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遼東收入囊中 三
字數:4690 加入書籤
曹操收到劉珪送來的麴義人頭,心裏又開始不是滋味,嘴裏總是酸溜溜的,吃什麽都好像蘸了醋一樣。不過事情總有兩方麵,起碼表麵上看北方總算安定了。不久又聽說袁尚這小子跑去了遼東,曹操不想再理去他,喪家之犬沒了烏桓翻不起風浪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心中篤定按劉珪性格等取了遼東就是這小子死期。
現在敢於和曹操抗衡的軍閥就剩下劉表和孫權了,當務之急就是盡快訓練水軍,騎兵也需要抓緊充實,來一趟塞北丟的麵子就在江南找回來,天下統一之後對付劉珪不過是一紙詔書罷了。封個什麽好呢?曹操琢磨著是給軍職還是朝官,出於某些難以明說的惡趣味,他更想讓劉珪統軍去平定邊疆,每每想到這個軍閥東忙西竄的狼狽樣子就啞然失笑。
等真回到鄴城卻高興不起來,趁著大軍出征高幹真的反了,帶著五六千蝦兵蟹將出壺關來偷襲鄴城。荀衍這邊早有準備,第一時間處理掉鄴城高幹的內應,還沒出兵迎擊高幹就退回去了。曹操勝利得太快,高幹剛出壺關沒多遠就得到烏桓覆滅的消息,哪怕是後來知道曹操去打麴義他也沒敢從壺關出來。
曹操真想不明白高幹到底圖啥,軍隊、地盤、官位都有你反個什麽勁?就算是以後天下統一老夫要收拾各地獨立勢力,隻會讓軍閥們到中央來享福不會取誰的性命,你老老實實來京城做大官,大家樂樂嗬嗬一起快樂的玩耍不好嗎?
同時慶幸有劉珪幫忙才能快速擊破烏桓,不然無論走傍海道還是傍山道戰事必然焦灼,到時候回不來打不贏可就尷尬了。好在高幹實控就一個上黨郡成不了大事,一紙手令命趙儼從河內出擊,估計半年就能平了高幹。
另一件事就讓曹操大為光火,郭奕滿身重孝在麵前跪拜曹操頓時心酸不已,最近總是在夢裏聽到郭嘉說河內河內,驚醒過來搖頭歎息充滿無奈,何嚐不知道河內的含意?當初也是意氣風發要在兗州有一番作為,可是結果卻一言難盡。
身處的位置變化,立場也跟著發生變化,地盤大了很多事不能按著原本的意願去做,方方麵麵要考慮的事太多牽扯的麵太廣,是真不敢去貿然改變,沒別的就因為輸不起了。
你實力做大人家也沒閑著,取消屯田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河北士族對曹操一副愛搭不理的模樣,反倒和舊門閥走的很近。現在的形勢對比甚至不如當初兗州,曹操心裏明白和出身門第有關係,隻是不願去承認罷了。
先前打算推出河北士族到前台和舊門閥唱對台戲,自家聯合寒門趁機發展壯大。不過現在河北士族以清河崔氏為首陽奉陰違,遇到事就縮頭反倒是逼著曹家衝在頭前,河北士族借機會撈好處。目前陣營內部的形勢是這樣,曹家和寒門算一股,舊門閥算一股,以潁川人為代表的新門閥算另外一股,河北士族則站在旁邊吃瓜看熱鬧。
對此曹操還沒有什麽好對策,還得是靠實打實的軍功用威勢輔助寒門崛起,就在玄武池水軍訓練如火如荼,並州高幹和幽州劉珪上表文請求廢除三公,由曹操擔任丞相。曹操嘲笑高幹現在裝好人晚了,同時也在糾結要不要做丞相。
匯總這次北征的各種情報,各方麵都證實劉珪是舊門閥的打手,劉珪出麵肯定得到主子們的指示,舊門閥這樣做既是威脅也是一種拉攏。意思很明顯,利刃上挑著一塊糖,告訴你輕點折騰我們有刀,別害怕不捅人隻是給你塊糖吃。
對此曹操隻有一句話回應:去你馬地。
不用多久曹操就想到了對策,上書大肆讚揚荀彧的功績,按功勞增加食邑到兩千戶同時表奏荀彧擔任三公,舊門閥不是要廢除三公嗎?那我讓潁川集團的首腦擔任三公,再說廢除三公就是打潁川人的臉,不說廢除就是打你們自己的臉,至於老夫的態度就是看戲。
東漢三公指太尉、司空、司徒,曹操本人是司空,楊彪離職後太尉一直空缺,楊彪不死誰都不敢作。剩下的司徒是當代第一苦主趙溫,廢除三公是公議沒人說閑話,可不廢除三公就等於拉他下馬,荀彧可以暗地不要臉,明麵上還要保持君子忠臣的人設。
荀彧老老實實裝好人卻結結實實挨上一槍子,他想作三公都想瘋了,但是眼下不能做,打死都不能做。事情不好僵持在這裏,拖延下去一樣會被世人講閑話,說不準惹惱舊門閥調轉槍口再來一槍。荀彧也是頭鐵直接去找皇帝,又拉上孔融作證,表明態度打死不做三公,曹操連續催了十幾次,他就倆字不做。
