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榮華照當年 六
字數:5341 加入書籤
劉彌收斂笑意,這不是試探也不是上位者起高調,眯起眼睛認真品味一陣突然朗聲發笑:“無所謂。”
看對方來想明白了,也是真的無所謂,劉琰轉臉問向劉靖:“告訴楊秋和梁興準備參戰,對了,貲奴也要參戰。”
“今年不成。”呼延氏搶先開口拒絕。
“今年怎麽不成?”劉琰擰眉問道:
提起這件事呼延氏就生氣:“去年為了你已經派他們打過仗,地都是自由民在耕種,今年還不讓他們種地自由民會有怨言。”
“你是在怨我嘍?”
“當然怨你,大家都怨你,行商發財多好,誰願意土裏刨食?!”
眼看火藥味漸濃,劉靖趕緊打岔:“有件事得和你商量,那個,宋果和楊豐留給我吧,我實在離不開他倆。”
宋果打理屬國小金庫,楊豐是劉靖的貼身衛士長,聽說兩人還兼任校事曹的角色。重要位置安插自己人有利,正愁尋個合適理由留下兩人,既然劉靖開口劉琰小手一揮沒問題。
這一打岔效果不錯,劉琰轉向下一個話題:“你和幽州發展到什麽地步?”
這次呼延氏又搶先開口:“沒你想的那麽嚴重,我們不傻,隻是借調一些軍將訓練騎兵。”
劉琰臉色瞬間不高興:“孤問的是屬國大都尉,大漢護羌將軍。”
呼延氏眼皮一翻:“別動不動就稱孤,這裏是美稷不是你的封地。”
劉琰撲過去扯住劉靖:“我要美稷,現在就要!”
呼延氏忽然發笑:“我兒子說了才算,對了,他還不會說話,要不你問問我吧。”
“我憑什麽問你呀。”
“憑我有兒子,你自己說占過多少便宜,隻怪你沒本事生不。。。。。。”
眼看劉琰就要爆炸,劉彌及時打圓場:“哎呀算了,算了。我說妹夫,和幽州究竟什麽情況你趕緊說句話。”
劉靖也是一個頭兩個大,過去這倆女人相處挺好,怎麽最近見麵就拌嘴?劉彌說的對還是趕緊解釋,不然沒準鬧到什麽地步。
劉靖一臉諂媚笑著分開兩個老婆:“想必兩位賢內都知道幽州騎兵強悍吧。”
呼延氏用力點頭,劉琰則小嘴一瞥:“天下都知道,不過要我說騎兵用武之地在草原,內地城池連片想有作為還得靠步兵。”
”兩位賢內都可稱真知灼見。“劉靖豎起大指讚同,隨即開始講正事。
此前魏伯陽作為使者來朔方拜見,談話時提及過幽州人有意幫忙訓練騎兵,當時劉靖沒有下決心。等到劉珪來雁門助戰,匈奴人現場觀摩過幾次戰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南匈奴這些牧民在戰場和職業軍人完全沒法比。
所以請田豫帶上些將領,根據匈奴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套合理的方案。屬國軍隊從四萬人縮編到八千人,重新組建成鐵甲騎兵。從戰鬥效來看屬國騎兵的戰鬥力不降反升,後勤壓力也緩解不少。
臨了劉靖補充一句,這次改良不僅涉及作戰,還牽扯到軍事領域的所有方麵。不過劉琰大可放心,田豫提供學習範本給匈奴人自行取舍。此外,幽州人隻是主持軍隊訓練,不參與實際指揮也不涉足後勤等其他環節。
“足足八千副鐵甲,幽州就沒有什麽條件?”劉琰低頭計算一陣發現蹊蹺。
“幽州的支援的都是裁汰下來的鎧甲,數量很少,主要還是咱自己製造,裝備齊全還要再等幾年。”劉靖淡淡開口,除了今天宴會上贈送的好鎧甲,其餘則是少量破爛鎧甲,況且幽州確實沒有提出什麽條件。
這話說完劉琰更疑惑,知道朔方有多少鎧甲作坊,產能滿足修理鎧甲都不夠,別說幾年時間製造幾千副新鎧甲,就是十幾年也無法弄出足夠的數量。
呼延氏眼皮一翻,冷笑著說道:“你還不知道,竇賓加入單於本部嘍。”
“人家好好行商怎麽可能加入匈奴,是你強迫的吧!”劉琰眉毛一立,自己都不清楚轉移了話題。
“誰強迫他了!”
“就是你!”
“我沒有!”
“我知道你不服我,怎麽著還想練練?”
“還不分大小了是吧,練就練,誰怕你!”
