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已是懸崖百丈冰 一
字數:5118 加入書籤
想再多也沒用,眼下還是先走完建極立國這一步,一來對得起自己多年付出;二來給追隨自己的部下一個交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目的,給天下樹立一個人設,曹氏依舊強大,有能力隨心所欲掌控一切。
現在銅雀台就成了重中之重,奇觀完工之日就是曹操建極立國之時,同時奇觀也是值得曆史銘記的偉大工程,國家不惜動員所有民力集中力量辦大事。曹氏作為萬民公推的代表,奇觀不單是曹操一家的事,更是天下翹首以盼的偉大見證。
銅雀台是三座高台的總稱,由北向南一字排開分別取名金虎台,銅雀台和冰井台。建安十五年初夏工程已經初見模樣,借助鄴城堅固的牆基再壘高台,巍峨之上腳架林立木質宮殿正在緊張施工,估計完工高度接近十丈。
曹操不止一次親臨現場,龐大豪華的視察隊伍代表國家重視質量的決心,隨行官員們自發的衝到施工第一線,發言鼓動之餘親手和泥搗漿,參與添磚加瓦,都在身體力行帶頭表現。
表率的作用極為明顯,所有參與建設的百姓充滿激情,幹勁百倍的在當權者麵前表現。一句讚揚或是微微點頭都是認可,給小民加餐便有了指望。凡事有好就有壞,官員們動過的地方全部需要返工,當然這些補救都在暗中進行。
每當工程完成某項進度,鄴城都要舉辦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群眾遊行、大小酒宴、表彰大會,優秀工作者現身說法,現場分發麥餅等等各種活動層出不窮。小民能得到實惠,官員們也能獲取額外的收入可謂上下同慶。
工程進度極為迅速,往往前一段酒宴還沒結束,便迎來新的歡慶活動。不光官方舉辦酒宴重要官員也要宴請同僚,正當萬民沉浸在喜悅中時,卻發生了一件轟動鄴城的大事青州下一代的翹楚,華歆的接班人劉禎被判決死刑。
具體原因小民們不了解,傳言是不顧尊卑犯下不敬之罪,小民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取樂,權貴們卻如坐針氈。要說最上火的就是曹丕,劉禎不算曹丕的親信但兩人確是至交好友,而且劉禎遭難還是因為曹丕而起。
某天銅雀台一項進度完工,曹丕在家中宴請鄴城學子名儒共同慶祝。好友聚會酒喝多些難免忘情,曹丕叫甄氏出來拜見各位名家大儒。曹丕的目的很單純,顯擺一下美麗的老婆,大家也好作詩稱讚一二。
漢代沒那麽多窮講究,類似的事很常見,喝酒作詩高興之餘見見女主人,客人順便講些吉利話讚揚主人夫婦。岔頭就出現在這裏,當時大家都匍匐見禮唯獨劉禎直視甄氏,坦白說不能怨劉禎失禮,他和曹丕關係很近,過去也沒少直視嫂夫人。
曹丕根本不介意,好朋友看一眼嫂子怎麽了?也不能少塊肉,更不會多塊肉。甄氏也沒當回事,過去劉禎經常來家做客,相互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沒能及時見禮根本不算事,壞就壞在有人報告給了曹操。
發展到這裏大家還沒多想其他,料想曹操申飭幾句也就罷了。好巧不巧趕上曹衝病死,曹操悲傷到不能自已,悶在家裏好幾天不見人。等到曹操精神好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判劉禎不敬處以死刑。
法律上確實有這麽一說,過去沒人認真執行因為沒法執行,人與人交往不可能時刻小心,動不動就判刑以後還怎麽交往?看得出曹操這是借題發揮,問題在於劉禎不單是青州士族,他還是河北士族的一員,沒摸清曹操意圖之前任何人都不敢貿然行動。
事情因曹丕而起,不出手營救說不過去,劉禎的靠山華歆也必須有所行動。這就涉及到怎麽營救,聯絡華歆一起施救行不通,兩個人同時出麵不是聯合也是聯合。曹衝剛死,這個敏感時期大家很清楚結黨營私是什麽後果。
曹丕正無計可施,卻被司馬懿一句話點醒主公性方直道,介然磊落,觸情任忒,人鼠我虎,以義崔性,何懼交勢?
