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司馬遷史書的真正記載!

字數:11750   加入書籤

A+A-


    媽呀,這也太炸裂了,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派出了六路大軍,以衛青為前線總指揮,率領十幾萬大軍,對匈奴右前方指揮部進行閃電戰,這麽縝密的一個計劃,最後你告訴我,人家主力跑光了?)
    無法相信,這真是毀滅曆史觀啊。)
    不是,這一戰中,真的不是俘虜了匈奴右賢王主力精銳騎兵嗎?我記得網上都是這麽說的啊,難道這些人不是匈奴的正規騎兵嗎?我的天啊!這都什麽瓜啊。)
    現在我又不得不提一下,很多人老生常談的問題,人不是生而知之的,那些將軍粉們瘋狂地吹噓他們的將軍多有天賦,可是很多將軍在第一次獨立指揮戰爭,或者說第一次獨立指揮超大型戰役時,在古代,因為這些人將軍缺乏實戰經驗,翻車的太多了,這裏我就不點名是誰了,害怕被粉絲追著罵。)
    對這事我是承認的,不要以為衛青這一次沒有殲滅匈奴右賢王主力,就感覺失望,衛青的表現已經很好了,起碼他贏了,還有幾個比較著名古代名將,名氣不下於衛青,但在第一次大型會戰時,直接讓人打的差點全軍覆沒的都有!衛青還算是表現好的。)
    兄弟你什麽意思?你這是默認了,衛青抓到的俘虜不是匈奴主力嗎?)
    是不是人家司馬遷都寫了,你不會看嗎?難道說你非要裝著看不見司馬遷寫的史記原文?)
    彈幕區中,又開始了一輪新的爭論。
    有些人還是能夠接受衛清這一戰出現了一點點的失誤,畢竟,很多人還是把衛星當一個普通人看的,是個人都會有發揮失常的時候,不能要求太苛刻,他們反而覺得衛青離自己很近,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但,但將軍粉就撐不住了,衛青最讓人津津樂道了,那就是他與生俱來的軍事天賦。
    現在有人告訴他們,衛青也是普通人,衛青的軍事天賦其實是努力的結果,並不是生而知之的,而且努力之後,也並未超脫出生產力,隻能夠在現有生產力的情況下取得勝利。
    這就讓很多人無法接受了,因為將軍粉們覺得,一個名將他能夠取得勝利,是可以超越生產力的,用各種奇謀妙計,用各種指揮天賦,完全可以脫離現實的生產力,脫離國力,打出不可思議的戰績來。
    兩邊人吵得是不可開交,都不承認對方的觀點。
    ………
    大唐
    李泰這次比魏征,房玄齡等人更難受。
    他呆愣愣的看著天幕,腦袋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他之所以參與到了這場是非中,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撿漏。
    但貌似,這一次撿漏沒有撿好,盤子要砸在他手裏了。
    李泰機械的扭過頭,眼睛死死的盯著房玄齡,杜如晦,還有魏征一字一句的問:
    “房相,你們就實話給我說,衛青俘虜的到底是匈奴的草原牧民,還是右賢王的主力精銳騎兵?”
    魏征幾人張了張嘴,很想來一句,絕對是主力,絕對是精銳!
    但這個時候,他們卻說不出口,因為他們心裏比鏡子還明了,結果是什麽,他們一清二楚!
    甚至,他們都曾經為這段文字做出解讀,就是引導人們不想朝著某一個方向理解。
    魏征他們不開口,科舉學子們卻跳了出來,他們可沒有思想負擔,畢竟,都是被洗腦之後的人了。
    “殿下,衛青俘虜的絕對是右賢王的主力!”
    “我們用人格擔保。”
    “史書你們都沒學嗎?你隨便問一個人,他都不會得出,【衛青在元朔5年漠南之戰中,攻擊右賢王,沒有俘虜右賢王的主力軍,而隻是俘虜了草原牧民】,這種可笑的觀點。”
    “殿下,你要相信主流觀點啊。”
    李泰現在已經不太願意相信這幫人了,但是,他又不得不信,因為如果這不是真相的話,他非但救不了房玄齡,杜如晦,還會徹底得罪死程咬金。
    就等於西瓜沒撿到,芝麻也丟了!
