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局勢一片大好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韓牧看著李從禮焦急的神色,卻並未意外,他隻是平靜地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叔父的擔憂,我早已慮及。”
“我已與鐵木真議定,待我大宋出兵,收複黃河以南故土後,便與蒙古南北夾擊,共滅金國。一旦金國覆滅之後,原金國所占之中都及燕雲十六州之地,盡數劃歸我大宋所有!”
“什麽?!”
“燕雲十六州歸我大宋?!”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驚雷,在李從禮和辛肅耳邊炸響。
兩人瞬間愣在當場,臉上寫滿了極致的震驚與難以置信,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
燕雲十六州!
自後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以來,已淪陷異族之手近三百年!
那是中原王朝夢寐以求的戰略屏障,是太祖太宗皇帝終身未能收複的遺憾,是所有大宋臣民心中無法愈合的傷口!
如今,韓牧竟然說,蒙古答應在滅金後,將燕雲十六州交給大宋?
這簡直如同天方夜譚!
蒙古大汗鐵木真,那個雄心勃勃、誌在四方的天之驕子,會如此大方?將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拱手相讓?
辛肅和李從禮的目光死死盯住韓牧,仿佛想從他臉上看出一絲玩笑的痕跡。
韓牧迎著他們震驚的目光,神色依舊平靜,隻是那平靜之下,是一種深不見底的自信與力量:“或許你們覺得此事有些詫異的難以接受,但你們沒有聽錯。蒙古大汗鐵木真已親口承諾,未來覆滅金國之後,燕雲十六州,歸我大宋。”
他微微停頓,語氣淡然,卻蘊含著一種睥睨天下的霸氣:“自然,如此重要的燕雲十六州,蒙古大汗鐵木真自然並非心甘情願。但,既是我韓牧開口,就算他是威震草原的蒙古大汗,也得答應我的條件。”
辛肅與李從禮看著韓牧那平靜無波的臉龐,聽著他那平淡卻擲地有聲的話語,心中的驚濤駭浪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與信服。
他們想起了韓牧那神鬼莫測的武功,想起了他過往創造的種種奇跡。或許,對於眼前這個年輕人而言,讓蒙古大汗低頭,也並非是不可能之事。
兩人互望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情緒——一種混合著狂喜、敬畏、以及一絲恍惚的複雜情感。
他們再次將目光投向端坐椅中、氣度淵渟嶽峙的韓牧,一時間,竟找不到任何言語來形容此刻的心情。
“好呀好呀,若是能一舉收複燕雲十六州,必定能振奮天下人心,隻要燕雲十六州在手,就能將北方強敵牢牢擋在長城之外,整個河北之地也不用時刻擔心敵國大舉入侵,我中原百姓就能長期安穩的生活了。”
“是呀是呀,燕雲十六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乃是拱衛我北方的戰略要地,隻要牢牢掌握燕雲十六州,就能保衛整個中原的和平。”
大堂之內,一時寂靜無聲,唯有窗外透進的陽光,將韓牧的身影拉得悠長,仿佛與那收複故土、光複中原的宏圖偉業,緊緊聯係在了一起。
庭院中幾株老楓被夜風拂過,紅葉簌簌落在青石板上,韓牧站起身來繼續開口道,“不過,此次蒙古願與大宋結盟,雖然滅金後,燕雲十六州歸還我朝,但也是有先決條件的。”
辛肅微微傾身,斜光映照在他堅毅的麵容上跳動:“哦,條件是什麽?”
