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獨上西樓月如鉤 七

字數:4881   加入書籤

A+A-


    段煨想不明白的是荊州幹嘛要投降,就算劉表去世還有劉備,幹嘛不打呢?不光他想不明白所有人都一頭霧水。
    劉表可不是表麵上老好人一個,人家也算一方英雄,手段稱得上出類拔萃。北方大軍氣勢洶洶南下荊州不是沒有準備,早在當年六月份劉表集中軍隊,以長江為界將整個荊州從北至南分成兩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交給身經百戰的劉備,讓他駐軍樊城主持荊州北部的防禦,樊城與襄陽是雙子城中間隻隔著一條漢水,背靠荊州充足的物資支持長期堅守並不困難。就算對樊城采取圍而不打的戰術,曹操主力渡過漢水攻擊襄陽也不怕。荊州河網縱橫漢水直通江夏,利用荊州強大的水軍掌製水權,以江夏為中轉站,江陵的物資能源源不絕運至前線。
    退一步講,就算曹軍拿下襄陽漢水這第一道防線,還有第二道長江防線。南方雨季漫長降水量大,昨天還是河網一場暴雨過後都是沼澤泥地,騎兵重甲基本沒有作用,還得看誰都戰船多誰的水軍強。
    第二道防線以江夏和江陵兩座堅城為核心,東西南北縱橫的河道為網絡,四麵八方全是荊州水軍的控製範圍,蒙衝鬥艦運載軍隊能隨心所欲打擊曹軍的補給線。北方大軍深處荊州的河網沼澤地帶,補給不時中斷將寸步難行。
    此戰不需要速勝,持久反而更好,曹操大軍戰不能勝退又不甘心,隻要稍作拖延,江東、川蜀、關中、幽州四方響應;河朔、淮南、潁川六隅齊出;淮泗徐兗各地士族十麵發動;彼時就是“四正六隅十麵張網”天下合力剿滅弄權逆賊。
    劉備在樊城信心滿滿的部署迎戰,漢水對岸卻變了天,八月曹操大軍剛到宛城,襄陽城中的劉表就因病重去世了。他一死情況突然發生變化,全天下的豪門都希望荊州打,然而以蔡氏和蒯氏為首的荊北士族卻不想打。
    蒯氏根基在南陽,曹操占據南陽之後沒有為難當地士族,蒯氏權衡再三覺得硬拚隻會帶來滅亡,不如配合寒門改天換地,將來給家族留下一個靠前的位置。
    蔡氏是襄陽本地士族,蔡瑁和曹操之間私交相當深厚,自從孫權打垮江夏黃氏,蔡氏便在襄陽和江夏之間一家獨大。劉表在時兩家不敢造次,現在強人死了當然不願意為他人消耗自身實力。
    劉琮不是馬上就選擇投降,事實上他也想打一下,選擇戰鬥目的很單純,展示自身的力量為投降後的待遇爭取足夠籌碼。
    不論是打還是降,其實大家都一個心思,保留實力為將來爭取更多的利益,說白了不外乎一句話,袁紹都打不過我怎麽打?
    兩件事讓劉琮最終選擇放棄抵抗,一是荊州江北大士族都不想打,劉琮手裏沒有軍隊想打也辦不到;二是涼州的客將傅巽勸阻,先是分析以一州之地無法對抗中原,真打起來等於撕破臉皮,惹惱曹操再投降人家未必答應。
    之後話鋒一轉說到劉備這個關鍵問題,劉備是漢室宗親豫州牧左將軍,衣帶詔幸存者大義傍身,手底下跟著一群死心塌地的社會精英。這人本事太大聲望太高,劉表在時他是老二,劉表不在荊州軍隊自發的默認他就是老大。
    劉備坐在那不吱聲整個荊州將領都不敢先開口,軍隊指揮權最終要交給劉備。別說劉備打不過曹操,就說現在能和曹操正麵對抗的除了他還有誰?劉備和曹操必然不死不休,且不和軍隊說長久並肩戰鬥產生情誼,就說頂住曹操的功勞將來全屬於劉備。
    還有一點很關鍵,劉備和荊州士族走的很近,通過一個諸葛亮,和江夏黃氏、襄陽龐氏、南陽蒯氏,連帶著江東孫權都扯上關係。你剛繼位的劉琮,一個小屁孩兒什麽都沒有拿什麽跟他比?
