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遼東收入囊中 四

字數:5263   加入書籤

A+A-


    公孫康在襄平正廳裏接見落魄的烏桓人,先是圍著地上的擔架繞了一圈,盯著躺在上麵呼吸微弱的袁尚,公孫康微微搖頭嘖嘖聲不斷。
    “交戰中被馬匹踐踏,怕是不行了。”寇樓敦語氣帶著驚懼,一點都不是裝的,現在想起袁尚被活活折磨的慘狀就心肝亂顫。
    “你是說劉珪要打遼東?”公孫康左思右想也不明白,這完全講不通。
    外界打遼東有三條路,一是從青州走海路,二是走幽州傍海道,三是走塞外草原,走哪一條都麵臨巨大的後勤壓力,軍隊數量少打不下來,軍隊人數多沒等走到襄平軍糧就吃沒了。劉珪沒控製青州,海路打遼東可以劃掉。
    從幽州走傍海道打襄平最難,內地進兵過了傍海道才算進入遼東半島,進入半島之後還有一半路要走。剩下這一半不比傍海路好走多少,東、南兩麵是高山沼澤,打襄平隻有強渡遼河一條路,還得趁著雨季來臨之前強渡遼河。別忘了現在是雨季,遼河岸邊滿地是稀泥,糧草輜重跟上不來時間久了你吃啥?
    劉珪走草原也不容易,北方走草原進入遼東也麵臨濕地沼澤的困難,隻有從玄菟郡繞行一大圈從東北方向打襄平。
    柳城到襄平倒是一條近路,不過大軍得先翻越醫無慮山,從西邊來沿途全是大小部落,軍隊還沒到遼河就被偵查到了,根本談不上突然性,遼東守軍完全有時間前出到遼河邊,城寨堵截渡口你就過不來。
    退一步講,翻越醫無慮山後你不走遼河,從半島東南角繞路也可以來襄平,然而安市城不是擺設,城防設施經過公孫家兩代人反複加強,你怎麽都要啃上倆個月。劉珪有多少地盤明擺著,大軍根本支撐不到冬季,還是那話到時候你吃啥。
    公孫康認為烏桓人給幽州軍打傻了,或者有可能是來挑撥關係,試圖借遼東的力量幫他們打回王廷,對不起我可沒那本事,慢走不送。
    見公孫康麵露狐疑,寇樓敦使出殺手鐧:“你不信我們總該信他吧。”
    隨著話音公孫康吃驚大呼:“你沒死?”
    公孫續眼光含淚拱手作揖:“當日與叔叔逃出虎口,羞於見同族一直隱忍在烏桓。”
    寇樓敦重重歎口氣:“往日與白馬將軍多有誤會,事去人非總希望雙方和解,這才庇護了公子,隻恨。。。。。。”說著話難掩悲苦捂住臉哭泣起來。
    這下公孫康有七分相信了:“這麽說是真的!”
    公孫瓚覆滅劉珪是賣了大力的,公孫續但凡有點良心就不會為仇敵賣命,再說給劉珪賣命應該不會來通知自己吧,十有八九是劉珪衝昏了頭真要動手。
    “不怕他來襄平,就怕他慢慢蠶食。”寇樓敦輕聲提醒公孫康。
    公孫康一拍腦門暗道一聲大意,烏桓人說的在理,不論劉珪從哪個方向來,可以占領城市然後回去,如此往複消耗遼東的實力。遼東軍野戰是打不動劉珪的,眼看著對方攻城消耗到最後就隻能慢慢等死。
    “先取玄菟郡,或者占領險瀆,來年從遼隊和新昌過來。”
    寇樓敦越說公孫康越心驚,一直認為打遼東講求兵貴神速畢其功於一役,其實換個思路大可以慢慢來,打兩三年還是打四五年劉珪說了算。你防禦的好人家就換個地方,自家兵力是有限的人家騎兵是快速的,總之野戰有優勢一方想怎麽打就怎麽打。
    寇樓敦還想再說卻被公孫康揮手製止:“不忙,讓我想想。”
    “輜重軍隊都調到襄平來,劉珪要城就給他空城好了,得不到補給最後還是得走。”公孫續好像在自言自語。
    “不忙,讓我想想。”公孫康沒有被打斷思路,站在原地反複思索不時點頭自語:“一路空城那他進軍無阻,包圍襄平該如何?不能抽調軍隊,加上城內百姓未必能耗得過。”
    思考到最後也沒個主意,主要還是公孫康仍舊有一絲懷疑,五天後險瀆城和高顯城都來報告發現劉珪大軍,公孫康這才慌了,這是兩麵開花呀。不知道哪邊才是主力,索性也不去分辯急令臨近城池守軍不動,留下半個月糧食其餘全部運來襄平。
    公孫氏割據遼東總擔心內地打過來,從公孫度那一代人就開始就反複推演防禦計劃,戰略到戰術盡量做到周密詳盡,敵人沒到提前怎麽安排,敵人到達怎樣迎擊,敵人拿下某城池後如何調整,甚至剩下襄平一座孤城都有精心計算的應對預案。
    幽州軍野戰強悍那就和他打持久戰,遠處比如遼南各地於大事無關想要就給你占,等你走了我再奪回來,一堆城池拉扯個三五年你都未必能站住腳跟。襄平是遼東的核心關鍵,我采取堅壁清野的政策。
    距離襄平距離不遠的城池隻留下半個月糧食,等你拿下城池補給剩餘的也不多,兩座城市怎麽也能守半個月,剩餘城池糧食吃光也不怕,距離襄平不遠足夠轉運糧食繼續防守,你要打沒有糧食補給,到時是守是棄都得回軍。
