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暢談局勢

字數:2649   加入書籤

A+A-


    臨安城外,帶湖之畔,一座簡樸而不失風骨的莊園在夕陽下顯得靜默。
    與都城內的歌舞升平不同,此間唯有風吹竹葉的沙沙聲,以及湖畔小亭中透出的溫暖燈火。
    亭內,一壺濁酒,兩碟小菜,炭火正溫。辛棄疾與韓牧相對而坐。辛棄疾已過不惑,眉宇間是常年軍旅與案牘勞形刻下的堅毅與沉鬱,唯有在摯友麵前,那緊鎖的眉頭才稍稍舒展。韓牧則是一身江湖客的灑脫勁裝,麵容被海風磨礪得略顯粗糲,眼神卻亮如寒星。
    酒過三巡,清輝灑滿帶湖,波光粼粼如碎銀。
    辛棄疾執起溫酒的陶壺,為韓牧再次斟滿,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輕晃,映著跳動的燭光。
    他放下酒壺,目光沉靜地看向友人,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關切:“韓小友,你既已決意泛舟出海,深入那萬裏煙波,不如由我上書陳情,調派一支水師樓船,護你周全?”
    “大海茫茫,非比江河,風濤之險,蛟蜃之屬,實非常人所能測度。有朝廷水軍同行,總多一分安穩。”
    韓牧聞言,舉杯向辛棄疾致意,隨即仰頭一飲而盡,衣袖隨意拂過唇角,笑道:“多謝辛老厚意,貧道心領了。然大宋水師,肩負江海防務,未來北伐,無論是溯淮而上,還是扼守長江,乃至威懾沿海,皆是國之重器,豈可為我一人尋幽探秘之私事而輕動?”
    他放下酒杯,眼神篤定,“再者,我此去南海,也並非全然盲人摸象,毫無頭緒。”
    “哦?”辛棄疾挑眉,顯露出興趣。
    韓牧探手入懷,取出一卷明顯被多次翻閱、邊緣已顯毛糙的皮質海圖,小心翼翼地在石桌上鋪開。
    圖中筆墨勾勒出大宋海岸輪廓,而泉州、廣州以南,則是一片廣闊的蔚藍,其間點綴著一些猜想中的島嶼,更有用朱筆細細標注的曲折航線與奇異符號。
    “辛老請看,”韓牧的指尖劃過那片深邃的藍色區域,“這是一位故人給出的線索。雖沒有確切位置,卻有大致方位,根據地圖所示指向大抵在南海極南之域。循此而去,尋得那俠客島,貧道自覺,尚有幾分把握。”
    聽著韓牧的敘述,辛棄疾的目光隨著那朱筆航線遊移,仿佛已置身於浩渺波濤之上,心中那被案牘俗務壓抑已久的豪情與好奇,不禁被悄然點燃。
    他輕歎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向往,幾分自嘲:“俠客島……聽韓兄此言,倒不似全然虛妄。可惜啊,可惜!若非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北伐之戰就在眼前,樞密院諸務纏身,我辛棄疾真想拋卻這身官袍,與韓兄同上那海船,去尋一尋這世間是否真有世外仙島,看一看那雲霄之上,是否真有餐霞飲露的仙人!”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酒杯邊緣摩挲,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憧憬。
    韓牧聞言,唇角微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他為自己和辛棄疾重新斟滿酒:“仙人縹緲,成仙之法更是渺茫。但此番冒險,若能安然歸來,這世間究竟有無長生久視之道,有無那超凡入聖的機緣,想必能得一答案。”
    “屆時,無論結果如何,貧道必當星夜兼程,趕回這帶湖之畔,與辛老燈下細說,將這海外奇聞,盡數相告。”
    “好!一言為定!”辛棄疾舉杯相碰,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他飲盡杯中酒,目光再次投向亭外的天空,神情變得悠遠,“若真有那麽一天,王師北定中原,神州光複,汴梁舊都重聞華夏正音,天下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國富民強……”
    “到了那時,我辛棄疾便了無牽掛,情願辭了這官職,效仿那範蠡,駕一葉扁舟,隨性所至,出沒於煙波之間。不僅要看看韓兄所說的俠客島,更要看看這茫茫大海的另一端,究竟是何等風光!這世間廣闊,總不能一生困於這東南一隅。”
    他的聲音漸低,仿佛是說給自己聽,帶著一種深沉的渴望。
    韓牧凝視著辛棄疾在夕陽下更顯清臒的側影,心中湧起一股熱流,他語氣堅定,充滿力量:“辛老,且放寬心!依我觀之,朝中雖有苟安之輩,但如今大宋民心士氣格外高漲,我大宋更是良將輩出,義士潛伏。你我夙夜憂歎之中原故土,十年之內,必有重光之期!你這駕舟出海之願,絕非空想!”
    “十年……”辛棄低聲咀嚼著這兩個字,眼中驟然爆發出熾熱的光彩,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一天的到來,“好!就借韓小友之吉言!若十年之內,真能見得故土收複,我必與你再醉一場,然後揚帆遠航!”
    此言一出,亭中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兩人暫時拋開了離愁與現實的沉重,就著酒意,縱情暢想。
    他們想象著鐵騎踏破賀蘭山缺,汴梁城頭再樹宋字大旗,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激動場景;想象著戰火平息後,山河重整,田壟再現生機,市井重現繁華的嶄新氣象。
    接著,辛棄疾話題又轉向江湖,說起那“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悠然,說起垂釣磻溪、訪道名山的閑適,說起無需再為朝堂紛爭、邊關警訊而徹夜難眠的自在……
    喜歡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請大家收藏:()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