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終極風暴1

字數:1929   加入書籤

A+A-


    徐硯之站在觀測站頂層的落地窗前,指尖無意識地在玻璃上描畫著等壓線圖。電子屏幕的藍光映在他鏡片上,將那雙本就深邃的眼睛切割成碎片。八月的海風裹挾著鹹腥味穿過百葉窗,卻在觸碰到他白大褂下擺時詭異地靜止了——這是今年第七次出現異常大氣停滯現象。
    "徐博士,多普勒雷達顯示臨淵灣有中氣旋形成。"助理林疏桐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年輕人特有的緊繃感。她將平板電腦轉向徐硯之,屏幕上旋轉的紅色箭頭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收攏成螺旋狀,"氣壓梯度比昨天又增強了30帕,這已經超出常規台風的演變模型。"
    徐硯之的鋼筆在記錄本上洇開一團墨跡。他調出近三個月的衛星雲圖,那些本該隨著季風消散的溫帶氣旋,此刻正在太平洋上空排列成詭異的北鬥七星陣。當他的目光掃過第七個氣旋核心時,呼吸突然停滯——雲層漩渦中心赫然顯現出龍鱗狀的光斑,這絕不是現代氣象學能夠解釋的圖騰。
    "通知應急小組,三小時後進行海上實地勘測。"他扯下眼鏡,鏡腿在耳後壓出紅痕。玻璃幕牆外,港口的龍門吊正在霧靄中若隱若現,像極了青銅器上盤踞的螭龍。
    鹹澀的海風中混入了某種金屬鏽味。徐硯之蹲在勘探船的甲板上,看著聲呐顯示屏上的異常波動。全息投影在海水中勾勒出鋸齒狀的斷層線,某個坐標點突然爆發出強烈的電磁幹擾,所有儀器同時發出尖銳的蜂鳴。
    "水深200米,溫度異常升高4.2c。"技術員小吳的聲音有些發顫,"這下麵...好像有東西在呼吸。"
    徐硯之的指尖撫過父親留下的明代羅盤,黃銅表麵的饕餮紋在月光下泛著幽光。三天前他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這本《海國異聞錄》裏夾著張泛黃的信箋,上麵用朱砂寫著:"龍脈水眼,現於月蝕。"而今天的月相,正是下弦月。
    "準備深潛器。"他的指令讓船艙裏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時,深潛器的探照燈照亮了海底的奇觀——成千上萬的發光水母組成巨大的漩渦,它們的傘蓋在幽藍海水中折射出虹彩,如同活著的星圖。
    "能量場強度超出預估值300。"林疏桐盯著能量監測屏,聲音因激動而發顫。全息沙盤上,海底山脈的輪廓正在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某個形似龍爪的岩層正發出詭異的脈衝信號。
    徐硯之的太陽穴突突跳動。當深潛器觸碰到岩層裂縫的瞬間,某種古老的低頻震動順著操作杆傳來,他的視網膜上閃過一組快速變幻的符號——那是父親日記裏提到的"雲篆",在明代《河圖括地象》中記載為"龍語"。
    "它們在警告..."小吳突然指著舷窗外驚呼。隻見岩層深處,一尾青鱗巨龍正盤踞在晶簇叢中,它的瞳孔是兩顆旋轉的星雲,尾鰭擺動時帶起的光流在海水中勾勒出卦象。巨龍張開布滿利齒的巨口,噴出的卻不是海水,而是無數閃爍的數據流。
    當超級計算機終於解析出數據流的含義時,徐硯之的咖啡杯在桌麵震出漣漪。全息投影在空中展開,呈現出一幅令人窒息的畫麵:1748年農曆六月,徐氏先祖徐元善字東癡)正是目睹了同樣的場景。古卷軸上的工筆畫裏,青衫文士與蒼龍共舞,龍尾攪動的水柱化作漫天星鬥——這正是《龍取水》的原始版本。
    "他們在利用龍脈水眼調節氣候。"林疏桐的聲音帶著顫抖,"這些水晶簇是天然的特斯拉線圈,龍能通過生物電操控大氣電離層..."她突然頓住,所有人都順著她的目光看向窗外——原本晴朗的天空正在分裂,無數水龍卷從海平麵升起,如同連接天地的銀色鎖鏈。
    徐硯之抓起父親的羅盤衝向控製室。當磁針瘋狂旋轉指向東方時,他明白了古人的選擇:在能量場最劇烈的時刻,必須有人類作為導體完成天地能量的平衡。深潛器艙門緩緩開啟,他最後看到的畫麵是巨龍額間的豎瞳,那裏麵倒映著的,是整座城市在量子態與現實間的搖曳身影。
    喜歡一天一個驚駭故事請大家收藏:()一天一個驚駭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