    人財兩空啊。
    所以李泰隻能在心裏祈求,希望博主這次給出的證據,能不那麽犀利就好,哪怕是模棱兩可也好,讓他糊弄過去。
    …………
    大漢,
    漢初的流氓天團的人齊齊發出了一陣切的聲音。
    有人還衝著天幕豎起了中指。
    尤其是此刻的劉邦異常高興,現場就來了一段說唱rap。
    用他那可以殺死感冒的歌喉,折磨了陳平,周勃他們一陣後,終於在呂後給他身上潑茶水的時候,悻悻地收住了神通,但他還無法抑製內心的激動。
    必須說點什麽:
    “大家也看到了,匈奴之所以能被擊敗,並不是因為後世有什麽衛青霍去病,那都是因為我孫子,漢武帝,這是我們老劉家的功勞,誰都不能抹殺!”
    是是是,誰能從你這個老流氓身中把功勞搶走呢?那真是天大的笑話!
    陳平,周勃他們嗑著瓜子,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但其實他們對衛青都不太感冒。
    衛青什麽功勞呢,就真的能夠超越他們漢初的功臣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侯上加侯,他們這群人可是這個時代的人傑!
    而且,靠的都是自己的本事。
    衛青更多的依靠的,那是漢武帝強大的國力啊,靠的是身後給他們交納付稅的千萬子民。
    說一句不好聽的話,要是他們有漢武帝時期強大的國力,他們也能把匈奴按著錘,
    他們才不會出現,帶了十幾萬大軍,連對方主力都沒有抓到的嚴重失誤。
    對,這件事情,無論是在陳平還是在張良的眼中,這次應該都是衛青前線指揮上, 沒有做到盡善盡美。
    甚至張良還斷言:
    “應該是衛青第1次指揮超大規模的大型會戰,在調度上沒能做到如臂指使,才給了匈奴右賢王逃走的機會。”
    十幾萬對戰3萬,你竟然俘虜的大部分是牧民?
    主力呢?
    …………
    南宋,
    許久沒有露麵的朱熹咬牙切齒。
    “荒唐!太荒唐了,《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已經明確記載了,元朔五年漠南之戰,巨大的戰果。”
    “為什麽後世子孫還會有人覺得,衛青隻是俘虜了草原牧民呢?”
    “這種人不覺得自己的觀點很可笑嗎?”
    他的下手凳子上,坐的兒媳婦忍不住提醒他:“啊翁,這可能不是一個人的觀點,其實,兒媳也是這麽認為的,甚至很多兒媳的閨閣姐妹都是這麽認為。”
    朱熹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端起茶盞就砸在了兒媳婦兒的腳下:
    “混賬!女子怎麽能夠讀書,女子怎麽配議論朝堂大事?”
    兒媳婦冷笑一聲:
    “女子配不配,那也改變不了史書上白紙黑字的事實!”
    “你們倒是配,但你們連太史公記載的事實都要歪曲,用一句話來形容,驢不知道臉長!”
    “你們難道比太史公更懂太史公嗎?”
    “你們是有多大臉,給太史公的史記做注解,把人家的原文意思給改了呢。”
    朱熹被氣的血液逆流,差點沒當場中風,背過氣去。
    .......
    天幕下,各個時空的皇帝,大臣,太子,都在熱烈的討論著
    有些人緊張的手心都在冒汗,他們害怕自己所景仰的將軍,身上的光環弱了一分。
    有的則是滿臉興奮,他們認為曆史的記載,就應該回歸真實,不應該有那麽多的吹捧,反正史書也沒有吹捧過他們,他們覺得就應該如實記載。
    但百姓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從平民時光看到的真相,不想再聽,史書上對帝王將相的歌功頌德,把史書隻作為帝王將相的家族史,而他們更願意看到最,原始的記載。
    嘉靖把老檀香的淹沒的木粉放入了香爐中,拿了火折子點燃後,在檀香木的嫋嫋清香中,嘉靖緩緩的閉上了眼,嘴裏念叨著:無量那個天尊,也該是讓世人清醒一點了!
