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一從大地起風雷 十

字數:4679   加入書籤

A+A-


    張昶雖然不會帶兵可他有勇氣,日子不過了,朝那縣的重甲兵全調來,帶上大部分糧食說走就走。向南經過凡亭進入穀地,走到開頭山就該轉向朝西進入雞頭穀。當時張昶心裏莫名打鼓,琢磨可別遇到埋伏。
    手下軍將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打仗不同於玩遊戲,不是有個山穀就能打埋伏。山要那麽好爬還叫天險嗎?退一步曹軍能爬上去,山高穀深看著都眼暈,超出弓箭的有效殺傷距離還有什麽用?
    說推石頭堵路更是沒睡醒,山上巨石上百人都未必能撬動,就算能撬動,山脊上沒有那麽多空間給人站立使勁。也罷!算他能撬動巨石又能砸死咱幾個人?而且,山體垮塌最先死的是敵人。
    運小石頭砸人也不現實,從山下運送樹幹和碎石需要事先搭架子,運送材料滿山是人,這麽大工程能瞞住誰?再說,山脊上沒有地方存放石頭,他還能抱在懷裏?那就隻剩下突然衝出來近戰,這樣倒省事,曹軍從山脊上跳下來直接摔死還打什麽仗?
    張昶認為有理,不過小心謹慎還是要的,傳令糧草輜重走到一半留在穀地原地不動,輕步兵先出山穀探路,萬一有敵人還能擋一擋。輜重車都用來運糧,主力步兵背負鎧甲走出山穀也沒力氣戰鬥,不如等確認前方沒有敵人最後再走。
    不久輕步兵傳回消息,原來曹軍營寨的位置空蕩蕩一片,地麵除了有些灶坑屎窩,確實一個人都沒有。張昶一拍大腿,搞了半天真是自己多心,那還等什麽全軍出發!
    下命令很容易,執行起來就變了樣子。輜重大車堆在穀中阻擋道路,後續重步兵身背裝備也是大包小裹,都擠在一處誰都無法前進。
    不出意外的話肯定要出意外,雞頭穀出口南邊還有一條山穀,因為走出不遠被山體阻擋是條死路,所以多少年一直沒人在意。
    別人不在意,王忠卻很在意,曹軍隱藏在峽穀中先是放過輕步兵,等到輜重隊伍的大車進入眼簾,王忠馬上下令全軍突擊。
    冬季山穀中有很多幹枯的荊棘,曹軍隱藏其中本就沒有隊形,地勢狹窄又貿然殺出也沒有空間和時間擺出戰陣。如果張昶派訓練有素的重步兵走在中間,驟然打擊之下即便沒有穿戴甲胄也不怕亂戰。
    此時此刻麵對曹軍的是輜重隊,幾百輛大車一字長蛇陣,但凡有點民夫也能抵抗一陣。壞就壞在張昶輜重隊一水的百石騾馬大車,每輛車除了車夫就倆幫工沒有旁人。前麵的車夫嚇的朝後瘋跑,後麵還不清楚怎麽回事。
    重甲兵更不了解發生了什麽狀況,反正就看見越來越多的車夫哭喊著逃命。人群擠在山穀裏相互推搡,重甲兵的裝備掉落一地,沒等撿起來就被更多的人踩在腳下。
    等鬧清楚不是白日見鬼,曹軍也已經殺到眼前。左右都是驚慌的民夫,裝備全掉在地上,天知道山穀裏有多少敵人,這還打什麽仗跑吧!恐懼迅速傳染,張昶沒搞清楚什麽情況就被潰兵裹挾著逃回朝那縣。
    張昶的輕步兵還在高高興興的前進,卻不知道山穀裏已經打完,幾百輛大車一點沒浪費全被曹軍得到,更驚喜的還在後麵,粗算下來繳獲到足夠武裝兩千重步兵的盔甲。這已經不能用大捷來形容,王忠興奮的差點沒暈過去。
    張昶判斷的沒錯,曹軍確實要集中力量消滅韓遂,原本王忠試圖撤退前打一場襲擾戰,有劉若在穀外不遠處接應,打不贏也能跑掉。
    打完意識到發了一筆橫財,我王忠鳥槍換炮全員重甲,要裝備有裝備要糧食有糧食,什麽都不缺就該殺進安定。身後的敵軍輕步兵交給劉若撿便宜,更大的榮耀就在前方,宜將剩勇追窮寇,必須沽名學霸王!
    王忠這一追就刹不住腳,第一天翻過開頭山突襲凡亭,第二天繞著朝那城耀武揚威一圈,第四天拿下高平城封住六盤山出口。六盤山出口太重要,是屬國支援安定糧草的唯一通道,別的路無法通行大車,靠牲畜走山路運輸承擔不起軍事行動的需求。
    皇甫酈得到消息人都傻了,寫信埋怨張昶不會帶兵,貿然進入山穀就算了,竟然讓輜重隊走在全軍中央?曹軍都不用打埋伏,守在穀口擊退輕步兵就行,軍隊擁擠在狹窄的穀中,進不得也退不得,王忠輕輕鬆鬆坐在穀口,嗑著瓜子欣賞蹩腳戲。
    張昶羞憤交加氣的直接病倒,現在別提什麽救韓遂了,也別說什麽收複高平城,吃喝成了首要危機!張昶打仗不行,幹其他事情還是很靠譜,拖著病體給段煨寫信態度極為誠懇。
    老弟我知道錯了,想罵就罵,回來揍死我咱也認。不過請大哥先放一放,當務之急是走山路給安定運糧,困難就困難吧,浪費就浪費吧,隻求趕緊行動,多耽誤一個月都怕挺不過這個冬天。
    建安十五年九月中旬夏侯淵從陳倉出兵,大搖大擺過街亭突襲望垣,緊跟著大兵團穿越絕地擊潰馬超,沒有任何停頓孤軍深入敵後滅亡宋建,順帶擊殺河西統帥張猛,建安十六年二月回師擊破諸羌圍困略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大兵團三次敵後穿插連續作戰,加上王忠擊潰張昶控製高平城。四個半月間,破馬超孤立韋康,滅宋建震懾涼州,屠羌氐韓遂喪膽,敗張昶安定斷糧,轉戰千裏虎步關右,不斷打出奇跡驚呆整個天下。