“好了好了。”劉彌強行分開兩個暴躁的女人,看向劉靖語重心長:“兄弟,你真不容易。”
劉靖哭的心都有了,悔不當初放劉琰去救災,興許是在災民中感染了什麽怪病。大老婆呼延氏也有毛病,定襄不算好地方要不要無所謂,所以鬧別扭純屬爭風吃醋。劉靖仰起頭深吸一口氣,事到如今過一天算一天吧。
放下大小老婆相互置氣不表,單說最近趙甯的心情很愉快,因為結識一位樂景和的弟子,別看其貌不揚人品卻不錯,一點沒有看不起別人的意思,說話好聽還是個寫作愛好者。據他本人說拜讀過《鄉俗記》,對趙甯的文學素養崇拜的五體投地。
此外他還對繪畫很有興趣,雖說繪畫作品還不如趙四虎,可是藝術不講技巧,要看是否用心感悟世界。所有人都不理解趙甯,唯獨這位朋友說話總能講到人心坎裏,久而久之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至交。
就在劉琰一家喝酒聊天的時候,趙甯和這位新朋友也在徹夜暢談。
“八達兄,上次有些沒記全,你再說說,麵對層層包圍是如何逃出生天?”趙甯拿起小筆打算隨時記錄。
“五阮關。。。。。。”史路添油加醋一頓吹噓,最後一拍大腿:“那張遼手持鋼刀追的正緊,我扭身形一個虎躍躲過劈砍,順勢一個龍騰跳下山坡。。。。。。”
趙甯快速記錄完畢,仰起頭長歎一聲:“好險啊。”
“生死關頭在下心裏隻有一個念頭。”
“什麽念頭?”趙甯湊的極近。
史路看向搖曳的火光,眼中淚花晶瑩:“謹記諄諄教誨,不負使命擔當。”
趙甯愣住半晌,隨後嘩啦一聲扔掉手稿。
見到他垂頭喪氣的樣子史路不免困惑,拾起手稿看了兩行流水賬,生生忍住沒笑出來,低下頭整理一番情緒再抬頭滿臉認真:“文采傑出,兄何故棄之?”
趙甯麵對摯友眼淚汩汩而出:“辭藻生硬,縱有萬字也不及兄台一句良言;難以潤色,魯頓之姿怕一生無法起筆再寫。”
“兄台缺少靈感?”史路稍一思索便發現問題所在。
“對!”趙甯差點沒跳起來,可算遇到知音那便敞開胸懷:“腹中枯竭,再難有所創新,無有創新何談再續佳作?不瞞八達,某的《鄉俗記》遲遲不能結稿正因如此。”
“《鄉俗記》是本好書,不能寫完真真是一大憾事。”史路抬起頭看向房梁,聽語氣似乎處在一種莫名的感動之中。
這不僅是承認勞動的成果,更是惺惺相惜的情感共鳴。趙甯緊抿雙唇,不敢去打擾,不願去打擾,但又不得不打擾:“某痛徹心扉卻無有辦法。”
“在下有過迷茫,有過彷徨,有過困惑,也有過哀傷。”史路再次歎息,垂下頭放任淚水滑落。
等了許久才抬起頭,望著趙甯一字一頓:“靈感需要尋找。”
“我在尋找啊,這天這地,這人世間萬事萬物,一刻沒有放鬆。”
史路起身慢慢踱步,看他欲言又止的模樣趙甯忍不住開口:“有話請講當麵,你我一見如故正當無所不談。”
史路停下腳步神色詫異:“兄台都試過?”
“都試過,初春采青,仲夏觀夜,深秋遊田,寒冬賞雪。一枝一脈,用心觀察,深刻思索,用情體會。”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始終找不到。唉,算了。”史路搖頭一笑,擺擺手坐視朝外便走。
趙甯一把扯住對方:“怎麽能算!你一定有辦法對不對?”
史路撓撓頭皮:“未必有用啊,也許還是一場空忙。”
“有沒有用你倒是先說呀。”
史路麵露難色,等了半天上前附耳講話,一字一句傳到趙甯耳中,先是震撼接著彷徨,而後便是滿臉通紅扭頭坐回。
史路說完拱手告辭:“你周圍枯燥無聊,自然想不到這些辦法。哪天若有意便來尋我,成與不成試一試也無妨。”
“若被家妻知曉。。。。。。”趙甯緊閉雙目不敢再說下去。
史路搖頭苦笑:“蜀郡趙氏何等門楣,堂妹貴為親王,卻因害怕家中發妻不敢玩耍,大丈夫活成兄台這樣也算奇景。”
說到這史路忽然轉身:“這本身就是靈感源泉!不妨記錄書中,就取名忠妻將軍如何?”
“不是不敢玩耍,隻是這與創作靈感有何關聯?”趙甯一時羞愧難當,講這句話純粹是給自己找個理由。
“趙兄可知《鸚鵡賦》?”
趙甯點頭表示知道,自己沒去過但聽說過,許昌觀道閣的牆上還有禰衡的手跡,現在連帶那麵牆都成了國寶,再有權勢也隻能看不能碰。
“咱家大王第一首詩也是在觀道閣創作出來。”
“你是說?”趙甯似乎抓到什麽。
史路微微頷首:“刺激,強烈的刺激才能激發靈感。”
“容我想想。。。。。。”
史路詭秘一笑:“當然要想,仔細想一想,什麽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