的媽呀,這不就等於衛青的漠南之戰,重要的俘虜一個都沒抓到嗎?)
    現在在看那些將軍粉,為了吹衛青,為了抹黑漢武帝,他們說的天花亂墜,到底有多離譜。)
    還什麽抓到了匈奴最重要的高級將領,抓到了什麽王十幾個,感情就是撿回來了人家不要的炮灰?)
    曆史真是不忍心看,細看之後,震碎三觀。)
    這才是真正的曆史,這才是真正的戰爭,曆史上哪有什麽一個將軍能夠扭轉乾坤的事情,要是將軍都這麽牛逼的話,還用征發那麽多的兵役,還用征發那麽多的勞役幹什麽?直接多征發幾個將軍不就完事了?)
    戰爭,那不僅僅是將軍的功勞,那更是幾萬幾十萬的士兵的功勞,更是是給他們運送糧草,近乎百萬百姓的功勞,還應該是貢獻了賦稅糧餉的,那高達幾千萬的大漢子民的功勞!這才是平民史觀啊!)
    對,個人英雄史觀,把大漢對於匈奴的戰爭,說成是都是衛青和霍去病的功勞!這就完全否認了,整個大漢子民,為了這場戰爭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事實上,百姓才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功臣,他們付出了99以上的辛勤和汗水以及血淚,用生命和汗水扞衛了這場戰爭的所有開支!)
    我家諸葛武侯大人的將軍無用論,圓滿收官,用整個對匈奴的戰爭,證明了我家武侯大人的正確性,將軍在這種大規模集團作戰中,在一個王朝對另一個王朝的戰爭中,作用就是無論他們怎麽做,都幾乎改變不了戰爭勝負的天平,這就叫:《有製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
    .......
    大唐,
    魏征房玄齡,杜如晦一屁股癱坐在了大殿上。
    幾人的眼睛都失去了瞳距。
    精氣神感覺被人抽走了。
    魏征嘴裏喃喃喃念叨著:怎麽會這樣?怎麽能是這樣?
    他當然知道,史書上寫的是匈奴裨王,寫的是右賢裨王。
    可是在他的意識中,他相信這應該就是匈奴小王,甚至是匈奴渾邪王這種級別的匈奴小王。
    可真實的情況卻是,匈奴裨王,他的價值竟然連匈奴一匹精銳戰馬都不如?
    他們是匈奴貴族中的膏粱子弟,被扔去當了炮灰,他們是有名無實的部落副族長,還是空降的那種,是被部落全體厭棄的存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怎會如此?
    “魏征,願賭服輸,你們三個乖乖的跟俺老程回去洗茅廁了!”
    程咬金嘎嘎狂笑,這是他人生中贏得最爽的一次。
    他承認他有賭的成分,但這次卻賭對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見到魏征被拖著往前走,他兩人驚恐的大叫:
    “等等!等等!事情不是這樣的。”
    “那是怎樣?”
    程咬金嘿嘿笑著:“你們倆別急,等俺老程找根繩子,把你兩個也拴起來一起拖走。”
    房玄齡艱難的吞咽了一下唾沫,結結巴巴的說:
    “你不覺得這件事蹊蹺嗎?”
    “如果說衛青在漠南之戰中,一個匈奴的重要將領都沒抓到,那他抓了那俘虜是怎麽回事?”
    “要知道,15,000人中,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匈奴十騎長,每100個人中就一個是百騎長,每1000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千騎長。”
    “”=而衛青而抓了15,000人,”
    “甚至這裏麵有一個萬騎長,也就是相當於匈奴二十四長,那種級別的存在。”
    “可司馬遷卻一個字都不記,這明顯就是司馬遷的屁股也歪了啊。”
    “他跟衛青有過節,故意漏寫的!”
    房玄齡一說,杜如晦頓時醒悟,魏征更是扯著嗓子大喊:
    “對對對,就是這樣的。”
    “雖然我們也相信司馬遷史上的人品。”
    “但司馬遷跟漢武帝和衛青的過節太大了,他明顯上頭了。”
    “這就是屬於私人恩怨局,寫史書的時候筆肯定是歪了的。”
    好好好,你們這次連司馬遷都能懷疑了,真是跟你們儒家的人士如出一轍。
    …………
    天幕下,各個時空的皇帝,太子,大臣們都在激烈的討論。
    就是嘉靖他們都覺得司馬遷的史記中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俘虜了15,000人,怎麽可能一個高級將領都沒有?
    就算萬騎長僥幸逃跑了,但千騎長你得要抓一兩個吧?
    百騎長你不抓幾十個,那真對不起,你抓了15,000人的俘虜。
    這裏麵有問題,有大問題!
    但至於是什麽問題,嘉靖還在思考中。
    博主,你就說這次司馬遷他有沒有出問題?)
    我感覺他在故意針對衛青。)
    這波必定是史書寫歪了,司馬遷都快成司馬光了。)
    博主你可是告訴我們,史書不可全信,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史書上的每一句話。)
    那現在你來告訴我,這史書寫的這部分內容,他真實可信嗎?)
    他邏輯通順嗎?)
    陳勇看著鋪天蓋地的質疑,嘴角掛起了淡淡的微笑,端起自己的奶茶,美滋滋的喝了一口,一個字兒,爽!
