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深入漠北

字數:2815   加入書籤

A+A-


    虎參口五裏外,廣袤的草原上,七萬騎兵整齊列陣,馬蹄聲輕微,卻似有隱隱的戰鼓之音。張遼與徐晃並騎而立,目光警惕地望向遠方。
    張遼眉頭緊皺,神色凝重,沉聲道:“徐將軍,前方便是虎參口,這一路行來,連鮮卑人的半根汗毛都沒瞧見,實在蹊蹺。此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他們很有可能在此設下埋伏,咱們不得不防啊。”他的話語中滿是憂慮,作為久經沙場的將領,他深知戰場上任何一絲異常都可能暗藏危機。
    徐晃同樣神色嚴肅,微微頷首道:“不錯,張將軍所言極是。如今情況不明,咱們還是暫且等候踏白營將士打探消息回來,再做定奪吧。貿然進軍,隻怕中了敵人的圈套。”徐晃的語氣沉穩,透著謹慎與冷靜,在這關鍵時刻,穩紮穩打才是上策。
    張遼聽後,讚同地點點頭,目光依舊緊緊盯著虎參口的方向,道:“不錯,小心駛得萬年船,在此等消息便是。”兩人不再多言,靜靜等待著,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一騎飛馬而來,正是踏白營前去打探消息的將士。那將士滿臉疲憊,卻強撐著精神,來到張遼和徐晃麵前,氣喘籲籲地報告:“稟兩位將軍,軻比能率領大軍極速離去,前方並未發現鮮卑人的蹤影。”
    張遼和徐晃聞言,皆是一愣,兩人對望一眼,眼中都充滿了疑惑與驚訝。這情況實在太過意外,與他們之前的預想大相徑庭。張遼皺著眉頭,喃喃自語道:“這軻比能到底在搞什麽名堂?虎參口如此險要之地,他不可能不知道此處設伏的好處,卻偏偏撤離,實在令人費解。”
    徐晃也陷入沉思,片刻後說道:“不管他有何打算,虎參口地勢險要,咱們還是得小心行事。張將軍,不如這樣,汝領大軍在此等候,吾率領三千騎兵前去探查一番。若有危險,張將軍也可以率軍接應,也不至於大軍陷入險境。”徐晃主動請纓,眼神堅定,他願為大軍探路,確保萬無一失。
    張遼思索片刻,覺得此計可行,便點頭答應:“徐將軍小心為上,若有異動,速速回報。”
    徐晃抱拳行禮,隨後大手一揮,率領三千騎兵如離弦之箭般朝著虎參口飛奔而去。
    不一會兒,徐晃便來到虎參口。他勒住韁繩,抬頭望向陡峭的山峰,隻見兩側山峰高聳入雲,中間的道路狹窄崎嶇,確實是個打伏擊的絕佳之地。徐晃心中警惕萬分,眼神中滿是戒備,他深知,越是看似平靜,越有可能暗藏殺機。隨即,他派人分散開來,前往四周仔細探查。
    一個時辰之後,前去探查的士兵匆匆返回,向徐晃報告:“將軍,四周並未發現鮮卑騎兵的影子,一切正常。”徐晃聽聞,微微皺眉,心中依舊有些不安,但事已至此,不能一直在此耽擱。他緩緩下令:“全軍小心通過虎參口,占領此地。”
    隨後,徐晃派人快馬加鞭,將此地的情況通知給張遼。
    很快,徐晃派來的人便趕到張遼處,將虎參口的情況詳細稟報。張遼聽後,沉思片刻,隨即派人回去向陛下羅彥稟告此事,自己則率領大軍朝著虎參口前進。
    …………
    九原新軍大營內,羅彥正與徐庶、郭嘉圍坐在一起,商議著軍情。營帳內氣氛凝重,幾人神色嚴肅,眉頭緊鎖。
    就在這時,張遼派來的人匆匆進入營帳,行禮後稟報道:“啟稟陛下,張將軍率領大軍已成功占領虎參口,鮮卑騎兵早已極速離去,不知去向。”
    羅彥聽聞,神色驚訝,微微起身,眉頭緊皺道:“這軻比能此舉,的確出乎朕的意料。他放棄虎參口這等險要之地,究竟有何圖謀?”羅彥的語氣中滿是疑惑,作為一國之君,他深知軻比能絕不會無緣無故做出這樣的決定,背後必然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徐庶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陛下,依臣之見,軻比能此舉,無非是想將吾軍引入鮮卑腹地。一來,他可以憑借地勢,以逸待勞,消耗吾軍的體力和士氣;二來,他想讓鮮卑各部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危險,從而促使所有部落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吾軍。如此一來,他便可整合鮮卑各部的力量,與吾軍一較高下。”徐庶的分析條理清晰,字字珠璣,讓羅彥和郭嘉都不禁點頭讚同。
    羅彥微微露出一絲微笑,道:“這軻比能倒還有些手段,借吾軍之手讓鮮卑各部落團結一心。不過,他恐怕打錯了算盤。”羅彥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透著自信與霸氣。
    郭嘉這時也開口說道:“陛下無需擔憂。依臣之見,咱們可抓住這個機會,以最快的速度襲擊彈汗山,直搗軻比能的王庭。隻要咱們行動迅速,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定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一旦破了軻比能的王庭,其他鮮卑部落必然心生畏懼,不敢輕易出戰。如此,鮮卑之亂便可迎刃而解。”郭嘉的話語中充滿了謀略與自信,他的計策大膽而精妙,直擊要害。
    羅彥聽後,重重地點了點頭,道:“不錯,就依奉孝所言。此番吾軍便以騎兵全力出擊,步軍留在九原,以防不測。”
    徐庶和郭嘉連忙抱拳行禮,齊聲說道:“陛下聖明!”
    羅彥隨即下令:“傳令下去,讓所有將領速來中軍大營議事。”
    不多時,所有將領齊聚中軍大營。營帳內,氣氛肅穆,將領們一個個神色莊重,等待著陛下的命令。
    羅彥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沉聲道:“朕意已決,步軍留下,負責九原的防守以及後勤保障;騎兵隨朕深入彈汗山,直取軻比能的王庭。鐵浮營行動遲緩,過於笨重,不利於長途奔襲,也一並留下。另外,呂布、張繡、徐庶隨朕一同前往,魏延、郭嘉和捷兒留下,負責策應後方,確保大軍的後路安全。”羅彥的話語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這場戰役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