    襄平周圍按部就班的轉移物資,各個城池都在加強防守力度,拉開架勢就等幽州軍來打,詭異的是此後幾天幽州大軍好似消失一般,各地再也沒有軍情傳來。期間公孫康視察過遼河沿岸的烽燧,守軍也說不見有幽州軍隊出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十五天後各處物資全部到齊,還是沒有幽州軍的一點消息,似乎劉珪撤軍不會來了。直到第十六天黎明時分,公孫康突然被叫醒,說是幽州騎兵兵臨城下!
    “怎麽回事!”公孫康站在城牆上望去,借著黎明光亮隻見城下一條條火把長龍,遠處暗色中傳出隆隆馬蹄聲似乎不下萬騎在城外奔馳。
    公孫續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從遼河下遊渡河繞過沼澤,沒有攻城直接突進,沒有消息一定是沿途截殺斥候,他們做的到。”
    公孫康大步離開城牆召集將領議事,現在他不想知道劉珪是怎麽來的,他隻想趕緊商量商量劉珪怎麽沒的。
    將領柳毅首先發言:“劉珪繞城突進實為不智,襄平城庫存糧草眾多,戰事拖延持久對我方有利。”
    陽儀也出言表示讚同:“明日劉鎮北必然強攻,隻要能頂住便有轉機。”
    劉珪繞城不打跑到襄平目的絕對不是來示威,剛才看見幽州軍開始打造簡易攻城器械,那明天肯定會強攻。襄平守軍有一萬人,披甲的軍士隻占少部分,麵對幽州鐵甲軍團眾將領都有些信心不足。
    公孫恭低著頭小聲說道:“烏桓人都頂不住,要不。。。。。。”
    “不可!”公孫康厲聲嗬斥,頓了頓目光堅定瞪向弟弟:“不可。”
    “趁他們剛到先突襲挫挫銳氣!”寇樓敦眼睛看著公孫康手卻指向柳毅,意思是主意我出打仗得你們自己去。
    公孫康嘁了聲心道還是算了吧,就我這點家底沒準兒挫誰的銳氣,與公孫恭一樣他也擔心劉珪不管不顧強攻。一路過來糧草最多攜帶一個月,刨除路途消耗攻擊窗口隻有幾天,打不下來必須趁糧食還夠趕緊走,所以首輪攻擊勢必極為猛烈。
    公孫康對寇樓敦說道:“烏桓人也要參與守城,城破了你們也活不了!”
    “還是趁沒被包圍讓我們去玄菟般救兵吧!”能臣氐眼神慌亂主動請命。
    護留葉起身高聲叫到:“玄菟也有劉珪騎兵,咱們到那萬一遇上怎麽辦!”
    能臣氐低下頭,聲音聽起來很微弱:“可咱們就剩這點兒人了。”
    難樓無奈一攤手:“這裏守不住,咱們還能跑到哪裏去?”
    “行了!”寇樓敦厲聲製止幾人,起身對公孫康拱手說道:“多派些人跟著我們一起守。”
    “那是自然。”公孫康歪頭琢磨片刻:“你們與柳毅一起守南門。”
    “不行!我們真心投奔你,你卻拿我們頂在前麵?”烏桓人立刻不幹了,劉珪騎兵最先在南門出現,不管是不是南門主攻反正就是不去,能臣氐不顧護留葉阻攔嚷嚷著要跑去玄菟搬救兵。
    “讓他們跟我守北門吧。”公孫恭也挺無奈的。
    臨戰之前烏桓人跑出城去難免打擊士氣,他們要真跑也沒法阻攔,這還沒開打總不能因為客人不為主人拚命就殺吧,那樣對穩定人心不利。
    公孫康仔細思考一陣點頭答應下來,等眾將散去單獨留下公孫恭,兄弟倆對視良久,最後公孫康隻說了兩個字:“不可。”
    整個白天襄平城內外都在忙碌,劉珪努力打造器械,公孫康忙著部署防禦。到了晚上公孫康輾轉反側怎麽也無法入眠,戰端一開就沒完沒了,重甲騎兵不光能野戰攻城也不含糊,這次勉強守住了下次呢?
    如果這次劉珪攻城失敗,以後大概率會改變方式選擇逐步蠶食。這才是公孫康最害怕的,當初的作戰對象都放在內地軍閥身上,沒有預計到草原方向會出現威脅,更沒料到烏桓人瞬間就被吞並。
    劉珪的騎兵和草原遊牧軍隊一樣對後勤要求很低,走到哪裏吃到哪裏連人都吃,跟土匪沒什麽區別,還是武裝到牙齒的重裝土匪。堅壁清野是能暫時能擋住,可遼東地盤太小用不上三年先撐不住的肯定是自己,真是穿鞋遇上光腳,根本沒有辦法應對。
    當然這些話他可沒敢和將領們說,除了弟弟公孫恭其他人應該不會朝這方麵深琢磨。現在不會不代表以後不會,也許明年最遲後年大家就會緩過味道,公孫康有些後悔當初怎麽就沒堅持娶劉琰呢?
    烏桓人圍坐在忽明忽暗的篝火旁,左右都是烏桓衛士,寇樓敦還是警惕環視周圍一圈才輕聲開口:“你為什麽選擇幫大王?”
    “總要麵對現實,大家都是如此。”公孫續仰望漫天星鬥似乎在回憶什麽。
    “大王與白馬將軍誌向相投。”能臣氐手中小木棍撥弄火焰,不幾下黯弱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燒。
    “不完全一樣。”護留葉呆呆看著火光若有所思。
    難樓不知從什麽地方回來,坐下掃視幾人:“來了。”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漢末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