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榮華照當年 七
字數:4727 加入書籤
梁王在酒宴上說過要打鮮卑人,理由很充分那就必須要打。梁王展現出強大的號召力,屬國動員八千騎兵,梁王本部馬步四千,張則、高幹、楊秋、梁興等軍閥也有八千人。兩萬大軍迤邐來到北輿城,等段煨韓遂的部隊趕到便進入定襄匯合幽州騎兵。
北輿城內劉琰高坐上首,環顧下方一眾將領,這是她第一次以親王身份主持軍事會議。所有人都明白這次出兵純屬表演,軍事問題尚在次要,著重整合內部的派係才是重點,今後大家的路怎麽走就看這次會議的結果。
從座次排序也能看出端倪,左側都是劉琰的嫡係人馬,高幹為首,趙甯次之,新任大長公主主薄徐庶第三,跟著就是普回、曹性等人。右側楊秋、張則、梁興、侯選、閻行幾人麵色局促顯得弱勢不少。
徐庶首先發言,此次出兵不在擊殺多少,也不是為了剿滅哪一方,梁國的目的隻有兩條:一則表演給朝廷看,二來奪取雁門和定襄兩塊地盤。鮮卑人撤入內地梁國軍隊不用去管,更不能南下越過長城作戰。
這個決斷大家心照不宣,按照此前協議雁門郡歸幽州,我等隻管作戰給朝廷看,至於地盤的安定問題交給幽州人自己解決。定襄郡也是如此,今後段煨守不住我們會收複,當然幫忙的代價就是定襄歸劉琰。
調子定下就該各人發表意見,張則先是瞄了眼劉琰,而後對徐庶拱手:“元直,我家唐明府有意幫襯,托在下奉書信請大王過。。。。。。”
徐庶扭頭當做沒看見,高幹陰冷的語氣似乎馬上就要拔刀:“張則忤逆,追隨大王許久竟然還以唐氏部曲自居。”
不就是一句話嘛,至於上綱上線?張則心說你高幹就是公報私仇,暗罵一句狐假虎威忒不磊落。可惜你小子打錯主意,咱身後不單有唐翔還有弘農夫人。輕蔑白了眼高幹,再次偷眼瞧了瞧劉琰,被冷冽的目光嚇的渾身一顫,不對,不對,好像事情很嚴重!多嚴重不敢想,反正滿是毫無顧忌的殺氣。
張則連滾帶爬跪在中央:“下臣失言,下臣失言!”
高幹冷哼一聲:“都侯何在。”
如果叫刺奸或者喊門下都說明要先走過場,搞清楚該受什麽懲罰,犯罪者有機會辯解,也就是說還有緩和的餘地。傳喚都侯則不同,都侯主管皇宮巡查負責緝拿罪臣,抓到誰就代表一定有罪,不需要任何辯解直接開刀。
劉琰是親王加大長公主,有資格配置都侯的副職都侯丞,不管是正職還是副職,都一樣有直接殺人的權利。高幹的身份不亞於趙甯,陣營中的座次還要排在前頭,隻要劉琰神色如常就等同於默認,霍奴起身招手,一眾甲士闖進廳堂駕起張則就走。
“下臣有罪!下臣有罪!”
張則除了高喊認罪沒有其他選擇,沉默或是喊錯其他任何字眼都算不敬,會被甲士當場斬殺以儆效尤。被人提著腦袋展示,做人最後一點尊嚴都保不住。
眼看張則被拖拽到門口,劉琰麵無表情微微抬手,霍奴看在眼裏招手示意甲士退出。死裏逃生張則心裏沒有一絲喜悅,渾身都被冷汗滲透,披頭散發跪在原地喘了好半響才緩過神,膝行幾步哭著叩頭謝恩。
徐庶盯著張則沉聲開口:“張度遼,請重講一遍。”
張則吞口吐沫,斟酌好措辭顫巍巍開口:“唐弘農托下臣致書信一封,下臣不敢僭越未曾看過,煩請大王過目。”
“你知罪嗎?”徐庶語氣依舊冰冷。
“勾連外朝擅結營私,臣知罪,臣有罪,臣萬死。”
“你身為朝臣乃天子臣屬,並非大王幕僚何來內外朝之說?”