“二十萬大軍。”韓牧一字一頓,“待蒙古自北南下攻打金國之時,我大宋需出動二十萬大軍自南北上,夾擊金國。此戰,絕對不容有失。”
窗外風聲漸緊,李從禮輕撫茶盞,目光深邃:“昔日聯金滅遼之痛,猶在眼前。當年童貫率西軍北伐,卻敗於殘遼之手,致使金人窺見我朝虛實,終有靖康之恥,淮北盡失。”
韓牧起身,走向懸掛的地圖,手指劃過黃河與淮河之間廣袤的土地:“正因如此,此番出兵,必不能重蹈覆轍。蒙古鐵騎確為當世無雙,鐵木真麾下木華黎、博爾術、赤老溫等皆萬人敵。”
他的手指停在山東之地,重重一點:“金人若遭南北夾擊,必拚死一搏。山東地處要衝,北控河北,南屏江淮,金軍必傾力來犯。”
辛肅隨之站起,目光灼灼:“前輩放心。山東忠義軍經楊節度一年多整訓,已非昔日烏合之眾。八萬將士,皆能以一當十。”
李從禮也接過話茬,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淮南東路已儲備糧草五十萬石,戰馬五千匹,軍械無數。自楚州至海州,設糧倉十二處,縱十萬金軍圍困半年,山東亦無斷糧之虞。”
韓牧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卻又很快被凝重取代:“然則此戰關係國運。我觀蒙古大汗鐵木真雄才大略,其誌不在區區金國。今日聯蒙,實為驅虎吞狼之策。”
他踱步至窗前,望著漫天星辰:“我大宋非無棟梁之才。辛棄疾雖老,仍能運籌帷幄,有他執掌樞密,整軍經武,大宋禁軍戰鬥力必定迅速提升,楊鐵心統領山東宋軍,固若金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湖上,更有我全真教、丐幫、鐵掌幫等江湖門派組成的抗金同盟,如此一來,就是蒙古也勢必會忌憚三分。”
辛肅目光堅定:“自靖康以來,中原百姓翹首王師已近百載。今山東諸軍,日夜操練,隻待朝廷北伐號令。”
“不錯,”李從禮補充道,“去歲金軍試探進攻棗莊,楊將軍以疑兵之計誘敵深入,再以忠義軍主力斷其歸路,斬首三千。此戰雖小,足見我軍戰鬥力之變。”
韓牧轉身,燭光在他眼中閃爍:“我常思慮,何以當年聯金滅遼敗得如此慘痛?非獨童貫之過,實因朝野上下,皆存僥幸之心,以為借他人之力可成不世之功。殊不知,國之大事,終須自強。”
他走回桌旁,手指輕叩地圖上的汴京舊都:“此番聯蒙滅金,我朝必須證明,大宋軍隊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唯有打出軍威,方能令蒙古有所忌憚,不敢輕易南顧。”
辛肅重重抱拳:“前輩大可安心,晚輩願立軍令狀!金軍若來,必使其铩羽而歸!”
韓牧看著辛肅和李從禮,有他們兩人把守山東,就是金人來了也會大敗而歸。
“二位可知,我為何執意要取回燕雲十六州?”韓牧忽然問道。
辛肅沉吟片刻:“此地乃北方屏障,失之則中原門戶洞開。”
“不僅如此,”韓牧目光深遠,“燕雲之地,有無數漢家百姓,百年來日夜盼望王師。收複故土,不僅為疆域之完整,更為凝聚天下人心。”
他展開另一卷地圖,上麵詳細標注著各路兵馬部署:“未來一旦開戰,楊鐵心部可自山東西進,威脅金國南京;襄陽屯駐之十萬精兵北上,可直取汴京;四川宣撫使兵馬出大散關直取陝西關中之地,另以水師自海路襲擾遼東。如此四路並進,金人必定會首尾難顧。”
李從禮細細觀看,不禁讚歎:“布局精妙,如此用兵,金軍必難以兼顧。”
“然此戰之關鍵,仍在山東。”韓牧目光炯炯,“山東穩固,則我軍進退有據;山東若失,則江淮危矣。辛小友,此重任就托付與你了。”
窗外,秋風更緊,卷起滿地紅葉。
韓牧推開窗戶,任憑冷風灌入書房:“未來大戰一觸即發,一場席卷整個河北和中原的暴風雨將至……但風雨過後,一定就是黎明,我一個方外之人,能為朝局做的也就是這些了,剩下的就是辛老還有你們的事了,”
辛肅與李從禮並肩而立,望向北方天空,那裏,曾經的大宋故土仍在異族統治之下,千萬漢家兒女等待著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天。
“我堅信,”韓牧的聲音在風中格外清晰,“隻要大宋上下同心,整軍經武,他日率師北伐,收複中原,定當指日可待!”
喜歡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請大家收藏:()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