翻譯過簡單一句話曹丕是性情中人做事全憑情義二字,不用估計其他該出手就出手!這種人是挺傻,和殘酷的現實格格不入,作為政權繼承人應該盡力避免這種人設。
然而請不要忽略一點,曹操殺伐一生看過太多骨肉相殘,身居高位不得已冷酷無情,其實他心靈深處是一片情感荒漠。其二、曹衝死後曹丕繼位的可能性最大,誰繼位都要麵對如何處理兄弟關係,所以說你越是表現的有情有義越召老人家喜歡。
說衝動就必須衝動,戲要做足一點餘地都不能留。曹丕第一個出言勸諫劉禎不該死,話說的沒有道理全是感情,把劉禎比做伯仁,我曹丕一定要營救,誰殺死劉禎誰就是王敦,同時害我曹丕變成王導。
曹丕傻乎乎的帶頭華歆等人也敢往上衝,這就不能說是結黨,結黨肯定要商量,商量就不能讓曹丕慌到這個程度。因為伯仁這個比喻很不恰當,對於文化人曹丕來講有失水準,哪怕用宰予見死不救的典故也比拿伯仁的故事合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曹操看出來兒子心亂,為了救朋友到了慌不擇言的地步,曹丕在情義麵前不管不顧,對待朋友尚且如此,對待親兄弟還能差嗎?陰謀家遇到真性情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圈套設計的再完美也是空費力。
也不能說曹操白忙活,摞成小山一樣的勸諫書裏沒有荀彧一黨。自此曹操摸清楚兩條曹丕是個好兄長,好兒子,他的勢力沒有想象中大,起碼和士族沒形成牢固的聯盟;第二,潁川人的時代可以結束了,掃清這最後的虛偽保皇派將孤立無援。
潁川集團指的是以荀氏為首,唐氏、鍾氏為輔的潁川郡大士族。平定河北之後荀家慢慢開始做冷板凳,旬衍的都督河北事早就被拿下;荀攸遙領汝南太守行丞相中軍師,看著好像身處權利中心,實際上僅僅參與刑法製定沒有實際權利。
尚書令荀彧的權利極為有限,認命個不緊要的官職,陪著皇帝說說話,也就在公卿圈子裏受到認可,出了許昌城沒人在意尚書台的政令,鍾繇被一擼到底更是剪除掉荀氏的羽翼。
目前讓他們退出曆史舞台並不難,起用鍾繇以白身入丞相幕府擔任一個虛職,開會時座次得排在同級別的末尾,這足以讓天下人清楚潁川集團從此落幕。
讓曹操猶豫不決的隻有兩個人,動潁川必動唐氏,放過去動就動了,給個顯赫的官位唐家也能認可。劉琰橫空稱王讓事情起了變化,她成了唐氏兄妹背後的大靠山,間接的也變成潁川人的後台。
想到此處曹操就恨得牙癢癢,我說怎麽劉琰稱王的決議能夠順利通過,原來潁川人在這裏等著老夫。為了最後一搏不惜和保皇派摻合到一起,著實可惱!
另外一個人就是荀彧,貿然動潁川集團不怕別的,就怕荀彧學當初桓典選擇自殺。曹操不願意看到荀彧有閃失,思來想去決定從使者人選上做文章,借此給荀彧足夠的暗示別想太多咱隻是動潁川集團,歌照唱舞照跳,你永遠是萬歲亭侯大漢孤忠。
許昌與多年前沒有任何變化,皇宮還是那樣老破小,繁華街道還是那幾條,觀道閣依舊賓朋滿座,尚書台卻沒了往日熱鬧。空落落的大堂內荀彧一個人坐在首位,鍾繇的丞相府軍師認命書甩在一邊,隻是拿著劉禎事件的處置行文兀自搖頭。
曹操的使者司馬郎一臉困惑“減死輸作也算好事,令君何故搖頭?”
荀彧微微閉眼,長長歎息一聲道“苦役勞身損神,公幹貞骨淩霜,隻怕自此消沉再難有所作為。”
這說的不是劉禎,而是潁川人的未來。司馬郎暗道一句現在知道害怕,配合保皇派作妖的時候想什麽去了?知道不是你荀彧的本意,怪就怪時事變化劇烈,你們潁川人又太著急,留下小辮子現在說什麽都晚啦。
想到此處司馬郎語氣不屑“獸窮則齧,鳥窮則啄,困獸尚且如此況人乎?令君當謹防小人從中謀亂。”
荀彧沒有回答,攤開紙筆開始寫奏章,寫了好久才放下筆看了眼坐在一旁的司馬郎。司馬郎隻道是有什麽吩咐,剛直起身子又看到荀彧拿出一塊絹布開始寫誥書。
荀彧邊寫邊隨口說道“這麽著急嗎?不怕形勢有變措手不及?”
司馬郎略欠身回答道“其實不必我說您都清楚,並北戰事久拖不決,在下認為梁王殿下有意如此;另外夏侯秒才出擊隴西,馬超孤軍難抗年底當覆滅。”
荀彧握筆的手明顯一頓,再講話聲音微微發顫“設想過種種可能,當真沒料到她看的如此清楚,事已至此就一句話,你我同氣連枝就不能有緩嗎?”
司馬朗先是嗯了聲,旋即輕輕搖頭“令君如冰之清,如玉之潔,和而不瀆,唏噓沾瓔,閣下應考慮的不是他人,該是自身百年身後事。”
”伯達此言有理。“說完荀彧將方才寫好的奏章遞給司馬郎“待過後謄抄一份,請足下轉呈曹丞相。”
司馬朗邊看奏章邊點頭“原來令君早意如此,倒是在下多言。也罷,此奏言辭犀利多有無禮,還請令君重新斟酌莫要丞相為難。”
荀彧輕蔑的神色不經意間流露而出“一字不改。”
“在下以為還是該潤色一二,沒有必要替他人出氣。”司馬郎雙手遞還奏章,不經意間看到誥身內容,見到魏諷兩個字心下一動,怎麽會是他?
“好像不必潤色。”荀彧重新審視一遍,高懸毛筆始終沒有動作。
司馬朗正在思索魏諷扮演什麽角色,聽到荀彧講話下意識嗯了一聲。
荀彧甩筆起身“就依伯達,一字不改。”
“荀文若你!”司馬郎怒氣衝衝站起身。
荀彧小計謀得逞得意大笑,一輩子活在套子裏裝假扮忠,第一次隨性而為很愉快。開心過後無力感席卷而至,荀彧仰頭長歎“伯達速回,餘還要進宮麵聖。”
“恕在下難以理解。”司馬郎說完便起身告辭。
沒出門口就聽荀彧高聲大叫“厚享其食而不顧患難,視君子何如耶?”
喊聲很大而且來回重複,引得門外官吏紛紛側目,看到有人快速記錄司馬郎肺差點氣炸,一刻也不願意多待甩動袍袖揚長而去。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小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