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司馬懿之死

字數:2926   加入書籤

A+A-


    七日後,洛陽城東的庭院裏,關羽正坐在老槐樹下翻曬《春秋》。關平從外麵回來,手裏提著一串新鮮的桑葚說道:“父親,方才見曹孟德帶著許褚往白鹿山去了,他還朝咱們院子這邊望了一眼呢。”
    關羽翻書的手頓了頓,抬頭望向白鹿山的方向。那裏雲霧繚繞,隱約能看見山腰處的幾間茅屋。
    “他終究還是放下了。”關羽拿起一顆桑葚放進嘴裏,清甜的汁液在舌尖散開。他望向院外那片新開的菜畦,關平前些日子剛種上的青菜已冒出嫩芽,“汝去把那畦地再鬆鬆土。”
    關平領命,隨即拿起鋤頭走進菜園。
    …………
    天牢的石壁上滲著經年不化的潮氣,鐵柵欄外的火把將光影割得支離破碎。羅彥踏著玄色龍紋靴走進來,靴底碾過地上的草屑,發出細微的聲響。他身側的金龍衛甲胄上的寒光,映得牢內那道枯坐的身影愈發單薄——正是被擒的司馬懿。
    “燙燙陛下倒是有閑心,來這汙穢之地看吾這階下囚。”司馬懿先開了口,聲音啞得像被砂紙磨過。他抬頭時,額角的傷疤在火光下格外刺眼——那是去年逃跑時,他不慎被斷矛劃的。
    羅彥抬手屏退左右,金龍衛們無聲地退到牢外,隻留兩人守在柵欄外。“仲達這話見外了。”他語氣輕鬆,仿佛不是在天牢,而是在朝堂與舊友閑談,隨即說道“朕總該來看看,讓朕頭疼了這麽多年的人,如今是何模樣。”
    司馬懿的手指猛地攥緊了身下的草席,指節泛白。他想起司馬氏被滅那個雪夜,他站在遠處看著,衝天的火光和族人的慘叫。那時羅彥還是大漢衛將軍,掌握朝廷大權,卻以“司馬氏通敵”為由,一夜之間將河內司馬氏上下三百餘口屠戮殆盡。他隱姓埋名數年,輔佐曹操,步步為營,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讓羅彥血債血償。可如今,曹魏亡了,他成了階下囚,這血海深仇,終究成了泡影。
    “成王敗寇,沒什麽好說的。”司馬懿垂眸,掩去眼底的猩紅,“吾司馬懿這條命,汝拿去吧。隻是有件事,吾至死都想不明白。”
    羅彥挑眉:“哦?仲達還有疑惑?”
    “當年汝滅吾司馬氏,”司馬懿猛地抬頭,眼中的恨意幾乎要溢出來,“吾司馬氏從未與汝有過嫌隙,更不曾通敵。汝為何要下此毒手?”他聲音發顫,不是怕,是恨。這些年他無數次午夜夢回,都想知道那個答案,可羅彥總像個謎,從不對人言。
    羅彥沉默了片刻,火把的光在他臉上明明滅滅。想起曆史上司馬家後來篡魏立晉,想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那些曆史的塵埃,司馬氏乃是曆史上的罪人,但他如何對司馬懿說?說吾是來自千年後的人,知道汝司馬家會篡奪天下,所以先下手為強?司馬懿隻會當他是瘋了。
    “此事,朕不告訴汝。”羅彥最終笑了笑,語氣輕得像風。
    “汝!”司馬懿猛地站起身,囚服的袖子掃過草席,帶起一陣塵土。他死死地盯著羅彥,眼中的隱忍碎了,怒火像岩漿一樣湧出來,“羅彥!汝敢不敢說!汝滅我全族,連個理由都不敢給嗎!”他的聲音嘶啞,帶著哭腔,這個一生運籌帷幄的男人,此刻像個無助的孩子。
    羅彥沒有回頭,隻是擺了擺手。牢外的金龍衛立刻會意,推門而入。兩人上前架住司馬懿的胳膊,另兩人拿出白布,繞上他的脖子。
    “羅彥!”司馬懿掙紮著,目光死死地鎖著羅彥的背影,“汝這個懦夫!汝不敢說!汝怕吾知道真相!汝……”
    白布越勒越緊,司馬懿的聲音漸漸低下去。他的眼睛還圓睜著,裏麵映著羅彥離去的背影,滿是不甘和疑惑。直到最後一口氣斷絕,他的手指還保持著攥緊的姿勢,仿佛要抓住那個永遠得不到的答案。
    羅彥走出天牢時,外麵的陽光有些刺眼。他抬手擋了擋,袖口的龍紋在陽光下閃了閃。身後傳來牢門關上的聲音,沉重得像一塊石頭,壓在他的心上。
    “陛下,都辦妥了。”金龍衛統領低聲稟報。
    羅彥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他知道,司馬懿到死都帶著那個疑問。可有些真相,注定要被埋在時光裏,連同那些被改變的曆史,一起沉默。
    …………
    洛陽,禦書房內。
    檀香嫋嫋,氤氳著殿內的靜謐。大新帝國天子羅彥身著玄色十二章紋龍袍,正臨窗而立,目光深邃地投向窗外庭院中那株曆經風霜的古柏。殿門被輕輕推開,太子羅凡一身青色常服,步履沉穩地走了進來,恭敬行禮:“兒臣羅凡,叩見父皇。”
    羅彥緩緩轉過身,目光落在自己這位寄予厚望的兒子身上,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免禮吧。今日單獨召汝前來,是有要事相商。如今曹魏已滅,天下格局驟變,汝且說說,剩下的遼東燕國、江東吳國以及荊州荊漢,吾大新下一步,該先對哪一方用兵?”
    羅凡起身,身姿挺拔如鬆,他早已對此事深思熟慮,此刻從容不迫地回應道:“父皇,依兒臣之見,剩下的三國之中,遼東的燕國實力最為薄弱,理應成為吾大新首先攻滅的目標。待平定遼東之後,再集中全國之力揮師南下,一舉蕩平吳、漢兩國,統一天下便指日可待。兒臣不才,已為此製定了一套攻打燕國的計劃。”
    羅彥聞言,原本平靜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臉上露出濃厚的興趣,向前邁出一步,追問道:“哦?你竟已有了計劃?快與朕詳細說說,你打算如何攻打燕國?”
    羅凡微微頷首,有條不紊地分析道:“父皇有所不知,這燕國自袁紹建立之時,實力曾一度強盛,可到了如今袁尚做天子,偏安遼東一隅,國力早已大打折扣。而導致燕國衰敗的關鍵原因,便是其內部的爭鬥,從皇子到大臣,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傾軋,矛盾重重。所以,兒臣打算從燕國的內部著手,瓦解其力量,如此一來,或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