    彈幕區中,無數的質問就發送過來。
    博主,說話是要講證據的,衛青怎麽可能沒有抓到匈奴的主力呢?你覺得司馬遷會說這樣的話嗎?)
    我翻遍了史書都沒有看見同樣的記載!)
    兄弟,你翻的是哪本史書??是史記嗎?你怕不是從營銷號上聽來的就直接用,你如果真的看過實書的話,你可能就不會這麽自信了。)
    我不信,司馬遷再怎麽針對衛青,他也不可能亂寫吧,所有人都知道衛青在漠南之戰中,可是俘虜了匈奴右賢王的主力,你直接告訴我,他俘虜的可能是草原牧民?這也太誇張了!)
    證據!證據!還是證據,有頭有真相才是真相,無圖無證據都是營銷號。)
    博主有本事放證據啊!)
    放就放,誰怕誰?
    人家史記白紙黑字寫著的,你們都不看,那我隻能把史記原文放出來,讓你們好好看一看。
    陳勇靠在電競椅上,慵懶的伸出了一根手指頭,輕輕的點擊了發送、
    【】那麽咱們就從司馬遷的視角上,看一看當初司馬遷的震撼,以及他如何去書寫這一段曆史。】
    大漢,長安,京郊大營。
    司馬遷鬼鬼祟祟的朝著京郊大營潛伏,因為他接到了李廣一族的內部消息。
    他們說,這一次衛青魏大破匈奴右賢王部,戰果並不像漢武帝在朝堂上公布的那麽輝煌,其中有很大的貓膩。
    甚至李廣家族都明著告訴了司馬遷,俘虜有問題!重點查。
    至於有沒有問題,司馬遷早就在懷疑了,因為,這一次竟然沒有進行獻俘的活動。
    這可是能夠增加國力人心的,為什麽不做呢?
    隻能是俘虜出了問題,跟漢武帝宣傳的不一樣,漢武帝才不敢拉出來示眾。
    於是司馬遷就偷偷摸摸的摸上了營地,可是,他很快就被人給摁住了,然後滴溜著後脖頸,扔到了衛青的麵前。
    衛青目光幽深的看著司馬遷,歎了口氣說:
    “你要來查看俘虜,你就光明正大的來,何必如此偷偷摸摸?”
    司馬遷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哼了聲道:
    “這不是怕魏大將軍。要銷毀證據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衛青歎了口氣: “隱瞞俘虜身份這種事,非我本願,乃是陛下授意,你要看,那就去看吧!”
    說著,衛青還在前麵帶路,領著司馬遷來到了關押戰俘的區域。
    當看到衛青帶回來的匈奴俘虜時候,司馬遷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整個人就處於了紅溫狀態。
    為什麽呢?
    因為他看到了大批量的女人,草原的女人啊!
    那是跟中原人有明顯區別的相貌,草原女人皮膚更黑,被風吹的幹裂,但眼神卻格外的凶狠,跟狼一樣。
    中原女人絕對沒有這種眼神,就是男人有的都少。
    司馬遷仰天狂笑,“好好好,遷,竟然不知道,匈奴右賢王的精銳騎兵,什麽時候招收女騎兵了?看這數量,那還不少呢!”
    於是司馬遷就掏出了自己的隨身攜帶的吃飯家夥,竹簡和刻刀,要把這些都記下來。
    見到這一幕,衛青帳下的幾個封了侯爵的將軍,眼睛都綠了。
    有人直接把手按在了劍柄上。
    衛青卻攔住了他們,衝他們搖了搖頭,
    “將軍,這要是讓司馬遷記載入史冊,咱們可就成了大笑話。”有人焦急的說。
    衛青卻搖了搖頭:“該是什麽就是什麽,事實如此,衛青就應該接受千秋萬世的監督,這有什麽不能說的?衛青馬奴出身,本來就已經得了天大的榮耀,何必要受名聲所拖累!”
