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山鬼
字數:2602 加入書籤
林深把車停在盤山公路盡頭時,儀表盤顯示海拔已達1378米。後視鏡裏最後一絲夕陽沉入山脊,整片山穀瞬間被濃霧吞沒。他摸出背包裏的強光手電,金屬外殼在暮色中泛著冷光。
這是他在霧隱山考察的第七天。作為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特聘研究員,他本該在三天前結束對古羌族祭祀遺址的測繪,但山洪衝毀了返程的索道。此刻他站在半山腰的斷崖邊,看著手機信號格徹底熄滅,終於意識到自己被困在了這座被當地人稱作&34;鬼見愁&34;的原始森林裏。
&34;林教授!&34;助理小夏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年輕人舉著的應急燈將樹影切割成扭曲的碎片,&34;氣象站說今晚有雷暴,我們是不是該......&34;
話音未落,林深突然抓住他的手腕。順著指引望去,百米外的冷杉林裏閃過一抹詭異的幽藍,像是有人將整片月光碾碎後潑灑在枝椏間。小夏的喉結上下滾動,兩人對視時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同樣的恐懼——那光芒流動的軌跡,分明與他們在祭祀遺址壁畫上看到的山魈圖騰如出一轍。
&34;去舊觀測站。&34;林深從背包取出登山鎬,冰涼的金屬貼上掌心時讓他想起三天前在祭壇發現的青銅鈴鐺。那些刻著雲雷紋的器物此刻正躺在研究所的保險櫃裏,而此刻他腰間別著的,是唯一能發出高頻振動的鈦合金共鳴器。
廢棄的木結構建築在霧中若隱若現,鐵藝圍欄上爬滿暗紅色苔蘚。剛推開吱呀作響的鐵門,小夏突然踉蹌著扶住門框:&34;您聽!&34;
此起彼伏的金屬撞擊聲穿透雨幕,像是無數銅鈴在風中狂舞。林深打開頭燈掃視大廳,灰塵在光束中狂亂飛舞,某個瞬間他似乎看到牆角的陰影裏立著人形輪廓,但轉瞬即逝。小夏突然指著天花板尖叫:&34;那些壁畫!&34;
原本斑駁的牆麵上,朱砂繪製的人麵獸身圖正在滲出新鮮顏料般的紅光。林深舉起紫外線燈,原本模糊的線條突然清晰可辨——那根本不是裝飾紋樣,而是由無數幾何符號組成的陣列,每個符號邊緣都泛著微弱的熒光。
&34;是某種能量場。&34;他的指尖撫過微微發燙的牆麵,&34;這些符號在吸收電磁波......&34;話音未落,整棟建築突然劇烈震顫。小夏撞翻了三腳架,攝像機鏡頭在劇烈晃動中捕捉到窗外一閃而過的巨大黑影。
當備用電源啟動時,他們發現所有電子設備都變成了廢鐵。林深握緊鈦合金共鳴器,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父親臨終時的手。二十年前那位民俗學者在考察三星堆遺址後神秘失蹤,留下的最後訊息就是關於&34;山魈&34;的筆記——&34;非人非獸,通曉人言,懼青銅鳴響&34;。
&34;您看這個!&34;小夏顫抖著舉起強光手電,光束掃過積灰的觀測台,在牆角投射出半截影子。那影子有著與人類完全不同的關節結構,脊椎扭曲成不可思議的弧度,頭顱不自然地向後折轉。林深突然意識到,這不是簡單的投影——當手電光束移動時,影子竟保持著靜止。
雷聲在群山間炸響的瞬間,整棟建築陷入黑暗。林深感覺後頸掠過一陣腥風,鈦合金共鳴器突然發出刺耳鳴叫。在視網膜殘留的影像中,他看到倒掛在橫梁上的生物:渾身覆蓋著青灰色長毛,指關節如同利刃外翻,最駭人的是那張與人類相似卻布滿鱗片的麵孔,此刻正咧開淌著粘液的巨口。
&34;跑!&34;林深拽著小夏撞破彩繪玻璃窗。飛濺的玻璃碴中,他看見那個生物舒展著蝙蝠般的翼膜從天窗躍出。夜視儀裏,它脊椎末端的骨刺掛著串狀物——正是他們在祭壇丟失的青銅鈴鐺。
他們在泥濘中狂奔,身後傳來樹木被攔腰折斷的脆響。小夏突然指著前方驚呼:&34;祭壇!&34;月光穿透雲層照在環形石陣上,那些被苔蘚覆蓋的圖騰柱此刻正泛著血光,中央的祭火壇裏,幽藍的火焰毫無征兆地竄起三米高。
山魈的嚎叫震落鬆針,它正用前爪擺弄著青銅鈴鐺。林深摸到口袋裏的錄音筆,這是他進入森林前錄製的祭祀吟誦。當第一聲古調響起,山魈突然痛苦地捂住頭顱,鈴鐺發出刺耳鳴響。林深趁機將共鳴器對準祭火壇,高頻振動與古老咒文形成共振,青焰瞬間化作火龍撲向怪物。
在山魈撞碎石柱的轟鳴中,林深看見它眼眶裏轉動的青銅輪盤。那些符號與祭壇壁畫如出一轍,此刻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組排列。小夏突然指著怪物腹部驚叫:&34;它在孵化什麽!&34;
裂開的腹部露出半透明囊袋,裏麵蜷縮著人形生物。林深想起父親筆記裏的記載:&34;山魈孕靈,噬魂而生&34;。懷中的鈦合金裝置突然過熱,父親臨終前的話在耳邊炸響:&34;用你的血激活符文......&34;
當林深將染血的手掌按在祭壇中央時,所有青銅鈴鐺同時爆裂。山魈發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囊袋中的嬰孩發出啼哭。暴雨中,他們看著那具布滿鱗片的軀體逐漸風化,最終化作滿地青銅碎屑。晨光穿透雲層時,祭火壇裏隻剩下一枚刻著雲雷紋的玉琮。
三個月後,林深在研究所地下室整理標本。恒溫箱裏的玉琮突然泛起微光,監控屏幕上跳動著亂碼。當他伸手觸碰的瞬間,記憶如潮水湧來——二十年前的父親站在同樣的位置,而玻璃罩裏封存的,分明是那個哭泣的嬰孩。
喜歡一天一個驚駭故事請大家收藏:()一天一個驚駭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