    軍隊聽劉備指揮,本土士族支持劉備,連孫權都和他交好。捫心自問您的親舅舅蔡瑁打的過劉備嗎?政治鬥爭不以人的意誌轉移,就算劉備甘於作客人手下也會推他上位,可以說打贏與否都對劉琮不利。
    劉備隻是知道劉表去世,許久之後襄陽的使者宋忠來通知才曉得劉琮投降,這時候曹操大軍都越過新野了,荊州此時投降不亞於晴天霹靂。不能怪劉備大驚失色,大後方放棄抵抗導致第一道防線土崩瓦解,現在不僅是樊城孤立無援無法堅守,沒有物資補給撤退都成了最大的難題。
    火燒眉毛容不得多想,路就擺在眼前也不用多想,劉表一直在準備防禦作戰,整個荊州的物資都存貯在江陵,去江陵依托長江防線堅守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第二道防線就是為第一道防線崩潰做的準備,隻要堅守江陵曹操就不可能拿下荊州。此外江夏是長江防線不可或缺的一環,劉琦有上萬水軍就在江夏,派出使者通知一聲他必然會站在劉備一邊。
    從所處位置上看劉備南下江陵比曹操快得多,到達江陵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撤離時經過襄陽城諸葛亮提出建議發動突然攻擊,拿下襄陽等於雙子城都在手中,抵抗一時再號召荊州人共同對付曹操也是不錯的選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劉備沒有同意,不光是不忍心奪取侄子城池,真實原因在於襄陽漢水防線要依靠強大水軍才能起作用。荊州水軍都跟著蔡瑁投降了,曹操得到荊州水軍後雙方優劣易形,隻靠江夏劉琦的水軍支撐防禦戰劉備沒有把握。
    相比之下守衛江陵長江防線要容易的多,江陵本身是物資儲備中心,本身存有大量物資不用依靠治水權獲得補給,有劉琦的江夏水軍從旁策應足夠防禦江麵上的攻擊。
    曹操屠城的惡果終於顯現,老百姓不信曹操的宣傳跟著劉備朝江陵逃難,有人建議劉備放棄老百姓快走,可惜劉備不答應。老百姓怕被屠殺,都願意跟著劉備,走到當陽時周圍跟隨了十餘萬百姓。
    此地處在襄陽和江陵之間,曹操大軍已經進入襄陽,派出騎兵追擊隨時都可能攆上。最佳策略是拋棄百姓急行軍搶先到達江陵,劉備仍舊沒有拋棄百姓,傻子都知道帶著老百姓去江陵不現實,因此他改變了路線不去江陵而是朝東去江夏。
    命令關羽率領主力部隊先搶占漢津渡口,隻要帶著老百姓東渡漢水就能從容去往江夏。這樣做等於放棄江陵,放棄最後一個能擋住曹操的正確選擇。無法依托長江防線也要打下去,此時劉備心中已經在謀算聯合孫權了。
    曹操並不知道劉備轉向朝東,他最擔心的還是江陵被劉備占據,稍作安頓親自率領五千騎兵疾速追趕,目的是搶先到達江陵城。
    幽州騎兵強悍的戰鬥力給曹操的觸動很大,整合張繡並州騎兵又不惜割讓土地放棄人民招攬鮮卑騎兵,到底給他建立起一支萬人規模的騎兵部隊,這次南征特意遴選其中五千精銳作為突擊力量隨同。