    將軍們恨恨的跺了跺腳,“既然將軍你都不怕後世子孫的口水,我們怕啥?反正後世子孫又沒人記得我們,隻記得你大破匈奴的衛大將軍,哼,我們走。”
    幾人哼了一聲離開,他們不管了,愛咋咋地。
    衛青召回來了一個手下的親衛,告訴他們帶一隊人保護好司馬遷的安全,司馬遷如果想去匈奴戰俘營中,問尋那些俘虜,再給司馬遷找個通譯,不要怕司馬遷問,也不要怕司馬遷寫,是什麽就是什麽。
    他衛青光明磊落,不怕史筆如刀。
    最後司馬遷就在自己的竹簡上,刻下了那句讓所有學者看著都牙疼的一段文字:
    《漢令車騎將軍青將三萬騎出高闕.....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
    當畫麵緩緩消失,最後在曆史的塵埃中化作了一卷斑駁的竹簡,竹簡上隻留下了幾個古樸而又蒼勁的文字: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這才是司馬遷告訴你的真正的曆史。】
    【司馬遷在衛青的俘虜中發現了大量的女人,女人啊!】
    【不要告訴我,匈奴右賢王竟然都開始有女騎兵了,難道這些女騎兵都是亞馬遜豹女嗎?】
    【可以直接上去一個aqa,就把跟他們競選騎兵精銳崗位的男騎兵秒殺了,或者說,右賢王有特殊的作戰方法,就喜歡帶著女騎兵打仗。】
    【既然這一次,衛青他們帶回來了匈奴的大量女俘虜,】
    【女俘虜都能帶回來,那能不能帶回來女俘虜的丈夫呢?】
    【能不能帶回來女俘虜的兒子?】
    【能不能帶回來女俘虜的父親和他的公公呢?】
    【能不能帶回來女俘虜的兄弟呢?】
    【能不能帶回女俘虜丈夫的兄弟呢?】
    【對於史記的記載,儒家給出的解釋是,無視裏麵女人的分量,無視這一段文字,司馬遷給你寫的,明顯區別於斬殺匈奴主力的不同記載,必須是匈奴精銳騎兵。】
    【一定要把史記的記載理解為,俘虜了匈奴右賢王部主力騎兵,人!】
    【女騎兵也是騎兵啊!儒家告訴你,不要小看女人,這是不對滴。】
    【但是,清朝人可不會這麽幹,人家一眼就發現裏麵存在的問題!】
    【當史記中,《眾男女萬五千餘人!》幾個字一出現,那就說明了這些人的性質,這應該大部分都是草原牧民!】
    【這樣就能夠解釋通另一個問題了,衛青的俘虜中為什麽沒有上得了台麵的匈奴底層官吏呢?】
    【隻有十幾個區區的匈奴裨王!】
    【而在匈奴體係中最重要的是什麽呢,如果俘虜了這麽多人,他應該有大量的軍官,十騎長,百騎長,千騎長。】
    【如果沒有這些,那就是記載他們設上的另一個官職體係,叫什麽:相國,當戶,都尉,渠且。】
    【這在司馬遷記載霍去病,俘虜匈奴時,司馬遷著重筆墨,寫了很多這樣的官吏。】
    【比如: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戰,霍去病在祁連山攻打匈奴酋塗王,得俘虜有:相國,將軍,都尉,當戶,這些基層文武官吏,共計63人。】
    【比如: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霍去病攻打匈奴屯頭王,匈奴韓王,俘虜他們麾下,相國,將軍,當戶,都尉,這些基層文武官吏,一共是83人。】
    【人家清朝學者說,這才是真正的俘虜主力,甚至,哪怕是匈奴小王,匈奴匈奴酋塗王,匈奴屯頭王,匈奴韓王,這樣小部落,都會有與之匹配的官吏係統,因為基層官吏,才是主力軍隊的必須配置,而且是大規模的配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要是大規模的俘虜,必定是有這些,你不可能一個都抓不到吧,這運氣是否太過於逆天了?】