    等到視頻上的彈幕已經刷的都看不清人臉的時候。
    陳勇這才不鹹不淡的,敲擊鍵盤,把自己的下一個視頻給發了出去。
    天幕中,新的文字出現,但這些文字卻令所有人毛骨悚然。
    【你們是不是你也覺得這裏麵出了問題?】
    【漠南之戰中,衛青俘虜了右賢王麾下人的精銳,卻沒有抓到一個千騎長和百騎長,甚至連十騎長都沒有?】
    【隻抓了十幾個無足輕重的匈奴裨王,這種狗都不理的家夥。】
    【你們是不是覺得這麽大的戰果,卻沒有一個匈奴的低層將領,這是違背邏輯的?】
    【這的確是違背了邏輯!】
    【是出問題了。】
    【但這不能夠證明司馬遷是錯的,反而證明了司馬遷是非常正確的,他真實的記載了當時的情況。】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你們是不是覺得博主在偏袒司馬遷?】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另一種可能呢?】
    【有沒有可能是,衛青攻打右賢王部,在漠南之戰中,他的戰果,有問題呢?】
    【衛青俘虜的15,000人,有沒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右賢王部下的精銳騎兵呢?】
    【甚至,有沒有可能,衛青俘虜著這15,000人,他連匈奴的正規軍隊都算不上呢?】
    【有沒有可能,這人中,就沒有一個人是匈奴右賢王手下的兵呢?】
    【那更有沒有可能,這些人全都是草原牧民呢?】
    【也就是說,司馬遷用他的曲筆,層層嵌套之後,給你講了一個非常炸裂的故事!】
    【衛青在漠南之戰中,率領著十幾萬的大軍圍攻匈奴右賢王3萬精銳,最後一無所獲!】
    【所以,他們隻能抓了匈奴右賢王指揮部中,提供各種後勤服務的草原牧民呢?】
    【這才是,司馬遷要告訴你的真實曆史,也是,衛青漠南之戰中最大的水分!】
    【司馬遷再給你說,這一戰,漢武帝對匈奴軍隊的主力騎兵打擊力度,約等於0!】
    【是的,這是司馬遷在說,這是大炮打蚊子,最後,還讓蚊子跑了的故事。】
    【正因為如此,司馬遷才和漢武帝對衛青發生了重大的分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遷認為,漢武帝,這是不顧原則的去抬高衛青的身份,衛青之所以有這麽大的賞賜,是因為他的外戚的身份,而非將軍的身份,更不是漠南之戰的軍功。】
    ...........
    ps
    這裏疊個甲。
    關於匈奴裨王的學術解釋,相信一些人也搜了,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就是匈奴裨王是身份特別低的底層官吏,是匈奴小王的副手,就是我采信的解釋。
    第二種解釋,有學者認為,匈奴裨王,是匈奴的中央大貴族,超級有地位的那種,他的身份僅次於,一帝四王,匈奴裨王是匈奴單於的副手,匈奴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的副手。
    那麽,第二種解釋對不對呢?
    我認為完全錯誤。
    我有以下的論證過程。
    1.如果匈奴裨王,有這麽大的權力,是中央大貴族,那麽,他必須有著與之匹配的兵權,那麽他的兵權至少都是一萬騎兵起步,部落族群人數都是5萬到十萬起步。
    而右賢王竟然擁有十幾個裨王,這還是被活捉的,沒有活捉呢,所以打底20個匈奴裨王。
    那麽,匈奴右賢王就得多20萬騎兵!
    光是一個右部大戰區,就有20個匈奴裨王,那麽其他兩部分,至少也得20個匈奴裨王起步吧。
    因此,可以得出,匈奴至少有60個匈奴裨王,匈奴的兵力至少得增加60萬!
    這種兵力是極其不合理的。
    2.匈奴裨王如果是中央大貴族,並且擁有那麽多的軍隊,那麽,衛青的漠南之戰,就不是十幾萬包圍3萬打殲滅戰了,而是十幾萬對戰二十多萬。
    匈奴右賢王就不用跑了,這點跟史實不符合。
    3.如果匈奴裨王真有這麽強,衛青俘虜匈奴裨王十幾個,是什麽概念呢?
    至少也要打崩了他們的麾下軍隊吧,就像是你要俘虜劉邦,要擊潰劉邦的聯軍,你要俘虜項羽,得把他的兵打光了吧。
    按照這種推測,衛青至少也要殲滅敵人在十萬起步,才能擁有俘虜十幾個匈奴裨王的可能。
    如果衛青真的有這麽大的戰果,史書真要把他吹成神了,司馬遷估計都沒有話說,顯然戰果不匹配。
    而打出了這麽大的戰果,衛青怎麽可能零戰損呢?
    開無雙也開不出這樣的效果。
    4.匈奴裨王如果真的有這麽大的權勢,那麽,他怎麽可能沒有王號呢?
    要知道,匈奴裨王如果真如一些學者推測的那樣,是匈奴中央頂級大貴族,那麽,他們的地位還在匈奴渾邪王這種地方貴族之上。
    十幾個匈奴裨王,比匈奴渾邪王更強,難道不配擁有王號嗎?
    5.匈奴裨王真這麽強,那麽,俘虜他們的時候,勢必會俘虜大量的從屬官吏,比如,當戶,都尉,這種底層官吏,至少都是幾百起步。
    霍去病的戰果中,俘虜一個比渾邪王還弱的王,俘虜都是幾十個上百個這種官吏記載,但是衛青卻沒有。
    所以,匈奴裨王不可能是大貴族,他沒有屬於自己的從屬官吏體係。
    綜上所述,
    匈奴裨王,是匈奴大貴族,勢力僅次於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這種說法完全錯誤。
    所以,我采信了匈奴裨王是匈奴小王的副手,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吏這種觀點。
    ps2
    明天看看司馬遷最後如何擰幹衛青漠南之戰的水分,然後回歸秦文公,漢朝留下一些懸念,咱們還是從大秦帝國開始講。
    ps3
    預祝高考學子們,魚躍龍門!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