    名言這樣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雞湯則這樣講隻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每一步努力都不會被辜負;若是覺得不夠,還可以如此自我激勵別人能學會,我也能掌握,關鍵在於努力和行動。
    不能否認以上都有道理,絕大多數事情也確實如此。然而,軍事水平卻和努力無關,戰爭行為始終處於運動狀態,需要在轉瞬即逝、繁複龐雜的信息中找到適合當前的正確對策。很多時候依靠直覺判斷,就是所謂天賦。
    具備天賦的人可以稱呼“天才”, “天才”生來就會打仗,初入軍旅就能獨當一麵。這種人字都認不得幾個,兵書更是沒看過一本,不會講大道理,考試卷子上空白一片,每次都吃零蛋被老師罵得狗血淋頭。
    “天才”不適合考試,他們的舞台在殘酷的沙場,在轉瞬即逝之間迸發出的生死激情,你要讓他帶兵打仗,他不用學就比誰都強。
    這就叫天賦,學不來,教不會,一個民族百年才能出一個,發掘出來名震後世,放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中討生活,成就甚至不如普通人。沒有展示的空間也就沒人關注,沒有施展的舞台埋沒也就埋沒了。
    與之相對的則是”秀才”,往往啃書本一輩子,計劃漂亮作業工整,講理論頭頭是道,上了戰場還是發懵。想追上“天才”的腳步,得走一條大浪淘沙的路,從實際中積累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半點不能取巧,有幸不死興許能從經驗中總結出如何打仗。
    通過過往戰例生搬硬套,期望以努力彌補天賦,想法是好的,結果卻未必都盡如人意。“秀才”打出的戰爭往往給人一種“結硬寨打呆仗”的表現,缺少神來之筆顯得毫無生機。不能說“結硬寨打呆仗”的都是“秀才”,隻是說“秀才”習慣這樣打仗。
    所以說,優秀人才通過學習可以達到一定水準,但是永遠和“天才”有天差地別。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要拿打仗當兒戲,丟的就不是一個人的命。
    生於亂世對平安狗來說是災難,對夏侯淵來講確實幸運。他的幸運不光是因為具備天賦,更重要的一點,或者說一個人能否出頭的根本原因在於人生的高低。
    如果一個人的太低,無論天賦多高,不管多麽努力,終究都會埋沒掉。淪為雲芸眾生的一員,祗辱於一餐一宿,駢死於槽櫪之間。
    這樣的例子不用舉,曆數中華有紀年以來兩千八百多載,君見有幾個漢高祖,又有多少明洪武。因為諸君生活在和諧社會,在下不妨嚴苛一些隻談和平時代,名臣良將,文人墨客,出身布衣靠自己打拚苦出頭的都有誰?請細看史書,抬起手一人一指曆數下來一掌足矣。
    高人生的路走的比較順遂,有生之年能辦成一些別人很難辦到的大事。夏侯淵的幸運在他有一位成功的好哥哥,不必走一段艱難非常的路來證明自己。這條路上累累白骨之中不乏真正的天才,這些天才也許比夏侯淵還要優秀,卻盡數倒在證明自己的路上。
    再高也同樣需要足夠優秀才能在舞台上盡情施展,小說在情節上或有誇張,真情戰況比小說困難百倍。曆史上“虎步關右”含金量極高,精彩程度隻有關羽絕北道可比。但就戰役規模和戰術指揮上論,可以不客氣的講,放眼漢末獨一無二。
    遠離補給中心孤軍縱橫上千裏,群敵環伺之間各個擊破。不光殲滅軍閥的有生力量,還走通街亭這條關中和隴西的重要通道,仗打到現在韓遂覆滅隻在旦夕之間,韋康成了塚中枯骨不具備威脅。
    曹操得知消息大喜過望,上奏朝廷拜夏侯淵征西將軍。同時再次派出援軍,令楊恪王雄二將繞道河東來到關中,走街亭進入隴西支援,夏侯淵得到補充戰鬥力隻會更強。
    隴西涼州的告急一封接一封送去朔方,涼州在盼劉琰、韓遂也在盼劉琰,連韋康都在苦等劉琰。韋康算徹底懵圈,真沒想到羌氐人這麽不經打,韓遂更是待宰老狗。梁王殿下我們真不行了,你還是快來消耗一下曹軍吧。
    關隴人鬧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怎麽了,為啥總是朝最壞方向發展,一個夏侯淵就把我們揍的連親媽都認不出來。這都半年過去了,梁王您幹啥呢,就算要生孩子也該派兵來吧!話說段煨又在哪呢?再不來我們大家全得完蛋。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小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