    此前劉珪為表示忠心,派出劉德然和範方兩人協助,這次追擊範方的烏桓輕騎也在其中,曹操帶上他不為別的,就為向幽州人展示一下軍威。劉備帶著老百姓一天走十幾裏,曹軍騎兵一天一夜行軍三百裏,雙方在當陽縣東麵一處岡嶺猝然相遇。
    十幾萬老百姓扶老攜幼漫山遍野亂跑,曹軍還不知道劉備也在其中,隻當百姓是被拋棄下來阻斷追兵,曹操派出烏桓輕騎突進去衝散,主力騎兵則繞開人群仍舊向江陵前進。
    範方殺進去不多遠,屬下來稟報俘虜了一些輜重,其中有倆大車載著兩個小女孩兒,經百姓指認是劉備的兩個女兒,還得到情報劉備和一眾幕僚都在百姓隊伍中。
    範方外表粗豪賊心眼兒可不少,立刻下令隻向曹操上報發現劉備蹤跡,其餘不準聲張。隨後招來曲長護送兩個女孩回襄陽,交給劉德然送往幽州。在他看來劉備是當朝侯爵、左將軍豫州牧,他的女兒奇貨可居送回幽州可算大功一件。
    得知劉備在百姓當中曹操先是不可置信,略微思索立刻了然,劉備裝了半輩子仁義,裝得久習慣成自然假也變真。既然這樣那本相就成全你,五千騎兵調轉馬頭直奔百姓衝殺過去。
    綿陽數量再多也不是狼的敵手,劉備主力軍都跟著關羽搶占漢津渡口,身邊隻有張飛趙雲和幾十名騎兵護衛,其餘散兵遊勇他們連甲胄都沒有。麵對成建製的騎兵突擊,別說抵抗連聚攏都來不及。
    曹軍騎兵目的明確就是要找到劉備,百姓衝散就不管,十幾萬人靠五千騎兵也沒法管,這就給劉備的幕僚們分散逃走創造機會。劉備這時候才想起逃跑,到處都是一團亂,在幾個騎兵護衛下慌不擇路,連親生兒子都顧不上。
    不管如何最後還是跑到漢津渡口,這裏有關羽和劉琦水軍一萬多人,船隻都準備好就等接百姓過漢水。
    烏桓輕騎馬快最先追到,前後腳隻差一步眼看著劉備登船離開江邊。烏桓人一輪弓箭射擊沒有多大效果,船隻在水裏不斷搖擺北方騎兵壓根兒不適應,明明瞄準了目標一箭射過去,人家動都不動箭矢卻擦身而過。
    不多時曹操親自趕到,當著領導麵前誰都想表現一二,幾個烏桓騎兵試探著淌水下江,沒走兩步腳下打滑一頭栽倒落在水裏。嚇的驚恐尖叫就夠丟人了,等七手八腳拉上來才發現江水還不及腰深。
    烏桓人臉色嚇的煞白直喊水裏有鬼,範方走過去見那人腳上纏繞一堆水草也是嚇的不輕,你說沒鬼那水草為什麽自動纏到腳上?
    烏桓人見過大海也見過黃河,但沒見過寬闊的長江。黃河冬季結冰能直接行走,海底平緩堅實水深可以感知,隻要不走太遠基本沒什麽危險。長江完全不一樣,表麵看風平浪靜其實旋渦暗湧,一個不小心就被吸進去。冬季不結冰江風還大,烏桓人沒見過更沒經曆過,未知帶來的恐懼立刻彌漫開來。
    江水裏全是關羽的戰船,水軍一陣弓箭齊射烏桓人首先逃跑,不跑不成,人家水軍整日練的就是在船上射箭,習慣了江上風浪箭矢射的極準,對射吃虧再不跑就是活靶子。
    沒能擊殺劉備實屬遺憾,不過占領江陵也算不吃虧,占領江陵休整之後水陸並進,過烏林到赤壁迎麵碰上孫劉聯軍。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小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