曹操知道荀彧是什麽德行,然而沒想到他來這麽一手,居然把孔融推到牌桌上,這等於無意中把潁川人和皇權黨撮合到一起。果然沒過多長時間皇權黨覺得自己又行了,孔融加官太中大夫上躥下跳,和孫權進貢的使者往來密切,還對即將開始的南征說三道四。孔融影響力太大了,他一句“文德以來之”表麵上看是說沒必要開戰,實際上在暗指曹操無德,因為你曹操無德所以別人不服,你才需要用戰爭手段對付別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曹操焦頭爛額之際,幽州那邊傳來消息,在曹操討伐麴義時劉珪占領了遼東全境,一段時間又是屠殺大族又是分配土地,加上零星抵抗耽誤到現在戰事才算結束。戰報先到,公孫康本人連同袁尚首級正在來鄴城的路上。
曾經說過劉珪隻需要一個來月就能占據遼東,可當真如此神速曹操心裏又別扭起來,看戰報送出時間又覺得劉珪挺給麵子,心裏稍微好受了一些。
零星抵抗都是借口,實際上隻打了襄平一仗,說是打仗其實是裏應外合,大軍一到直接入城人都沒死一個。這麽晚送來純粹是照顧朝廷麵子,畢竟當時曹操正在打麴義,算時間正是大軍回鄴城之後戰報才從遼東出發。
想到這裏曹操點點頭,沒殺公孫康而是送交朝廷定奪,很會做人很不錯,會做人就意味著不會衝動胡來,不妨領你這個情麵。政治嘛,就是相互留台階有事商量著來,好處均占大家一起樂嗬嗬,既然你給足麵子那咱們之間一切就好說。
想到這裏仔細看起戰報,曹操習慣從字裏行間分析前因後果,從細微著手進而統觀全局。戰報整整一大摞,曹操久在軍旅逐句品味,邏輯通暢過程細致能確定劉珪沒有隱瞞。真實的東西才能打動聰明人,讓人越看越入迷索性點起油燈燈連篇累牘。
劉珪大軍在柳城待了五天,第一天全城男子不分胡漢不論老幼殺得一個都不剩,其餘時間就是軍士們為了財物女子相互扯皮。劉珪也不著急,命令投降的烏桓人用百姓屍體在城西堆砌京觀。京觀用屍體混合黃土夯鑄,高五丈周圍四十丈呈平頂金字塔形,另外夯鑄一條土梯直通頂層緩台。
整個京觀倉促鑄成夯實的並不緊致,上層疊壓下層血水順著階梯流出底座很遠,整個京觀呈現一種紅黃相間的奇異景色,濕噠噠的黃泥有一種搖搖欲墜的錯覺。沒人會真的上去欣賞景色,建樓梯緩台純屬劉珪的惡趣味,高台模樣圖的就是成就感。烏桓人不敢反抗,打不過就順從千年來草原就這個傳統,蘇仆延還笑嗬嗬請求劉珪作烏桓王。
“不急,有個事要盡快辦了。”劉珪滿臉笑意,掃視跪在麵前上百個烏桓大小酋長。
寇樓敦小心翼翼開口:“請大王明示。”
“烏桓人子子孫孫都是我家族的部曲。”劉珪說完所有烏桓人全部叩頭認可。
“今後農牧分治,漢地農人不歸我管,草原人世世代代都是我家族部曲。”劉珪說完烏桓人沒有猶豫,紛紛抽出匕首割破手臂對著蒼天發出毒誓。
“不願意做我家族部曲。”劉珪說到這裏頓了一下。
“死!”上百人抬頭齊聲怒吼。
隨後劉珪將草原部落打散重新組合,按戶全部入籍造冊,以家庭為單位,每戶出一個成年男子服兵役。原來酋長按地位高低授予新的千人將和百人將等官職,千人將之上還有萬戶,等以後立功再授予。劉珪有權隨意分配牧民家庭的歸屬,或授予有功之人為部曲,或分家獨門立戶。
與小酋長們喜笑顏開不同,蘇仆延等大酋長麵麵相覷知道吃了虧,可畢竟大酋長隻有寥寥幾個人,當真是人微言輕。可以想見,等消息傳出去更多的草原小酋長徹底翻身,這些小酋長普遍都百十戶人家,生活困苦還受大部落欺壓。以後隻屬於劉珪家族,少了過去大小王層層扒皮孝敬,俸祿全屬於自己比之過去隻高不低。要緊的是,背靠大樹不再有被吞並身死的危險,今後全靠本事爭取前途自然都願意。
“不會叫你等吃虧。”劉珪看見蘇仆延幾人臉色發苦,和顏悅色開解:“與漢官一樣,該做將軍太守該立功封侯一樣不少,隻是要牢記主子是誰。”
蘇仆延幾人都很詫異,還能做太守?還能封侯爵?那是不是意味著。。。。。。正在瞎琢磨又聽劉珪聲音傳來:“誰願意假投遼東,說我大軍將至要公孫康速速防範。”
“我去!”難樓第一個站出來。
“最好帶些部眾還能幫助守城。”寇樓敦略微思索立刻明白劉珪話外之意。
能臣氐看向劉珪眯起眼睛:“不能多帶,否則對方不會放心。”
“袁尚用帶嗎?”護留葉也在思索。
蘇仆延發現劉珪正笑眯眯看向自己,脖子一縮:“我,我就不去了,人多了不好。”
“知道進退也是美德。”劉珪忽然冒出這麽一句話,蘇仆延頭埋得比之前更低了。
“出來吧。”隨著劉珪話音京觀後邊繞出一個人來,有人認得驚呼出口:“公孫續!”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漢末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