    【清朝學者,通過對比了衛青,和霍去病俘虜的戰果記載,清朝學者就給出了一個讓當時所有史學界,都難以接受的解釋,】
    【衛青在這次大規模的會戰中,根本沒有對匈奴右賢王造成任何殺傷。】
    【而衛青在漠南之戰俘虜的匈奴,都是匈奴右賢王這支主力軍隊的後勤部門,負責的是匈奴主力騎兵的吃喝拉撒,不是主力騎兵,不是主力,不是主力騎兵。】
    【也就是司馬遷看到的這群人。】
    【這些根本就不是匈奴右賢王的主力軍,甚至連匈奴的正規軍算不上。】
    【清朝學者這種考據派的觀點出現之後,越來越多的學者,也開始采信了這種說法。】
    【在現代學者中得到了一批人的支持,畢竟,衛青這次的俘獲,跟霍去病所俘獲的正規軍隊,甚至是匈奴小王的私人武裝,他在基層文官武將數量上,有著非常顯著的區別。】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學者認為,雖然,衛青這次俘虜的匈奴人裏裏麵存在大量的女人,但也不能夠說明他們就是牧民,因為女人也是能參與戰爭的,牧民也能轉變成為正規的軍隊。】
    【對於這兩種說法,我不予評價,我也不說那種對,那種錯,把選擇權交給你們,我隻是敘述了兩種不同的學術觀點。
    你覺得哪一種說法更貼近於曆史真實情況呢?你選擇相信誰的觀點呢?】
    【選擇一:我選擇相信清朝學者的,
    我相信司馬遷這麽記載,司馬遷一定是覺得,衛青俘虜的這惡人,隻是匈奴牧民,而不是匈奴右賢王的主力騎兵!
    哪有正規軍隊裏麵有大量的女人騎兵呢?這明顯全部是非戰鬥人員,雖然匈奴是軍民合一,但正規軍和草原牧民,那不是一個概念。
    匈奴右賢王的主力騎兵,跟搞後勤的女人牧民,更不是一個概念。
    正規軍就正規軍,那是精銳騎兵,草原牧民也有戰鬥力,你也可以說他是匈奴的預備役,但他絕對不可能是匈奴左賢王的中央軍係列的,有編製的精銳騎兵,不能混淆兩者。】
    【選擇2:就算衛青俘虜的匈奴人裏麵有大量的女人,但也不能夠否定,衛青俘虜的是匈奴右賢王的主力,誰家規定,匈奴的主力不能是女人呢?女人能頂半邊天好不好!?
    再說,裏麵有女人,隻能證明有一部分,有可能還是男人,這些人難道就不是匈奴右賢王的主力騎兵嗎?】
    【現在看到了司馬遷史聖的含金量了吧。】
    【你覺得,司馬遷想要表述的曆史,他看到的曆史,應該是什麽呢?】
    ...........
    ps
    我隻是敘述了學術分歧。
    不站隊任何一個觀點。
    至於你們愛信哪個信哪個。
    平民史觀,就是要把這種分歧寫出來,讓大家明白,站在不同視角,不同階層,看到的曆史各個層麵的切片,有多大的參差和分歧。
    甚至,將軍無用論,也是學術觀點,這種觀點我為什麽要說呢,因為古代的統帥,帝王,丞相,都是持有這種觀點。
    明白了這種觀點的存在,你才能看懂,古代大多數人的操作,以及他們的選擇,比如秦始皇,劉邦,漢武帝,漢宣帝,李淵李世民,隋文帝,武則天,李治,朱元璋,朱棣,呂後,嘉靖,韓信,白起諸,諸葛亮,在他們眼中,將軍真的可有可無,誰上誰都行。
    你會發現,在這些人手下,將軍幾乎都淡出了史書,這些人手下有什麽將軍,如果不是電視劇,你可能一個名字都叫不出來,以為他們沒有存在感。
    六千字的大章,求一波數據,下一章階段性收尾,進入秦文公。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