張則啊了聲,下意識抬起頭還沒等看到劉琰馬上重新低下去:“臣,臣愚昧。。。。。。”
“你呀。”劉琰說完重重嗐出一聲,想了想再次歎口氣:“洛陽看不清,大陵也看不清,到現在還是看不清。”
張則聽得老淚縱橫,整理好散亂的發絲起身重新稽首:“下臣大漢度遼將軍,張則元修叩拜王上。”
這時候侯選、梁興、楊秋、閻行等人才想起來,進門時劉琰的嫡係都行禮,唯獨幾個外臣沒有行禮。現在人家給機會補救,要不要就看自己怎麽選擇,還能怎麽選擇?不想死就趕緊補救,幾人同時出列一齊稽首山呼參見王上。
等了半天沒聽到平身兩個字,沒說平身就得一直跪著,都在忍著不敢抬頭看,隻要抬頭看一眼就是死罪。鬧不清楚梁王什麽意思難免胡思亂想,越是胡思亂想越是緊張恐懼,軍伍出身體力不是問題,關鍵是精神煎熬難以忍受。
幾人雙手發抖眼看就要撐不住,寂靜中腳步聲響起,黑色重緣袍出現在眼前,袍服中央是一條四彩綬帶,兩邊露出一雙金絲翹頭。青蔥柔荑搭在肩旁,隨著力道楊秋慢慢直起上身,仰頭看去朦朧逆光中滿是金銀珠翠。
是個高高在上的女子,看不清麵容,也不敢去看清麵容,楊秋眯起雙眼正在恍惚,耳畔傳來鶯聲細語:
“孤年少時和孔叔林多有往來,其稱將軍縱橫邊陲乃關西強豪,今日一見猶勝其言。”
“下臣有罪!”楊秋狠狠叩首砰砰直響,明明眼前是個女子,聲音輕柔語氣舒緩沒有一絲一毫殺傷力,可措辭卻字字殺機讓人恐懼莫名。
時間過去許久,不知道是誰開口說話:“傳王上裔旨,下臣平身。”
幾個人如臨大赦,等起身才發覺劉琰早已坐回上首,視線冷冷的看向大門處。誰都不敢好奇扭頭去瞧一眼,老老實實回到座位一動不敢動。
徐庶清清嗓子,拿出一封書信朝楊秋抖了抖:“這是朝廷拜您冠軍將軍的行文。”
楊秋連滾帶爬跪倒在地,帶著哭腔大喊:“臣不知!臣不知呀!”
“放肆!”徐庶大喝一聲,緊跟著加快語速講話如爆豆一般:“孔桂是曹丞相親隨,又和你多有來往,你說不知便不知?”
“臣真不知道。”楊秋不敢再大聲高喊,眼珠轉動忽然靈光一現:“這是借刀殺人,對,借刀殺人啊大王。”
“孤為何要殺你?”
楊秋一愣,對呀,劉琰是大漢親王,曹操是大漢丞相,劉琰沒反曹,現在兩人是一夥的沒理由殺自己。
“元直沒說這不是好事,方才孤也說了,孔叔琳是孤的至交。”
楊秋腦袋一時淩亂,徐庶剛說一句話自己就跑出來澄清,澄清什麽?有什麽好澄清的?就如劉琰說的那樣這是好事,等於曹操原諒了自己造反。那徐庶爆豆一樣說話,語氣還那麽冰冷為什麽?
想到此處楊秋恍然大悟,暗罵一句自己愚蠢:“大王容稟,適才是臣愚蠢,確實與孔桂多有往來,也確實知曉此事。這不是,這不是。。。。。。”
楊秋想說這不是給你嚇的嘛,一會兒打算殺這個,一會好像要全宰了。城裏城外一多半都是你的兵,就算能跑出城池,周圍還有屬國和幽州騎兵。你的地盤你做主,我們這些喪家之犬能不害怕嗎?
見火候差不多到了,徐庶語氣開始放緩:“閣下擔任將軍職不是壞事,與孔叔琳往來也有必要,至於今後是為國盡忠,還是追隨大王都由閣下自行決定,絕不強求。”
“誓死追隨大王!”楊秋一拜再拜,恨不得磕出血來展示忠誠。
徐庶一臉爛泥扶不上牆的表情:“你先別著急,且聽後言再做決定。”
首先劉琰對楊秋的態度是真誠的,投靠曹操絕不阻攔,但有一個條件,等打完這一仗楊秋去河東,推進到玉壁把張晟撈出來。此後以玉壁城為圓點三分河東北部,靠近太原三個縣歸張則,黃河沿岸三縣歸高幹,汾河沿岸三縣歸楊秋。
如果楊秋選擇不走,那對不起河東就沒你的份,今後在劉琰這裏認真打工,好壞都要捆綁在一起。
楊秋和張則對視一眼,各自從目光中看到喜悅之情,按這個分法楊秋得到的地盤富庶,張則的地盤位置關鍵,高幹貌似給南匈奴守大門,算三個人裏最吃虧。
傻子都清楚離開的條件更好,這明顯不正常但又不像摻假。因為楊秋去河東對劉琰有利,再者打開天窗說亮話就行,大不了宰了楊秋吞並軍隊,完全沒必要多此一舉。
趁著楊秋在沉思,徐庶扭頭看向梁興:“足下可有去處?”
梁興腦袋一沉,暗道咱和楊秋不能比,人家朝廷裏有鐵哥們孔桂,趁曹操高興說幾句好話就能原諒楊秋。自己除了一把子力氣啥都沒有,別提什麽軍隊,剩下那點殘兵敗將劉琰怕是懶得搭理。
“若足下有意,可在趙秉忠麾下稱別部立身。”徐庶說完看向趙甯:“秉忠將軍?”
一連呼喚幾聲趙甯才抬起頭:“呃,什麽?”
“請您給句話。”徐庶小聲提醒。
“哦,對,行,沒問題。”趙甯晃著腦袋一臉不明所以。
徐庶歎口氣索性替他說出來:“授大長公主府直吏,於秉忠將軍麾下聽令,有王上庇佑曹丞相也不便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